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知识点,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ppt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分的连续闭合管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在循环系统内循环的是血液。
淋巴系统内流动的是淋巴液。
淋巴系统也被认为是静脉系统的辅助部分,因为淋巴液沿着一系列淋巴管流向心脏,最终进入静脉。
[1]在[1]中
中文名称
循环系统
外语名称
货币系统; cardio vascular系统
组成
生物体细胞外液等
属于
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
介绍
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除了运输功能外还有其他附加功能。 例如,机体保护作用; 向包括白细胞和免疫蛋白(抗体)、凝血物质)受伤部位形成纤维蛋白网)在内的受伤部位或感染部位运送血液;将储存在身体中的脂肪和糖运送到用途等。
哺乳动物循环系统
无脊椎动物循环系统多为开放型循环; 血液从“心”经血管流入组织间隙形成的血行窦直接或经静脉回心。
由于窦内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混在一起,无管路隔离,开放式循环不存在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微循环,部分甚至没有静脉,血液直接通过窦经心门进入心。
这是低级循环系统。
其特点是血管壁弹性小,不能支持高血压,导致血压低,血液再分配调节和血流速度慢。
绳形动物(扁形动物与线性动物之间的一小群)出现闭管式血液循环,少数无脊椎动物(如环形动物蚯蚓及部分软体动物)章鱼等)开始闭合循环。
血管系统开始形成微循环,血流经微循环、静脉循环。 心血管系统有完整的管路,血管壁弹性大,能支持高血压,血压高,血液再分配调节和血流速度快,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循环系统。
并且除了少数例外(如牛蒡子等),大多数脊椎动物都有封闭循环。
脊椎动物两栖类包括二心房和一心室; 鱼只有心房和心室;爬行动物也有二心房和二室,但二室之间没有完全分隔;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心脏包括两心房和两心室。
这个心脏实际上形成两个泵。
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至毛细血管,输送养分带走代谢废物,经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称为体循环,因线路较长,又称大循环。
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静脉血由肺动脉向肺部进行气体交换,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经肺静脉将富氧动脉血送回左心房,称为肺循环,因路径短,又称小循环。
[2]根据[1]或[2]
部分组织液进入另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形成淋巴液,经小淋巴管逐渐变成大淋巴管,经左侧胸导管和右侧大淋巴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形成淋巴循环。
血液循环由神经体液因素调节,这些因素可通过中枢神经高级部位整合维持心血管系统合理的血压和血流,这是确保各组织器官正常物质交换、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前提条件。
血液只有在全身不断循环才能完成多种功能,血液循环的停止是死亡的先兆,具有最重要的生理意义。
到达各器官的各具特点的血液循环称为特殊区域循环或脏器循环。
在高等动物中,脑循环和冠状病毒循环是最重要的。 这是因为两者的短时间阻断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乃至死亡。
冠脉阻断后几乎立即停止心跳,脑循环阻断后脑细胞4~6分钟后死亡。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动脉是将从心脏送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内脏器官的离心管。
静脉将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带回心脏,是回心的管道。
毛细血管是介于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微管,管壁薄、通透,是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地方。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和淋巴器官,是血液循环的支流,帮助体液从静脉送回循环系统。 是循环系统的辅助部分。
