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硬核专业课,师生一同探索创造新知识
当被问到新闻学院最硬核的专业是什么时,“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常常是学生们脱口而出的选项之一。
在这门硬核课程中,由周葆华、徐笛、崔迪三位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带领学生们在全国数据新闻大赛中获奖,几篇稿件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9月,该教学团队获得复旦大学“钟扬式”好团队称号。
作为这个教学团队的佼佼者,这并不是周葆华第一次进入新课程,大胆融合创新。
当被问到“为什么”时,他告诉我们:“教育不是灌输,而是为学生打开窗户。”
打破舒适的圈子,去看更美丽的风景”。
做数据新闻,要回归人民系
“做数据新闻,必须回到新闻的最初出发点,关注人们的关注。
“在数据分析和信息可视化课上,老师们提到的这句话,很多学生至今还记得2019年广告系的王雨蓓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秋季学期,王雨蓓所在的小组盯上了各大媒体关于东京奥运会的报道。 此时,距离这届夏季奥运会闭幕已近三个月。
“当时老师建议,如果想办奥运会,最好关注在北京举办的冬季奥运会。
”
在收集北京奥运会相关数据时,组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现“身边已经有很多朋友去玩、接触冰雪运动”,于是一股小小的冰雪运动热潮在她们身边掀起。
“我想,为什么不从大众参加冰雪运动的角度来报道这样的举国活动呢? ”
这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因此,她们着手从官方数据和社交平台两个方面采集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图片。
“很多行业报告的‘硬’数据已经被媒体大量引用,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挖掘和分析社交媒体上的文本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但是,在期末的第一次报告时,没想到新的挑战会接踵而至。
“不像数据新闻,更像行业报告。
“这是老师看完作品后的评价,等待她们的是调整和选择新闻逻辑和数据的‘大手术’。
“但是,周葆华老师当时肯定了我们的成果。
他告诉我们,这个选题具有时效性,贴近公众,有价值,要从受众的角度理清新闻逻辑,努力做得更好。
“这些话,给了王雨蓓和其他团队成员信心。
根据老师们详细的指导建议,她们在期末季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大众参加冰雪运动的数据新闻,得到了老师和专业记者的一致认可。
经过寒假期间进一步的数据更新和稿件打磨,她们的稿件最终被搬上新闻、《澎湃新闻》等多个媒体平台,向世界传递中国公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成为冬奥报道中独特的“复旦数据新闻学子”
这种师生关系已经不限于课堂上。
徐笛回忆说,下课后,她也带领班上的学生投身各种选题。
“这些已经不是课堂作业的范畴,而是学生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一次,因为一道选择题,他们大概两个晚上没睡,播了一个星期左右就成了稿子。
”
从国际赛事报道到社会基层管理,从家庭关系聚焦到传统文化传播研究……过去五年,从这个课堂走出的学生作品,屡创佳绩。
2019年至2021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教学团队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优秀组织奖,授课指导作品也连续三年获得大赛一等奖。
目前,已有50多部学生课程作品在课程实习平台“多实验室”上发布,总阅读量超过5000万,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
但在师生眼里,他们仍然希望一篇稿件引起的反响,对社会关注有实质性的帮助。
“数据新闻的最大力量在于共性,既可以从这里看,也可以从宏观角度截取社会的剖面。
我们希望学生能深入思考社会的一个剖面,并将其延伸到你的社会实践。
”
而且,这个初心贯彻在教育中。
“数据并不冷淡。
老师说的这句话我一直忘不了。
“2019级传播学系的张思睿说。
学习和实践,一个也不能掉
2014年,在周葆华的倡导下,新闻学院教改率先在本硕贯通的新媒体专业硕士项目中开设了“数据新闻与可视化”课程,成为全国首个开设相关课程的大学本科。
