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城市里的孩子失去了乡土,怎么弥补却各有各的用心

城市里的孩子们失去了乡土,这事儿大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只是怎么弥补却各有各的用心。花点钱,在大日头底下陪着孩子体验一下除草种菜,也是一种选择吧。

城市里的孩子们失去了乡土,这事儿大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只是怎么弥补却各有各的用心。花点钱,在大日头底下陪着孩子体验一下除草种菜,也是一种选择吧。但更常见的,大约只能是讲故事了。偶尔去学校给新一代城市里长大的小孩,讲那些中国传统的神仙狐鬼,一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孩突然举手:“老师,这是封建迷信。我喜欢自然百科,不喜欢中国迷信。”一愣之后不禁哑然。人人都夸故乡好,回头看却发现早已没了故乡。玫瑰色的梦影逐渐褪去,只余下絮絮叨叨的过去好、乡土好、传统文化好。至于如何好、好在哪,大抵是说不出来的。只好用一些诸如质朴、生动、活泼之类的空话,去注解原本的那个空话。又或者将一些现代人的诉求,缘木求鱼,反扣在那些古老的故事里。像命题作文般,来来回回,总是那么几个名字,哦,盘古开天,哦,女娲造人,哦,夸父逐日,哦……可抛开“传统文化”这四个字,你还愿意给孩子讲这些故事吗?

周静老师的这套元童话系列,虽然是儿童文学,却有着让成年人爱不释手的魔力。甚而生出惭愧,围绕民间文学做了这么些年的学问,竟然是第一次读周静的书,第一次听周静讲讲这些如梦似幻的乡土故事。

孩子的世界总是细腻而具体的,他们会被“扑通扑通”的拟声词逗得咯咯直笑,却不会被成人习以为常,甚而追捧的那些时髦的空话所迷。他们要的,只不过是纯粹好听的故事罢了。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重述那些老故事只会是徒然的。孩子不喜欢,纵使传承了一万年、万万年,又如何能继续存活下去呢?进一步说,如果以“纯粹好听”为拣择标准,大约可以筛下如今市面上大多数打着“中国传统文化”旗号的童书绘本,而周静的这套“元童话”,则是应当放置于这条基准之上的。

譬如,被人说烂了,孩子们也听烦了的“后羿射日”故事。周静并没有选用常规的后羿的视角,或者,假造一个旁人的、叙述的视角。她竟然是以“为害人间的”、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十日”,作为叙事的主体的(《日出扶桑》,收入《一个点慢慢长大》)。如此险峻的破题,不禁让人隐隐地为她捏一把汗。可细细读进去,因为这主体的切换,竟然又有了不同的体验。十个太阳轮流升上天空,到了夜里,竟然成了他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每一个“值日的太阳(都会)给大家讲一天的见闻”。今天你见到了女娲,明天他又看见了大禹,每一个神话奇异的故事,在这里都成了太阳们落日之后的谈资。有时开怀大笑,有时又羞红了脸,毕竟“世界这么大,总有很多事情发生”。这些灼灼燃烧的太阳们,俨然一群不更事的顽童,扒在墙角,偷瞧成人世界的千奇百怪。

《一个点慢慢长大》

而就像所有孩子一样,周静笔下的这十个太阳宝宝,竟然也在父母不注意的时候,偷跑了出来,在天空中肆意乱窜,只为着见到更多新奇,更多故事……直到最后,命定的英雄后羿才姗姗来迟,像所有的神话一样,射去多余的太阳,给人间带来清凉。只是,此时的“劫后余生”竟然生出了与众不同的意味。“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日子,即使每天都能飞上天空,也找不回曾经的快乐。每个阴云密布的雨天,都是太阳躲在云后落下的眼泪。”英雄的神话,化作了兄弟的亲密回忆,甚至在从小便是孤零零的独生小孩那里,同样意蕴丰厚。小时候,谁心底不是这般叽叽喳喳,无数个念头乱窜,管不住的调皮闯祸呢?可慢慢地,经历了巨人的敲打,心思简单了,行止规矩了,而成熟也就无可奈何的降临了。

这样的童话,岂但孩子们喜爱,给孩子念故事的成年人都不能不心生欢喜。类似新颖的破题在这两本童话中,不是孤例,《流波山的夔》《归墟的神山》《无影的寿麻》等篇中,周静都将古老的故事读出了新意。而这种新意,也并非写作者刻意地别作新章,而是她独特观察的自然流露。正如周静在书末的作者手记《我想写什么》里说的一样,当她读到“《大荒西经》里有这样一段‘寿麻正无影,疾呼无声’。寿麻立于太阳下而没有影子,大声呼喊却没有声音”,于是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神,他要面对什么?”于无疑处有疑,在文字与句点中间细小的缝隙中,种下故事的种子。受此细节滋养而生的故事,才能如这般时时在意料之外,却令读者情动于中。神话故事里,不知名的细节打动了作者,而作者的思考与想象则打动了每一个进入她“元童话”世界的读者。

