202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必看难度分析,参考书,复试经验
一.考研择校决定专业1。 选择那所大学的原因和考虑的因素是我校是一本普通的二本,接触该专业的知识也受到限制,所以在确定自己要考研后,我开始选择学校。
面对众多学校的各种内外信息,最终我决定了三个梯度。 每个坡度选择一个学校。 最高坡度华中师范大学、中坡度南昌大学、保底坡度江西师范大学。
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学校综合实力、学校专业优势。
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理位置。 因为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将来的就业也很重要。
我高考考得不好,不想失去这次平台提升的机会,考虑了几天后,毅然选择了梯度最高的华中师范大学。
2 .介绍该大学本专业研究生报考情况,分析报考难度,虽然是热血选择了这所学校,但也有一些逞强的因素。
所以我必须了解华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所有信息。
首先,是那份报纸的记录情况。 我在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发现了相关报纸的记录情况。 2018年,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报考173人,录取21人,报录比12.14%; 2019年报考人数111,合格人数15,合格率13.51%; 2020年报考人数75,合格人数23,合格率30.67%。
根据这三年的新闻记录,可以看出波动还很大。 当然2020年有点特殊。
但是,和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相比,是相当大的。
其次是报考难度,这实际上一开始很难把握。 考试初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只能先收集历年真题,然后一步一步打好基础。
在6月之前评价自己现有的实力。
如果前期扎扎实实复习的话,华师的报考难度其实并不高。
3 .从该大学专业研究生的整体变化来看,考研难度相差不大,729题越来越灵活,870题越来越基础。
虽然招聘人数在增加,但这也是一个大趋势。
二、初试复习经验1 .考研英语、考研政治、考研专业课(包括参考文献) )各复习节点的一些复习方法和经验这一块值得分享! 首先是英语1。 我初步评价了自己的英语水平。 我的英语水平是六级,英语水平不高,所以一开始我对英语非常担心,但是从2月开始记单词了。
一开始一天50个单词,背了两个月。
从4月开始每天100个单词,从5月开始每天600个单词,持续到8月末。
所以我的单词基础很牢固。
然后从5月开始写照片问题,只写阅读理解,每天一篇,每篇深入解析2小时。
全部写完之后,8月份再从头开始。 这个时候速度会变快。 一天维持两篇,主要是分析错误的选项,背诵困难的单词。
从9月开始写翻译、完型等题型。
一天一篇慢慢练习。
从10月开始练习新题型和个子大小的作文。
作文各20篇吧。
最后一次考试发挥得非常好,简直笔杆子有神。
从11月开始全套模拟,提前留下了3套问题,在同一时间点进行模拟,效果也很好,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关于报考政治,政治什么的都谈不上。
抓住主要的选择题,反复背选择题的知识点就可以了。 最后背诵肖八肖四大问题,背诵大问题很有技巧。 不要死记硬背,自己总结得分,知道其他内容就可以了。 重要的是记住得分。
专业科目分为870和729。
首先说到870,考了C语言编程、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软件的基础。
所用图书为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王道的数据结构、本科教材数据库(知识点差不多两个,图书选择性大)和徐士良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都是基础性的主题,范围也不广,方法在c语言。
我的C语言基础不好,从3月开始跟着新祥旭上一对一的课,开始刷基础题,5月开始学数据结构,8月开始看数据库,历年的数据库几乎都只考E-R图和增删改的SQL语句我从10月开始看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但是我那年这部分没有考试,所以不知道有没有倾向。
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练习c语言主题和数据结构主题,买了包括各大学真实主题在内的很多资料,效果也很明显,最后870科获得了142个高分。
最后是729。 729很难说,考试题目越来越灵活了。
我用的书是何克抗的《教育技术学》,杨九民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
前期从3月开始背诵参考文献的基础知识,后期的8月开始学习融合知识,写课程设计,分析课程设计。
这是考试的方法。
而且,在其专业的前沿热点,即使自己收集资料,也可以通过新祥旭的前辈了解到地平线报告、华师各位老师发的文章等。
特别是华师老师们发的文章,可能是考试最后的大问题! 所以,这是新祥旭前辈的重要性,可以有助于科研的拓展。
2 .复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何解决? 复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四年级实习。
当时,学校强迫我们实习。 9月到11月正好是考研的最后冲刺时段。 为了不让实习影响自己复习的节奏,我提前联系了实习学校,找到了我的指导老师和他取得了联系。 老师也很亲切,不需要要求我很多任务,也不用去值班带自习什么的。
所以说只要脸皮厚什么都有可能。
3 .复习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趣事很独特。
考研期间,我选择在教学楼复习,所以和教学楼的卫生爷爷关系很好,他总是在意我有没有按时吃饭,学习不顺利的时候和我聊天,我觉得考研的生活也不会无聊。
三、复试准备经验1 .当时该大学本专业复试情况(复试分数线,多少人进入复试,复试合格率(复试合格率)为337,加上优秀营员有资格参加复试,共有29人进入复试,最后录取23人。 复试合格率约为1.26:12 )。 如何准备复试? 复试内容、复试难度、复试命题偏差、本科复试特点都遭遇疫情,导致复试过程漫长而痛苦。
我一共花了一个月。
因为取消了高数考试,所以重点是自我介绍、英语会话和专业知识问答。
首先是自我介绍,也就是简历。 这部分确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面试官很喜欢从简历中提取信息并提问,所以不仅简历很吸引人,还必须考虑简历后面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我面试的时候,一位老师对我的实习经历感兴趣,接连问了两个问题。 当然我回答得很好,所以留下了好印象。
英语口语就是不怎么说,多练习。
今年的口语问题也是回答专业的问题,但并不难。 硬要说的话,没什么问题。 因为大多数考生都是一样的。
专业知识问答; a主要是初试的内容,这部分也不难。 踏实复习就好了。
四、对后辈的建议、鼓励最后,给大家说一句话。 坚持,就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要前进。
(本文来源于新祥旭报考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