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王牌”,松江社区康复让患者更安心。
在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楼,占地220平方米的大厅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材”。 在医生的辅助下,部分患者依靠“运动器材”进行各种运动,有的患者正在进行理疗。
中心副主任谢安奇指着最近新增加的“长三角智能康复专业联盟会员单位”的招牌告诉记者。 “社区康复作为帮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对患者非常重要,往往能起到四两三斤的效果。 为了让康复患者安心、安心,我们正在探索对社区康复的“规格”也越来越高。
”
构建“高规格”康复硬件环境
“康复主要是帮助修复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重启受损的功能,尽可能地帮助他们重返家庭和社会。
”说起康复,中山街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主任曾佩君直言,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专业的手法和专业的器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山街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康复基地于2018年4月“上线”,专业、全面的康复医疗设备配置在松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多见。
据介绍,中心四楼一个与健身房相似的大厅名为综合理疗大厅,大厅内摆放的各种“运动器材”实际上是关节被动训练器、气压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等各种低、中、高频理疗器械,同时也是理疗器械可进行运动训练和神经康复等,是脑卒中康复患者、骨科术后患者、慢性关节活动受限等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所需的“神器”。
康复训练前,康复小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包括肌电生理、认知功能、言语吞咽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查等在内的康复评估项目均在独立的康复评定室进行。
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患者对康复、康复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需要住院进行专业、有规律的康复治疗。
中山街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配备了50张康复护理床,还为康复患者配备了专门的活动间,并配备了必要的无障碍生活设施。
外送内请为了社区的恢复而“输血”
专业康复能力只有“高规格”的硬件环境是不够的。
曾佩君表示,社区康复服务起步之初,住院病房往往是门可罗雀,但随着康复服务软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仰慕。
过去2020年,即使受疫情影响中心就诊量大幅减少,门诊康复总量也达到492人,比2019年的220人增加了一倍以上。
患者慕名而来,与中心通过外送内请方式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不无关系。
去年11月,61岁的任某因右手腕疼痛难忍来到中山街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被诊断为腕管综合征。
随后,每天上午9点左右,她准时前往中心4楼综合康复大厅“打卡”,专业康复治疗师“一对一”指导康复。 除了20-30分钟的手法治疗外,还具备20分钟的理疗。
经过两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后,老人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当时老人来的时候也有试一试的心情,但后来觉得有效果,就和有腰椎症的丈夫一起来康复治疗了。
任先生的责任康复治疗师蒋徐鑫回忆说,他多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样的场景也往往让他感到自豪。
对此,任先生证实确实如此。 “以前觉得社区医院没有大医院,但实际上,轻症状在家门口治疗更方便、放心,效果也不比大医院差。
”
和蒋徐鑫同龄的沈旭东也是康复师,参加工作不久,就参加了三四次大大小小的康复训练。
除了出去进修学习,平时的工作也有很多机会从上级医院康复科的专家那里“取经”。
中心康复科相关负责人柴丹凤介绍,康复科从2018年开始与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合作关系,每周三和周四下午,这两家医院
关注患者内心的“秘密角落”
中山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郁建国表示,社区康复除了从硬件环境和软件服务质量入手,细致的人文关怀也是“王牌”。
“从专业化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来看,社区康复优势不明显,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缺乏人才。
但我们对患者的细致关怀堪比上级康复医院。
郁建国说,包括康复科在内,一直把关心患者心灵的“秘密角落”放在重要位置。
柴丹凤说,康复科团队目前有15名成员,平均年龄28岁,很多人在父母眼里还是孩子,但这个年轻团队以无微不至的“劈腿”服务态度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1997年出生的沈旭东是康复科团队里最小的康复师,平时与脑梗死患者打交道,这些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尽管大家都叫他“沈医生”,但在内心深处却把这些患者当成了自己的爷爷
在指导老年患者康复时,他会与老人们闲聊,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另外,遇到个别老人因为家人随时不在身边而感到悲伤时,也少不了安慰和劝导。
“这些事情可能是看不见的,但确实帮助了很多老年患者。
曾佩君认为,关注患者内心的“秘密角落”,不仅能温暖患者,也有利于康复的顺利开展。
他明确了以下事项。 康复科根据患者实际需要,推出具有人文关怀特点的医务人员交流活动,并利用长三角智能康复专业联盟交流平台,吸取智能康复技术优势,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文王梅图王梅中山街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专栏编辑杨露
专栏主编代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