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如何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这本《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里有答案

“快乐、创造、永恒”这句话来自文献学家乔秀岩,学术座右铭是指学术和人生态度。

读王新著《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这本书面向儿童,文字简洁易读,但内涵并不简单,其内涵的内涵,也堪比这九字箴言。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王新著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先说“快乐”。

在书中,以父亲(作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女儿学习的视角进行了剪辑。 为了符合孩子的特征,作者容易放低姿态。 例如,我教女儿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作者用贴纸展示了感受画面“音乐”的方法。

王希孟的长卷《千里江山图》,长近12米。 我教了女儿之后,展开这张画卷的复印件,递给她一张蝴蝶图案的贴纸,让她读《夜雨寄北》这首诗。 每读一次字就贴一只蝴蝶,借着起伏的山峦和若隐若现的路径,拼贴在画上,高低错落。

读完这一段,在青山绿水的长卷面前,突然出现了父女弯下腰贴蝴蝶贴纸的场景。

或者说,无论是读诗还是看画,美育过程都是在日常趣味中展开的。

接下来说“创造”。

作者是一位艺术学家,在教学过程中也能运用自己的艺术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使他产生“妙悟”、“创造”。

作者在《第一课敏感感受》中列举了通过诗画学习的8种感受,首先是“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皮肤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注重敏感性,新鲜。

但能体现作者创造性的是随后的段落,在“通感”这个大方成熟的概念之后,作者突然出现了“封闭感”。

“通”是指各种感觉的相通,前面提到的五种感觉的开放和融合,“通”之后是“封闭感”。

作者随即表示,这是他对“通感”提出的新概念。

这其实也是概念的“冒险”。

“共鸣”意味着打开所有的感觉。

如果把这些感觉一个个关掉呢? 有什么新发现? “闭感”的概念和方法考验了这些可能性。

作者发现“闭感”会扩大。

因为封闭了其他感觉的通道,开始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个感觉,取得了细微而独特的效果,反而加深了对艺术品的认识。

所谓的关上了所有的门,却打开了另一扇门。

例如,唐代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一诗,这首诗的结尾《曲终人见,江上数峰青》便是一首被反复分析的名句。 笔者认为,前十句作者运用“闭感”手法对《湘灵鼓瑟》的听觉进行了强烈的渲染,使得视觉反而“放大”,偶然间也能窥见这一永无止境的艰难

来自上帝的“金钱创造”之笔,可以说是“闭感”的结果。

这种解释不仅是为了理解作品,而且生动地解释了艺术可能的创造过程。

除了新概念,另一个重要的“游戏”是“诗画融通”。

“诗有画,画中有诗”已是大众的常识。

但以诗作画、以画作诗、作诗的方法,仍是一个开拓较少的领域,多停留在敏感性和阐释性阶段。

作者力求“诗画融通”,举的都是诗画并置,互相发现。

关于上述“闭感”的解释和应用,除了以钱命名的诗外,还以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为研究对象。 作者分析此图“北宋山水画黑如椎碑”,“刻山体,正是用叠得密密麻麻的小斧劈裂,营造铜雕铁铸的效果,融入了其触山岩的质感”。

这样,通过五感的感觉和“通感”“闭感”的方式,作者找到了一种阐释艺术品的新方法。

《万壑松风图》南宋李唐除了“闭感”之外,还提出了“框架律”、“重叠律”、“对比律”、“调和律”、“委婉律”等非常独特的概念,并对这五种形式的界定

例如“框架法则”。 作者以杜甫名诗《绝句》为例,认为杜甫通过不同的“空间”组合可以达到奇妙的效果。

不同的“空间”堪比中西绘画的“框架”。

从画上看诗,杜甫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苍鹭飞上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中国工笔花鸟,如宋徽宗《梅花绣眼图》。 “一行白鹭上蓝天”是写意山水; “窗含西岭千秋雪”是西洋油画风景的特写,如马蒂斯的《开着的窗户》; “门泊东吴万里船”是焦点透视规范的油画风景。

全诗中有画,前后有两个联系,框架不同,体现了截然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很容易让孩子生动地看到中西绘画的形式差异。

贝拉斯克斯《宫娥》在对这首诗的阐释中,作者运用其视觉文化知识,创立了“框架律”的形式概念,对这首名诗进行了有趣的解读。

最后“永久”的意思是书和文章具有“永久的价值”。

希望以此作为作者的目标,也就是作者在卷首提出的“美育之道”。

上文提到的“诗画融通”、各种“游戏”和“创造”,都可以说是“道”,其目标是进行“全人”的教育,即养成“健康、完整、和谐的人格”。

因此,这本书的目标不仅仅是诗画鉴赏教材,或者说儿童教育,而是塑造传统的、现代的人格。

这既与中国古代君子的修养相对应,也与西方公民的素养相对应。

蔡元培先生在上世纪初提出“美育代宗教”,其目标也是以艺术为人格的培养,确立现代国民的基本素养和人格。

王新在这本书中提出的目标也是如此。

“快乐、创造、永恒”九字箴言,明知难也不容易。

这个《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蕴含着父亲爱护孩子的初心和作者的“全民教育”的志向。 更难得的是,一位学者在艺术鉴赏和艺术理论领域探索的经验融合在一起,值得一读。 而读后的——则遵循作者提出的“微妙感”——或“礼物玫瑰,手残香”的创作。

(原标题:快乐、创造永久阅读王新《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 ) ) )。

来源:北京晚报

进程编辑: U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