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政治经济学样貌考试答案
很多伙伴都问了关于电视大学政治经济学科考试试卷的问题。 今天,本网站编辑整理了有关电视大学政治经济学科考试试卷的所有问题。 我希望能帮到你。
电大政治经济学形成性测试1-5答案
任务1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
1 .政治经济学是( d )。
a .原初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 d )。
a .等级制度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这些项目都是正确的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d )。
a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从抽象到具体到( c )。
a .从理论到实践
b .从一般到特殊
c .从简单到复杂的类别
d .从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 c )。
a .和谐矛盾
b .澄清矛盾
c .解决矛盾
d .对立矛盾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d )。
a .什么是现实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这些项目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 d )。
a .社会科学女王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社会科学
d .这些项目包括:
9 .经济学家认为( d )。
a .了解世界
b .改造世界
c .认识和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a )。
a .多目标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c )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 a )。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生产的劳动产品
13 .价值在于( c )。
a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b .交换价值基础
c .调节价格运动规律
d .这些项目都是正确的
14 .劳动二重性是指( d )。
a .死劳动和活劳动
b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 .这些项目都是不正确的
15 .劳动生产率和价值( d )。
a .成比例
b .成反比
c .无关
d .这些都是可能的
16 .商品经济存在的理由是( d )。
a .私有制
b .社会分工
c .分工和交换
D. a和b
17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固定地发挥作用( a )。
a .特殊商品
b .一般商品
c .贵金属
d .纸币
18 .货币的功能不包括( b )。
a .价值尺度
b .价值符号
c .媒体交换
d .支付手段
19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 c )。
a .货币从造币局到银行的速度
b .货币回收速度
c .同一货币用于买卖的次数
d .这些项目都是不正确的
20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d )。
a .调整生产
b .流通的调整
c .调整分配
d .这些项目都是正确的
二、多选题(共5题,共20分。 )
1 .原始积累是指( BC )
a .原始社会的积累
b .资本的最初来源
c .前资本主义初始资本的形成
d .剩余价值资本化
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C )
a .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b.g’g
c .剩余价值不产生于流通领域,离不开流通领域
d .劳动和资本的不等价交换
3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BC )
a .维持工人生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b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工人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d .剩余工作时间内工人创造的价值
4 .资本主义生产是( ABC )
a .剩余价值的生产
b .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统一
c .延长了一定的价值形成过程
d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5 .剩余价值来源于( AC )
a .工人的剩余劳动
b .资本生产力
c .工人的无报酬劳动
d .资本家或工人的节俭
三、判断问题(共20题,共40分。 )
1 .交换价值为交换两种商品的比例( b )
a .错误
b .正确的
2 .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关系,即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关系( a ) ) ) ) )。
a .错误
b .正确的
3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民间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 ) )。
a .错误
b .正确的
4 .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既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a )。
a .错误
b .正确的
5 .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a ) )。
a .错误
b .正确的
6 .价值规律是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特殊形式( b ) )。
a .错误
b .正确的
7 .只有用于交换的产品是商品( b ) ) ) ) ) ) )。
a .错误
b .正确的
8 .商品生产者首先以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然后以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a ) )。
a .错误
b .正确的
9 .复杂劳动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是体力劳动( a ) )。
a .错误
b .正确的
10 .交换价值只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数量的比例( b )
a .错误
b .正确的
11 .劳动力与劳动力的区分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必要前提( b )。
a .错误
b .正确的
12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b ) )。
a .错误
b .正确的
13 .工人出卖劳动力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 b )。
a .错误
b .正确的
14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a ) )。
a .错误
b .正确的
1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旧的价值转移和新的价值创造的统一( a ) )。
a .错误
b .正确的
1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 ) )。
a .错误
b .正确的
17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是马克思首先划分的( b ) )。
a .错误
b .正确的
18 .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绝对占有的价值( a ) )。
a .错误
b .正确的
19 .相对剩余价值为单一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所得超额剩余价值( a )
a .错误
b .正确的
20 .工人一无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 a ) )。
a .错误
b .正确的
:
请求一份政治经济学的形考答案,谢谢
《政府经济学》型考试作业1答案参考
学习教材的第一、二章后。
主题:真实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评估形式:小组讨论(个人前期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审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提交讨论大纲。 纲要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案例。 ( 30分)。
2、个人讨论大纲。 ( 30分)。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拔河。 ( 40分)。
教师根据各学习者的讨论大纲和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大纲对各学习者进行评分。 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地指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并结合实际案例证明其观点。
解答问题:
个人纲要: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简化)。
(可以从小组纲要中选择一部分) )。
联系实际案例:寻找案例,对案例进行评估。
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详细信息)
字数要求在1000字以上。
答案1
个人题纲:(从小组纲要中选择一部分) )。
案例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发生与现状:
