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2022年10月浙江自考00054管理原理考试大纲下载(2014版))

2022年10月浙江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有哪些内容? 为了考生详细介绍。 00054除了管理学原理自考大纲的主要内容外,还为考生提供了管理学原理大纲的下载版。 浙江省更多考试科目自考专业课程大纲、自考专业课程大纲可在本网站查阅。

:

00054管理学原理自考考试大纲(2014版)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大纲名称 教材/推荐用书名称 主编 出版社 版次
管理学原理 00054 6 管理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管理学原理 白瑷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版

注: 1、本目录内课程单位包括实践环节单位。

下载: 00054点击管理学原理自考大纲

《管理学原理》试验纲要

最初的绪论

本论文包括管理与管理学、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管理环境、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三章。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管理和管理学的概念、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一)管理概念。

(二)管理的基本特性,可以从四个方面了解管理的基本特征。

(三)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第二节管理性质

(一)管理二重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二)把握管理二重性,学习管理学,从事管理工作。

第三节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一)管理学及其特点。

(二)管理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有三个方面或层面。

(三)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

第四节管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综合指导思想。 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系统方法。 用系统的观点学习管理学的原理和分析、研究活动的过程。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三.评估知识点

(一)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二)管理性质。

(三)管理研究内容。

(四)学习和研究管理的方法。

四.审查要求

(一)管理及其基本特征

知识:1.管理; 2 .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

理解:1.管理的基本特征2 .管理的任务3 .管理的普遍性4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管理性质

知识记:管理二重性。

理解:掌握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三)管理研究内容

知识记:管理。

1 .理解管理学的特点2 .管理研究的内容。

应用:结合实际说明学习研究管理学的理由。

(四)学习和研究管理的方法

知识:系统。

理解:1.系统特点2 .系统观点3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

应用:在管理活动中如何运用学习管理学的常用方法。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把握管理理论在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管理理论的背景、内容和主要特点。 帮助学习者充分理解和把握管理理论出现的客观必然性。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管理学形成前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一)管理形成和发展总结。 管理学形成后,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基本上可以把握管理理论产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二)早期管理实践和思想。 管理实践由来已久,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 基于管理实践,形成了许多管理思想。

(三)管理理论萌芽。 自由的市场经济、工业革命下现代意义上的工厂,以及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等,为管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塔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和管理过程理论。

(三)韦伯及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四)经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的系统化方面。

第三节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理论

(一)梅奥和霍桑试验。

(二)霍桑实验结论。

(三)关于行为科学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或层次。

第四节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学派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的社会合作学派; 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集体行动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交流(信息)中心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权力变化理论学派。

第五节战略管理

(一)战略管理提出的背景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根本性变化,组织越来越重视战略管理,从而形成了各种战略管理的实践和理论。

(二)战略管理的特点。

第六节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由来。

(二)全面质量管理特点。

第七节学习型组织和优秀绩效模式

(一)模式转换与学习型组织。

(二)优秀绩效模式。

三.评估知识点

(一)管理学形成前的管理思想和实践。

(二)经典管理理论。

(三)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四)管理理论丛林。

(五)战略管理。

(六)全面质量管理。

(七)学习型组织和优秀绩效模式。

四.审查要求

(一)管理学形成前的管理思想和实践

理解:1.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划分; 2 .管理学形成前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二)经典管理理论

理解:1.科学管理理论要点2 .企业职能和管理职能3 .管理14条原则4 .三种权力类型5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三)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理论

1 .理解霍桑试验的结论2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四)管理理论丛林

理解: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征。

(五)战略管理

知识记:战略管理。

理解: 1.3C环境; 2 .战略管理的特点。

(六)全面质量管理

知识记:全面质量管理。

理解:1.大质量与小质量的比较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七)学习型组织和优秀绩效模式

知识:优秀绩效标准的七大类别。

理解:1.传统管理模式与学习型组织模式的比较; 2 .学习型组织特征3 .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章环境、社会责任和伦理的管理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把握组织的外部环境、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社会责任以及管理道德。 使管理者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重视管理道德的合格人才。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管理和环境

(一)一般环境,是指间接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二)具体环境,是指直接影响组织的产业或者行业环境因素。

