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发展经验值得关注。
母亲的育儿歌、祖母唱的童谣、幼儿园阿姨唱的童话、舞台上上演的儿戏、五彩缤纷的图画书……这就是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是文学女神在未开发的年轻人心中,撒下的第一粒爱花的种子,撒下的第一瓢美丽的甘露,投射出的第一缕善的阳光。
20世纪以来,中国幼儿文学走过了“光荣的荆棘路”。 五代作家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精品佳作,陪伴着几代儿女的童年,孕育了亿万儿女真正的精神成长。
今天中国最长寿的杂志是哪一本? 你可能不认为是幼儿文学期刊《小朋友》。
这本由中华书局创办于1922年4月的杂志,至今仍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今年已“高龄”96岁。
孩子的内心没有止境,以孩子为本位。
中国幼儿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儿童文学不可缺少的艺术板块也是世界儿童文学/幼儿文学中的重要艺术组成部分。
上世纪初,我国幼儿教育开始了以幼儿文学为具体教育载体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同时也开辟了当代中国幼儿文学百年历史的发展道路。
回顾中国幼儿文学发展百年的历史,结合当今现状和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以下“经验”值得特别重视。
首先,要保护“以少年为本”的儿童观和行动哲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人儿童观的转变,即努力从过去的“以父为子”、“以成人为中心”向“以幼为本”、“以儿童为中心”转变。
鲁迅先生于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文章,是中国人转变儿童观的宣言书。
鲁迅倡导“一切设施,都要以儿童为本”,社会倡导儿童“生来健全,教育要尽心,完全解放”。
这些先进观念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幼儿教育/幼儿文学努力的方向和行动哲学,《幼儿本位》是当时出版的许多幼儿教育论著的重要教育思想,具有我国早期幼儿教育事业自身的实践探索和本土经验。
其次是强调做人的观念,强调伦理道德教育和正面价值观。
幼儿教育是育人、育人、立人的重要开端,是奠定一生做人基础的时期。
因此,引导孩子如何做人处事,如何做人、做好人、做社会有用的人、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幼教/幼儿文学的核心价值追求和文化责任,这正是家长、幼儿园、社会大众对幼儿文学的期待
今天,特别需要强调儿童文学的价值目标。 诚如曹文轩提出的“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即以艺术形象化的审美愉悦陶冶和优化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塑造人的根基、根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生态观,夯实人性基础,塑造未来民族性格。
第三,有上千种方法将幼儿文学界与幼儿园教育界高度融合。
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包括幼儿文学在内,之所以在“五四”以后的短时间内得到飞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学校教育对儿童文学的重视,许多教育家是儿童文学的热情鼓吹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因此儿童文学与学校教育一直“不分家”
当时的一流教育家、艺术家、出版家如陶行知、陈鹤琴、沈百英等,都抱着为民族下一代谋福利的愿景,大专家乐于做“儿科”,编写幼儿园读本、幼儿园教法用书、幼儿文学各种文体,以及儿童最喜爱的图画书
时至今日,仍需发扬这一传统,大力倡导幼儿文学界与幼儿园教育界两界高度融合,让作家走进校园,让教师了解文学。
实际上,小教、幼教经验丰富的教师更容易成为叶圣陶、陈伯吹、孙敬修、方轶群、张秋生、蒲华清、郑春华、杨红樱、苏梅等幼儿文学作家。 都是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
第四,幼儿文学各类文体和艺术门类要全面发展,适应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文学是包括许多文体门类的文学。
21世纪幼儿文学实际上包括童歌童谣、幼儿诗、童话、故事、幼儿散文、图画书、儿戏、电影等诸多文艺门类。
在幼儿文学创作、出版、阅读普及等方面,要注意各类文体和艺术门类的健康布局和全面发展,不能偏废,甚至“一花一放”。
我现在有值得注意的倾向。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警惕,只给孩子讲图画书,忽视儿歌、童谣等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智能训练方面的作用,以及童话、故事、幼儿戏剧等对幼儿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
回顾过去,历史已经在中国幼儿文学的百年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展望未来,未来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和创新,为民族新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为共和国文学史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