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官网
南都讯记者周正阳为贯彻“双减量化”政策,扎实推进减分提质工作,深圳市教育科研院所首个幼教研究中心和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研员、光明分院相关学科教研员共同赴光明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开展联合教学督导。
据介绍,此次活动通过“课堂观摩、讨论、调研、座谈、反馈”构建视导一体化链条,提升光明区中山大学附属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指导诊断明确方向,发展特色课程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联合引导活动的主题是调研学校特色创新型HSA整合课程,助力学校九年级学生教育“问诊把脉”,助力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座谈会上,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教务处主任康斌为视导组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就学校HSA整合课程和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汇报。
HSA课程是结合学生需求和校本实际,进行课程再造、学科重组、课程再造的特色课程。 主题式教学中淡化学科边界,整合文( Humanities )理( Sciences )艺术( Arts ),打通学科壁垒,实现各学科有机融合,知识融合。
该校全校齐心协力,在建校两年间累计组织整合课程340余门,全体教师参与整合课题研究,将个人专业发展与学校龙头课题紧密结合,目前已出版HSA整合课程专著2册和专业研究论文集2册,成果丰硕。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幼教研中心代理主任黄爱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院长彭红玉、副院长魏显峰、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中小学教育研究员、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副校长熊飞、游云以及行政中层全体人员参加座谈会。
深入课堂思考,整合资源效果显著
座谈会结束后,黄爱华主任和中小学学科全体师生进入课堂,开设了语文、地理、生物、美术、信息等多学科综合课程,以及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历史、初中地理、小学科学等学科常规课程
各学科研究员认真观察课堂,积极与师生交流,寻找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的解决方法,向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专业意见和中肯建议,优化办学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重点提炼和抓住亮点,常规教研大幅提高
课程结束后,视导组就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学校各学科组教师进行了亲切的座谈交流,为该校青年教师指明了“回归教科书、回归新课程”的“两个回归”方向,并积极为青年教师开展比赛、命题、作业设计等教研活动
视导组还对HSA综合课程在学校的全面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课程状况、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学生状况等多方面工作进行了综合反馈。
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将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实际
在导视工作总结会上,黄爱华主任表示:“实际教学中要以新课程为依托,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积极评价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目标背景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培养高素质新人。
“学校整合课程具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这是对新课标下跨学科教学要求的实践创新。
整合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全面、更立体,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
”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院长彭红玉在发言中表示,这次导学活动是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的重要合作,希望今后加强交流,为培养更多优秀教师做出贡献。
图: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