(三)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

(一)社会责任。

(二)管理伦理。

三.评估知识点

(一)管理和环境。

(二)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

四.审查要求

(一)管理和环境

理解:1.一般环境因素2 .具体环境因素3 .外部环境的类型。

(二)社会责任和伦理治理

知识:1.社会责任2 .管理道德。

理解:1.社会责任的内容2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第二编计划工作

本文包括计划工作概要、目标和战略、预测和决策三章。

第四章规划工作概述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计划工作的概念、特点、重要性、计划的类型和计划工作的步骤、计划工作的原理。 有利于学习者在管理活动中提高规划工作的能力。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规划工作的含义

(一)规划工作的概念是,进一步展开时回答5W1H。

(二)规划工作的四个基本特征。

(三)规划工作的意义。

第二节计划的种类和程序

(一)规划可以按照表现形式、职能、涉及范围、涉及时间等进行分类。

(二)规划工作的过程通常分为八个步骤。

第三节规划工作原理

计划工作的原理是限定因素的原理; 约定原理; 灵活性原理; 改变航线原理。

三.评估知识点

(一)规划工作的含义。

(二)规划的种类和程序。

(三)规划工作原理。

四.审查要求

(一)规划工作的含义

知识记:计划工作的概念。

1 .了解规划工作的特点2 .规划工作的意义3.5W1H。

(二)规划种类和程序

理解:1.按表现形式划分的各种计划; 2 .规划工作的步骤。

(三)规划工作原理

知识记:1.限定因素原理; 2 .约定原理3 .灵活性原理4 .改变航线原理。

应用:通过实例说明计划机制的应用。

第五章目标和战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重点掌握目标性质、目标管理概念、优势和局限性的策略分析、设计、选择思路和方法。

二.审查内容

第一组目标的意义

(一)目标概念,目标在管理中的含义。

(二)目标性质。 良好的目标应该满足SMART的要求,具体有六个方面的特性。

(三)目标作用。

第二节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由来。 l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率先提出“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强调组织使命一定要转化为目标。

(二)目标管理的四大特点。

(三)目标管理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四个基本阶段。

(四)目标管理的局限性,有五个方面。

第三节战略分析

(一)战略的重要性,由于外部环境的根本性变化,组织必须重视战略和战略管理。

(二)外部环境分析,包括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三)内部环境分析。

第四节战略设计与选择

(一)战略创意和拓展。 重新明确组织使命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目标、战略、项目、程序、规则、预算等,以便利战略的实施。

(二)可选战略。 包括各种总体战略和三种竞争战略等。

三.评估知识点

(一)目标含义。

(二)目标管理。

(三)战略分析。

(四)战略设计与选择。

四.审查要求

(一)目标含义

知识记:目标的概念。

理解:1.目标智能的特点2 .目标的性质3 .目标的作用。

(二)目标管理

知识记:目标管理的概念。

理解:1.目标管理的特点2 .目标管理的基本流程3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三)战略分析

知识记:核心能力。

1 .理解战略重要性2.5种竞争力分析; 3 .核心竞争力的表现4 .价值链模式。

(四)战略设计与选择

知识:1.使命2 .战略3 .政策。

理解:1.三个战略层面2 .一体化战略3 .多元化战略; 4 .其他总体战略5 .总成本领先战略6 .特异化战略7 .差异化战略。

应用:分析组织战略分析和设计过程。

第六章预测与决策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预测含义的决策概念、类型、步骤预测和决策方法。

二.审查内容

第一部分假设和预测

(一)规划工作的前提条件。 包括计划工作的外部前提条件和内部前提条件。

(二)预测的含义。

(三)预测的六个步骤。

第二节决策的含义

(一)决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决策作用。

(三)正确决策的五大特征。

第三节决策类型

(一)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

(二)决策类型。

(三)程序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四)决策有效性三类标准。

第四节预测和决策方法

(一)预测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

(二)决策的方法主要分为主观决策法和计量决策法。

三.评估知识点

(一)前提条件和预测。

(二)决策含义。

(三)决策类型。

(四)预测和决策方法。

四.审查要求

(一)假设和预测

知识记:1.规划工作的前提条件; 2 .预测。

理解:1.规划工作的内外部假设; 2 .预测的作用3 .预测的步骤。

(二)决策含义

知识:决策。

理解:1.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 .正确决策的特点。

应用:分析组织决策过程。

(三)决策类型

知识:1.程序化决策2 .非程序化决策。

理解:1.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2 .最优决策、满意决策、合理决策3 .肯定决策、非肯定决策、风险型决策4 .最优决策的条件。

