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刮起“民族风”——吉首市开展“双减”工作侧记
华声在线记者董以良通讯员谭必武张莉徐龙
“咚咚! 咚咚咚! ”5月6日下午4点半,吉首市寨阳小学响起了鼓声。
抬膝、扭腰、摇袖、敲鼓,苗苗放学后参加志愿者班的学生舞姿翩翩,行云流水的动作伴随着整齐的鼓点,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寨阳小学位于吉首西郊,学生多为苗族人。
校长张利萍告诉记者,在实行“双减排”的过程中,学校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把苗鼓、苗歌等民族特色搬入校园,让孩子从小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家乡的自豪感。
“和寨阳小学一样,民族特色为吉首各校开展‘双减’、服务学生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吉首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俊生介绍,吉首市有50多所中小学,在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近90%,主要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
“双降”以来,各学校立足少数民族聚居优势,深挖“源头活水”,融合地方民族文化元素,优化课后服务,丰富特色课程,校园里“民族风”肆虐。
民族文化滋养童心
悠远的江畔,古色古香的干州古城内,吉首市的干城小学静静地坐落着。
下午4点半,轻快的苗歌惊醒了校园,师生一天中最期待的课后服务非常棒。
操场上,湘西花灯戏兴趣班的学生手捧舞迷闪亮登场,男女学生面对面站着,唱着跳着。 但是,精彩的戏剧表演吓了师生一跳。 在活动现场,“溜号”兴趣小组也不甘落后,鸣钹节奏明快,相互配合,当地非遗传承老师时不时上前纠正动作; 在离校外不远的干州古城展演中心,苗鼓兴趣小组一手抓不懈,古城专业苗鼓表演者携手示范教育……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开设了多种民族特色课程,同时邀请非遗传继承人来校指导,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满足了青少年的多样化发展。
“干城小学党总支副书记、吉首市花灯非遗文化传承人滕明光介绍,各种趣味活动的开展,让校园里涌现出一大批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小传承人’。
“爷爷和妈妈都唱花灯戏。 我从小就对花灯戏感兴趣。
那件服装很特别,调子很好,有时插几句方言,很开心。
”四年级八班的学生得知梓涵在学校有灯光秀课后,内向的她主动报名了。
从去年寒假参加学校展会的经历来看,她更加自信了,“我想把这个技术学得很好,让更多的人看到。
”
和干城小学一样,吉首市第三小学也从湘西花灯戏中找到了开展特色课后服务的灵感。
不同的是,学校联合当地文化传承人、文化馆、歌舞团等,根据花灯戏的节奏和动作,大胆创新融入体育和运动元素,精心改编独特的花灯体操,既保留了花灯戏的传统韵味,又增添了活力。
“无论是戏曲还是体操,都往往摆脱民族风情,提高身体素质,加深对家乡文化的感情。
”校长杨志芳说。
锣鼓、歌舞声、民族特色活动已经成为吉首市各类学校课后服务的“标配”。
按照“一校一品”工作要求,各校将民族文化与课后服务相结合,引进民间艺人,开设特色课程,培养文化传承人,让民族文化声音入耳、生于心间。
“马汝”课堂展风采
落实“双减排”政策,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
在吉首,许多学校从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中找到了建议高质量课程的新思路。
“复杂崎岖的山地对湘西人民有何影响? 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我们家乡产出了什么特色美食? ”5月7日,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二九班的地理课非常热闹,几个简短的问题将身边的地理资源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学生通过讨论、自学、抢答、展示等环节,巩固新知识,学习有用。
这是学校“马汝”地理教室的现场。
“‘汝’是苗语的‘好,好’的意思。
“学校校长姚茂盛说,‘汝’课堂是以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为特色的校本研修项目,通过将民族特色文化渗透到课堂、创设民族生活情景、组织特色课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家乡文化魅力的同时,提高学习力和课堂参与度,“
家乡泡菜进入生物课,矮寨大桥可以“化身”各种数学公式,童年游戏成了体育课的运动项目……来自土家族的学生刘城佑发现,添加民族元素和家乡文化的课程如此有趣。
“‘汝’课是深化课程改革,老师是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民族特色,‘活’课,‘动’学生。
学校教科科主任石慧介绍,目前,从地理到英语,从数学到体育,各学科已形成统一的创设教学情境、统一的课堂教学模板和统一的师资培养模式。
“以课堂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使民族文化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作为学校特色研修项目,《汝》课堂研修成果的运用,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教学经验,使老师在“双减”背景下“跟踪”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姚茂盛告诉记者,学校教研组多次深入吉首双塘、马首等地,开展教研交流、乡村教育活动,帮助乡村学校结合自身特色构建校本课程,进一步落实“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