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疑罪从无原则及其实施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

疑罪从无原则及其实施机制研究

疑罪从无原则及其实施机制研究

作者:姚显森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2-01

开本:16开

页数:244

疑罪从无原则及其实施机制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729639
  • 条形码:9787519729639 ; 978-7-5197-2963-9
  • 装帧:暂无
  • 版次: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暂无

疑罪从无原则及其实施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对证据不足的疑罪案件作出从无处理,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明确要求“坚持疑罪从无原则”,现行法也规定了不同诉讼阶段疑罪案件从无处理方式。然而,受“疑罪惟轻”“疑罪从挂”等传统认识与实践的消极影响,在现有处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疑罪案件屡屡演化成冤假错案。有鉴于此,应正确认识疑罪案件,深入理解疑罪从无原则的含义、理论依据与价值基础,优化疑罪从无处理过程,合理配置公安司法机关疑罪从无权力,依法赋予被追诉人疑罪从无权利,着力构建疑罪难题合力破解机制,系统完善疑罪从无原则实施机制。

疑罪从无原则及其实施机制研究 目录

目录

导言

章疑罪从无原则及其实施的基本范畴

一、疑罪从无的含义及其原则属性

(一)疑罪从无的含义

(二)疑罪从无的原则属性

二、疑罪从无原则的四重意蕴

(一)认识论意义上的疑罪从无原则

(二)社会资源整合论意义上的疑罪从无原则

(三)权力论意义上的疑罪从无原则

(四)过程论意义上的疑罪从无原则

第二章疑罪从无原则及其实施的基本理论

一、疑罪从无原则的正当性理论

(一)人权保障理论

(二)司法公正理论

(三)法律秩序理论

(四)诉讼效益理论

二、疑罪从无原则实施的理论依据

(一)刑罚功能有限性理论

(二)社会治理协同理论

(三)特殊救济类型理论

第三章疑罪案件处理的基本经验

一、疑罪处理的中国经验

(一)古代中国疑罪处理原则及其实施

(二)近代中国疑罪处理原则及其实施

(三)新中国疑罪处理原则及其实施

二、疑罪处理的域外经验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疑罪处理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疑罪处理

第四章认识论视角:疑罪的客观性与法定性

一、疑罪的客观性

(一)案件事实具有历史性

(二)案件事实认定具有条件性

二、疑罪的法定标准

(一)疑罪认定标准的相对独立性

(二)疑罪认定标准的完善

第五章资源整合论视角:构建疑罪难题协同破解机制

一、疑罪难题的主要表现

(一)犯罪分子仍然逍遥法外

(二)被害人无法直接得到赔偿

(三)社会秩序难以恢复

二、疑罪难题的生成逻辑

(一)国家责任失位

(二)个人责任错位

(三)社会责任缺失

三、完善疑罪难题的合力破解机制

(一)国家责任的承担

(二)个人责任的分担

(三)社会责任的担当

第六章权力论视角:优化疑罪从无权力运行机制

一、疑罪从无权力运行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侦查机关不享有疑罪处理权

(二)审查起诉机关不愿行使存疑不起诉决定权

(三)审判机关不敢轻易作出证据不足无罪判决

二、疑罪从无权力运行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疑罪案件侦查权的立法定位不够明确

(二)疑罪案件审查起诉权运行机制不够合理

(三)疑罪案件审判权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三、疑罪从无权力运行机制的完善路径

(一)明确不同阶段疑罪案件处理权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定位

(二)健全疑罪案件处理权的运行机制

第七章过程论视角:完善疑罪从无处理过程

一、疑罪处理过程的独立性及该过程的多重功能

(一)疑罪处理过程的独立性

(二)疑罪处理过程的多重功能

二、疑罪从无权利实现过程及其完善

(一)疑罪从无权利的实践证成

(二)疑罪从无权利的逻辑证成

(三)疑罪从无权利的性质解析

(四)疑罪从无权利实现过程的完善

三、疑罪从无特殊救济过程的完善

(一)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特殊救济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的特殊救济原理

(三)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特殊救济的实现路径

第八章系统论视角:系统完善疑罪从无原则实施机制

一、系统论意义上疑罪从无原则实施机制的内涵

(一)疑罪从无原则实施机制的含义

(二)疑罪从无原则实施系统的含义

二、疑罪从无原则实施系统的现有缺陷

(一)疑罪从无原则实施系统的实体性缺陷

(二)疑罪从无原则实施系统的程序性缺陷

(三)疑罪从无原则实施的救济缺陷

三、疑罪从无原则实施机制的系统完善

(一)健全疑罪从无处理实体权益保护机制

(二)完善疑罪从无处理程序权益实现机制

(三)完善实体与程序并重型疑罪从无处理救济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