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中文日宣传片,联合国中文日什么时候出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4月18日,浙江师范大学为迎接“联合国汉语日”举行了快闪活动。
傅挺摄
马西在吉林大学硕士毕业时留下了阴影。
甜甜在家里的书房里用比心的手势表示“我喜欢中文”。
梅参加了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竞赛。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倡导和促进联合国平等使用六种官方语言(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
其中,“中文日”被定为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今年4月20日是第12个“联合国中文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日前在联合国中国书会举办的“联合国中文日”主题在线活动上表示,中文见证了联合国成立的历史时刻,见证了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历史进程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签名的国家,汉字留在宪章签名区的首页,显示了中国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
长期以来,中文的运用保障了联合国工作的有效开展,增进了中国人民和中文使用者对联合国的了解。
第十二个中文日,世界各地有关机构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
其中,全球最大的国际中文教育网络平台“中文联盟”推出了“中文:创造无限机遇”系列在线活动。 具体包括中文日之声、教育创新接力、中文机遇、中文驱动、世界精彩赛事、中文联盟会员云展厅等多个版块,收获了国际中文教育在教育创新、个人成长、产业发展等领域创造的无限机遇和丰硕成果
据介绍,“教育创新接力”版块全天直播授课形式,推出网络汉语课堂示范课和汉语联盟精品示范课。 “汉语机遇”栏目通过汉语培优项目、“汉语桥”配音大赛、一分钟汉语创作挑战赛等主题内容,集中展现国际汉语教学为汉语学习者、教师、教师志愿者等个人成长与发展提供的无限机遇。 “世界精彩活动”栏目滚动报道了国内外高校、企业、机构丰富多彩的中文每日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将贯穿4月举行。
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以外学习中文的人约有2500万人,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约有2亿人。
另外,全球40多个国家开设了“中文”课程,涉及经贸、高铁、航空、旅游、医药、烹饪等多个领域。
正如录制“中文之声”传播视频的马西莫所说,“中文就像一个魔盒,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也是本版中一些外国汉语学习者的共同心声。
中文就像一个魔术盒
马西
我来自阿根廷,出于对汉字的好奇心,我于2009年开始学习中文。
学习中,每个周末都早起,再开两个小时的车去上课,对我来说,每次接触中文都是一种乐趣。
渐渐地,学习中文从业余爱好变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秘的汉字更吸引了我。
我发现汉字不仅看起来很美,而且含义深刻,每个汉字都像诗。
学习中文就像打开了魔术盒,既满足了我长期以来的好奇心,又激发了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从不同的文化角度看世界,开阔视野,感觉生活很美好,每天都有新鲜的体验。
2014年,我获得了在中国学习的机会,在吉林大学学习了一学期,第一次踏上这个美丽的国家,看到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惊讶。
那学期我不仅交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还参观了很多中国的名胜古迹。
渐渐地,我爱上了中国的风景,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善良友好的中国人民。
回到阿根廷后,我想和更多的阿根廷人分享我学习中文的经验和喜悦。 我想让他们理解中国的美丽。
幸运的是,我成功地向吉林大学申请了中文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国。
在硕士学位的两年里,学习中文的喜悦成为了研究中文的喜悦,有了更深入了解中文和文化的机会。
硕士课程期间,我发现母语为西班牙语(阿根廷官方语言)的学习者有自己的学习特征。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不仅不能忽视汉语和西班牙语的差异,也不能忽视两种文化的异同。
2019年,我有幸加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新汉学计划”博士生项目大家庭,在吉林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对汉语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读书期间,吉林大学的高材生每次上课,都像一场头脑风暴,让我开始深思各种各样的中文问题; 语言合作中心也安排了各领域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支持。
新冠肺炎暴发时,网络上有一些关于中国的不实传闻。 我渴望看到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在外国人眼里感受中国故事,于是创立了自己的中西双语微信公号——马西学中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享我的生活感悟和学习心得。
这时,对我来说,研究中文的喜悦成了传播中文的喜悦。
如果12年前,有人说未来将在地球的另一端取得博士学位,你会不相信吧。
但是,机缘巧合,中文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无限的机会,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实现了我的梦想。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文和中国文化的魅力,给我创造无限可能的机会。
(作者是吉林大学阿根廷留学生) )。
搞中国通
太天真了
我生于加拿大,长于加拿大,但我的成长经历很快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很喜欢启蒙老师山姆。
她是一个身材高大,笑容温柔的老师。
我很喜欢听她说话,喜欢和她一起做手工。
我记得有一年春节,Sam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红色的剪纸花,给孩子们压岁钱等等,讲了中国的新年传统。
