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数学,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自考动态 •
新京报快讯(记者冯琪) 1月20日,教育部公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数学、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等5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
教育部表示,近年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科学文化基础、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教学大纲理念、知识体系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中职学生的学情不相适应,部分内容也比较陈旧。
新课标确定了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办学质量要求。
以数学课为例,按照刚公布的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课程总课时不少于144小时、8学分,其中,基础模块为必修内容,不少于108小时,6学分必须在第一学年完成。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模块为必修内容,共有54小时3学分,内容包括体能训练、健康教育等; 扩展模块的内容为球类、田径等。
记者注意到,在五门课程的课程评价方式上,都强调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成绩状况、课内外作业完成情况等,结果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业水平考试等,并提出在评价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课程标准除了课程安排、考核方式等外,还明确了每门课的课程性质和任务、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
据悉,教育部从2017年开始了中职公共基础课的标准研发。
在此期间,该组织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于2019年10月发行。 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分为必修课、限量选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物理、化学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
据悉,此次公布的是其中5项赛道标准,其他5个门将在近期陆续公布。
新京报记者冯琪校正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