(一)城市化一定会被农民征收,导致失地农民的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农田被征地。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 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收160万公顷。 这些只是依法批准的征用数量,不包括非法侵占、突破指标和部分乡村个人卖地。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比例一般在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年至2000年实际耕地征收量在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耕地占有量0.8亩计算,建设占用耕地将造成失地农民5000多万人。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今后每年需要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按照城市效益农民人均耕地0.8亩的计算,意味着每年将新增失地农民420万人,10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人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失地农民问题开始显现。 目前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地块安置、社会保险建立等形式,但最重要的是货币化安置方式。 货币对失地农民的配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远虑,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和失业。 由于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配置为主的“要人不要人”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缺乏解决他们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期生活更是制度保障以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达到82%。 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全部为货币配置,比例达到94.1%。 但是,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扣除和分配使用不合理,安置方式的简单和责任的不明确,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许多失地农民有田有田、有田、有上班、有工作处于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没有的“三无游民”状态,一些地方失地农民已经面临“无处可去、活不下去”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拥有的许多权利和利益,附着于他们所投靠的土地,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 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了他们土地相关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从而导致了这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 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重要的财产土地。 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也将丧失。 土地是农民集体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许多权利与直接或间接拥有的土地相关。 例如,政府对农民在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一旦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二)现有政策法律缺陷侵害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 目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保护,造成农民权益严重受损的直接后果。
(三)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使失地农民失去了再就业机会。
(四)由于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健全,失地农民失去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三、体现政府效率与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
(一)明确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二)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
(三)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期生活。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排忧解难。
(五)改革征用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后补资金监管。
案例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合理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经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和发展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 构建全社会分配体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公平兼顾,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有必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以接受的区间。
衡量各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计算的基尼系数。 其经济含义是全体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均匀分配的比例。 综合各方面资料,我国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6,绝对公平的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为0.42; 1997年为0.43; 1998年是0.46。 1999年至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 从2001年到2003年基尼系数略有下降,到2004年超过了0.4。 这表明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经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从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比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 这个城乡差距大大超过了国际标准。 国际城乡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4.27%,最富裕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50.24%。 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
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 如上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差距很大。 近年来,由于以下原因,这种情况的发生加剧了。
1、大部分国有企业刚因为深化改革解困,利润不高,下岗和失业职工还很多。
2、市场化发展不平衡,部分行业还存在垄断优势,导致部分人收入过高。
3、国家税收杠杆控制不到位,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整税力度不够; 由于国家转移支付能力不足,在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等各项补贴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出现明显滞后。
4、由于行政干预不当,劳动力和资本长期分别扭曲集中在农村和城市。 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缺乏统一的市场配置,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存在的情况下,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巨大,必然引起收入的巨大反差。
在全国年均GDP增长7.2%以上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长不平衡。 另外,不少企业效率低下,职工收入增速放缓,收入差距扩大,导致近年来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是应该优先考虑效率,还是应该把公平放在第一位,一直在争论。 公平的概念侧重于社会人文价值判断,而效率的概念则更加强调物质成果的有效获取。 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效率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公平。 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总体分配体系的原则是: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方面,体现以下几点。
1、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出发点,讲求效率优先。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优先效率,也就是优先发展生产力。 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多层次的社会过程,必须将其放在相应领域作为侧重点分别解决。 例如,在生产领域,由于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把重点放在效率优先上。 在国民收入和再分配领域,有必要把重点放在解决兼顾公平性的问题上。 还应当看到,从普遍贫困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能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
3、体现了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构建全社会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
要有效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需要建立四个层面的收入分配机制。 其一,在企业层面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者主体地位,建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二,在市场层面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在于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流动、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面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整体系。 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应有的公平。 最重要的是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其四,在社会层面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 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扬扶危济困、爱幼民族的优良传统。 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案例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税收理念转变与政策调整
