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字,创设形象——校本教材教研成果系列
语文教材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只有一行字。
如果你不展开想象,不知道再创造,你脑海里可能只会出现语言所表达的抽象概念,而不会有表象构成的生动影像。
这样,就无法进入作者创设的境界,不仅没有欣赏的乐趣,而且很难理解作品的含义。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看的也不是听的,而是想象中的东西。”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文字看画,通过语言看生活,置身作品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装饰。
花蕊像花而不是花,早上起来,遍布地面。
一踏上去,就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只能感觉到极微细柔软的触觉……”如何激活这个文字呢? 我设置了几个问题。 为什么会有“脚踏”的动作? 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而是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取了一个“”字呢? 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进行比较,这种情景家喻户晓。 那是什么情景? 于是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过去的生活体验,回答“雪”、“如花似雪”、“雪后展望”。
很多学生不认识相思树树,更没见过秋天相思树落下的情景,但想象起来,就像秋天的早晨,作者起床开门,惊讶地看到院子里铺着相思树树的花蕊,早上醒来才发现晚上下了一场静静的大雪怀着喜悦和好奇心踏上了童心,却发现“一声不响”,扫了一阵无怪乎,只留下“一把扫帚丝纹”,相思树花悄然离去,“一叶落知天下秋”,是一种悲凉。
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作者,进入作者笔下的凄美境界,感受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之味。
另外,看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第四段,“曲折的荷塘上,遍地是田野的叶子。
叶子高高的,像亭亭里舞女的裙子。
“想象一下,以荷叶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基础,将荷叶与芭蕾舞女郎相结合,形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 满眼都是荷叶,荷叶相连。 正因为出水高,才像亭亭的舞女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女裙——。 于是,宁静的荷塘幻化成动感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旋转。
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了月光笼罩的荷塘美景中,死亡的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复活了。
课文的作者和学生,他们的人生经历、文化底蕴、思维背景、语言修养在一个层面上是不可能的,这中间的距离有时是不可逾越的。
教学需要在这中间架起心灵的桥梁,想象学生接近作者,与课文对话,获得心灵交流的内涵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为此志,后五年,吾妻回来,时至轩中,余闻古事,事学书。
吾妻回宁,说了诸小妹语。 “闻姐家有阁子,还有阁子是什么? ”这些文字乍一看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满感情,似乎枯燥无味。
只有激活想象,架起桥梁,才能感受到作者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出最丰富的内涵。
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妹妹们的话? 那背后有什么故事? 有人说为了解决问题,有人写了夫妻的爱情。
学生回答的并不完全。
“时至檐下,余问古事,或依何学书”。 妻子从作者嘴里听到了许多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中看到了大千世界。 她的视野广阔,她的精神生活丰富充实。 所以回到老家,她骄傲而风趣地跟妹妹们谈起阁子里的生活,让妹妹们羡慕,让她们有了阁内的读书生活、神往。 不仅如此,作者的名声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种下的枇杷树是作者的祈祷和祝福。
因此,对于妻子的死,作者极为悲伤。
“我妻子死了也不会修好房子”。 一位同学以爷爷奶奶的深情为形象阐释了这其中的深情。 祖母死后,祖父说祖母生前喜欢的家里的装饰不变。
有归光的笔法不能不让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如果不刺激学生的想象,在中间打适当的点,水中八分之七的精彩就很难发现。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负我总是无能为力,忍气吞声,拿人家当贼,公抱茅以竹去……”村童们竟然公然向心怀愤怒的老人做贼,抱着稻草,嘻嘻哈哈。
读到这里,不细想,不想象,就会觉得杜甫真的很幽默,画出这么有趣的场面。
我问了一下,“我也想要一根稻草。 而且是《群童》。 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拨一拨,安史之乱后,想到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全局。
这些孩子正因为家境贫困,“当面为贼”,才能把今天被当成垃圾的茅草抱走。
学生意识到这些正是最后的伏笔。 而作者通过描写他自己的疾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疾苦,表现社会的疾苦、时代的疾苦,最终为杜甫这样炙手可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
“语文教材当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对整个浩瀚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句话,是一个空洞的观点。
教育的重任在于广大学生超越前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悟新人变旧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诠释。
在教《石钟山记》的文章中,有学生对苏轼的“而笑李渤恶也”提出了反驳意见。
据教材注释和附录俞椁《春在堂笔记》介绍,想象中,该学生石钟山形似“倒钟”,因内洞大而被崖壁击打,南岩壁厚则“函胡”,北岩壁薄则“清越”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的时候,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的“推敲说”的质疑声更是“沸沸扬扬”。
有人想,一声不响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的“门”应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 有人认为,“敲”不破“岑寂”,反而衬托出寂静; 此外,他认为“推”这个动作有点粗鲁,不应该发生在讲究礼仪的文人雅士身上。 ——很明显,最初的学生想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到生活画面上,从生活画面上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受惊的宿鸟,推断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符合原诗。
第三个学生从诗作中联想到古人的礼节,从中推论出“敲”字符合当时的意境。
如果有适当的情况,学生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无法预料的。
“夕阳枯草是普通的东西,解读都是赞不绝口的话。
什么是“解读”? “解读”是放飞思想,“解读”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两翼,“解读”是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的思维何时能达到“杂花生树,莺群飞”的境界? 那就是语言教育成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