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背后的经济学
拍卖理论、博弈论、信息传播理论可以解释教育内卷的有趣现象。
但是,经济学是基于理性的人,没有感情。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
什么样的教育最有效,不要内卷,只有实践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1、内卷一词的产生,应该有很强的经济学背景,美国社会学家用来描写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农业。
当然,这个词的应用范围,现在已经相当广泛,被各个行业所缠绕。
今天我们来谈谈教育内卷背后的经济学。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资源不足,可以通过交换获得。
稀缺资源有两种获得方式,第一种是绝对数字,第二种是相对位置。
我去4S店买车。 定价为15万。
不管我内心为这辆车花多少钱,我要付的都是15万这个绝对数字。
在我心里其实就算花100万,也不用付100万。
这辆车的价格是15万,我15万就能买到。
我的心理价位是100万,扣除我支付的15万,剩下的85万是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
如果稀缺资源可以通过交换绝对数字获得,则通常不会进入卷内。
然而,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
稀缺资源的获得方式是相对的位置,由顺序决定。
例如,必须在组织中的六个副职中提拔一个正职。
只有一个机会。 那个很快就会卷起来。
提拔为正职是获得稀缺资源的方法,是在6人中排名第一。
不管你做得多好,如果别人做得更好也没用。
这个要开始卷了。 为了这个机会我做了很多事情。
排名获得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高考是典型的名次决定。
清华大学每年招收数千人,985人共十几万人,211人共几十万人。
我们每年的高考人数几乎是1000万人。
决定能考上什么学校的,不是绝对的分数,而是在1000万考生中的名次。
教育也很容易变成内讧。
商品的购买如果采用拍卖方式的话,也会由顺序决定。
你能不能买东西,不是你想的金额,而是你出的价格超过别人。
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进行广告拍卖。 我想发广告。 首先我要成为投标王。
互联网领域的聪明人,发明了竞价排名这一发布方式,发布广告也如火如荼。
2、为什么有些资源只能按位次获得,不能明码标价?
第一是资源的稀缺性,第二是资源价值的模糊性。
晋升机会只有一个,并不是6个副职都可以加分,不能保证符合标准就能晋升。
一般来说,通过拍卖的商品很特殊,不同的消费者对其认知完全不同,有人认为价值1000万美元,也有人认为一分钱都没有,只有拍卖才能完成价格确认。
但通过排序方式获取资源,对资源所有者非常有利。
购买者应该可以享受的消费者将会留下来,大部分将被销售者获取。
在拍卖中,如果一件物品的心理价值为1000万,最终能支付的价格往往不会比1000万低太多(最终支付的不会低于第二个买家的出价),卖方通过一系列的拍卖方式
二价密封),让你出最多的钱。
拍卖理论相当复杂,诺奖应该给出了三次拍卖相关的理论。
迈耶森因收入等效定理获得诺奖,但米尔格拉姆因收入等效定理不一定成立而再次获得。 (根据米尔格拉姆的拍卖理论,拍卖中投标人得到的信息越充分,拍卖的最终价格就越高。
因此,传统升序的英式拍卖比降序的荷兰式拍卖产生更高的收益。
教育领域也一样。
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教育能对孩子做出多大的贡献,还不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产生内卷,家长会将自己力所能及、愿意付出的一切资源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根据米尔格拉姆的拍卖理论,父母越充分理解其他父母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自己的投资就越高。
所以,加入鸡群的父母们,可以更加撩拨。
大学毕业了。 就业。
其实就业市场也是基于排名的。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业市场的顶级工作,外资投资咨询这样的东西,国内大约一年就招了100人。
例如,麦府当时只招收北清复交4所大学。
资源这么短缺的话,一定会被卷走的。
为了找份好工作,只能加入内卷大军,继续投资教育。
现在就业市场比当时好得多,高质量的工作很多。
但老实说,好工作还是很稀缺。
公务员、国有企业、大企业、专业人士加起来每年新招收的大学生也有10万几十万人吧。
但是,每年大学毕业生也是近千万人的班级。
就业,其实也是看名次的。
商家如何用这种思维方式获得消费者的剩余呢? 第一,人为地创造稀有性。
要打造高端品牌限量版,二是模糊资源价值。
为什么限量版爱马仕的包要几十万美元? 核心是模糊稀缺性和资源价值。
这样可以创造小的内卷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收益。
3、内卷,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了价值模糊的稀缺资源,不惜一切投入,获得好名次。
大家别缠着,对所有人都好。
但根据博弈论,这是囚犯的困境,理性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拉拢。
(博弈论应该至少获得过6次诺奖)为什么对教育内卷的意见这么大,是因为教育内卷的时间太长了。
基本上从幼儿园毕业到大学。
教育内卷不仅在中国,也由美国人缠绕在常青藤名校。
妈妈为了爬藤。
据悉,孩子出生后,父母计划未来升入藤校,千军万马将挤入顶级私立幼儿园,创下比哈佛更高的录取率。
根据博弈论,要避免囚徒困境,政府可以制定规则,强迫博弈各方合作。
今天的教育政策也是通过训练禁令,避免内卷。
但游戏相关人员违约动机非常强烈,尤其是在违约处罚不大的情况下。
