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三观的名著,老梁谈三观
本文转载自室大学公众号( ID:youjian-university )
虽说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毕业已经十年了,但还有那么多文章让他们感到恐惧。
例如,如果牛郎偷了仙女的衣服,威逼她做妻子,是吗? 七仙女为了报恩娶了穷小子董永,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林黛玉难忘……
现在看这些故事也很不可思议,何况还是小学生的你呢?
最终与薛宝玉结婚,令林黛玉难忘。
不仅是中国的古典故事,小时候看的许多外国童话,比如《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 《伊索寓言》,现在都不“单纯”了。
白雪公主以美貌“占领”了小矮人的家。 长发公主被王子的甜言蜜语欺骗了……小时候的“童话”也许成了长大后的“恐怖故事”。
小时候的“童话”是长大后的“恐怖故事”。
当然,由于创作背景不同,古典故事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
随着时代的变迁,故事所体现的风俗形式、价值观与当今的整体文化环境大不相同。 因此,这是出现大量“殡三观”情节的主要原因。
古典故事能用现代思维解读吗? 这不是会引起奇怪的误解吗? 我们应该再对此进行“更正确”的引导吗?
现代人和古人互相看:大家都不可思议
按现在的标准,看我们从小读的大故事,故事里的古人可能会觉得逻辑上很惊讶,或者逻辑上说不出口。
叶圣陶原作版的《牛郎织女》因被选为小学教科书而广为人知,曾经悲伤的爱情故事被重新解读后,狗血喷头。
牛郎偷看织女洗澡,偷衣服,用自己悲惨的故事得到织女的同情,然后把织女和他变成一家人,为他生了孩子。
偷了织女的衣服还偷看了洗澡,牛郎可以拥抱美女。
在现代人看来,这是什么神仙家族的未来永久之恋,显然是渣男诈骗的戏言。
在渣男牛郎面前,小姑娘织姬可能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而且,一旦决绝恋情的母女,不仅不应该承担骂名,更应该提倡像她这样“及时止损”的手段。 如果女儿被渣男吐槽了,马上阻止真的是为了女儿。
说坏话的母女,才是真正机灵的角色。
除了可以重新解读牛郎、母亲、母亲的形象外,还真有很多可以用现代视角“重新分析”的故事。
例如,作为聪明机智的典范,司马光砸缸的行为从现代法律的角度来看,也可能面临罚款的风险。
司马光首先想到的,不是以“破坏公共物品”为代价救人,而是应该想别的方法。
几个孩子成了一个人的梯子救人不了,还得砸缸?
虽然最终成功救人,但司马光的父母还是逃不掉向大家赔偿新缸——,最终“公共财物不可侵犯”。
司马光砸缸,破坏公共财物,罚款20
比司马光“不懂法”的,还有挖墙偷光的匡衡。
有人认为他努力读书的精神确实值得称赞,但是使用方法错了。
首先,凿子墙破坏了公共物品—这堵墙是他和邻居共有的; 其次,偷窃更是错误的。 蜡烛发出的“光”是邻居的私人财产。 匡衡怎么能说偷?
更严重的是,打孔后,邻居的隐私也可能受到侵犯。
匡衡的邻居简直被称为“中国的好邻居”
如果司马光、匡衡的行为最多落到“警告或罚款”的下场,那么打虎的武松很可能直接“坐牢”。 毕竟虎是国家级的野生保护动物。
在老虎没有对自己造成人身侵害的前提下,武松对其进行了“狠毒”。
到现在,武松应该被逮捕,判10年8年。
老虎这么可爱,怎么能打老虎呢?
