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幼儿最该学会的劳动是什么,生活自理:幼儿最该学会的劳动是
劳动本身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和生活的关系天然密切。
幼儿园的劳动教养要考虑到幼儿的生活和更紧密的劳动内容,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创设合适的环境,在实际体验中渗透生活自理的劳动教育,使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劳动成果的珍惜、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得到尊重。
找到出发点,立足园实,明确的师生已有经验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劳动的认知经验和目前幼儿具备的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网络问卷分别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班级教师虽然年龄跨度较大,但对“幼儿生活自理劳动”的理解有一定的共识,在一天的生活中也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劳动教育; 家长有鼓励和支持幼儿参加家庭劳动的态度,但家长反馈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与班级教师的预期相差甚远,家长希望对如何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有效指导。
基于上述考察分析,并本着理念先行的原则,我们全体教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书籍文章进行深度学习,通过自学、共读、交流等形式进行互动,从而树立统一正确的幼教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通过教授科研活动,梳理一天生活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对接《指南》,罗列各年龄段幼儿生活自理劳动的内容,探讨最佳教育切入点。
把握切入点,聚焦一天生活,优化生活学习环境
创设适当的环境,支持幼儿自主劳动。
根据幼儿学习特点,幼儿园积极创设包括劳动契机在内的学习环境,从物资准备、形式调整、休息灵活性、师生互动等方面,提供一切能够满足幼儿自主劳动的条件。
例如,在膳食方面,对幼儿可以自主进食但不能自主进食的,首先要进行物资调剂。 根据幼儿身高降低餐车高度,根据幼儿手部动作发展情况更换大型进食用具,增加用具数量,满足多名幼儿同时进食,减少等待时间。
而且,在生活圈里提前准备好点心和牛奶,而不是在早上的点心区里分组洗手吃饭,这样幼儿就可以灵活地自己拿了。
再现现实情况,满足幼儿能力发展。
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不同,发展速度不同,创设优化的班级生活区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生活圈再现实际的活动内容和状况,通过“儿歌、图、流”等,营造“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工作氛围。
其次,根据现有班级幼儿薄弱或加强练习的劳动内容,提供相应真实有难度的活动材料,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劳动技能的形成、劳动素养的掌握。
以关键点为中心,立足幼儿本位,尝试多元支撑路径
日常生活中包含着随机的引导。
幼儿生活处处蕴含着洗手、喝水、吃饭、如厕、穿衣、整理物品等生活自理的劳动教育契机。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及时给予幼儿不同的提示和指导。
例如午睡起床时,对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其只穿一只袖子,在帮助过程中进行示范指导,让其独立穿另一只袖子。
日常不断随机引导,有效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游戏活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享受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可以独立自主地解决许多生活问题。
例如,面向婴儿级幼儿,利用娃娃家的游戏引导孩子吃饭、穿衣服等; 面向中档幼儿,利用餐厅游戏引导幼儿擦桌子、整理物品; 针对年长幼儿,利用建筑工地游戏指导幼儿快速有序地摆放积木。
在这种游戏情境下,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针对性的引导,提高幼儿近阶段劳动能力的发展。
重视班级公约、自主管理。
自谋职业离不开幼儿自我意识的提高。
幼儿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同时,也会面临困惑、问题发现。 如果教师能经常鼓励幼儿,支持他们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幼儿,就会有幼儿自己的班级公约。
根据年龄的特点,班级公约的制定和表达也不同。
年长幼儿自主性强,能自主发现、解决问题,自主形成承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生活自理劳动班级公约。 此时,教师只需好好发挥支持者的作用即可。
中班幼儿可以尝试独立完成,但缺乏独立性。 教师应当作为幼儿的陪伴者,与幼儿共同协商制定,并与幼儿绘画用简笔画出示班级公约。
另一方面,对于自主性最弱的小班幼儿,经常需要教师的提示和帮助。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指导者。 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物角色入手,与幼儿协商,邀请幼儿参与班级公约的制定,可以通过幼儿拼贴画或其他形式来体现。
活动场合,立足于自我服务。
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专用活动室和户外游戏场地,丰富幼儿自我服务、自主劳动、多种体验,构建有益经验,使生活自理劳动教育从浅层体验向深度学习发展。
例如,当幼儿来到馨宝农场时,他们可以自主选择体验内容,自主穿着劳动服,选择需要的道具,积极投入不同的农场劳动。
每月一次的“微社区自助餐”在共享餐厅举行时,幼儿可以就饭菜的制作、环境的配置、桌椅的配置等,自主协商、自主计划。
吃饭时,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美食,熟练使用餐具,安静有序地摆放,肉与肉搭配,适量进食。
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自主,学会了劳动。
借力,结合《指南》目标,构建园本发展评价
一天生活环节幼儿生活自理劳动的内容大致相同,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侧重点也不同,小班侧重于生活自理劳动技能的初步学习,中班侧重于加强和提高生活自理劳动能力,大班侧重于劳动习惯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
为了准确把握不同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生活自理劳动水平和素养,我们紧紧围绕《指南》,认真细化分析,根据一天生活各个环节的生活自理劳动内容,细化劳动能力目标要求。
此外,针对《指南》的目标,罗列出了各年龄段3个阶段不同层次的目标,形成《生活自理劳动能力一览表》,便于教师后期观察,进行相应评估,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劳动水平。
幼儿阶段是劳动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
对我们来说,幼儿的生活远离劳动教养。 我们将继续深入钻研,关注幼儿经验,抓住发展需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劳动,在劳动中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 )。
《中国教育报》 2020年08月09日第2版
声明:转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
如有出处表述错误或侵犯你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利证明书与本网联系。 马上改正、删除。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