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到底怎么样? 第一,我国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从经济学角度看,个人收入差距的相关衡量指标为基尼系数,(注:基尼系数是国际经济学界采用的流行指标,取值在0~1之间。 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规定,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比较合理,0.4~0.5之间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差距较大(收入不良指数,)收入不良指数是将所有人口按照收入高低分为5等份,最富裕20%人口所占收入份额除以最低收入20%人口所占收入份额得到的,主要反映了贫富差距的程度。 )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等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被广泛使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人民网提供的数据,2000年至2003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17、0.458、0.454、0.460,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正在拉大另外,从基尼系数与收入不良指数的国际比较(世界银行编制组,2001 )来看,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水平,也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第二,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为5870元,最低的西藏为1404元,相差4466元,前者是后者的4.2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12833元,最低的是山西5391元,相差7442元,前者是后者的2.4倍。 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还是上海,为21781元,最低的安徽为7908元,相差13873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 还有人认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账面上的3:1左右,考虑到实际购买力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应该是5:1,甚至6:1。 即使是2.9:1,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不足1.6:1,只有3个国家超过2:1,中国就是其中之一(李本贵,2004 )。
第四,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据马晓河( 2003 )介绍,城镇居民自1990年以来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情况研究显示,1990年城镇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的收入比为1:3.22,到2001年,两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到1:5.39,历时11年
第五,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这一判断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基本认同(李实、赵人伟,1999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基本持续上升,这一判断也得到了许多经验研究结果的支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呈扩大之势。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身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的选择问题。 就税制建设本身而言,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税制是最好的。 一般来说,效率型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公平型税收政策有利于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取向与我国整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一致,但“兼顾”的结果应该说是“不可照顾”,大大降低了我国税收政策的公平性。 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税收治税理念也要及时转变。 在“公平优先、效率并重”的治税理念下。 税收应作为国家参与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公平收入分配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税收政策和制度调整:
《政府经济学》型考试作业4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政府采购: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劳务的行为
2、斯基皮奥税:如果存在外部成本,政府对有关企业或个人征收相当于他引起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是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会考虑到这些成本,避免效率损失。 这种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皮格首先提出的,因此也被称为皮格税。
二.单向选择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的产品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应条件下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为( c )。
a、供应量高、价格高b、供应量高、价格低c、供应量低、价格高d、供应量低、价格低的网
2、根据科斯定理的外部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排污费
3、政府公用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的相同之处在于( d )。
a、转移性支出b,均为社会消费性支出
c、社会生产性支出d,均为购买性支出
4、以下部门中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b )。
a、农业b、工业c、商业d、服务业
5、公共物品提供中出现( a )
a、免费乘车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6、政府债务收入为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作为( b )取得的收入。
a、债权人b、债务人c、所有者d、控制人
7、现代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a )。
a、英国b、美国c、瑞典d、德国
8、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 d )。
a、生产增加,利率B上升,生产减少,利率C下降,生产增加,利率D下降,生产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
9、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b )。
a、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b、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国家和集团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10、我国在( b )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a、1996 B、1996 C、1997 D和1998
三.多种选择
1、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包括( ABCD )
a、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原则b、效益并重原则
c、合理负担原则d、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
2、公债偿还方法有( ABCD )
a、收购补助法b、直接补助法c、一次性补助法d、抽签补助法
3、政府预算在执行中需要全面调整的( CD )。
a、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支出科目之间往往资金充裕、资金短缺
b、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实行重大经济转型的
c、遭遇大规模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
d、国民经济发展过度提高或萎靡不振的
4、衡量产业间资源配置情况,一般采用( AC )指标。
a、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比重b、资本在各产业中的比重
c、产值在各产业中的比重d、自然资源在各产业中的使用比重
5、不发生重复征税的条件是( AC )。
a、两个以上国家采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
b、两个以上国家采用相同的税收管辖权
c、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有不同解释
d、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有相同的解释
四.简单的问题
1、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答:要点提示P177
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l )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职能; )2)风险分担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4)维持社会稳定功能;(5)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
2、税负转嫁的条件是什么?
