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上海市大同中学: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

昨天,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郭金华推送了学校“云”的CIE课程介绍。

(相关阅读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郭金华:从“三间小屋”到“云”讲授CIE课程,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会)

从基于TOK的研究性学习,到校本CIE课程群,再到BASK跨学科项目主题研究学……上海市大同中学的跨学科融合教育探索走出了一条充满智慧的本土之路。

本文从CIE课程的四个发展阶段,深入解读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

这篇文章刊登在《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 2021年12月号上。 详情请参照杂志。

以下是原文:

第一阶段

.

TOK“点化”下的研究性学习:“像科学家一样”学习

大同中学的跨学科融合教育以TOK为支点很勉强。

创立于1912年的百年名门大学大同中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中国培养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

以“笃学敦行、立己达人”为文化根基的良好校风学风,高举学校教育改革的鲜明旗帜。

在历次教育改革中,大同中学是走正确道路的先锋。

从1987年开始,大同中学在上海率先开展“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强化活动课”的高中课程结构整体改革试点,构建实施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课程体系,是否实行总体框架、方案设计、计划

从1995年9月开始,大同中学还率先开展了高中学分制课程管理和学业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启动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提出构建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中心的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

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基地学校,大同中学的当仁不让大旗,从1997年开始进行研究型课程的探索。

为此,学校成立了以青年教师为主的项目团队,以“学生课题研究”项目为抓手探索道路。

据现任大同中学校长、科学研究室主任的郭金华介绍,当初学校针对“学生课题研究”项目,用一个学年的时间让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社会调查(文献研究、实验研究),撰写论文,回答论文

根据学生研究工作的推进情况,学校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如何建立科研课题,如何收集、筛选、分析资料,如何整合、分析数据,如何撰写论文报告等

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师们的心情喜忧参半,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们写了一篇真正像样的研究论文。 令人担心的是,学生们没有问题,或者提不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分析,项目组总结出三个原因:相关学科背景知识不足; 生活经验和经验不足缺乏严密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为此,有必要结合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构建让学生在背景知识的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学会判断问题的研究价值的课程。

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不分学科,在先行开设的STS (科技社会)选修课的基础上,大同中学一年级的“综合课程”应运而生。 包括“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两种,分别设有4个模块。

在学校里,知识传播被定位为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在知识构建中生成问题(课题),引领下一步的研究。

在“人口与环境”模块中,部分学生选择开展上海老城厢外来人口调查。

这样,学生们可以在与外来务工者的直接接触中领略他们的生存境遇,在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参与式观察和翔实的记录中,感受外来务工者对上海发展变化的影响等,此时,问题的生发水到渠成

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对实际问题进行的调查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意识,而且被证实转向了基础型课程的学习。

此时,就连项目组教师可能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大同中学根植于文化底蕴、育人宗旨的经验探索,在理念上正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教育发达国家兴起的跨学科融合教育高度契合。

跨学科融合教学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对学科领域的知识、概念、理论、发现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要熟练掌握特定领域的生产知识、洞察世界的方式、方法、核心实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家级理解

大同中学的探索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的跨学科方向,但知识领域的概念和方法论还很过硬。

经验的探索和理论的提高之间常常只有一个中间人,但幸运地出现了。

从1995年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国际教育与本土实践的专家指导下,作为三大主要国际课程之一的——IB课程核心课程——“知识论”( Theory of Knowledge,TOK ),在大同中学开始了中国化、本土化实验。

项目组老师商量后,决定将其“借用”为研究性学习。

恰如一个支点,TOK作为一门系统而注重元认知的学科,正是统领着学科领域的概念理解、探究方式和核心实践,撬动了大同中学在国际教改坐标系下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探索。

黄芩、丁香、金银花,这些中药能有什么现代创新的用法? 当物理学的“光谱”、化学的“光化学反应”和生物学的“能量和物质在有机体内的循环”的核心概念开始深度整合时,给出了定义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分析数据、说明这些科学领域的核心实践,从而开始了冲突大同中学学生拥有的产品主要面向UVA (对皮肤危害也很大)的新型中药防晒化妆品,不仅充分吸取了祖国医药的智慧,而且融合了现代制药工业的精髓。

基于此的“中药防晒化妆品的制备与效果探索”课题参加了国内外3个大会。

3月的日本茨城、阳光澄明、樱花如雪,大同学子共有176支参赛队伍,在高规格的Science Edge科技赛事舞台上,为世界贡献了一个名为“如何保持雪肌美肌尽情沐浴”的中药方案。

因为对于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指导老师们觉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学习。

第二阶段

.

