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自学与作品选择
我接触过的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些青年朋友,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作品选》中经常提出一些问题。
我会回答这些问题,作为自学者的参考。
第一,学习知识面要宽,不要太窄。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指定的学习用书是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是一个很好的教材,知识面很广。
但是,学习的难度很大,特别是对业余学习者来说更难。
我认为这不是坏事,无论从考试还是从长远方面考虑,知识面广都是有益的。
有读书的方法
据我所知,有些同志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 一是抽时间系统、全面地学好教材,认真做笔记、做作业。 另一条是捷径。 例如猜题、押题、请教师确定考试范围并复习等。
我认为后者的做法是错误的。
“确定范围”,自然要舍弃很多应该学习的部分,达不到本来的学习目的。
也有只说考试对策的话,知识面太窄,不能自然回答的考试问题。
猜中那种问题、压着问题自学的方法是绝对不允许的。
正确的学习方法应是全面学习教材,深刻理解和认真掌握现代文学史的系统知识。
也许有人会问,在那几十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没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
任何学问,没有重点,就没有系统的知识。
文学史上出现的作家恐怕不到500人吧。 这里有重要的一点和一般的一点。
从篇章布局看,有的作家设专章,有的作家设专节,有的作家两三人合二为一,有的作家概论提及。
这不是表明了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吗? 眉毛上的胡子一把抓住的话,那当然不能学习了。
相反,只有掌握了重点,才能学习。
但是,掌握重点知识只有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和提炼才能形成,决不能圈出重点,只学重点,舍弃剩余。
我们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面尽可能广,涉猎内容丰富,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
考试,命题并不是只考重点,不考非重点,所以我们要下功夫全面学习这门课。
文学史
第二,要读作品,熟悉几部重要的作品。
文学史由作家和作品构成。 我不熟悉这些第一手资料。 你怎么能学好它呢? 我发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 一些自学的青年只看教材三卷《中国现代文学史》,很少看作品。
有些人甚至不读非常重要的作品。
《子夜》、《家》、《骆驼祥子》、《雷雨》、《家》等不看,只能靠文学史教材的分析,至多也能看一点《内容摘要》之类的读物
似乎得到了巧妙的捷径,其实是伤害自己。
学习文学史必须读作品,这是被证明的一个真理,必须读作品。
去年北京市考试命题的时候,我注意了测试阅读作品的主题,今后需要在这方面加强。
因为,离开了作品中的感情材料,从历史到历史,都无法真正理解文学史。
古今中外的文学史,都是编者在大量阅读作品、掌握大量文学现象的基础上,对“史”进行总结和概括的。
离开阅读作品,没有史料的基础,文学史也就学不好。
其实,通过阅读必要的作品,奠定基础,学习文学史,这种学习就会生动、生动,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没有这个基础,从结论到结论,从抽象到抽象。
那确实很难学好。 背诵现成条文的学习方法是最不行的。
当然,我们强调阅读作品。 也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读。 我不能做那个。
那些最重要的长、短篇作品,那些重要作家的代表作是阅读,应该熟悉。 带你去看电影《早春二月》、《家》学习《二月》和《子夜》,读故事梗概学习《致蔡鹤卿太史书》,分析吴荪甫形象,学习《致蔡鹤卿太史书》
第三,运用知识,不能光靠死记硬背
学习知识,当然要记住。 因为有重要的东西,所以必须背诵。
但是,学习文学史,不能只是死记硬背。
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只有学习知识,才能把握精神实质,才能有用,也很难忘记。
一九八四年下半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作品选》一题,有论述丁玲创作之道的主题。
这就是应试者是否具有贯穿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文学史教材中,论述丁玲创作道路的文字分散在一些地方,如果只死记硬背书,当然答不好。
一九八四年下半年的问题,有了“林纾0755-79000的收信人蔡鹤卿是谁,他当时在做什么”的小题大做后,我们收到了几封信质问这个问题超出了教材的范围。
答题的答案也证明,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其实,教材上写得很清楚,只是他们听不懂,这在死背上没有效果。
文学史第1卷第30页记载了林纾写的0755-79000,这一页下是蔡元培回答林纾的公开信的内容。
读了这一页的文字,自然就知道“蔡鹤卿”就是蔡元培。
那么,蔡元培当时在做什么呢? 这本书第28页的注释中注明:“蔡元培于1916年冬回国,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只要认真学习,掌握知识,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 当然,不会“提问”。
教育家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