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四书五经五经是哪几本书,四书五经是指的哪几本书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钦定的教科书。

特别是科举制度实施以来,古代天下的读书人,都要学习这部四书五经。

换句话说,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教材。

当然,古代没有小、中、大学之分。

主要从“认字”的“启蒙”阶段说起。 接下来学习学习的是同样的内容。

不管你是孩子,还是儒家,只要还没有“金榜题名”,你就要反复学习《四书五经》。

那么,四书五经是哪本书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先说明另一种情况。 原来的《五经》其实是《六经》。

《六经》少了一个《经》。

缺了哪本《经》? 《乐》经。

没有传达。

为什么只有乐经失传理论呢? 《乐》经应该是记录、规范乐理、乐谱、法规等的书籍。

礼乐制度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活动。

统治阶层在举行重要的活动和重要的仪式时,为了让神高兴而演奏和表演歌曲和舞蹈,对古人来说是必要的,也被认为是必要的。

但是,记录和规范曲目、队形、乐谱等很难。

一言以蔽之,技术性太强,失传了。

六经也有五经了。

五经从成书的年代来看,时间跨度最早的是【尚书】。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文书编纂。

记录时代国王的言行和当时发生的事件。

按朝代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

其文体分为“典”、“谶”、“训”、“谶”、“誓”、“命”。

可以看到当时朝廷公布的文件的编纂。

接下来是【礼记】。

礼记是周朝立国初期周公所作,“礼”也是“法”,可视为当时的《法律集》。

再次是【周易】。

周易开始“写作”的时间最早,但中国古代文化的开始甚至可以说是易经“写作”的开始。

但周易开始时是“一大堆书”,后人经过归纳、提炼、加工后,现代人当然将其理解为八卦形符号,即先天八卦图。

成了先天卦,经文王重卦,八八六十四卦,此时的《易经》才是真正的【周易】。

【周易】既有周全之意,也有周朝之“易”,故为【周易】。

只是周朝初期的周易,在周朝末年的春秋,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兴起,学术上的多样性,尤其是后来的道教人物,把【周易】纳入了自己的理论范畴,对周易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和改造,周易的形象也就五花八门了。

在【周易】的基础上,儒家宗师孔子也进行了研究和加工。

孔子《颂易》是在【周易】的基础上,加上十篇解易的文章文字。

孔子赞易后的《周易》由孔子后人孙孔颖他们整理,成为《周易正义》。

【周易正义】才是历代官方认可的“经书”。

所以【周易正义】才是【易经】。

【周易正义】版本以外的可以是【周易】,也可以叫《易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只是,不要让“经书”这个称号变得胡说八道就好了。

被称为“经书”的是【周易正义】。

第四本经书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集合,春秋时期编纂。

主要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于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

全书305篇,以四言为主,音节自然和谐,语言优美灵活,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五本经书是《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旧史【鲁春秋】修读的,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重要历史事件。

综上所述,五经是【尚书】、【礼记】、【周易正义】、【诗经】、【春秋】五部《经典》之书。

“五经”完了,四书就好办了。

因为四书里的【大学】和【中庸】这两本书,其实都来自【礼记】。 也就是说,【大学】和【中庸】可以包含在《经书》里。

有趣的是,四书里的《论语》一书,不是孔子写的,而是孔子说的。

孔子还是“说书人”。

论起来,是互相回答、刁难的意思。

论语记录了孔子生前和弟子的言行,是孔子死后弟子们几次聚会的产物。

主要是孔子对事物的看法,涉及学习、生活、为政等各个方面。

许多对事物的评价,已成为当今的格言警句,被奉为处世经典,此处不举例。

由于是后世的编纂集成,论语虽不具备太多章法性,但却是孔子语录的重要集中,系统地分类学习和把握有些困难。

成书时代最晚的是《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公元前372—前289 ),前世是鲁国贵族《三桓》中的孟孙氏,到孟子时衰落。

孟子从小死了父亲,家境和后来的经历与孔子差不多,也周游过诸侯,但谁也没有推行自己的主张。 后来只好效法孔子,回家著书,作【孟子】七篇。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诸子齐名、百家争鸣的时代,与儒家对立的是墨家和杨朱两种学说。

孟子继承孔子的衣鉴,以孔子的守护者和卫道者自居,提供杨墨,正人君子,维护孔子之道。

他对孔子的思想作了系统的阐发,既有继承,也有改造。

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为核心,为了论证和阐明自己的理论,也为了说明礼,把仁作为礼的最终目标,多次提到“仁”。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在于健全“礼制”,维护“君、臣、父、子”的统治秩序,他的以爱为本的道德思想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孔子以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确立了一套完整体系的政治理论——《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他提出“王道”、“仁政”,其出发点和目的是“得天下”、“治天下”。

孟子的学说纲领在于“制民之产”,他认为实现王道政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为民之道,有恒产者就有恒心,没有恒产者就没有恒心。

不懈怠恒产,变得邪恶,一切都已无’。

人民有一定的耕地和住房,才能说安居乐业,才能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社会才能保持有序。

因此,执政者要把土地分给农民,让各家各有私田百亩,有一部分公田,做到“耕者有扶,不收税”。 如不违农期,则“关市嘲弄不征税,泽梁不禁”。 并主张“省罚薄税”,富于民、富于民,以民制民。

为了实现王道,孟子主张赢得民心。

天下有路:得其民,斯得天下人其民有路:得其心,斯得民也; 心有路:欲与此相聚,恶不可失,尔也。

国王得民心,就要与民共忧,提出“民贵社稷次之,君轻”的著名论断。

尊重贤士也是孟子仁政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国君要立天下为王,“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尊贤,俊杰在位,天下之士皆悦”。

孟子还强调,对人民实行教化,人民有稳定的生活,只是王道的开始,只有对人民进行教育才能实现王道政治。

大力倡导“手软之教”,极其重视教育的作用。

孟子虽有“人性善”论,但他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如仁、义、礼、智等都是人性固有的,是与生俱来的。

人也有天命。

为此,孟子提出了“尽心、智慧、知天”的一系列理论原则。

诚意就是尽量延伸和发展仁义礼智等固有的“善端”,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把握和认识人的本性。 如果能完全了解人的本性,就能知道“天”。

孟子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人性论溯天而上,归于人,这也是他“王道”“仁政”的理论依据。

孟子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但很少脱离孔子的理论范畴,后人常常把两人的思想统称为孔孟之道。

孔孟的路,现在很少提到,所以说了几句话。

综上所述,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

严格说来,四书其实只有两本。 《论语》与《孟子》。

再加上五本经书,《四书五经》共有七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