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需求和动机
一.需要概述
(一)必要概念
有机体是一种因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而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反映在脑子里。
需要是活动的动力,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所需种类
1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先天生理需要和后天社会需要
生理需求是指与维持个人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关的几种需求,如饮食、睡眠等。
社会需要是基于劳动、交往、成就、友谊、权力、荣誉等生理需要,在社会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2 .根据需要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求是指人对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品的需求,以及人对劳动工具、生产资料、文化品、科研用品等的需求。
物质需要既包括生理需要,也包括社会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包括知识的需要、文化艺术的需要、美的欣赏的需要等。
那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 .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斯洛根据需求前后和强弱顺序,将需求归纳为七个基本层次。
)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等的需求。
它是人的一切需要中最基本、最原始、最有力的需要,是一切其他需要产生的基础。
)2)安全需要。
安全需求是指为了免受威胁、获得安全感而要求的需求。
人在生理需求相对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安全需求。
人们想得到更稳定的工作,参加各种保险,表明了他们的安全需求。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也称为社交需要,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被他人或群体接受、爱护、关心、鼓励、支持的需要。
被爱、爱人、保持友谊、被团体接受等更高层次的需求。
)4)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是生理、安全、归属、爱的需要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既包括自尊又包括他人的尊重。
当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你会感到自信、价值和能力。 否则,就会产生自尊心和保护性的抵抗。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水平的需求,是在上述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
所谓“自我实现”,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既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和自我价值体现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进一步区分了这五种需求。 位于需求层次底部的四个需求被称为缺失需求,它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
后者的需要是增长的需要,它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我们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低层需求至少要部分得到满足,才能体现对高层需求的追求。
与缺失需求相反,增长需求是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需求。
2 .对必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一个较为完备的需求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求的本质、结构、归属和作用,这对进一步研究“需要”这一课题,构建科学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这一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
第一,他强调要从低到高发展,没有认识到对高层次需求的调节作用;第二,人的需求不仅是社会性的,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
马斯洛错误地把人类需求的发展和实现看作是人类生物特性的发展和实现。
第三,他的需求层次论缺乏客观测量指标,缺乏实验支持。
第四,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是个人主义的,不需要与社会结合。
3 .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1)教育者应该分析学生的需求,只有低级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兴奋学习。
)2)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高度需求,使学生的自尊、集体感、荣誉感得到满足才能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二.动机概述
(一)动机含义
动机是刺激和维持有机体的行为,使其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部驱动力。
动机可以引起或抑制人的行为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
根据需要的种类,可以将动机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生理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原发动机,又称内驱力。
社会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需求相关的后天学习动机。
)二)动机条件
1 .内在条件是必要的。
动机是基于需要而产生的,与需要紧密相连,但它与需要不同。
只有在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成为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 .外在条件是诱因。
引起个体动机、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
(三)动机功能
1 .发挥功能。
2 .指点功能。
3 .维持和协调职能。
三.兴趣概述
(一)趣味含义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兴趣品质
1 .兴趣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大小,即兴趣是否广泛
2 .兴趣中心是指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形成更浓厚更强烈的兴趣
3 .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对事物保持持续、稳定的兴趣
4 .兴趣效应是指兴趣积极促进人的活动,提高活动效果,即兴趣对认知的影响。
(三)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对学习形式产生兴趣,容易从中获得满足,新颖、形象、具体的东西会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
因此,小学课堂教学注重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以及教具新颖具体。
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趋于稳定,其学习兴趣范围也不断扩大,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的兴趣增强,开始重视学习内容。
他们对复杂的难题和高度的智力活动感兴趣。
所以,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内容上深入挖掘,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动脑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对学习的持续兴趣。
同时,教师要对热爱某一学科的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一方面在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对其他学科的兴趣; 另一方面,要以此为中心产生兴趣,指导学生涉猎这一领域更广泛的知识,培养学生把它作为自己的兴趣,甚至是一生的事业。
2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班级都有好学生和坏学生。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因材施教。
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扎实的学生有很深的学习兴趣。
但是,他们往往感到自豪,并对现状感到满意。
因此,教师让他们了解知识海洋的广袤无边和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帮助他们克服自我满足感; 另外,要给他们提供困难的学习材料,启发他们的自学和独立思考,使他们对学习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特别关注,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经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其能力,发现其特长。
第二节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才能、天才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进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能力是保证活动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一些相关的、结合的能力统称为才能。
