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he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
一.药物作用选择性
药理效应的选择性是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很小或没有作用。
药物作用特异性高的药物未必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
两者不一定平行。 如阿托品具有特异性阻断间胆碱能受体的药物作用,但药理效应选择性不高,影响心脏、血管、平消肌、腺体中枢神经功能,有的兴奋,有的抑制。
二.药物不良反应
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1 .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剂量下,为药物本身所固有,是许多轻微可预知的反应。
这是因为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
2 .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积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一般都很严重。
毒性作用一般是药理效应的延长,是可预知的,也是应该发生的不良反应。
致癌、致畸胎、致突变等三级反应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 )后遗症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临界值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例如,长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数月内难以恢复。
4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发病的进展,也称为回跳反应。
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会降低血压,停药后第二天血压会剧烈恢复。
5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也叫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患者,临床症状各药不同,每个人也不同。
反应性质与原效应无关,反应严重程度差异较大,与剂量无关。
三.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1 )量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强弱连续增减的量。
例如,血压上升、平滑肌收缩等用具体数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来表示。
2 .质性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全部或无,只能表现为阳性或阴性。
例如,死亡和生存,没有痉挛和抽搐等,一定要
需要以阳性率显示多种动物或多种标本。
3 .半数有效量: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
例如,ED50 :有效量半数; EC50 :有效浓度的半数; LC50 :半数致死浓度; LD50 :半数致死量
4 .治疗指数: LD50/ED50或LC50/EC50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是药物安全性的指标。
比越大越安全。
5 .安全范围:用ED50~LD50之间的距离表示,比较大越安全,是良好的安全性指标。
四.受体
1 .受体特征:可逆性、特异性、锄敏性、饱和性(受体数量有限,药物效应与配体占领受体数量成正比)、多样性
2 .激动剂
)1)激动剂)具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2)部分激动剂与受体结合亲和力不小,但内在活性有限。
3 .拮抗剂
)1)拮抗剂)有较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竞争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并与受体结合。 这个结合是可逆的。
竞争性拮抗剂使剂量效应曲线平行向右移动( Emax不变) )。
(3)非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牢固结合,减少能与配体结合的受体数量,降低亲和力和活性。
非竞争性拮抗剂使量效曲线右移,高度( Emax )下降。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即ADME四个基本过程。
一.吸收
1 )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到血液循环中的过程。
血管内给药途径无吸收过程,血管外给药途径有吸收过程。
2 .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进入体循环前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经肝药物代谢酶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效应。
肠壁、肺也代谢了部分药物,才解除。
3 .给药途径
)1)口服)最常用,经胃肠道吸收,首当其冲
)2)吸入)用肺吸收
)3)局部给药:皮、眼、鼻、咽、阴道、直肠( 50%不经由肝脏,一定程度上避免初次过度清除) )。
)4)舌下)避免首次过度消除
)5)静脉给药)可以不吸收
二.分布
1 .药物通过血液转运到各个部位或组织的过程。
药物不能与血浆蛋白结合跨膜,暂时储存在血液中。
但是,结合可逆。
2 .血脑屏障)分子量大,水溶性好,解离型(离子化)及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易通过。
3 .胎盘屏障:各种药物均可通过。
三.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1 .生物利用度( f )是指通过任何途径给药后达到全身血液循环的药物百分率
2 .生物利用度( f ) )体内药物总量/剂量) *100%
3 .生物利用度的另一个含义是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速度。
一般来说,不同剂型药物使用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前后可反映生物利用度的速度差异。
总之,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速度和量,是相同含量不同试剂能否产生相同疗效(生物等效性)的依据。
四.药物清除
药物在肝脏等处代谢,经肾脏、胆汁、肺部排出,血液内药物浓度降低。
半衰期( t1/2 )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五.消除一级动力学
单位时间的清除药的比例是一定的(按一定比例清除),清除量与血药浓度成比例。
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较多; 血浆药物浓度降低,单位时间内清除的药物也相应减少。
其特点如下。
1 .单位时间内恒比消除,但消除量不固定,随时间减少;
2 .与血药浓度无关,有一定的半衰期
3 .大多数药物属于这种类型的清除,停药达到5个药物t1/2时,几乎全部清除。
每隔一个t1/2给药,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逐渐累积,经过5个t1/2后,清除速度等于给药速度,此时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六.消除零级动力学
药物以一定速度清除,单位时间清除的药量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 也就是说,无论血药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清除的药量都不会改变。
是药物清除能力达到饱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