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当老师的有多厉害,差等生才当老师?真香!看看30年前中师生,相当如今什么水平
主张起来,本文提到的老师,都是中小学老师。
现在的中小学老师都说学生时代的学习成绩在中下水平,也是最坏的学生,难怪现在教师的素质越来越低。
这种说法难免有偏颇之嫌。 近年来,不少地区中小学招聘的新教师都是大专师范院校毕业的,但这部分教师的高考成绩确实微不足道。 但这只是所有教师中的一小部分,不能忽视80、90年代的师生。 他们仍然奋斗在一线教育岗位上。
我们先来看看中师生的背景。 中师生是中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在80、90年代,中小学教育基础太弱,师资严重短缺。 为了改善这一教育难题,国家决定选择优秀人才迅速填补空白。 于是,决定通过中考进入中学教师,毕业后分配到当地的各小学教书。
第一批师生已经五十多岁了,最后一批也快四点了。 在那些年代里,能考上中师的初中毕业生,都是妥当的学阀级精英。 因为中师的录取分数线比重点高中还高。
中师生之所以牛,也与当时高考升学率低有很大关系。 重点高中的升学率也只有40-50%,不能说是普通高中的高考升学率。 也就是说,即使中学成绩再好的学生,上高中也有考不上大学的风险。 再加上,上三年的高中要花很多钱,但是中教师的升学率不同。 除了读书免费,学校还发行了粮票,有一系列福利票
之所以直接踏入人们仰慕的铁饭碗,也是学霸考中师的原因。
据朋友的非正式统计数据显示,与她一起参加中考的全县考生有12000人左右,报考中师的40人几乎都是通过考试分数掐住脖子被录取的。
尽管教了30年,她当时的中考分数还是数学119、语文116、英语99、物理100、化学98、政治96、生理卫生总分30、考试28。
看了这个中考的成绩,就知道那个年代的师生有多顽强。
她还说,初三学生报考中师和中等专业学校需要经过前期考试筛选,全县100名以内有报考资格,中师的要求比中等专业学校更高。
从这个格局看,初三考中师,就像初三考清华、北大,都是极有读书天分的神学部级人物。
为什么成绩这么好,不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就选中师? 每个时代都有特色的教育引导。
80、90年代的人非常重视铁饭碗,教书的职业是铁饭碗里的金饭碗,如果十里八乡有人考上了中师,风景比考上现在的清华、北大还好。
朋友考上中师的时候,不仅是家人和亲戚,整个村子的人都被迷住了。 大队书记特意放了一场电影,表示热烈祝贺,有过黑光灯迷糊地走了几里路去邻村看电影经历的人,都清楚村上放电影有多稀罕。
在教育落后、望废待兴、城乡差距大的时代,就这样一批批批优秀师生悄然扎根教学一线,拿着低廉的工资做着不太起眼的工作,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
他们虽然即将退休,但仍在为职称评聘而不懈努力,有的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基础教师,有的是学校领导班子的中流砥柱,有的可能靠自己的努力挺了过来,但他们是教育时期的宝贵财富。
以下是那一年考上中师的教师的真心话。 让我们来看看。
@明天再)我和爱人都是1989年考上中师的,从1992年毕业到现在,兢兢业业地在农村教育岗位上工作了29年。 教育成绩和工作表现都无可挑剔。 但至今仍未被评为副高。 大家都知道理由! 已经轻视了声誉和利益,看透了头衔中的不公平,同时也为家乡未来的农村教育担忧! @我心永恒)我1988年考上湖南常德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扎根于教学一线。 尽管业务水平很优秀,但后来报考了专科。 但是,中师的第一学历一直像插在心里的刺,内心深处有强烈的懊悔,久久不能释怀。 当时,我多次想过,如果不向中师汇报,我现在的命运绝不是这样……但我扎根一线,专心致志于教育,为祖国做了一些@勇子(我是85级的师生,想当年县域风景多么无限,中考摇身一变家太穷是中师考试最核心、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让我无可奈何地失去了高考的梦想,是我终生的遗憾。
如果20年前的师生相当于现在的非重点大学生,30年前的师生相当于现在的211,985重点大学生,那么,从恢复高考到90年的师生,就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大学硕士以上的学历。
为了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才能,把自己变成了蜡烛,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心。
中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教育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最大的功臣,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