炙手可热的新课程促使各大学开设数据新闻课程。
其中如何打造具有复旦特色的新课程,成为教学团队在探索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周葆华回忆说:“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让学生编程。”
对很多文科学生来说,从零开始学习技术是非常困难的。
徐笛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跟本科生说编程的时候。 “首先,大家能做的是不害怕。 我能学到东西。 大家也可以学习。 我和大家一起做。
”
2014年第一次开课,徐笛自己也还是个技术空白,需要和学生一起探索如何抓取、筛选、分析数据。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我还在去教室的路上哭。 我在自己的电脑上拿不到那个技术,马上就要开始上课了。 着急死了。
”
2017年,逐渐成熟的课程上升为全院本科生平台课程,教学团队也逐渐壮大。
在平台课上,崔迪与其他老师交流,发现学生对基础统计概念的理解不够。
于是,团队开始有意识地回到技术和方法背后的基础逻辑,试图培养更重要的判断和数据处理素养。
“我们的目标不是纯粹的技巧性课程,而是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所以我们重视原理和技术的相互支持。
我们有意识地强调研究设计、数据质量。
”周葆华说。
扩充课程意味着压力加倍。
虽然课时已经增加到三个课时,但还不足以把一条数据新闻做成形式,学生和老师需要多课间休息,多讨论,多刷稿子。
徐笛记得,这节课结束后,总是有很多同学来讨论,“饭吃多了那就是常事”。
每学期期末的考核,学生都需要向数据新闻团队提交作业,三位老师利用假期的时间,进一步打磨学生的作品,依靠与业界的紧密联系,在新闻、《澎湃新闻》( the payer )等媒体平台投稿。
“这是对同学的鼓励,也是对我们教育作品所能发挥的真正社会效益的检验。
我们与业界有着深入的合作。
”周葆华说。
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探讨
结束课程数据的新闻报道后,2019年新闻系的陈杨去了澎湃美数课实习。
下课后,她写道。 “这个项目让我感受到结构化、可视化的数据可以更加明确复杂的社会状况,具有更高的公共价值。
因为想再学一点,所以决定在实习中继续挑战自己。
”
“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复旦教师的使命. ”
在学生眼里,一想起团队领导周葆华,总会出现“创新”这个词。
周葆华在数据分析和信息可视化教室上课
十年前,“数据运用”刚在国内外新传行业兴起时,周葆华就关注着这一前沿动向。
从2012年12月开始,他开始主导开设相关讲座、研讨会和选修课程。 今天看到的这个平台课程只是关于教育新方向的十年构想中的一环。
“保持时代感,时刻关注时代方向”,周葆华曾多次提到,成为复旦老师坚持创新是一个大传统,只有坚持这一本色,长期以来才蕴藏着新的可能性。
“设计这种教育新方案,是让学生在数字时代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学习数据服务新闻报道,以新的新闻形式回应社会关注。
”
在创新落地的过程中,要完成“保护正创新”的任务,必须把文理有机融合落到实处,“这种融合应该是自然的,是基于两者内在逻辑层面的融合”。
周葆华说:“比如在北京奥运会选题时,学生们的第一反应是能否用数据分析,在寻找数据时要考虑其新闻价值。
价值是什么? 还是要聚焦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参与冰雪运动人群的选题,自然要出来,然后采集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图片,挖掘网友讨论冰雪运动的文本。
”
作为新文科建设的代表课程,教学团队将已有的教学成果转化为课程教材,为该领域的教学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理论和经验资料。 “我相信这本教材也需要立即修订。 因为一切都在迅速发展,”徐笛说。
瞬息万变,创新成为永无止境的未竟之业。
周葆华表示,下一步教育创新的方向是需要逐步引进新技术,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面向数据时代,在虚实共生、人机共生的新传播形态下,学生和老师需要共同探索、创造新知识。
”
“我认为这是复旦老师的使命。 我们不要懈怠,”周葆华说。
收稿:融媒体中心
文字:王越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责任:李斯嘉、
编辑:邓朝菲、章佩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