人的活动很复杂,单独的能力无法胜任,为了活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一些相关能力的协助。
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能力的高低影响知识学习的深度、难度、技能水平的高低。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成长和发挥。
2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差异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对于一个人来说,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过程的增加而不断丰富的能力的发展是有限的。
)3)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不同步。
虽说知识多,但能力也不一定高。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能力分类
1 .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从事一切活动所需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需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
它是顺利开展某项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2 .根据参与活动时创造性的高低,可以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或活动来做出同样反应的能力。
模仿是动物和人的重要学习能力。
创造力是指按照预设目标,利用所有现有信息,创造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3 .按能力功能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会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存储、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通常所说的智力。
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肢体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包括交际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
二.智力和智力理论
目前大家一致认同的智力定义是,智力是人顺利完成某些活动所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一)斯皮尔曼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双因素论。
他认为智力有两个要素:一般要素(即g要素)和特殊要素(即s要素)。
g因素代表一个人普遍和概括的能力,参与一切智力活动。
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
s要素表示一个人的特殊能力,只能表现在绘画、歌曲等特殊方面。
人从事任何智力活动都需要g和s因素的共同参与。
一般的智力测试所测量的只是普通的能力( g因素)。
(二)吉尔福德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吉尔福德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
他认为,这是一个以不同于智力的方式加工不同信息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包含内容、操作、成果的三维结构。
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符号、意义、行为五个方面。
操作是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条思维、评价五种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
成果是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寓意6种。
各维度的任意一个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的任意一个相结合来构成一个智能元素。
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共有150种( 556 ),每种都是特殊的能力。
在这个理论中,操作真的代表了智力的高低。
对于个人引起思考的情况,在行为上表现出思考结果之前,所经过的内在操作的历史,代表着个人的智慧。
操作中的发散思维和辐思维两个概念已经引起心理学家们的广泛注意。
(三)卡特尔知识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人类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结晶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能是人生中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先天的成果。
晶体智能是通过其流体智能学到的完美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发展起来的。
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人20岁以后流体智力发展达到高峰,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结晶性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知识经验的积累使得结晶性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包括词汇、一般信息、审美问题等。
流体智能是人类的基本能力,很少受到教育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创建适合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考试时,往往将流体智能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能比较的基础。
(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在一定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人解决问题和创造生产所必需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对人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
这七种智力
1 .语文智力,包括说、读、写能力。
能说会道、能说会道,是语言智力高低的表现。
2 .逻辑—数学智力是指数字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科学分析能力。
3 .视觉—空间智力。 包括认识环境和辨别方向的能力。
4 .音乐智力。 包括声音识别和韵律表达的能力。
这个能力是很多才能。
5 .运动智能,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 .人际智慧,包括与人交往和相处的能力。
人际能力强的人会处理好人际关系。
7 .自觉智力,包括认识自己、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解释,也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所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一经提出,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1 .积极向上的学生观。
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和学习风格。
因此,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教育真正成为快乐的教育、成功,而不是区别于三六九等
2 .科学的智力观。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智力和逻辑数学智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和培养。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要认识学生智能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3 .人才教育的教育观。
每个学生的智力多种多样,其作用方式也有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善于应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尤其是根据学生在智力结构上的优势智力,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4 .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大学毕业的人才是人才,只有通过上大学这条路才能成才。
另一方面,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如果这种优势得到合理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成才的途径也应该多样化。
三.能力考试
(一)智力测验
智力测试目前在世界上比较普遍,可以比较系统地测量人的智力水平。
第一次智力测试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在1905年制作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他们提出用智力年龄表示智力水平,简称智力年龄。
年龄是通过针对某个年龄组的测试项目来决定的,也就是说,通过测试来确定孩子实际智能达到的年龄等级。
此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推进孟教授的翻译和修订,改名为斯坦福-比那斯克尔。
这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测试之一。