根据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循环途径和功能,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大循环)和肺循环(小循环)。
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流出,经主动脉及其各分支流流向全身毛细血管网,然后流经小静脉、大静脉,向上、下腔静脉汇集,最后回流右心房。
血液在体循环中,将O2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组织,同时各部分组织又将新陈代谢产生的CO2和代谢产物输送到肺和排泄器官。
由此可见,血液在体循环过程中,会从含有大量O2的动脉血变为含有较少O2、较多CO2的静脉血。
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流出,在肺动脉及其各阶段分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网,最后经肺静脉回流左心房。
在肺循环中,血液中的CO2经由肺泡排出体外,而吸入肺内的O2经由肺泡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根据[1]所述方法,其中
类型进化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包括植物细胞在内,可以看到最简单形式的循环——细胞质流动,即原生质流动。
鸟和哺乳动物心脏分离及肺循环和体循环分离完整。
这产生了肺循环的血压大大低于体循环的血压的重要结果。
人肺动脉压仅为2030mm汞柱,约为体动脉压的1/5。
这样大的差异如果两者的分离不完全是不可能的。
完全分离后,动静脉血不再混杂,主动脉中到处是含氧较多的血,从而使各种组织获得更多的氧,提高代谢水平,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
鸟类和哺乳类大多为恒温动物,这与循环系统的完善有关。
结构功能
血管壁
具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可使血管被动扩张,主动收缩。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各有结构特征。
动脉较相应静脉有较厚的壁,主动脉弹性纤维和平滑肌成分多,随着动脉分支逐渐变细,平滑肌在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毛细血管是血管系统中最小的血管,由一层细胞构成。
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通过毛细血管进行的。
狗肠系膜毛细血管的总横截面积约为主动脉的800倍。
从静脉开始,静脉管逐渐变粗数量减少,总横截面积也相应减少,直至腔静脉,其横截面积最小,但略大于主动脉。
静脉系统的血液量( 680毫升)比动脉系统的血液量( 190毫升)大约3.6倍。
静脉血系统容量最大,故又称容量血管。
由于小动脉、微动脉的紧张性改变在外周阻力变化中作用最大,故也称阻力血管。
循环血和潴留血
人的全身血液量约占体重的6~8%。
全身血液并不流经心血管系统,部分血流极其缓慢,淤滞的血积聚在脾、肝、皮肤、肺等处。
流动的血称为循环血,没有流动或流动极慢的血称为储存血。
储存这些血液的器官称为储血库或简称血库。
储血库可调节循环血量,其中脾的作用最大。
静息时脾脏松弛,与循环血液完全隔离,可储存全身总血量的1/6左右。
其中血细胞比容较大,血细胞数可达全身红细胞总数的约1/3。
剧烈运动、大出血、窒息或血氧不足时,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脾脏收缩,大量含血细胞血液(比循环血多40% )释放入心血管增加循环血量,急需。
但是,无论是循环血还是潴留血,都会受到血液量波动的影响,血液量和血细胞过多可能会引起人体不良反应,甚至病变。
脾脏收缩的条件反射
基于脾脏的非条件反射可以建立脾脏收缩的条件反射,从而揭示了大脑皮质对脾脏活动的调节作用。
肝肺也有储血库功能,并不完全与循环血流隔离,但由于流动缓慢可视为储血库。
肝静脉收缩在一定时间内使流入血液量多于流出血液量,保存的血液分布在肝内扩张的血管中,根据肺血管扩张程度不同,可以肝、肺或多或少地储存血液。
皮下血管丛扩张时,大量血液(可达1升)。
这里血流缓慢而停滞。
皮肤多处动静脉吻合和扩张时,使大量储血暂时与循环血流隔离。
站位时循环血量减少,可能是由于下肢皮肤血管丛中流入了相当多的血。
神经调节
血管的收缩和扩张称为血管运动,支配血管收缩的神经称为血管运动神经。
使血管收缩的神经,简称血管收缩神经;使血管扩张的神经,简称舒血管神经。
动静脉血管均有神经分布,其中小动脉、微动脉和动静脉吻合支神经分布最密,所有血管均有缩血管神经纤维,部分血管兼有收缩和扩张两种神经纤维。
收缩血管神经
内脏和皮肤血管的收缩神经作用最大,刺激腹腔内脏的主要收缩神经——大内脏神经,引起内脏血管床广泛收缩,体循环血压明显升高。