(四)预测和决策方法

知识:1.计量决策方法; 2 .主观决策方法。

理解:1.预测方法种类2 .德尔菲法。

第三编组织工作

本文包括组织活动概述、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组织职权配置和组织变革四章内容。

第七章组织工作概述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组织工作和组织结构的概念、组织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组织工作原理。 有利于学习者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组织工作的原理和方法。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组织活动的历史

(一)组织工作和组织结构。

(二)组织工作内容。

(三)组织工作特点。

第二节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有技术、外部环境、规模、组织生命周期和战略等。

第三节组织机制

组织工作原理,目标统一性原理; 分工协调原理; 管理广度原理; 权责一致原理;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三.评估知识点

(一)组织工作的含义。

(二)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

(三)组织工作原理。

四.审查要求

(一)组织工作的含义

知识记: 1组织工作概念2 .组织结构概念。

理解:1.组织工作内容2 .组织工作特点。

(二)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

理解: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

(三)组织工作原理

知识记:1.目标统一性原理; 2 .分工协调原理3 .管理幅度原理4 .权责一致原理; 5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6 .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应用:举例说明组织机制的应用。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职务设计、纵向设计即层次划分、横向设计即部门划分以及组织结构类型。

二.审查内容

第一部分职位设计

(一)职位设计概念。

(二)后设计的演变。

(三)职位设计要求。

第二节纵向设计——层次划分

(一)组织结构层次划分。

(二)管理广度的含义。

第三节横向设计——部门划分

(一)部门含义。

(二)部门划分办法。

(三)部门划分原则。

第四节组织结构的类型

组织结构类型包括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

三.评估知识点

(一)职位设计。

(二)纵向进一步划分。

(三)横向设计——部门划分。

(四)组织结构类型。

四.审查要求

(一)职位设计

知识记:后设计。

理解:1.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2 .设计避免分工职位过度专业化的几种做法; 3 .职位设计要求。

(二)纵向进一步划分

知识记:管理广度。

理解:1.产生水平的原因2 .扁平结构的优缺点3 .高耸结构的优缺点4 .影响管理广度的因素5 .管理广度和上下相关系数。

(三)横向设计部门划分

理解:1.根据各种标识划分部门的优缺点; 2 .部门划分原则。

(四)组织结构类型

理解:1.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特点、优点和缺点; 2 .直线一参谋型组织结构的特点、利与弊; 3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特点4 .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利弊。

应用:分析本组织(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

第九章组织中的职权配置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权的三种类型、授权及其原则、分权与集权,以及影响分权与集权的因素、员工激励、阻力与委员会管理及其优缺点。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职权划分

(一)职权类型。

(二)三种职权的关系。

第二部分许可证

(一)许可证概念。

(二)组织职权分裂。

(三)有效许可证要求。

第三节集权与分权

(一)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二)集权与分权的标志和特点。

(三)影响集权与分权因素。

第四节员工激励

(一)激活含义。

(二)管理者的作用。

(三)如何实现员工激励。

第五节委员会的管理

(一)委员会管理的含义。

(二)委员会管理与个人管理的比较。

(三)董事会。

(四)有效利用委员会。

三.评估知识点

(一)职权划分。

(二)许可证。

(三)集权与分权。

(四)员工激励。

(五)由委员会管理。

四.审查要求

(一)职权划分

知识记:1.直线职权2 .参谋职权3 .职能职权。

理解:1.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的关系2 .为什么要适当限制职能职权?