斯坦福大学—比纳量表是用智商表示智力水平,反映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IQ(IQ )=知龄实际年龄100
智力指数用智力指数和实际年龄的比率来表示,称为比率IQ。
智商有明显的缺点。 人的实际年龄逐年增加,但他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可能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像这样采用比率IQ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IQ会逐渐下降。
这与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一致。
后来发展起来的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简称韦氏智力量表,采用方差智商测量人们的智力水平。
韦氏智力量表方差智商是以100为均值,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IQ=10015ZZ=(x-x )/SD
z表示个体标准分,x表示个体测试得分(原始分数),x表示该年龄组平均分,SD表示组得分标准偏差。
例如,某人的测试得分为100,集体平均分为90,标准偏差为5。
那么,z=(100-90 )5,z是2。
这个人的智商是100 152=130。
方差智商反映了智力在同龄人中的位置,其依据是总体智力水平在不同年龄组呈正态分布。
1960年斯坦福大学-比纳量表修订时,也使用方差IQ测量了智力水平。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和营养
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
有研究表明,遗传关系越深,个体之间的智能越相似。
但遗传只是提供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成为现实,需要社会、家庭、学校教育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胎儿和婴幼儿的营养状态也影响智力的发展。
(二)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
胎儿出生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 这个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出生后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另外,从出生到青少年期,是个人成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资料显示,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发展迅速,为能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因此,发展早期教育意义重大。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有针对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的影响。
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四)社会实践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的。
离开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
由于实践的性质、广度、深度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能力。
(五)主观努力
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只能机械地、被动地影响能力的发展。
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勤奋,就不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和能力的发展。
因此,人的能力发展与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五.能力培养
1 .改变教师的教法
教师将“填鸭式”教学转化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本质上思考表面、现象上学习的知识,而不是制造“知识的容器”。
此外,教师还应正确处理精讲与多练习的关系。
课堂不能“泛”教,而应该突出重点、难点,简明扼要,给学生时间练习,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在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必须由他们自己自主获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有的放矢的指导相结合,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动手,使学生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应该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片面强调线性思维的局限,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师还应重视开放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改变“高分低能”的不良现状。
4 .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人格
一.人格概述
(一)人格概念
人格是构成人的思想、感情、行为的特有模式,这种独特模式蕴含着人与众不同的稳定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是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起作用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
(二)人格特征
1 .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通过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等优先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和教育环境,各自形成独特的心理特征。
2 .稳定性。
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很难改变。
这种稳定性还表明,人格特征在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一致性的特征。
3 .一致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当人格结构各方面相互协调一致时,健康的人格特征就会显现出来,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冲突,难以适应。
4 .功能性。
人格是人的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是人生成败的根源。
二.人格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一)性格
1 .性格概念
性格是人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它是一种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性格中包含着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2 .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态度特征。
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及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谦虚和自负、利他和自私、疏忽和细心、既成概念的创造和墨守等。
性格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是指个人自觉制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实现目标的性格特征。
坚持不懈地努力,当机立断。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指个人稳定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如情绪活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主导心境等特征。
)4)性格的理性特征。
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的认知特征和风格。
像能动的知觉和被动的知觉一样,习惯了看细节还是看轮廓等。
3 .良好性格的培养
(一)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及时加强学生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榜样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性格教育中,应该遵循“言传身教”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身性格,增强自身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性格发展中可以直接模仿的典范。
)4)利用集体教育力量。
)5)根据性格倾向教授材料。
)6)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二)气质
1 .气质概念
气质是体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心理特征,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不依赖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原动力。
2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联系
一方面气质和性格是稳定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气质和性格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两者相互影响。