血管收缩神经是交感神经系统,由肾上腺素能纤维(从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纤维)构成。
血管收缩神经对小动脉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那是因为保持动脉血压恒定,保证各脏器组织有充分的血液供应。
血管收缩神经可使血管平滑肌始终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
这是因为神经不断冲动地发行。
各器官血管有收缩性血管纤维,但其紧张性冲动的表达频率各不相同。
由于内脏血管交感神经纤维紧张性最高的皮肤、骨骼肌血管存在中度紧张性,脑收缩性血管纤维紧张性最低,脑血管很少受收缩性血管神经影响,常处于舒张状态。
放松血管的神经
德国生理学家海茨在慢性实验中发现切断坐骨神经几天后刺激末梢可出现后肢血管明显扩张反应。
塔尔诺夫切断坐骨神经后立即刺激末梢端得到的是缩血管反应。
因此,出现不同的反应是因为坐骨神经中收缩和舒张纤维并存,受刺激时一般舒张纤维的作用受到抑制,只出现收缩反应。
但收缩血管纤维变性快,切断后3~4天丧失兴奋能力,而舒血血管纤维在切断后6~10天仍兴奋,慢性实验3~4天后刺激该混合神经可出现舒张反应。
一般来说,传出神经包括血管扩张和收缩两种纤维。
舒血管神经来源性质复杂,有以下三种。
副交感神经舒血管神经
是主要的舒血管神经。
其中面神经()和咽下神经()扩张纤维支配涎腺、泪腺、舌及口腔和咽黏膜等区域血管; 盆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舒血管支配直肠、膀胱、外生殖器等血管,可以使血管扩张。
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称为胆碱能纤维。
C .贝尔纳于1854年被肯定鼓索神经为舒血管神经近百年。
此后,德国生理学家R.P.H .海德汉因于1872年首先提出质疑,鼓索神经引起的颌下腺血管扩张反应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1941年,英国生理学家j .巴克罗夫特提出下颌下腺血管的这种舒张反应可能是腺细胞代谢产物引起的。
这一看法于1955年得到S.M .希尔顿和G.P .路易斯的证实; 他们发现刺激鼓索神经会导致颌下腺细胞分泌氨酰缓激肽,这种多肽能迅速转化为松弛刺激肽,两者都是很强的血管扩张剂。
因此,鼓索神经为舒血管神经的论断被否定。
刺激交感神经
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神经干中,除了血管纤维以外还有舒血管纤维。
这种纤维原是交感神经,能使血管扩张,其递质也是乙酰胆碱,故称为胆碱能交感神经舒血管纤维。
背根反向传导的舒血管作用
切断脊神经背根,刺激其外周端时,冲动向外周反向传导,引起支配的皮肤血管的扩张反应。
这一现象可能异常,1901年英国生理学家贝利斯认为,根据大量材料,背根传导至神经元的轴突可分为两条,一条分为感受器,一条分为血管壁,受刺激后使血管扩张。
该分支还到达小动脉和前毛细血管壁,引起它们的舒张反应。 这种反向传导引起的效应子反应称为轴突反射,刺激小皮肤会引起远离刺激部位的皮肤血管扩张。 切断所有神经也可能发生这种反应。
这是轴突反射存在的重要证据。
但神经切断几天后,由于神经纤维变性,反应消失。
血管运动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血管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血管运动中枢。
其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质,低级中枢在皮质下从下丘脑至脊髓。
血管运动中枢和心率调节中枢的活动关系非常密切,在心血管系统反射中往往两者同时出现。
心率加速反射多伴有血管收缩反射,心率减慢的反射多伴有血管扩张反射。
这是因为这些中枢在大脑和脊髓中很近。
脊髓血管运动中枢
血管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节到腰2节之间。
在横断脊髓的实验中发现,横断部位越高,血压越低。
胸部脊髓横断区刺激导致血压上升,颈脊髓切断后,最初血压下降,不久上升,如果完全消灭脊髓,血压下降,无法恢复。
脊髓收缩血管中枢由胸腰部心交感神经和收缩血管神经元组成,可整合各路神经冲动,紧张性活动使脊髓动物(仅保留脊髓的动物)保持高血压。
收缩血管纤维起源于脊髓胸腰各段。
整个机体脊髓收缩血管中枢的活动受延髓等高级中枢控制。
延髓血管运动中枢
细针状电极刺激犬猫等动物延髓第四脑室底部左右凹陷可使动脉血压升高,称为延髓加压区,即缩血管中枢。
该区还能引起心率加速强化及其他交感神经反应,是延髓水平的交感神经中枢。
延髓加压区包括延髓前2/3网状结构背部外侧的大部分。
其下行纤维到达脊髓收缩血管神经元,破坏延髓神经元或切断下行纤维时血压降低。
脊髓收缩血管神经元的紧张性活动是由延髓网状结构中神经元群的紧张性活动引起的。
一些主要的血管运动反射也往往是通过这些神经元群实现的。