我觉得这个传统真是太好了! 班上的孩子们收到了Sam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人民币”。
放学后,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把我的“一大笔钱”放进小猪的存钱罐里,最后我意识到那不是真正的人民币。
那是我有记忆以来,接触最深的事情。
年幼的我从那时起就对中国文化抱有好奇心,所以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学习中文,并一眨眼就坚持了12年。
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我就读的中文学校的校长和老师。
他们来自中国,是充满热情和责任感的好老师们。
他们的勤奋努力为我的中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深深地陶醉于中国文化之中。
老师们讲的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传说、一个个典故、一个个人生哲理,让“中国话”成为生动、生动、美丽的文字符号,也是我最珍贵的成长记忆。
每周最期待上中文课。 12年间都没有中断过。
学习中文不由得对中国产生了向往。
每年暑假,我和父母都去中国的不同地方旅行。
我看着她美丽的山川河流,领略着她永恒的文化气息,体验着她淳朴的风土人情,感受着她惊人的时尚和惊人的科技力量。
现在,我已经很熟悉人民币了,但是在中国,支付方式越来越像微信和支付宝( Alipay )。
中国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让我非常着迷。
就这样在学习中,我成了一个知道很多中国故事的小“中国通”。
平时我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演讲比赛,每次的演讲内容都和中文、中国文化以及我的中国之行有关。
2020年,我代表加拿大参加了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汉语大赛,获得世界冠军荣誉。 这给我的中国故事增添了最精彩的一页。
“汉语桥”比赛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也增加了分享中国故事的机会。 这是使命感——中文这么美,怎么能让更多的朋友学习使用呢? 中华文化如此深厚和深厚,怎样才能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她,爱上她?
我记得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周围的朋友还没有去过中国,也不了解中国的地理。
我的几个好朋友对中国只有中餐馆的海鲜炒面和宫保鸡丁知道。
但渐渐地,他们开始期待我每个暑假在中国旅行的见闻和在中国买的小礼物。
现在他们知道火锅、高铁、手机支付和中国人的友好,但这样的变化还不够。
今年年初,我和其他几个高中生成立了作业指导志愿者中心。
现在我们每周为北美不同地区的小学生提供免费的初级汉语指导。
与此同时,我还成立了中文讨论俱乐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为本地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中文讨论的平台。
俱乐部活动每周一次,同时定期举办辩论赛。
我的力量很小,但我相信一切努力都是有意义的。
只要大家想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就一定会爱上她。 因为那是历经岁月淬炼的智慧。
讲我的中国故事是我一生的追求,为此,我要前进。
(作者是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汉语比赛世界冠军)
中文让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眼线笔
我小时候,中国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深深地吸引了我。
2015年,我14岁,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开始学习中文。
在我就读的中学,教学生汉语兴趣课的老师来自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
我记得我人生中的第一位中文老师很严格,但她一点也不严格。
她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让我深深爱上了中文。
她不仅给了我鱼,也给了我鱼,还为我打开了通往梦想的大门。
在严厉的老师的帮助下,我学习中文的热情持续高涨,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17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之旅”夏令营。
中国有句俗语“耳听为虚,眼看为实”,这次中国之行让我大跌眼镜,不仅体验了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和环保快捷的共享自行车,还体验了安全快捷的高铁车和所有的淘宝店。
这些震撼了我,让我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 “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短短两周真的不够。
”
一年后,我作为罗马尼亚中学生代表,参加了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汉语大赛,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汉语学习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汉语桥”组委会。
毫不夸张地说,对我们来说,那真是一次完美而不完美的体验,这次的参与更加坚定了我将自己的未来与中国相连的信念。
2019年,我成功申请了中国政府奖学金。
“我必须去另一个大陆学习,去我梦想中的中国完成大学学业,并在那里度过四年的象牙塔生活。 不仅仅是两周。
“出发前,每当我想到这一点,我就非常兴奋。
现在,作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专业的大二学生,我觉得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我希望将来我能从事推动中罗语言和文化交流合作的工作。
回顾我的中文学习之路,我可以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来解释。
孔子学院的老师是我进入汉语世界的启蒙导师,在“中国之旅”夏令营对中国一见钟情。 在“汉语桥”上我再次确认了中国是我心的所属。
开放的中国为我们这些汉语学习者和中国文化爱好者提供了非常多接近她和了解她的机会。
我必须做的是继续学习中文。
我的故事很简单,没有任何起伏,都水到渠成,但很有意义。
因为,中文想拓宽我的视野,珍惜机会告诉同龄人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作者是北京语言大学罗马尼亚留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