丹麦“三间小屋”诞生的CIE :创意、创造、创业

与分科教育相比,跨学科融合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目标。 获取学科知识不是跨学科的目的,而是培养理解学科内和跨学科、把握学习领域核心实践、发挥创造力的学习动力,以及最终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为此,加拿大顶尖跨学科教育学家德里克苏珊提出了Know-Do-Be三维课程的目标模式。

学生了解什么、能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回答跨学科教育的中心议题。

大同中学的跨学科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这一模式。

概念理解( Know )和核心实践的掌握) Do )已经在TOK拥有的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充分强调,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培养,是对Know-Do-Be的“Be”的补充。

这也是大同中学校际团队面临的发展挑战。

天赐良机。

在一次晚宴上,时任大同中学副校长的郭金华认识了奥迪佛兰德斯学校校长汤姆霍道,他是丹麦的教学过程专家。

从他的讲解中,郭金华切身感受到,丹麦这个历史上资源匮乏、国力匮乏的欧洲小国,不断创新成为发达国家。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围绕这个话题,两位资深教育家进行了饶有兴趣的跨国、不同文化的深入交流。

汤姆介绍了丹麦学校经常采用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首先是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头脑风暴中尝试创新的工具和方法,初步形成创造性的想法。 然后群策群力,抓住这些“顿悟”的想法,将其凝聚到某个产品中,物化,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展示和销售产品。

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当时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具有项目化学习的雏形,其中也包括国际教育界盛行的设计思维( Design Thinking )理念。

“知识分子”郭金华一得到宝物,马上抛出了自己想得很久的问题。 “创新成果的产生,必须经过这样的过程吗? ——需要“金点子”,即创造灵感。 要有动手能力,把“金点子”付诸行动、创造; 使被创造的产品为大众所接受。

这样的总结和提炼得到了汤姆霍多的高度认可。

晚宴结束前,他形象地总结了这次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跨国教育对话。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让他们去‘三间小屋’,去创造之家、创造之家、创业之家。

在“创新体验日”,学生将首次体验“创意-创造-创业”

思想活跃的郭金华热情地邀请汤姆霍多到学校开设了“三间小屋”。

2010年11月,大同中学“创新体验日”活动拉开帷幕。

活动以丹麦教师讲“丑小鸭”的故事开始,然后她画了一条横线,其中一端为0,另一端为100,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创新的理解程度寻求立足之地,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

之后,她建议学生为自己打造新的身份品牌,采用角色、偶像等角色,帮助他们突破身份障碍,激发发散思维。

学生们在丹麦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鞋的设计相同吗”、“鼻子的形状相似吗”等轻松玩笑的识别标志,随机分组,由25人组成5人团队。

结束队伍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在2分30秒内用7个乐高玩具制作鸭子,认识到虽然目的相同,但每个个体的创造力都很丰富。

之后,她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思考了“什么是创造”“如何创造”等问题。

热身结束后,丹麦教师推出“设计节能手机”任务,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激发和创造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其中,她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灵感。 例如,展示家庭、船、牛等不同场景的照片,让学生捕获灵感火花,将有照片的属性转移到现在的节能手机设计中加以利用。

或者出示表达不同职业角色的单词卡片,激励学生站在这些人的角度思考手机的功能及其市场前景,让他们换位思考,完善手机的开发和设计。

在设计环节,第一步,学生根据出示的照片和卡通卡片,独立思考,制作手机设计腹稿,并写下来,说明其结构、作用、功能等。

第二步,在小组内传阅讨论小组的创意方案,最终选出了最团队接受、最有创意的手机设计方案。

第三步,总结、归纳其他集团对本组的建议后,每组列出本组设计方案的三大优势和三大挑战; 并讨论方案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远近、重要度,在网状关系图中列举可促进本组方案实现的人脉资源。

第四步,完善设计方案后,集团协同绘制设计方案,突出其主要功能和特点,开始构思宣传标语、产品标识、未来三个月的生产和推广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和要求。

在“创新体验日”密不可分的最后,丹麦教师再次拉开底线,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根据自己对创新更新版的了解,重新调整站位,不仅通过今后的测量方法获得了效果信息,还通过这次活动

这次深入教学现场的国际交流对郭金华影响很大:无论是擅长科学、技术还是艺术,源于现实生活的跨学科问题都会让每个学生埋头于研究和设计; 而当学生心中有用户的时候,他就会充分发挥智慧去创造产品; 当产品有机会成为实际公司认可的方案时,他们的成就感和学习热情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这种学习形式还强调环保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特别是抗压能力和创新创造力,不是我们“在众人之中寻找他”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吗?

但是,只组织主题式、体验式活动并不能固化国际交流的成果。

在郭金华的带领下,大同中学借鉴“三间小屋”理念,开发出独特的CIE课程。

CIE是Creativity、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的缩写,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为目标,推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项目,学生说:“创造性——创造——

除了“手机设计”,学校还陆续开设了“城市规划”、“建筑建设”、“媒体运用”、“中医药应用”、“工业设计”、“形象创意”等系列课程,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力

第三阶段

.