1936年至1938年以林可胜为首的中国生理学家陈梅伯、王世溶、易见龙等对延髓血管运动中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连续在中国生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加压中枢(交感神经中枢)和减压中枢(交感神经抑制中枢)的高质量论文。
延髓第四脑室侧证实声纹和凹间前庭核附近有交感神经中枢,全面研究加压区对内脏功能的影响,发现刺激加压区能使心、肠、肾、子宫和腿部血管收缩,引起许多脏器的交感性反应。
另外,对交感神经中枢的上、下行束道进行了定位研究。
讨论了延髓交感神经抑制中枢(减压区)的存在。
林可胜和吕运明对延髓交感神经中枢的定位进行了研究,包括各纲脊椎动物、鱼、蟾蜍、乌龟、鸡、山羊、豚鼠、猪、家兔、猫、刺猬、猴子。
这些动物的加压中枢均与前庭区关系密切,发现低等脊髓动物加压区位于前庭区头侧,哺乳动物加压区位于前庭区尾侧。
作者认为,越是动物低等加压区域,对刺激的反应灵敏度越低,加压作用越不明显,这是因为交感神经不够发达。
电刺激延髓第四脑室闭锁区附近引起降压反应,称为减压区。
延髓后1/3网状结构包括腹侧大片区域。
该区减压作用不是舒血管神经兴奋的结果,而是缩血管中枢活动的抑制引起的。
血中二氧化碳过多,增强血管收缩中枢兴奋,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二氧化碳过少时,收缩中枢兴奋降低,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延髓和脊髓血管运动中枢均对血二氧化碳过多产生加压反射,但延髓中枢比脊髓中枢敏感。
各种流入冲动影响延髓收缩血管中枢活动,尤其是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减压反射影响最大,在血压调节机制中最为重要。
延髓以上血管运动中枢
中脑和前脑有血管运动中枢。
狗大脑的s形回受刺激时也能引起减压反应。
刺激中脑腹部会引起典型的垂体加压反应。
脑干在红核水平切断时血压会显著变化(多与呼吸变化有关)。
刺激小脑还会引起血压的变化,这与小脑对交感神经的影响有关。
间脑下丘脑是整个自主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可引起血压明显改变。
去除大脑皮层、保留间脑的犬往往会发生非常复杂的心血管反射,加速血压升高和心率。
大脑皮层发育不全的新生儿,间脑在循环调节中起主导作用。
发达的大脑皮质对血液循环具有最强的调节整合作用,大脑皮质可以通过条件反射的建立来调控心血管系统的活动,使血液循环快速适应各种复杂的生存条件。
血管运动反射
心血管系统许多部位分布着压力感受器。
机械刺激时血管反射性运动导致动脉血压改变,其中以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最为敏感,双区刺激时可引起减压反射。
小血管乃至一般组织也有压力受体分布,可反射性引起血压下降,但反应较弱。
罗文氏反射
1866年s .罗文发现刺激一个肢体或某器官的传入神经时,其肢体或器官血管扩张,其他部位血管收缩,同时动脉血压升高,称为罗文氏反射。
例如,刺激兔子的脚掌神经时,这个神经支配的下肢血管扩张,容积变大,身体其他部分的血管发生收缩反应,引起加压反射。 这对于血液集中在活动较多的内脏器官,血液的再分配有明显的作用。
迷走加压反射
静脉内血压下降刺激迷走神经加压纤维末端,引起血管床广泛收缩引起反射性血压升高。
这种反射多见于大出血,此时静脉压降低,如迷走神经不完全受损,反射作用下动脉血压很少降低或降低。
迷走神经切断后血压下降较多。
可卡因涂于右心房的效果与切断迷走神经相同,可抑制迷走加压反射,更大程度上导致失血时血压下降。
运动调节
小脑、中脑、下丘脑对血管运动的调节
小脑、中脑受刺激均可发生血管运动反应,刺激小脑前叶皮质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出现加压或减压反射。
下丘脑是更重要的自主神经中枢。
电刺激动物下丘脑后侧部引起肢体血管收缩; 热刺激下丘脑前部引起肢体皮肤血管扩张。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影响血管紧张性收缩是体温调节机制的重要部分。
刺激下丘脑使皮肤血管扩张,有助于体温过高时的散热,在保持体温恒定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大脑皮层是调节整合血管运动的顶级中枢,是综合不同于整合的生理反应,相互协调统一的有效生理过程。
皮质功能减弱消失时,下丘脑是各种植物功能的整合中枢,正常情况下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发挥作用,只有大脑皮层才能完成机体各种功能最复杂的调节整合,包括心血管运动和内外环境的高度统一。
电刺激大脑新皮质运动区和杏仁核部分部位引起加压反应,加速心率; 刺激皮质额叶眶部、颞叶前部、梨状区和杏仁核其他部位引起减少反应; 带扣带回,刺激眶回和脑岛等区可引起明显血管反应。
大脑皮层对血管运动的调节
在人和动物清醒状态下用体积描记法记录肢体血管运动可以揭示大脑皮质的强大调控作用,奇托维奇于1918年首先通过笛声与皮肤冷刺激相结合完成血管收缩条件反射,仅笛声就引起了与冷刺激类似的缩血管反应。
以后,A.A .罗果夫在人,A.T .普宁在犬中分别建立血管收缩和舒张的条件反射,发现坚固的血管条件反射的反射量不但不小于相关的非条件反射量,反而总是大于后者,进而在人臂容积心电图检测实验中
