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大百年考古如何解释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题:北大考古百年,如何阐释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
作者沈和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
自1922年1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成立以来,北大考古已经走过了100年。1952年,北京大学在中国高等院校中设立了第一个考古学专业,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
“百年筚路蓝缕,初心不改; 七十载田野育人,薪火相传”,北大考古是中国考古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百年初心不变,田野工资代代相传
一九二一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
次年1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成立。
这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前身,北大考古最早奠定了野外考古发掘、多学科交叉、注重科学的学术传统。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北大考古学开拓创新,逐步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凝聚学科发展方向,形成当今北大考古的学科布局和特色,形成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融合的交叉学科考古教育体系、研究体系和考古教育思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外景拍摄。
中新社派遣回答者提供照片
1958年,北大考古学开始有计划地编写中国考古学教材,专家带领有关师生共同讨论,攻克难关。
1975年,初步编纂了《中国考古学》各段讲义及其辅助教材。
1985年,《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编委会成立,出版教材、专著、学术论文。
2020年6月,作为学科发展战略,决定建设“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教材书系”工程,继续推进和完善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育人体系,建成初具规模的外国考古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加快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学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学院立项教材涉及学科各个方面,基本构建中国考古学碎片化考古教材、博物馆学教材和古建筑教材,初步构建外国考古、城市考古、植物考古、水下考古等专业考古和文化遗产、文保教材。
《世界考古学》的中文翻译也在进行中。
考古学对中华文明探源有什么贡献?
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模式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以苏纲琦先生为代表的几代中国考古工作者自觉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苏许琦先生用“区系类型”的方法建构了起源于中国文明的“满天星斗”学说,创作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更早的提法是古文化、古城、古国)三部曲,以及原生型(燕山南北)、次生型
1987年,严文明先生提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瓣花环”模式,并发展为多元一体学说。 1989年,严先生又从考古学的角度揭示了史前社会从氏族到国家的发展线索。
这些观点至今仍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经典,并被考古学界广泛引用。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开展,延长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公信力,丰富了历史内涵,活跃了历史场面。
从2001年前期工作开始,“中华文明探矿工程”开展至今20多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现通过对良渚文化等的研究,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距今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正式形成。 这时,进入了古国文明阶段,“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中被证明为可靠的历史。
什么是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考古学解释?
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考古学阐释就是以中国考古材料为提纲挈领,结合相关历史文献,系统挖掘考古材料所蕴含的中华文明优秀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
这反映出新时代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注意考古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增强了考古材料的解释能力和将考古材料转向史料的转化能力。
礼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典型特征之一。
首先,可以分辨出与王朝礼治文化相关的考古材料,如墓葬、城址、器作、服饰等。 其形式和规模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对应关系及其内在机制。 然后,从漫长的时间视角系统梳理历史长河中变迁的谱系,综合考察其嬗变与不变,最后概括提炼出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核心。
北大考古学在建立考古学中国学派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1981年,苏纲琦先生说:“在国际范围的考古学研究中,开始出现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学派。
北大考古学先后走出苏纲琦、宿白、张忠培、俞伟超、邹衡、严文明、李伯谦等学术界泰斗、考古教育家和众多学科带头人,形成了涵盖中国考古主要研究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体系。
考古学“中国学派”的核心是原创性理论,即在本土考古学文化的基础上,构建本土理论体系。 主要是:野外考古是基础,通过野外考古获取更多的考古材料,同时进行野外考古技术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研究; 推进研究方法科学化,利用科技考古学科学提取考古材料信息,构建国内外考古研究共同语言的中华文明发展模式研究与诠释; 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建设; 文明、国家等中国标准的提出; 考古学的教育思想体系。
从2012年3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海南省博物馆联合在海南岛进行野外考古调查。
中新社记者尹海明摄
这七个方面存在递归的逻辑关系。
未来的中国考古学还将着力在人类起源和进化研究、世界视野下区域考古与文明互鉴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科技快速发展下考古技术方法和设备研发等方面建设,建设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格局的一流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在文明互鉴方面能做出什么贡献?
无论是北大考古还是中国考古,都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70年来,北大考古学先后接待了苏联、越南、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印度、墨西哥、斯里兰卡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本科生、研究生、研修生,举办了大量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座访问、参加讨论会,并与美、日、土耳其、匈牙利、波兰等国学者合作进行野外考古发掘和研究。
2019年12月,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家阿比德米巴罗拉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上分享了他主持的“非洲撒哈拉玻璃考古研究”项目的成果。
中新社记者孙自法摄
目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已完成对马达加斯加武海马尔遗址出土中国瓷器资料的收集,计划于2022年出版《武海马尔遗址出土中国瓷器研究》。 意大利西藏中国文物研究阶段性成果《帕尔马卷》图录、《那不勒斯卷》图录将于2023年发表。
另外,北大还与伊朗国立博物馆签署了备忘录,计划整理和出版阿德维尔神殿的中国瓷器资料。
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家积极开展海外考古发掘、国际重大项目合作研究,先后赴肯尼亚、埃及、北美洲、中亚、蒙古、沙特阿拉伯、柬埔寨等地,积极参与海外文明考古发掘和研究,许多海外考古发掘基地
通过对水下文化遗存和陆地遗迹、遗物的考古调查、挖掘和资料整理,在外国考古领域发出了中国声音,为中国的考古力量做出了贡献; 也增加了我们对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认识。
当前,中国考古学积极推进学术成果国际化,努力提高学科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讲好考古学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明美丽形象。
(完) )。
作者简介:
沈睿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教学与科研。
涉及陵墓制度、丧葬习俗、宗教、美术、中外文化交流考古及中古城市等领域,有《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中古中国祆教信仰与丧葬》《安禄山服散考》0755-7900000等。
责任编辑:杨先生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