中美“共浴天光水色”: BASK校际项目式主题研究学

在任何领域的创新中,最困难、最慢的是理念的更新。 在解决现实世界问题、培养创新创造力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之后,大同中学的跨学科融合教育走上了快车道,恰当的教学方法、概念工具和中外典型经验的整合成为学校的常态。

顾博凯老师以“贯穿中国历史的水”为主题,给BASK项目成员上课

街头访问完成Scavenger Hunt活动任务

其中,BASK项目对大同中学跨学科课程与教学进行项目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美国菲利普安德福学校( Phillips Academy Andover )于2012年发起的以环境为中心议题的中学生暑期课题研究项目,由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主办,人大附中和大同中学共同参与。

BASK是由四个不同地区的首字母组成的缩写:北京、加拿大、上海和昆明。

BASK在英语中有晒太阳的意思,意味着四方的学生一起度过充满阳光的智慧研究营。

在BASK项目中,大同中学师生可以接触到跨学科教与学的实践模式——项目性学习。

例如,2015年的工程主题是“水”,水容纳万物,意义深远。

科学领域构成地球表面的“水”是气候、环境、地理资源的要素,也是影响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特征、性格、哲学观、审美观,是当今气候变化、环境、资源问题的核心词汇。

在“水”主题下,大同中学校区博凯老师为中美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双语历史、地理学际课——“贯穿中国历史的水”。

通过“水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水与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和“水与中国经济发展”三条探索线索,引导学生从历史维度思考水资源与民族兴衰的关系,探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这是学校多年跨学科融合教育探索的成果,也是中国儒家教育“文史哲一家”、国家天下情怀的一滴滴。

美方教师从人文地理、社会研究方向提出了“海洋对中国的影响”、“卷入全球殖民体系对中国当前发展方式的影响”等开放性本质问题。

并开设环境科学、经济与环境、哲学、语言等英语课程作为学科背景,同时主持主题式研讨和实地考察活动,最终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实物产品。

例如,对于在“环保”维度切入“水”主题的群体,登顶昆明西山就是考察活动。 因为攀登西山可以俯瞰滇池的水污染现状和治理状况。 走盘龙。 盘龙江是滇池的水源地,了解其来源有助于学生了解滇池的大局; 考察石龙水库水电站,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参观昆明第三污水处理厂,让学生了解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净化。

最后,在中美不同学科背景教师“各有神通”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政策建议、污水净化装置或主题演讲视频的方式,体现对“水”主题某个维度的深刻理解。

BASK项目让大同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在“如何学习才能最受益”、“经济学理念如何应用于环保”等本质问题上一步步引入的开放式课堂,为学生提供项目资源的针对性和

BASK项目汇集了中美四所不同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哲学、经济、环境)的专业教师,开辟了以项目式学习方式进行跨国、跨地区、跨文化、跨学科主题研究的新模式。

第四阶段

.

中学为体、西学所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2018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各科“课标”发布后,大同中学也进入了以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着力点的跨学科探索新阶段。

在世界各国由分科走向整合的大趋势下,在2019年黄浦区出台《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的区域政策背景下,学校组建多学科骨干教师参与的“跨学科导师团”,立足于学科大概念的把握,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理解水平,从而变革学习方式和实践

例如,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显著的三位骨干,教——物理的李梁老师、教化学的梁晟斌老师、教生物的汪正华老师,就是“跨学科导师团”的绝佳“三人组”。

2020年,这个“三人组”给高中一年级开设了一学期的通读课。 主要内容是与科学、社会、技术相关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方法论,教学生如何研究、如何调查。

从高二开始,学生和导师基于学术兴趣和研究课题进行双向选择,师生配对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三人组”根据任务性质和项目进度,分时合作、灵活搭配,共同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

例如,涉及紫外线、光谱、辐射部分的是李梁担任领导; 需要检测环境或者进行物质合成、提取、制备的,需要梁晟斌提供支持; 在抗菌、防霉、防腐方面,汪先生是最受欢迎的“传话人”。

学生跨学科项目化在《中药缓释剂开发与研究》课程教学中

而从前面提到的“中药防晒化妆品制造”到近两年升级的“中药缓释剂开发与研究”,跨学科教育依赖于导师团队的多学科背景,否则,学科背景强大也无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但另一方面,在“双新”落地的大背景下,只有跨越学科的学科边界,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核心素养的目标。

难怪在“黄浦区跨学科实践创新课程”一等奖的“中药缓释片开发与研究”中,不仅可以看到“结构与功能”“定性与定量”等物理、化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探索方法,而且还可以提炼、归纳出跨学科的大概念“平衡”“

当“三人组”带领大批大同学子运用西方教育成熟的概念工具(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解构中医药内涵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本科概念时,我们看到的是教育创新本土化道路上孜孜以求的身影。

“天光”下黄芪、丁香如何防晒,“水色”浮现出怎样的中国文化,中药缓释剂如何平衡药效与安全性,凝结着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