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动摇了!选择复位还是共存,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心理问题。
简单地说一下瘟疫的事。
01有人对谭德塞的印象动摇了。 我是被武汉防疫感动得落泪的世卫组织总干事。
我也引用过他说的话,他说我一生中从没见过这样的动员。
其实这个故事里还有后半句话。 “我相信中国能控制这场瘟疫,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不会建议限制贸易和活动。
但是,最近这个浓眉男人转过脸去了。 他公开表示我国的“清零政策是不可持续的”,防疫政策必须改变。
其实谭德塞今天终于没有转过脸来,自从拜登上台后,他一改以往中立的立场,偏向了。
美国要“跟踪武汉新冠”,谭德塞要支持。 不能再做一次。 必须再合作一次。
最近在日内瓦发表讲话时,他说:“中国隐瞒疫情的原始信息,放弃新型冠状病毒是人工病毒的理论还为时尚早。
随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第二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跟踪调查计划,要求重审中国武汉病毒实验室等场所。
调查你m,你是道具人。
真中国是软柿子。 那么多国家要求世卫组织调查美国德特里克堡,他调查了吗? 其实谭德塞这个人是典型的政治家,利益永远比节操重要。
此前说中国的好话,也并不一定被中国人感动,主要是因为特朗普宣布退出世卫组织,拒绝交际费,他需要另找冤大头。
之后拜登赢了,民主党那一套回来了,把钱撒了个精光,谭德塞自然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对方的怀抱。
够了,这样的人我不太想说话。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少人借用谭德塞的话来质疑“清零”政策,《人民日报》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政策”。
为什么要强调“不动摇”? 说白了,是有人动摇了。
自3月s市疫情恶化以来,关于“共存”和“清零”的争论没有停止。
这背后当然有人在煽动。
他们有的想做新的,有的收钱工作搅水,有的想在“马”的潮流中制造分裂工作。
我在这方面写了很多文章,所以今天想换个角度谈谈。
02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学的角度看,“共存”和“清零”无疑属于公共决策。
公共政策学认为,公共决策会影响民众心理,民众心理会对公共决策产生反作用。
有两个客观的事实。 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如果公共政策有多种选择,人们就不能理性认识每个选择的真实体验,缺乏提前预知各自对应代价的信息。
说人话,集体是盲目的。
以“共存”和“清零”为例,在决策之前,民众不知道选择这两者会有什么区别和结果。
公共决策是如何进行的呢? 理想情况是被筛选出的精英群体基于民众的根本利益,运用自己的优势信息和更高的理性做出更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选择。
这是公共政策学的基础。
但是,另一方面,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就是精英的选择方式并不完美,被选出的精英不一定都是精英。 二是精英的马屁精未必正确,他们不能真正按照人民群众的利益决策; 三是心理学层面,人对负面体验的敏感度远远高于正面体验。
前两点很好理解。 重点谈第三点。
事实上,无论公共决策多么科学,多么全面,都会让社会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既包括选择本身对应的纸面分析水平的代价,也包括落地时绝对不能100%有效执行的现实代价。
也就是说,没有造福所有人的决策,总是有一部分人在公共决策中受到损害。
人们对损伤的灵敏度远远高于对利润的灵敏度。
例如,“归零”可以让很多人远离感染,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但民众却鲜有体会,反而“归零”带来的不便让民众体验更深。
这意味着消极体验比积极体验更敏感。
这两个客观事实使人本能地怀疑公共政策选择的正确性。
那么,解决民众猜疑的方法是什么呢? 最理想的回答是人们体验了各自不同决策的结果后,人们才能做出选择,但这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公共决策不是买水果,而是不太可能先尝后买。
03边际递减效应西方选举制度的特点似乎给了人们尝试不同公共决策的机会,但实际上是政治腐朽。
A政党提供A方案,说得天花乱坠,认为民风好,大家都投它一票,结果体验不好,引起民怨。
于是B政党乘机提供了B方案,民众们觉得可以试试就投了它一票。 短期内负面体验消除,民怨缓和,不久又发现b方案也同样不好。
所以,人们往往会发现,西方选民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候选人。
选择b不是因为赞同b,而是因为讨厌a。
即使衷心支持,在度过了第一个蜜月期后,也马上开始反感,最终,政治家各种各样的火锅,政党轮流坐庄,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根本原因在于,在资本管制下,西方精英并不是真正基于民众利益的决策。
那么,如果一个政党真心实意地根据民众的利益作出决策,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吗? 公共决策具有边际递减效应,所以还很难。
在社会管理中,某些政策出台后,最初往往管理和规范效果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的功能越来越小。 也就是说,政策管理规范的约束和引导效应不断减弱。 这就是极限减少效应。
换句话说,即使a的决策最有利于保障民众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出现边际递减效应,规范性和制约力减弱,同时民众的负面体验上升、成为主导,最终引导民众参与b的决策。
以“共存”和“清零”为例。
在无数事实面前,“清零”最有利于保障民众利益,但民众“清零”带来的负面体验却在上升,其决策受到边际递减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心理会随着负面体验的上升而迷茫,最终变成尝试“共存”的冲动。
这是边际递减效应产生的必然结果。
正如《乌合之众》作者所说,群体盲目冲动。
04迷茫的人该怎么办? 顺着民众的心情来吗? 在没有外部竞争、也不需要考虑向上发展空间的稳定社会中,这可能是最佳选择。
中国古人说的无为而治,和马爷的国家消亡论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可能会让一些人无知,但我会解释。
什么是“不存在外部竞争”的“稳定环境”? 大家听说过“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凭借某种优势(自然资源、人口等)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但长期停留在该水平上的情况。
例如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东南亚的菲律宾。
一般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问题,但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问题。
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很多,核心问题是国家工业不能实现升级,人们对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的期待不断提高。
这个“期待”变成了行政决策。
决策者根据“福利政治”的需求,顺应了这一预期,最终导致工业成本上升,原有工业能力被外部竞争淘汰,掉进了“中等收入陷阱”(人均1万美元)。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在“共存”和“清零”之间选择共存以顺应民潮,必然会陷入泥潭。
但民众的主观体验不容忽视,如果完全无视,最终会激起凶怒,稍有人煽风点火,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我再次提醒你,集体是盲目冲动的。
对人类社会进程来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一种退步,但民意在别有用心者的操纵下,可以引起这种退步。
人类社会并不是一直在前进。
看了这个,大家应该明白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清零”和“共存”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政治问题,而是涉及群体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的社会管理问题。
管理者不应该忽视民智的主观体验,不应该因为科学正确就盲目自信走到最后。
05结束时该怎么办? 一是不断用行动证明,管理者诚实以民众利益为依归,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不断调整公共政策选择,让民众产生“有了变化”的感知,抵消民众的负面体验。
“清零”政策的前提是“动态的”。 “动态”更要考验科学性和有效性,充分考虑民众的体验,不能标号、盲目乐观。
这很难。 特别是看不到尽头的时候更难,但我相信我们党能行。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面临这样的考验,我们党也多次在公共政策选择上用行动证明了非常强大的校准能力。
我觉得这次也不例外。
谢谢你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