(二)许可证

知识:许可证。

理解:1.许可证步骤2 .组织职权分裂3 .有效许可证要求。

(三)集权与分权

知识记:1.集权2 .分权。

理解:1.衡量集权和分权程度的标志; 2 .集权制组织的特点3 .分权制组织的特点4 .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

(四)激励工作人员

识记:激活。

理解:1.管理者在激励中的作用2 .激励途径。

(五)委员会管理

知识记:由委员会管理。

理解:1.委员会管理的优点:2.委员会管理的缺点3 .委员会管理与个人管理的比较4 .董事会的作用。

第十章组织变革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组织变革的含义和必要性、组织变革中的阻力和克服阻力的方法、过程的概念、组织变革中流行的理论和方法。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含义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认识和领域。

(二)应对组织变革中的阻力和阻力。

(三)领导者在变革中的作用。

第二节面向过程的组织变革

(一)纵向职能要塞的局限性。

(二)从过程的角度看组织。

(三)六西格玛管理。

(四)业务流程再造。

三.评估知识点

(一)组织变革含义。

(二)面向过程的组织变革。

四.审查要求

(一)组织变革含义

理解:1.组织变革的动因2 .组织变革领域3 .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应对4 .领导者在变革中的作用。

应用: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重要性。

(二)面向过程的组织变革

知识:1.流程2 .六西格玛质量目标3 .业务流程再造。

理解:1.六西格玛六步法; 2 .业务流程再造的特点。

第四编工作人员配置工作

本章包括人员配置概述、管理人员遴选、评估和培训两章。

第十一章工作人员配置工作概述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人员配置工作的概念和意义、人员配置工作的原理。 帮助学员在管理工作中运用人员配置原理和方法。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人员配置的含义

(一)人员配置含义。

(二)人员配置的系统方法、人员配置工作与计划工作、组织工作、指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关系。

(三)人员配备重要性。

第二节人员配置原理

人员配置原理是权责一致原理,包括职务要求的明确原理; 公平竞争原理; 使用者长原理; 不断培养原理。

三.评估知识点

(一)人员配置含义。

(二)人员配置原理。

四.审查要求

(一)人员配置含义

知识记:人员配置的概念。

1 .了解人员配置的重要性2 .人员配置的系统方法。

(二)人员配置原理

知识记:1.职务要求的明确原理2 .权责一致原理; 3 .公平竞争原理4 .用人长原理; 5 .不断培养原理。

应用:举例说明人员配置原理的应用。

第十二章管理人员的遴选、评估和培训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管理者的选拔、评价和培训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 有助于学员在管理工作中自觉运用这些方法。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管理者选拔

(一)管理者的选任。

(二)评选方式。

(三)评选程序和方法。

(四)评选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管理者的评价

(一)评估管理人员的必要性和要求。

(二)管理人员评估的内容。

(三)管理者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节管理人员培训

(一)人才生命周期含义。

(二)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

(三)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四)进行管理人员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三.评估知识点

(一)管理者的选任。

(二)管理者评价。

(三)管理者培训。

四.审查要求

(一)管理者选任

理解: 1招聘标准2 .内部提升的优缺点3 .外部招聘的优缺点4 .招聘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管理者评价

1 .了解评价的必要性2 .评价的内容3 .评价的方法4 .评价的方式。

(三)管理者培训

知识记:人才生命周期的概念。

理解:1.培训内容2 .培训的方法3 .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篇导言

本文包括领导力概述、团队、沟通和激励四章。

第十三章领导概述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通过学习,重点掌握领导力的概念、本质和作用、领导力原理、领导力理论和领导力艺术等内容。 让学员在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领导工作的意义

(一)领导力概念。

(二)领导力的本质。

(三)领导力与管理的差异。

(四)领导工作的作用。

第二节领导工作的原理

领导力原理是展示目标原理; 协调目标原理的命令一致原理; 直接管理原理; 交流原理; 激励原理。

第三节指导相关理论

(一)领导理论。

(二)领导理论。

(三)领导权理论。

第四节领导者修养与领导艺术

(一)领导修养。

(二)引领艺术。

三.评估知识点

(一)领导工作的含义。

(二)工作引领原理。

(三)领导理论。

(四)领导修养和领导艺术。

四.审查要求

(一)领导工作的含义

知识记:领导工作的概念。

理解:1.领导工作本质2 .职位权力影响力3 .非职位权力影响力4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5 .领导工作的作用。

