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迎来招生“大年”,“规范化医生”会越来越多
医学生是医生的储备力量。
近年来广西医学大学招生情况如何? 医学类大学的就业状况好吗? 这些医学类院校的招生、就业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西今后的就医情况。
惊喜:医学院校迎来招生“大年”
今年因新冠引发肺炎疫情,社会给予医务人员高度关注。
高考后,医学类院校招生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今年是医学院校招生“大年”还是“小年”。
一方面,社会对医生、护士给予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医务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存在工作的危险性。
8月16日晚,广西大学的第一条投寄线(正投)出炉,谜团终于揭晓。 今年医学类院校深受考生喜爱,投寄分数线比去年普遍上升。
特别是区内医学院校,广西医科大学去年理工类录取分数线超一本62分,今年超一本73分,最低录取排名提前654名。 桂林医学院去年理工类录取分数线超过33分,今年必须超过49分才能录取,最低录取排名提前了2604名。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今年的招生情况,学校原本就没有底气。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咨询热情高涨,学校觉得今年招生情况不错。
本科第一批考生的文件送到广西医科大学时,即使是有多年招生经验的老师也感到震惊。 “有点出乎意料,我知道今年招生会好一点,没想到这么好。
”
事实上,近年来区内几所医学院校招生情况不错。
本科首批理工类录取中,医学类院校主要招收理工类学生。 近3年来,区内大学录取分数线前三位的医学类大学占了2个席位。
广西医科大学一直稳居第一,桂林医学院和广西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是一样,今年的分数线更是超过广西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的生源质量也越来越好。
2015年,该校只有三个本科招生。 2018年有5个,2019年有9个,今年有17个专业增加到本科招生。
从该校今年理工科学部的投寄分数线来看,超过一条线为9分,生源质量比较优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的国家政策也鼓励将更多医学类专业放在本科招生,让更优质的学生成为医生。
政策:倾向于医学人才培养不足的专业
综合大学的专业几乎没有永远的人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气专业逐渐冷却。
影响其冷热变化的,是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
医学类专业比较稳定。
为了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和组织体系,部分专业设置有政策倾斜。
为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短缺,解决医学生毕业后不愿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现象,2010年以来,教育部等6个部门启动了农村订单导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同年,广西医科大学本科层面招收第一批定向医学生,进入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定向)。
广西医科大学表示,定向医学生在校期间免学费、免住宿费,还可享受生活费补助,但毕业后须按照定向就业协议到乡镇卫生院工作6年。
桂林医学院2015年也有首届定向医学毕业生。
2018年,该校勘定向医学生发展情况,走访桂林、柳州、来宾、贺州、梧州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当地乡镇卫生院。 据了解,这些定向医学生普遍成为乡镇卫生院的骨干。
记者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获悉,今年我区继续招收农村订单型医学生,本科(学制五年)水平,临床医学专业(全科方向) 600名。 中医专业(全科方向) 120名,专科(高职、学制三年)水平,临床医学专业(全科方向) 500名; 针灸推拿专业100名。
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定向学生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为基础培养医学人才。
为了解决医学生过早分科、知识结构不合理、就业适应性不强等问题。
教育部在1998年的专业目录中,不再单独设置儿科学等临床二级学科专业。
但是,“二孩政策”落地后,新生儿每年出生人数不断增加,儿科工作越来越繁重,很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选择从事儿科医疗,“儿科医生短缺”也是全国性的问题。
2016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政府联合部署,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地方医学院校扩大儿科招生规模,开展儿科本科专业教育。
2017年,广西医科大学率先在本科层面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2018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等高校也相继在本科层面开设儿科专业。
广西医科大学表示,两年来,该校还适应社会需求,新增妇幼保健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信息工程等三个专业。
选择:区内医学院校80%毕业生服务广西
医学类大学的就业状况好吗? 体现在我区2019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中,医学类居我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第二位,初次就业率(截至当年8月1日)为91.61% ),仅比教育学少0.34个百分点。
广西学子的“恋家”,大部分学生留在当地,为广西的医疗事业服务。
桂林医学院表示,该校80%的毕业生选择在区内工作。
到了毕业季,外省的医院也在广西招收毕业生,但很多学生都不想出门。
广西医科大学也给出了同样的数据,该校约80%的毕业生留在区内工作,扎根广西、服务广西的外省生源也不少。
近年来,医生这个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医学生们的挑战越来越大,只能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我区医学大学的一位就业老师表示,大医院需要硕士、博士的现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本科生大多被麻醉、影像、检查等专业所接受。
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大医院为例,毕业生招聘门槛越来越高,青睐博士等学历层次较高的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竞争越来越激烈。
很多县级医院也向本科生挥手,但很多本科医学生愿意选择考研或规培这条路。
因此,各医学院校在招生就业指导时,不要忘记改变学生的思路,把目光投向县级医院。
本科生要留在大医院,只能考研,摆脱就业困境。
结果医学生报考意愿明显高于综合类院校。
我区医学类大学毕业生升学率基本在20%~30%,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升学率更高。
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临床专业毕业生升学率接近50%,口腔专业毕业生升学率超过60%。
如果从医学生嘴里听到“二战”这个词,就没有必要联想到二战了。 他们大概是第一次考试失败,正在准备参加第二次考试的学生们。
对相当一部分医学生来说,研究生一定要合格,今年考不上,明年继续报考。
记者了解到,对于2020年毕业的本科医学生来说,今后的出路只有两个,一个是考研,一个是规培。
2015年,我国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地允许5年过渡期,到2020年,新进入医疗岗位的本科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可以想象,在大医院实习三年、接受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都将成为能看、能看的“标准化医生”。 这无疑将提高我区医疗服务的质量。
资料来源: http://resource.cloud GX.cn/files/GX app/news/202008/19/591072.html _ s=1597818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