答:要点提示P241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让他人承担纳税人通过各种方式缴纳的全部或部分税款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1)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税容易转嫁; 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很难转嫁。 )2)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商品征税比较容易税负转嫁,对收入征税一般不太可能税负转嫁。 (3)征税范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征税范围大的商品容易税负转嫁,征税范围小的商品难以税负转嫁。 )4)企业追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税负转嫁也为其服务,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之间会出现矛盾。
3、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难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提示: P29
(一)政企分开,各走各的路。 要求政企分开,各走各的路,明确划分政府资源配置与非政府资源配置的界限,政府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政事分离、政社分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在市场经济体条件下,政府财政旨在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即公共财政。 而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制度、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及其资金供给,与公共财政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没有政事之分,没有政社之分,政府职能存在明显的“越位”现象。 (3)分离国有产权管理职能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如何处理好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关系是一个独特的问题(4)政府职能分工的规范化、法制化。 我国经济职能的转变,既要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问题,也要走政府内部职责分工、规范法制化的道路; )5)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任务1-5谁知道
2015电脑高考任务政治学原理可能在中央电脑高考平台。 问问老师吧。 我们队可以做很多电大的作业。
:
请求一份政治经济学的形考答案,谢谢
《政府经济学》型考试作业1答案参考
学习教材的第一、二章后。
主题:真实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评估形式:小组讨论(个人前期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审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提交讨论大纲。 纲要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案例。 ( 30分)。
2、个人讨论大纲。 ( 30分)。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拔河。 ( 40分)。
教师根据各学习者的讨论大纲和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大纲对各学习者进行评分。 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地指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并结合实际案例证明其观点。
解答问题:
个人纲要: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简化)。
(可以从小组纲要中选择一部分) )。
联系实际案例:寻找案例,对案例进行评估。
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详细信息)
字数要求在1000字以上。
答案1
个人题纲:(从小组纲要中选择一部分) )。
案例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发生与现状:
(一)城市化一定会被农民征收,导致失地农民的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农田被征地。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 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收160万公顷。 这些只是依法批准的征用数量,不包括非法侵占、突破指标和部分乡村个人卖地。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比例一般在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年至2000年实际耕地征收量在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耕地占有量0.8亩计算,建设占用耕地将造成失地农民5000多万人。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今后每年需要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按照城市效益农民人均耕地0.8亩的计算,意味着每年将新增失地农民420万人,10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人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失地农民问题开始显现。 目前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地块安置、社会保险建立等形式,但最重要的是货币化安置方式。 货币对失地农民的配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远虑,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和失业。 由于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配置为主的“要人不要人”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缺乏解决他们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期生活更是制度保障以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达到82%。 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全部为货币配置,比例达到94.1%。 但是,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扣除和分配使用不合理,安置方式的简单和责任的不明确,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许多失地农民有田有田、有田、有上班、有工作处于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没有的“三无游民”状态,一些地方失地农民已经面临“无处可去、活不下去”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拥有的许多权利和利益,附着于他们所投靠的土地,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 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了他们土地相关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从而导致了这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 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重要的财产土地。 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也将丧失。 土地是农民集体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许多权利与直接或间接拥有的土地相关。 例如,政府对农民在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一旦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二)现有政策法律缺陷侵害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 目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保护,造成农民权益严重受损的直接后果。
(三)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使失地农民失去了再就业机会。
(四)由于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健全,失地农民失去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三、体现政府效率与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
(一)明确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二)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
(三)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期生活。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排忧解难。
(五)改革征用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后补资金监管。
案例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合理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经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和发展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 构建全社会分配体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公平兼顾,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有必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以接受的区间。
衡量各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计算的基尼系数。 其经济含义是全体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均匀分配的比例。 综合各方面资料,我国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6,绝对公平的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为0.42; 1997年为0.43; 1998年是0.46。 1999年至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 从2001年到2003年基尼系数略有下降,到2004年超过了0.4。 这表明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经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从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比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 这个城乡差距大大超过了国际标准。 国际城乡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4.27%,最富裕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50.24%。 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
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 如上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差距很大。 近年来,由于以下原因,这种情况的发生加剧了。
1、大部分国有企业刚因为深化改革解困,利润不高,下岗和失业职工还很多。
2、市场化发展不平衡,部分行业还存在垄断优势,导致部分人收入过高。
3、国家税收杠杆控制不到位,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整税力度不够; 由于国家转移支付能力不足,在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等各项补贴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出现明显滞后。
4、由于行政干预不当,劳动力和资本长期分别扭曲集中在农村和城市。 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缺乏统一的市场配置,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存在的情况下,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巨大,必然引起收入的巨大反差。