但如果仅仅强调周静“元童话”的创新,显然是偏颇的,甚至辜负了作者的苦心。如果只追求新意,作者打开放开想象的天马行空,何必戴上旧故事的枷锁?正是在新与旧、现代童话与旧时神话的融合中,才显出“元童话”的独特魅力。初看“元童话”这个称呼,好像有些蹭“元宇宙”热度的嫌疑。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读下来,不难发现作者的野心勃勃。这里的元,竟然是元历史、元叙事、元神话的元,是深掘文化根脉、复现民族肌理的溯本求源。读这薄薄两册故事,时常感慨,作者仿佛是要从无数的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里,提炼出那么一点纯粹的属于中文世界的美与灵性。回过头,再以想象与文字铸其骨骼,丰以血肉,重塑出独属于中华文化的童话故事来。

这一点在《月光照耀大地》这本书中,尤其明显。相比于《一个点慢慢长大》,《月光照耀大地》里收录的故事原型,都不那么耳熟能详。甚至对于不熟悉民间故事的读者来说,恐怕这就是一本由现代人撰写的现代童话集。但只要曾经接触过传统民间故事,曾经听过上一辈、上上一辈的老人们用陌生的乡音讲古,我们就不难从中读出民间故事的基本模式类型。《石发姑娘》里的神奇交易,《运粮驴》里的神仙报恩,《石头的名字》里的三个兄弟,这些都是民间故事里常见的经典母题。但周静所做的,并非简单的以现代的语言重述民间母题,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以旧瓶灌装新酿,而是用新鲜的文字带领读者重温曾栖息在这片土地上的“老人”们朴素却美好的心灵世界。

《月光照耀大地》

以《半汤湖》一篇为例,从民间故事的角度,故事的原型显然来自于一般的地名由来传说,就连主人公也是没有名姓的姐姐与妹妹。姐姐勤快,妹妹懒惰——一个经典的母题,一个老奶奶两次问姐姐妹妹讨水喝,遭遇了不同的对待——又一个经典的展开,于是说出了不同的神奇的话语,对姐姐说,“你给我热水喝,我也给你热水喝”,对妹妹说,“你给我凉水喝,我也给你凉水喝”。果然,之后在湖中洗衣服的时候,即使在冬天,姐姐感受到的依旧是热水,妹妹却只能在冰凉的水中冻红了双手——这依旧是经典的民间文学母题,好报与恶报。但就是在这里,故事的走向有了新的发展。

吃了懒惰苦头的妹妹,竟然没有半点心生嫉妒,也没有“幡然悔悟”。不愿意连累姐姐的妹妹,选择到湖的另一头洗衣服,久而久之,这湖水竟然一分为二,一半热,一半凉,成了名副其实的“半汤湖”。而姐姐妹妹,也依旧一个勤劳一个懒惰,“但她们也高高兴兴的。冬天,半汤湖上有一半湖面被冻上了厚厚一层冰。阿妹领着阿姐在这里滑冰,她们滑得多快呀,阿姐觉得自己像是要飞起来。她听到阿妹欢快的笑声,‘真好听!’她心想”。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留了个长长的美丽的尾巴。好像什么都没有说,但又好像说了一切一切。民间故事里说道理、讲道德的地方,被作者小心翼翼的切割下来,再以美好与快乐填补说教留下的窟窿。但这样的修修补补,却并不损伤故事的神髓骨骼。对于熟悉中国文化审美的读者来说,依旧可以看清民间故事的内核与轮廓。对于孩子们而言,却多了许多阅读的快乐,增添了故事的滋味。毕竟,又有哪个淘气包,喜欢听到恶习受到惩罚的“老话”呢?

“滋味”大约是最贴合周静元童话内核的两个字了。甚而进一步说,“月亮的光”和“世间的盐”,这两个意象最是能够给元童话的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月光照耀大地》一书的第一篇《月亮的盐》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讲月亮高悬天空,听着人们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听着听着竟然化作月光,又重新洒向人间,照在山间石上,凝结成雪白的细盐。黑漆漆的夜里,就这么有了故事、有了月光、有了滋味。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故事竟然仿佛作者的自喻。在一次采访中,周静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回忆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想到哪讲到哪,走到哪,看到什么,想起来就讲”。大约小时候的她,就是这样走到哪,听到哪,看到什么,就听什么。如此这般听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于是便像月亮一样,把这些故事化作有着柔美光泽的文字,播洒出来,在孩子们的心头种下各种各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