(二)工作引领原理

知识记:1.体现目标原理2协同目标原理3 .命令一致原理4 .直接管理原理; 5 .沟通原理6 .激励原理。

应用,举例说明领导力机制的应用。

(三)领导理论

理解:1.领导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结论2 .费德勒权变理论的内容和结论。

(四)领导修养与领导艺术

理解:1.领导者修养2 .领导者的领导力艺术。

第十四章团队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团队的概念、团队活动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好处、团队类型、团队形成的条件和发展四个阶段、团队发展的各种技术。 帮助学员在管理工作中作为团队有效地工作。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团队意义

(一)团队概念。

)二)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处。

(三)团队给个人带来的好处。

第二部分团队类型

团队类型包括:流程改进团队; 工作队; 自我管理团队及其他团队。

第三节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一)团队形成条件。 包括内部和外部条件。

(二)团队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四节团队发展技巧

(一)团队建设技术。

)二)团队推广的技巧。

(三)团队领导技巧。

三.评估知识点

(一)团队含义。

)二)团队类型。

(三)团队的形成和发展。

(四)团队发展技巧。

四.审查要求

(一)团队含义

知识记:团队的概念。

理解:1.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处2 .团队给个人带来的好处。

)二)团队类型

理解:1.流程改进小组2 .小组3 .自我管理小组。

(三)团队的形成和发展

理解:1.团队形成具备的条件2 .团队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四)团队发展诀窍

理解:团队发展的各种技术。

第十五章沟通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沟通的概念和作用、沟通的类型、沟通的选择、原则和要求、沟通的障碍和沟通控制等。 有助于学习者在管理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交流技能。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交流的含义

(一)交流概念。

(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特殊性。

(三)沟通的目的和作用。

第二部分沟通的类型

(一)正式沟通。

(二)非正式交流。

(三)其他沟通方式。

第三节沟通的选择、原则和要求

(一)选择沟通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二)沟通原则。

(三)有效沟通要求。

第四节沟通障碍与控制

(一)沟通障碍。

(二)沟通控制。

三.评估知识点

(一)交流的含义。

)二)交流的类型。

(三)沟通的选择、原则和要求。

(四)沟通障碍和控制。

四.审查要求

(一)沟通含义

知识记:交流的概念。

理解:1.交流的三种表现2 .交流过程模式3 .人与人交流的特殊性4 .交流的目的和作用。

)二)交流的类型

理解:1.正式交流的优缺点2 .正式交流各种形式的特点3 .非正式交流的优缺点4 .其他交流方式。

(三)沟通选择、原则、要求

理解:1.选择沟通方式应考虑的因素2 .沟通原则3 .有效沟通的要求。

(四)沟通障碍和控制

理解:1.沟通障碍2 .沟通控制。

第十六章激励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激励的概念和人性假设、激励理论。 有效的方法和方法。 让学习者灵活使用各种激励和技巧。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激励的含义

(一)激励概念。

(二)对人的认识。

第二节关于激励理论

(一)激励内容理论。

(二)激励过程理论。

(三)激励强化理论。

第三节激励方式和要求

(一)激励方式。

(二)有效激励要求。

三.评估知识点

(一)激励含义。

(二)关于激励理论。

(三)激励方式和要求。

四.审查要求

(一)激励概念。

理解:1.行为归因的基本心理过程2 .经济人假设3 .社会人假设4 .自我实现者假设5 .复杂人假设。

(二)关于激励理论

知识记:强化。

理解:1.需要层次理论2.2要素理论3 .激励需求理论:4.期望值理论5波特一拉拉模式; 6 .激励强化的类型7 .依据理论。

(三)激励方式和要求

理解:1.激励的方式2 .有效激励的要求。

应用:举例说明激励方法和技巧在组织中的运用。

第六篇控制工作

本文包括控制工作的概要、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信息系统的管理等三章内容。

第十七章控制工作概述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控制侧重于控制工作含义的工作类型.控制工作要求和原理。 这样,就可以结合本组织的管理实际情况加以利用。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控制工作的意义

(一)一般控制论控制。

(二)管理中的控制工作。

(三)一般控制与控制工作比较。

(四)突破管理,解决急性和慢性问题,突破管理是解决慢性问题。

第二节制工作的类型

(一)控制纠正措施环节包括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二)根据控制原因或者结果分类,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第三节控制工作要求

控制工作的要求,控制系统的工作必须适合管理者的个别情况控制工作必须确立客观的标准控制工作需要灵活性控制工作需要重视经济效益控制工作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来完成工作

