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之夜》:帕慕克笔下的历史和悬疑
奥尔罕帕慕克是史上最畅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今年10月,他的新作《瘟疫之夜》中文版问世。
奥尔罕·帕慕克是史上最畅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今年10月,他的新作《瘟疫之夜》中文版问世。
奥尔罕·帕慕克。摄影师 Hakan Ezilmez
这部充满悬疑色彩的史诗,是帕慕克构思了40年的力作。它讲述了1901年,在帕慕克虚构的奥斯曼帝国小岛明格尔岛上,几个主人公一边寻找谋杀帝国首席药剂师的真凶,一边与众人一同对抗瘟疫的故事。两条线索共同构成了这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和意蕴深远的寓言。
11月18日晚,学者马凌、作家赵松与btr做客上海融书房的陆家嘴读书会,围绕《瘟疫之夜》一书,对于帕慕克笔下的悬疑和历史展开了探讨。
活动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摄
用巧妙的叙事策略带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
活动开始,几位嘉宾首先谈起了自己对于《瘟疫之夜》的初步印象和感受。赵松指出,《瘟疫之夜》作为帕慕克构思40年、写作5年而完成的一部600多页长篇小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呈现了奥斯曼帝国晚期的社会全景。帕慕克选择了1901年这个时间点,它既是一个新世纪的开始,又是奥斯曼帝国衰败的年代。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帕慕克虚构了一个小岛,从微观视角讲述了一个跨世纪的故事。赵松认为,帕慕克选择这么一个小的切口,体现了他的文学野心。他试图用这个虚构的小岛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历史叙事空间,并用这套叙事包裹许多他所关心的话题。因此这部小说不仅仅只有它表面讲述的故事,还藏了很多故事,从而缓慢推进和展开了一个岛国世界所折射的历史。赵松感觉这部小说虽然讲的是100年前的故事,却又像现在发生的故事,那些虚构小岛上的人们似乎与我们距离很近。他建议读者慢慢阅读,体会他们对于生命状态的感知和想象。
《瘟疫之夜》
在btr看来,《瘟疫之夜》虚虚实实,有些似乎讲的是真实的历史,有些又让人拿不准。尽管这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帕慕克似乎非常享受创造的乐趣,始终用小说家的想象力激发自己的写作。这本书的封面是帕慕克自己绘制的,他甚至还为读者画了一张地图。btr表示,这种视觉上的处理对于一个当代小说家来说是很巧妙的做法。他说:“读了小说再看这张地图的时候,我发现它为我的记忆标记了一个个小小的门牌。很多情节是储存在地图里的,看到城堡或灯塔,会自然地想到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和情节。而地图上地区和街道的命名,也潜藏了很多奥妙。”
马凌提出,帕慕克6岁开始学画,而他的文学创作中也体现了鲜明的画面感。他的小说有很明显的土耳其细密画的特点,着重于在平面上表现景物的细节。很多人批评帕慕克笔下的人物不够立体,马凌认为这是帕慕克有意识的处理,他不想把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但像山坡、建筑、花草等场景,他却花费大量的笔力描述,这正是遵循了细密画的风格。
马凌认为,帕慕克的叙事风格就像土耳其地毯的编织风格。他会先拉一条主线,再把一条条线慢慢编进来,逐渐扩展。他一路在故事中藏了很多线头,读者最初是不解的,只有看到全书的三分之二之后才会慢慢看清故事的全貌,直到看到最后的那幅大画,才会豁然开朗。而真正出色的土耳其地毯,表面有一层图案,下面还隐隐约约又有一层图案,正如帕慕克的小说。
《瘟疫之夜》的叙事技巧非常值得探究。btr解释说,这本书的前言作者并不是帕慕克本人,而是全书的叙事者——帕克泽公主的曾外孙女。她研究了帕克泽公主当年写给姐姐的信,想为信件写一个序,渐渐把序写成了整本小说。这一安排会给读者一种奇异的感觉,而作为男性作家的帕慕克,也可以借助这位女性叙事者的视角探讨更多的话题。
另外,尽管采用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但帕慕克并没有百分百沉浸其中,他时不时会跳出来打破“第四面墙”,从叙事者变身评论员。通过这些巧妙的叙事策略,帕慕克把一段沉重的历史,一个紧张的悬疑故事,用一种放松和自然的方式讲出来,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为新奇有趣,更容易产生愉悦感。
赵松指出,帕慕克采用一种带有游戏性的假历史书写,提醒读者的心态不要太沉重,不要严格地拿这本书对应历史,而是更多地去享受他所提供的叙事乐趣。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依然热衷于处理复杂而沉重的题材,但更倾向于用相对轻松的方式、从小的切口入手去处理它们,可见功成名就后的他,依然有不断的文学追求。
颠覆传统认知的悬疑,揭示了历史的偶然性
帕慕克的小说通常含有浓重的悬疑色彩,这点在《我的名字叫红》《白色城堡》等作品中均有所体现。而《瘟疫之夜》中更是体现了双重的悬疑,即故事的悬疑和叙事的悬疑。对此赵松提出,帕慕克的反复叙事就像破案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信息,一点点向小岛深处推演。他用这种游戏般的手法,配合戏谑与反讽,制造出真假莫测的效果,让读者无法得出模式化的判断,这里面隐藏了叙事逻辑的反结构。从这点看来,帕慕克是一个非常当代的作家,他不仅仅在讲故事,更是让读者去重新思考真相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会发现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东西都在不断地转换。“我们发现从小岛的疫情开始,到最后经历那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像革命一样的事情,最后变成独立的共和国,所有贯穿的事件和背后的背景是极其跌宕和有趣的剧变时代,那个时代吞没了无数的生命,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哪去了。他留着这条线索,一直写到幸存者,后来还有机会去写明格尔共和国的历史,帕慕克赋予了这个故事一种童话般的色彩。”他说。
谈及悬疑,我们很容易想到要寻找所谓的真凶。但btr指出,在《瘟疫之夜》中人们有着不同的考量和诉求。有人想赶快找到替罪羊,有人想找人承担所有的东西,这是发生在整个社会和历史语境里的悬疑。
马凌认为,帕慕克在小说中采用的悬疑手法,其实颠覆了我们过去对悬疑的认知。他告诉我们很多看似不相干的事情,是为了强调历史中无数的偶然,某个小人物的某个动作就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帕慕克想告诉我们,在历史中,对于未来的观感,或者对于未来的期待,到底是如何反转的,我们为什么看不到真正的未来。”她说。
关于瘟疫,探讨的依然是人
帕慕克从2016年开始写《瘟疫之夜》,当时他没有预料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btr解释说,新冠疫情暴发后,帕慕克还做了一些修改,补充了一些关于流行病学的研究。更有意思的是,不同的宗教和种族对于防疫措施的不同观点在书中也有所体现。另外,流行病从一开始的传闻,到后面人们如何去面对瘟疫,传出怎样的谣言又如何想去掩盖,对于人们种种的心理动机,帕慕克都进行了具体而深刻的描述。
赵松认为,帕慕克在描写瘟疫的过程中,试图探讨的是人的一些异常思维,那些情绪化的、冲动的、不可名状的思维,以及由此导致的偶然性,这些东西渗透到整个社会系统里的时候,会导致整个系统发生变化,就像病毒一样篡改电脑系统,最后导致大的崩溃。“这里隐含的更多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即人类在地球上的存续。地球上的人类已经有80亿了,它不是一项值得炫耀的成绩,而是一个问题。这是整个地球都在面临的问题。”赵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