在全国年均GDP增长7.2%以上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长不平衡。 另外,不少企业效率低下,职工收入增速放缓,收入差距扩大,导致近年来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是应该优先考虑效率,还是应该把公平放在第一位,一直在争论。 公平的概念侧重于社会人文价值判断,而效率的概念则更加强调物质成果的有效获取。 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效率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公平。 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总体分配体系的原则是: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方面,体现以下几点。
1、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出发点,讲求效率优先。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优先效率,也就是优先发展生产力。 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多层次的社会过程,必须将其放在相应领域作为侧重点分别解决。 例如,在生产领域,由于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把重点放在效率优先上。 在国民收入和再分配领域,有必要把重点放在解决兼顾公平性的问题上。 还应当看到,从普遍贫困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能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
3、体现了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构建全社会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
要有效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需要建立四个层面的收入分配机制。 其一,在企业层面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者主体地位,建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二,在市场层面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在于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流动、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面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整体系。 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应有的公平。 最重要的是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其四,在社会层面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 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扬扶危济困、爱幼民族的优良传统。 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案例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税收理念转变与政策调整
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到底怎么样? 第一,我国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从经济学角度看,个人收入差距的相关衡量指标为基尼系数,(注:基尼系数是国际经济学界采用的流行指标,取值在0~1之间。 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规定,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比较合理,0.4~0.5之间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差距较大(收入不良指数,)收入不良指数是将所有人口按照收入高低分为5等份,最富裕20%人口所占收入份额除以最低收入20%人口所占收入份额得到的,主要反映了贫富差距的程度。 )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等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被广泛使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人民网提供的数据,2000年至2003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17、0.458、0.454、0.460,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正在拉大另外,从基尼系数与收入不良指数的国际比较(世界银行编制组,2001 )来看,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水平,也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第二,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为5870元,最低的西藏为1404元,相差4466元,前者是后者的4.2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12833元,最低的是山西5391元,相差7442元,前者是后者的2.4倍。 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还是上海,为21781元,最低的安徽为7908元,相差13873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 还有人认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账面上的3:1左右,考虑到实际购买力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应该是5:1,甚至6:1。 即使是2.9:1,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不足1.6:1,只有3个国家超过2:1,中国就是其中之一(李本贵,2004 )。
第四,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据马晓河( 2003 )介绍,城镇居民自1990年以来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情况研究显示,1990年城镇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的收入比为1:3.22,到2001年,两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到1:5.39,历时11年
第五,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这一判断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基本认同(李实、赵人伟,1999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基本持续上升,这一判断也得到了许多经验研究结果的支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呈扩大之势。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身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的选择问题。 就税制建设本身而言,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税制是最好的。 一般来说,效率型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公平型税收政策有利于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取向与我国整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一致,但“兼顾”的结果应该说是“不可照顾”,大大降低了我国税收政策的公平性。 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税收治税理念也要及时转变。 在“公平优先、效率并重”的治税理念下。 税收应作为国家参与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公平收入分配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税收政策和制度调整:
《政府经济学》型考试作业4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政府采购: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劳务的行为
2、斯基皮奥税:如果存在外部成本,政府对有关企业或个人征收相当于他引起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是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会考虑到这些成本,避免效率损失。 这种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皮格首先提出的,因此也被称为皮格税。
二.单向选择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的产品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应条件下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为( c )。
a、供应量高、价格高b、供应量高、价格低c、供应量低、价格高d、供应量低、价格低的网
2、根据科斯定理的外部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排污费
3、政府公用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的相同之处在于( d )。
a、转移性支出b,均为社会消费性支出
c、社会生产性支出d,均为购买性支出
4、以下部门中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b )。
a、农业b、工业c、商业d、服务业
5、公共物品提供中出现( a )
a、免费乘车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6、政府债务收入为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作为( b )取得的收入。
a、债权人b、债务人c、所有者d、控制人
7、现代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a )。
a、英国b、美国c、瑞典d、德国
8、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 d )。
a、生产增加,利率B上升,生产减少,利率C下降,生产增加,利率D下降,生产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
9、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b )。
a、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b、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国家和集团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10、我国在( b )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a、1996 B、1996 C、1997 D和1998
三.多种选择
1、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包括( ABCD )
a、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原则b、效益并重原则
c、合理负担原则d、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
2、公债偿还方法有( ABCD )
a、收购补助法b、直接补助法c、一次性补助法d、抽签补助法
3、政府预算在执行中需要全面调整的( CD )。
a、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支出科目之间往往资金充裕、资金短缺
b、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实行重大经济转型的
c、遭遇大规模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
d、国民经济发展过度提高或萎靡不振的
4、衡量产业间资源配置情况,一般采用( AC )指标。
a、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比重b、资本在各产业中的比重
c、产值在各产业中的比重d、自然资源在各产业中的使用比重
5、不发生重复征税的条件是( AC )。
a、两个以上国家采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
b、两个以上国家采用相同的税收管辖权
c、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有不同解释
d、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有相同的解释
四.简单的问题
1、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答:要点提示P177
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l )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职能; )2)风险分担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4)维持社会稳定功能;(5)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
2、税负转嫁的条件是什么?