这是因为:一,气质会影响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使性格具有某种气质色彩和某种特殊形式。
此外,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
第二,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遵循生活实践的要求。
)2)区分
第一,气质受生理影响较大,性格受社会影响较大。
第二,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
第三,气质特征早显现,性格特征晚显现。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表现在先。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出现得很慢。
第四,气质是人的天性,没有好坏之分。
性格代表人之德,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有优劣之分。
(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特别是人与我的关系的意识。
它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作用是控制人格的各个成分,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自我认同。
自我认识是对自我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意向等的意识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思想、期待、行为、人格特征的判断和评价。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着自我认识的心理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体现。
)3)自控。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动上的体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一个环节。
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即自我意识的最原始状态,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社会自我。
孩子3岁以后,开始社会的自我发展,到少年时期基本成熟。
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在青少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
(四)弗洛伊德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1 .本我。
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一个由天生的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包含着各种生理需求。
我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性、混乱无序。
那个遵循幸福的原则。
2 .自我。
自我由本我分化而来,位于人格结构的中层。
它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既调节本我,又受制于超我。
它遵循现实原则,用合理的方法满足我的要求。
3 .超越我。
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的自我,被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内化,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我超遵循道德原则。 那个有三个作用。 一是克制内心冲动,二是自我监控,三是追求完美境界。
我是生物本能,自我是心理社会,超我是道德理想,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健康状态; 三者互不相让,形成敌对关系,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三.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说到人格特质,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特质是决定个人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 .卡特尔人格特征理论
这个理论也被称为“特质要素分析论”。
卡特尔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人格特征,提出了基于人格特征的理论模型。
模型分为个体属性和共同属性、表面属性和根源属性、体质属性和环境属性、动力属性、能力属性和气质属性四个层。
(1)表面属性和根源属性。
表面属性和根源属性可以是单独的属性,也可以是共同的属性。
那些是人格水平中最重要的水平。
表面特质是指可以从外部行为中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表面上,看起来像相似的特征和行为,但实际上来自不同的理由。
像“做家务”这样表面相似的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根本特质是指相互联系并基于同一原因的行为特质。
和在考试和体育比赛中害怕脚发抖一样的原因——“不安”是根本的特质。
1949年,卡特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建立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子调查表》( 16PF )。
)2)体质特征和环境特征。
根本特质可以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
体质的特质是由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先天生物因素决定的。
环境特性由不安、有恒常性等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
)3)激励属性、能力属性、气质属性。
模型的最底层是动力属性、能力属性、气质属性。
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动力是指生理驱动力、态度、情操等使人朝着某个目标前进的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
能力属性是指在感知和运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属性。
气质的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感情反应速度和强度的特质。
2 .奥尔波特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征理论,被称为“人格心理学之父”。
他把人格特征分为两类。 一种是共同的特质( common traits ),指在某种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共有的同一特质。
另一个是个人属性( inpidual traits ),是指个人特有的属性。
个人属性按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分为主要属性、中心属性、次要属性三部分。
第一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
多愁善感可以说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黠可以说是曹操的首要特质等等;
核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每人约有5—10个。
林黛玉那样的清高、坦率、聪明、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是她核心特质
次要特质是个人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这些特质除了接近他的人以外鲜为人知。
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但在自己母亲面前很顺从。
这里的“服从”是他的次要特质。
(二)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是30~4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人格理论,主要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
1 .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类型是指某些人共同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序结合。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
这四种体液配比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人。
大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4种气质类型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
他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和灵活性,分为四种类型。
神经活动的强度是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作用和耐力的信号,强大的神经系统能够耐受强而持续的刺激。
平衡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两者基本相同且平衡,否则不平衡。
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能迅速转换的是灵活性。
他提出的类型和特点如下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表对照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气质类型
不可抑制型
强烈的、不平衡的胆识
活跃型
强壮、平衡、灵活的多血质
安静的类型
没有强度、平衡、柔软的粘液
抑制类型
弱抑郁
现代气质学说仍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类型。 (1)胆汁质: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快速、突发的色彩。