当血管条件反射和强刺激非条件反射性质相反时,可以压倒非条件反射; 例如,63皮肤痛刺激引起明显的血管收缩反应,光与43皮肤热刺激结合形成强烈的血管舒张条件反射后,条件刺激光与63皮肤痛刺激相遇时出现的反应是明显的血管舒张,63皮肤痛刺激的血管收缩反应可以完全消失。
基于非常坚固的血管条件反射,可以建立二级、三级乃至更高的血管舒张条件反射。
可能发生从第一信号系(现实刺激)到第二信号系的选择性泛化; 现实条件刺激相关词语可引起相应的阳性血管条件反射和明显的分化相,并伴有相应的皮温感觉。
美国学者拉什迈尔在清醒狗平台上的自行车电刺激实验中发现,在连接电路之前,出现与刺激时引起狗运动类似的心血管反应,如心电图改变等,从电生理学角度看,狗也有条件反射性心血管反应
体液调节
动物体内部分组织器官释放到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具有调节血管系统功能状态的作用。
其中一些在神经控制下与血管反射协同,作为循环系统整体调节的一环发挥作用。
部分体液因素不受神经控制,是局部血流调节的重要因素。
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种物质: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影响特定活动时组织释放的血管运动的化学物质,如缓激肽、肾素、5 -羟色胺、组胺等
二氧化碳、乳酸、三磷酸腺苷的分解产物腺苷酸等组织的一般代谢产物。
第一个是神经控制的。
第二、三类与神经关系较少或无关。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它们都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起着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类似的作用。
这两种激素都能提高心脏代谢率加速和加强心率,增加心率。
肾上腺素对心脏有很强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很强。
两种激素对心脏和血管的综合作用是增加心率、心输出量和体循环血压。
乙酰胆碱
可以使小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组织血流量。
由于容易被胆碱酯酶破坏,通常血中不会大量出现乙酰胆碱。
注射小剂量乙酰胆碱有暂时降压作用。
其生理意义在于它是胆碱能血管纤维的递质,迷走神经或其他胆碱能血管纤维兴奋时,会释放乙酰胆碱引起局部血管舒张和心率抑制。
垂体加压素
垂体后叶分泌的加压素会引起包括冠状血管在内的小血管收缩。
作用时间长,垂体后叶内分泌功能受神经调控。
刺激神经中枢端分泌增多,疼痛刺激加压反射垂体后叶加压素的分泌也起——定作用。
肾素与血管紧张素
如果阻断部分肾动脉导致肾血供应不足,会使动物产生肾性高血压。 其原因是肾供血不足时血钠降低,刺激肾小球旁细胞,释放出被称为肾素的酶(血管紧张素)。 这个酶进入血液后,会水解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2球蛋白中),被称为血管紧张素I。
经过肺循环,其中的转换酶去除2个氨基酸,成为血管紧张素。
在氨肽酶的作用下,血管紧张素水解为七肽——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均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特别是血管紧张素是已发现的最强缩血管物。 血管紧张素主要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强化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和都有升高血压的效果。
局部体液调节因子
二氧化碳、乳酸、氢离子、钾离子、腺苷酸等三磷酸分解产物较多,一般有局部舒血管作用,有助于增加活动器官血供。
组胺是组氨酸脱羧产物,许多组织特别是皮肤、肺、肠粘膜肥大细胞含量较高。 组织炎症、损伤、过敏反应时释放,使平滑肌收缩,但使毛细血管强烈扩张引起损伤,增加小血管通透性,血浆大量渗出减少循环血量,降低动脉血压。 这些反应会对循环产生不良影响。
有色氨酸的衍生物,如消化道、脑组织、血小板等,称为5 -羟色胺(5-HT ),一般有血管收缩作用,少量能使肌肉血管扩张。
前列腺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可生理病理释放,先累及组织间液,再累及循环血。 其成分复杂,部分成分具有局部收缩血管的作用,而前列腺素的主要成分可引起血管舒张。
参考资料
[1]王自勇.实用医药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心脏.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4年4月24日]
[3]循环系统.医学百科[引文201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