答:要点提示P241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让他人承担纳税人通过各种方式缴纳的全部或部分税款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1)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税容易转嫁; 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很难转嫁。 )2)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商品征税比较容易税负转嫁,对收入征税一般不太可能税负转嫁。 (3)征税范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征税范围大的商品容易税负转嫁,征税范围小的商品难以税负转嫁。 )4)企业追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税负转嫁也为其服务,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之间会出现矛盾。
3、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难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提示: P29
(一)政企分开,各走各的路。 要求政企分开,各走各的路,明确划分政府资源配置与非政府资源配置的界限,政府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政事分离、政社分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在市场经济体条件下,政府财政旨在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即公共财政。 而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制度、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及其资金供给,与公共财政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没有政事之分,没有政社之分,政府职能存在明显的“越位”现象。 (3)分离国有产权管理职能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如何处理好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关系是一个独特的问题(4)政府职能分工的规范化、法制化。 我国经济职能的转变,既要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问题,也要走政府内部职责分工、规范法制化的道路; )5)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电大政治经济学形成性测试1-5答案
任务1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
1 .政治经济学是( d )。
a .原初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 d )。
a .等级制度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这些项目都是正确的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d )。
a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从抽象到具体到( c )。
a .从理论到实践
b .从一般到特殊
c .从简单到复杂的类别
d .从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 c )。
a .和谐矛盾
b .澄清矛盾
c .解决矛盾
d .对立矛盾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d )。
A
. 现实是什么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D )。
A. 社会科学的皇后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门社会科学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9. 经济学家应该(D )。
A. 认识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A)。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C)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A )。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3. 价值是(C )。
A.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B. 交换价值的基础
C.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14. 劳动二重性是指(D )。
A. 死劳动和活劳动
B.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15.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D)。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
D. 以上各项都有可能
16. 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 D)。
A. 私有制
B. 社会分工
C. 分工和交换
D. a和b
17.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A )。
A. 特殊商品
B. 一般商品
C. 贵金属
D. 钞票
18. 货币的职能不包括(B )。
A. 价值尺度
B. 价值符号
C. 交换媒介
D. 支付手段
19.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C )。
A. 货币从造币局到银行的速度
B. 货币回笼速度
C. 同一货币用于买卖的次数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20.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D)。
A. 调节生产
B. 调节流通
C. 调节分配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1. 原始积累是指( BC )
A. 原始社会的积累
B. 资本的最初来源
C. 前资本主义初始资本的形成
D.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C )
A. 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B. G’>G
C. 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D. 劳动与资本的不等价交换
3.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BC )
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B.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C. 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D. 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
4. 资本主义生产是( ABC )
A. 剩余价值的生产
B. 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统一
C. 延长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D.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5. 剩余价值来源于( AC )
A. 工人的剩余劳动
B. 资本的生产力
C. 工人的无酬劳动
D. 资本家或工人的节俭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交换价值是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比例(B )
A. 错误
B. 正确
2. 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关系即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关系( A)
A. 错误
B. 正确
3.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 )
A. 错误
B. 正确
4. 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既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又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A)
A. 错误
B. 正确
5. 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A )
A. 错误
B. 正确
6. 价值规律是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特殊形式( B)
A. 错误
B. 正确
7. 只有用于交换的产品才是商品(B )
A. 错误
B. 正确
8. 商品生产者首先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然后再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A )
A. 错误
B. 正确
9. 复杂劳动就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就是体力劳动(A )
A. 错误
B. 正确
10. 交换价值不过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比例( B)
A. 错误
B. 正确
11. 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必要前提( B)
A. 错误
B. 正确
12. 劳动力价值决定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B )
A. 错误
B. 正确
13. 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并非意味着一无所有( B)
A. 错误
B. 正确
14.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A )
A. 错误
B. 正确
1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统一( A)
A. 错误
B. 正确
1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 )
A. 错误
B. 正确
17. 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是由马克思首先划分的(B )
A. 错误
B. 正确
18. 绝对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绝对占有的价值( A)
A. 错误
B. 正确
19. 相对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A )
A. 错误
B. 正确
20. 劳动者一无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A )
A. 错误
B. 正确
以上就是关于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一答案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记得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