)多血质)多血质以反应迅速、精神饱满、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大大咧咧为特征。
)3)粘液质)粘液质人沉稳,但缺乏灵活性; 很坚定,但有点死板; 虽然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抑郁的人以敏锐、沉稳、体验深刻、外表温柔、胆小、行动迟缓为特征。
在现实生活中,单一气质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是四种气质混合、渗透、并存的。
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顺利发展。
对有胆识的学生,教师要采取直言不讳的态度,而这些学生不应该轻易发怒,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进取的个性品质。
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但要定期注意,严厉批评其缺点。
教师要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坚强专一的精神,防止出轨,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对粘液质量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反应,培养其充满活力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诚实待人、工作踏实稳健的优势。
对抑郁学生,要采取柔和的暗示方式,多关心多爱护,不要公开谴责,不要过分严厉批评。 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际、自信的精神,具有培养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度自尊的优点。
四.人格测试
人格测试是采用测试方法,对人格进行测量,在某种情况下,对一个人经常表现出的典型行为和人格品质,如动机、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进行测量。
(一)自我陈式人格测试
这是一种测量人格特征的纸笔测试方法,由受试者自己回答。 另外,也称为自我陈量表。
该量表采用客观测试形式,设计一系列陈述句或问题,要求被试报告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
常用的自我陈式人格测试如下。
1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 MMPI )。
这个尺度是1943年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茨维尔和麦金利发表的。
MPI包括566个主题。
年满16周岁,具有小学文化水平,无视觉障碍和书写障碍等生理缺陷的人员,可以参加测量。
MPI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人格测试。
可用于临床诊断,也可用于健康人人格评估。
2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EPPS ) )。
EPPS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制作的。
总尺度共有225个主题,其中15个重复项用于检验反应一致性。
EPPS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被试对主题的反应,评估他在15种心理需求上对普通人的强弱,通过建立人格档案,了解个人的兴趣和倾向。
3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 16PF ) ) ) ) ) ) ) )。
这个量表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卡特尔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
适合有阅读能力的年轻人、成人、老年人。
卡特尔根据自己研究所确定的16个根源特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表现,分别组织了16个主题。
根据得分建立人格档案,了解受试者的性格。
(二)投射型人格测试
投影测试是结构不清晰的测试。
其种类有很多,以下列举三种广泛使用的方法。
1 .罗夏克墨迹测验
罗莎克墨迹测试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莎克于1921年制作,由10张墨迹图组成。 每张照片都是这样问受试者的。 “这可能是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等等。
从被试的回答中分析其态度和性格。
2 .主题统觉测验( TAT ) )。
主题统觉测试是193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莫莉和摩根制定的,主要用于确定人们的需求和成就动机。
总共有30张黑白照片。
进行测试时,被实验者通过从图上看到的主题自由联想,基于联想创作故事。
通过分析被试创作的故事,推测被试的个性特征。
3 .语句完成测试( SCT ) ) ) ) ) ) ) ) ) )。
SCT以未完成的句子为刺激,让被实验者自由地进行语言反应来完成未完成的部分。
主要根据被试的反应内容推断被试的感情、态度。
五.影响人格塑造的因素
科学发展到目前的水平,人们普遍认同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
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一)生物遗传因子
以往的研究总结如下:遗传对人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而异。
通常,在智能、气质等与生物因素相关的较大特征中,遗传因素很重要; 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征中,后天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3 .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和难易。
(二)社会文化因素
1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2 .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力因文化强弱而异。 这要看社会对适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影响力越大
3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人格的共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三)家庭因素
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侧重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和不同养育方式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的养育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1 .权威型教养方式。
这样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过于支配,看起来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控制。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变得消极、被动、依赖、顺从、懦弱,工作缺乏积极性,也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2 .放任型教养方式。
这样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陷入失控状态。
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等。
3 .民主型教养方式。
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处于平等和谐的氛围,父母尊重孩子,赋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
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包括活泼、自立、有礼貌、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四)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在学龄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世界观。
通过学习,还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毅力、主动性等优秀人格特征。
(五)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上的各种影响因素必须先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使他思考和行动。
此外,个人现有心理发展水平对人格特征塑造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增强。
一.选题
1 .“音乐家要创造音乐,画家要画画,诗人要写诗……人要成为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
”根据马斯洛的想法,这个词表示人有() )
a .归属和爱的需要b .尊重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d .安全的需要
2 .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能分辨400~500种不同的油漆颜色。 这个能力的形成是因为受到了()的影响。
a .实践活动b .学校教育c .主观能动性d .早期经验
3 .人格的)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a .独特性b .一致性c .稳定性d .功能性
4 .决定于后天学习,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能力是() ) ) ) ) ) ) )。
a .晶体智能b .模仿能力c .流体智能d .认知能力
5 .如果一个学生思维灵活、精力旺盛、刚毅顽强,但遇事容易感情用事,鲁莽冒失,他的气质类型就是() ) )。
a .多血质b .抑郁质c .粘液质d .胆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