父母们不能堂而皇之地缠着。 果然还是会偷偷卷起来。
如果不能避免的话,比起晚点卷,还是早点卷比较好。
卷的时间越长,浪费的资源就越多。
我们经常推荐的德国和新加坡的教育是尽早拿出结果。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分流,通过了考试,把这些10岁的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
有些人将来走上大学的路,有些人走上把职业教育变成工人的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进入技校的孩子们,也有逆袭的机会和可能性,但基本上,这些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10岁就大致决定了。
虽然不知道10岁决定孩子命运的方式是好是坏,但确实这种方式避免了教育领域的无限内卷。
3岁变老,7岁变老,10岁出结果可能是正确的。
但是德国教育不好的根本原因还是德国先进的制造业,贫富差距很小,让走职业教育道路的人也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如果取消高考的话,可以不交卷吗? 不,只要缺乏高质量的岗位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还是会继续卷下去。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 李萍进入了中等技术学校; 我在百货商店当店员。 我们有光明的前途。
“98年版新华字典里的这句话,如果真的成为现实,教育也不会这么空洞。
解决教育内涵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让社会在提供足够多优质岗位的同时,缩小贫富差距。
4、最后,谈谈获得诺奖的另一个经济理论——斯彭斯的劳动力市场信号传导模型。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买这本书看看。
据说这个理论的产生是因为在哈佛取得博士学位,每天查阅文献写论文很痛苦。
但是,我看到哈佛商学院的很多学生每天旷课,每晚都聚会开派对。
他很奇怪,这些人花了这么多钱上哈佛商学院,很难上课,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于是,他钻了空子,没想过要吃午饭,最后提出了一个模型,获得了诺奖。
他模型的第一个假设是,教育是没有用的。
教育不能提高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不能给雇主带来巨大的价值。
第二个前提是,教育非常痛苦。
每天喝酒开派对真好啊。 没有人喜欢坐在教室里上课。
而且,能力越低的人,教育带来的痛苦越强烈,能力所需的追加投资也越大。
OK,这两个假设看起来很荒诞吧。
但是,斯彭斯的结论是,即便如此,明明知道教育没有用,企业却想雇佣名校的学生;同样,即使知道教育是痛苦而徒劳的,人们也愿意把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教育中。
这更荒诞吗? 让我解释一下。
首先,企业希望高薪雇佣有能力的人。
但是,人是否有能力,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信息。
企业在1-2次面试中,无法正确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教育是员工向雇主传递的信号,使雇主意识到自己有能力。
这个信号之所以能很好地传达,是因为教育很痛苦。
理性追求效用最大化,但教育带来的效用等于未来获得的额外收益,扣除投入教育的成本和痛苦。
同样,因为能力低下的人,教育带来的痛苦更强,额外的投资更大。
于是能力低的人倾向于选择更短的教育年限、更差的学校。
能力高的人因为教育的痛苦少,所以会选择更长的教育年限,进行更大的投资。
因此,虽然教育本身无济于事,但教育为雇主提供了有关潜在雇员个人能力的私有信息,使雇主能够作出判断,提高了效率。
两人要群起争吵,其中一个哥哥直接向自己的头扔啤酒瓶,头破血流。
这个哥哥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为了向对方传达一个信息。 老子狠,对自己狠,不怕流血。
根据斯彭斯的理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们花重金读MBA,就像哥哥用瓶子砸自己的头一样,是读MBA这种花重金制造痛苦的行为,传递着自己能力强大的信号。
想想我当时读MBA花的钱,感觉有点不公平啊……哈哈。
虽然听起来很荒诞,但可以自圆其说。
毕竟这个理论作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教育是痛苦的。
如果教育是快乐的,或者每个人都能无限忍受教育的痛苦,这个信号传递理论就失效了。
当我们觉得教育没用的时候,当我们觉得教育给我们带来了痛苦的时候,读一下斯彭斯的这本书吧。 从那里可以找到疼痛和喜悦的感觉。
5、经济学是建立在冰冷的数学和理性基础上的理论,没有感情。
看看扩大见识吧。 人生观、价值观不能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教育中确实有筛选作用,也有信号传递作用。
但是教育,本身就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意义。
所以,我们不像经济学家那样想法冷漠。 为了维持良好的信号传递,我认为教育带来的痛苦越大越好。
不能只考虑教育的知识传递功能,考虑筛选和信号传递作用。
思考如何良好的教育,必须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筛选环节快还是慢? 如何应对良好的教育成绩和学生的能力,不需要用“痛苦”来传递信号呢? 教育如何真正为孩子的未来带来正面价值?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只能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