如果让现代人和古代人对话的话,大家很有可能会说“鸡鸭的故事”。
有人在意意境,也有人把握逻辑,用现行道德法则评判经典故事,但许多细节经不起“现代考验”。
有些故事,确实是“废物”
牛郎、司马光、匡衡、武松这些人看似“废物”,却传播着积极的价值观。
牛郎织女结为夫妇,对爱情和婚姻始终保持贞操; 司马光在危急时刻的反应是机智的; 匡衡“偷光”的背后,是废寝忘食的煎熬; 武松打虎反映了人类的勇敢。
但一些中西方的经典故事在表达主题时,本身就“震撼”了我们的三观。 例如,这是前两年引起讨论的“二十四孝”的故事。
关于“愚孝与孝的分界线在哪里”的问题,也引起过很大的争论。
即使现在,在小学低年级的国语教材中,也能找到“二十四孝”的故事。 其中,“卧冰求鲤”更为人熟知。
“父母生病了,不能穿衣服。
母亲欲生鱼,寒冻,祥解衣,割冰求之。
”
儿子为了给母亲吃鱼,用体温融化冰,从冰洞里抓鱼。
体温融化冰块是不是常识暂且不论,伤害自己的身体来“孝敬父母”,本身就是愚孝。
小时候可能会觉得二十四孝故事很感人
什么是“愚孝”? 就是不明事理的孝顺。
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卧冰求鲤”是难以想象的,而另一个“劈腿医亲”更奇怪,主人公割下自己大腿的肉,只为制药给母亲治病。
这样的故事可能只作为民间传说影响不大,但一旦被编入小学教材,其后果将非常可怕。
曾经是小学生的鲁迅老师对这些故事感到惊讶。 小时候,因为掉进了房子里,他一直担心父亲把他埋了。 来自《二十四孝》的《私生子奉母》)。
“弃婴奉母”的故事,竟是鲁迅“童年的影子”。
外国的一些童话故事曾经被批评三观不正行。
我知道的一篇帖子对童话中的公主形象提出了质疑:
公主为什么一定很美,小人为什么一定很丑? 那岂不是让孩子觉得,外貌美与内在美总是相辅相成的,美女是善良的,外表不好的人一定是坏人吗?
此外,童话对《白马王子》的过度美化,也引起不少人的担忧。
例如,长发公主的故事中,善良单纯的长发公主被母亲关在高塔里,陌生人王子没有得到公主的同意就擅自用长发爬上了高塔。
更可怕的是,这位王子用甜言蜜语欺骗了公主。
这种过分美化王子的现象在童话中也数不胜数。
童话故事是美丽而虚幻的,但如果主要目标受众未成年女性过于沉溺于这些美丽的故事,对陌生男性有一颗无防备的心,后果不堪设想。
中小学生读语文课本的时候,真的读了吗?
无论什么时代,经典故事都必须阅读,但它们总是面临一个问题:
故事离现代生活太远,读了也不能产生共鸣,所以中外古典故事通常不受学生欢迎。
怎么能让经典故事生动起来? 当然不能靠老师的力量。
在小学担任了两年兼职老师的大学生说在她所经历的课程中,古诗和文言文成了很多小学生最讨厌的课程。
她每次教这两种课文,都会绞尽脑汁想一些听起来比现在更时髦的段子,再配上古诗和文言文,比单纯讲课文背后的历史故事更能吸引小学生。
学生改编的古诗,同样押韵地入口。
她还提到了前几天小学生圈流行古诗改编,有助于教育的现象。
所以,她也会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改编古诗。
在改编过程中,亲自参与使学生更加感受古诗。
像曾经在网络上热传的“以数字拆诗”等快乐的方式来解读李白、杜甫的诗,用现代的视角来解读古典文学作品,至少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原本就已经死去的作品在他们的眼中栩栩如生。
“数字拆诗”让严肃的古诗令人愉悦
当然,光是对古典的“解剖”是不够理解的。
要真正理解古文的美,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这个过程能否被学生接受和深入理解,非常考验老师教授的实力。
举个反例,某中国文学系的学生曾吐槽过某个问题。 他觉得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失败了,中学时代的他对鲁迅的文章非常反感。
上大学后,他试着结合鲁迅写的其他杂文,回顾仔细阅读《故乡》 《社戏》等文章,有过第一次的感受。
“那时候对鲁迅的总感觉是,他每天都很生气,经常对此进行批评和讽刺,现在我觉得鲁迅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
”
回头看,中小学语文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想很多人的回答会变成“背诵全文”、“默读不能有错别字”或者“请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恐惧。
对于因为那样的恐惧而从大学毕业的你来说,最大的疑问和遗憾将会成为中小学时代的教材吧。 其中蕴藏的文字之情和含义,你真的读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