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二版)

有机化学-(第二版)

作者:赵建庄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0-01所属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页数:392

有机化学-(第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040224764
  • 条形码:9787040224764 ; 978-7-04-022476-4
  • 装帧:暂无
  • 版次: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1

有机化学-(第二版) 节选

br />
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所
面临的严峻任务。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加强实施化学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有机化学等课程,
对今后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了解自然界复杂的生命现象,增强农业生态
环境意识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波谱学及现代测试手段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揭示
了有机化学反应的微观历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有机立体化学及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人们能更
多、更主动地合成出许多复杂有机化合物,尤其是与生命现象相关的有机化学命题,日益受到更
多的有机化学家的重视,为更深层次揭示自然界奥妙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化学对生命科学发展
的重要性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A.Kornberg教授曾大声疾呼的那样:“将生命理解为
化学!”
为农科大学的学生编写出具有特色,又能适合自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的有机化
学教材,确非易事。赵建庄、张金桐两位教授在多次编写教材的基础上,联合主编的这本有机化
学教材,适应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和生命科学类等专业需求,在有限的
篇幅中,简要阐明有机化学结构理论与酸碱概念后,系统地讨论了各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深
入浅出地解释了基本有机化学反应历程;结合生物界介绍了许多生动的有机化合物实例;对于四
大天然有机化合物的讨论内容翔实,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本教材内容简练、
结构合理、论述清晰、文笔流畅,是编者多年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的结晶,是一本易于教与学的好
教材。赵建庄教授主持完成的“农科有机化学教材及配套多媒体课件”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
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的《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被批准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主讲的
有机化学课程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修订的《有机化学》(第二版)已被批准
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祝愿这本教材会受到广大农科大学莘莘学子的欢迎,衷心希望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这
本教材还能不断完善,不断更新,使之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使用的有机化
学教材。
夏宗建
2007年8月
第二版前言
近年来有机化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科学迅速发展,有机化学教材的内容既要与这种发展
同步,又要适应目前各院校21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根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
教学研讨会(浙江)上制定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有机化
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农、林、牧、医、食
品、水产各专业和其他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院校及农林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包括烃类、烃的衍生物、天然有机化合物等主要内容。有关波谱学的基本知识设专章介
绍,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理。书中着重介绍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自由基反
应、亲电反应、亲核反应等反应机理;顺反异构、旋光异构和构象异构等各种立体异构现象都分别
作为独立的部分或穿插结合在讲授各类化合物的反应时加以介绍,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合物
的结构与反应机理。本书注意到了与前修课程普通化学以及后续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等’的衔
接与联系。
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有机化学,适应考教分离的形式,同时也使各专业的教学在习题作业上有
选择余地,特地编写了与之配套的有机化学习题集,另外还有配套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
本书由北京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
垦大学、塔里木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西南林学院、大连水产学院十一所高等院校
的优秀教师共同编写,他们均在有机化学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初稿完
成后,在北京为本书举行了研讨会,会后编者根据各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调整,
经过主编和副主编审稿与修改,后由主编定稿。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参编的十一所院校的领导和有关教师的关怀和支持。主审夏宗建教授
认真审阅了全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为本书写了序言。本教材的编写得到了全国高等学
校教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重点建设项目出版资助,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编辑
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 者
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