第四节控制动作的原理

控制工作的原理应反映计划的要求原理; 组织相容性原理;控制关键点原理; 例外原理; 直接控制原理。

三.评估知识点

(一)控制工作意义。

(二)控制工作类型。

(三)控制工作要求。

(四)控制工作原理。

四.审查要求

(一)控制工作意义

知识记:1.工作控制概念2 .管理突破。

理解:1.控制的一般模式2 .控制工作的重要性3 .一般控制论控制与控制工作的异同; 4 .控制工作的目的5 .急性问题和慢性问题6 .管理突破的步骤。

(二)控制工作的类型

理解:1.反馈控制; 2 .现场控制3 .前馈控制; 4 .直接控制5 .间接控制。

(三)控制工作要求

理解:控制工作要求。

(四)控制动作原理

知识记:1.反映计划要求原理2 .组织相容性原理3 .控制关键原理4 .例外原理5 .直接控制原理。

第十八章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预算管理的含义、种类、不足与改进方法、非预算传统管理方法、计划评审技术的含义、优缺点、各种综合管理方法等。 使学员在管理工作中灵活使用各种控制方法和技巧。

二.审查内容

第一节预算管理

(一)预算含义。

(二)预算种类。

(三)预算赤字支出。

(四)可变预算和零度基点预算。

第二节传统非预算管理

(一)深入现场。

(二)报告。

(三)比率分析。

(四)盈亏平衡分析。

第三节计划审查技术

(一)计划审查技术的由来和含义。

(二)计划审查技术特点。

(三)计划评审技术的优势。

(四)计划评审技术局限性。

第四节综合控制

(一)损益控制法。

(二)投资报酬率控制法。

(三)管理审查和经营审查。

第五节平衡计分卡

第六节管理审计

三.评估知识点

(一)预算管理。

(二)传统非预算管理。

(三)计划审查技术。

(四)综合控制。

(五)平衡计分卡。

(六)管理审查。

四.审查要求

(一)预算管理

知识记:零度基点预算。

理解: 1.3种预算类型2 .预算的不足之处。

(二)传统非预算管理

理解:1.比率分析; 2 .盈亏平衡分析; 3 .其他传统非预算管理。

(三)计划评审技术

知识记:计划评审技术。

理解:1.计划评审技术特点2 .计划评审技术的优势3 .计划评审技术的局限性。

(四)综合控制

理解:1.损益控制法; 2 .投资报酬率控制法3 .管理审查和经营审查。

(五)平衡计分卡

理解: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指标。

(六)管理审计

知识记:管理审计。

第十九章信息系统管理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技术的平台,以及信息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二.审查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及其功能。

(三)管理信息系统类型及其支撑决策平台。

第二节信息系统配置与技术( IT )平台管理

(一)管理信息系统配置。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平台。

(三)信息处理新工艺。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实施

(一)系统开发过程。

(二)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

(三)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问题。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影响和作用,应促进管理方式的变革; 建立和维护组织竞争优势,触发导致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沟通水平化的业务流程再造。

三.评估知识点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二)管理信息系统配置和技术平台。

(三)建立和实施管理信息系统。

(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四.审查要求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知识记:管理信息系统。

理解:1.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领域和职能; 2 .管理信息系统类型和决策支持水平。

(二)管理信息系统配置和技术平台

理解:1.管理信息系统组成部分2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平台3 .信息处理新技术。

(三)建立和实施管理信息系统

理解:1.系统开发阶段; 2 .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3 .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问题。

(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了解信息系统和技术管理对组织和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2022年10月浙江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相信通过以上内容同学们已经基本了解。 但是,理解得还不够。 学习教材的时候需要同时使用。 将考试大纲中审章对应的知识点记入教材,每个考点都要好好复习,才能通过考试。 浙江自考大纲考试资料可在全国教育考试教材服务网站查阅,如“浙江自考题库”、“浙江自考在线课程”等。 管理学原理大纲变更时,以浙江考试院最新公布为准。

以上是今天全国教育考试教材服务网为同学们整理的2022年10月浙江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下载( 2014版) )。 请作为学习的参考哦。 如果这个2022年10月浙江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下载( 2014版) ) ) )需要下载考试大纲的话,这里)自考大纲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