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心理学00031》自考大纲下载及2022年10月教材版本)
青海心理学自考大纲怎么查?2022年10月青海自考00031心理学考试大纲版本在青海教育考试院官网中可以查看,也可以于本文查看心理学考试大纲,或者下载自考大纲电子版。2022年10月自学考试将近,同学们抓紧时间复习起来,利用好心理学自考考试教材、考试大纲、考试题库等考试资料,以便事半功倍!
00031心理学自考考试大纲(2015版)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学分 | 大纲名称 | 教材/推荐用书名称 | 主编 | 出版社 | 版次 |
心理学 | 00031 | 4 | 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 心理学 | 张厚粲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5年版 |
注:1、本目录内的课程学分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点击下载:00031心理学自考考试大纲
《心理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初步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
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3.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4.心理学研究方法
5.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本章难点:
1.心理学的概念
2.心理学流派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第二节心理科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
四、格式塔心理学
五、精神分析学派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七、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客观世界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三、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学的概念
(二)心理诞生的标志
(三)心理学的分支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心理学的概念
1.识记:心理学的概念
2.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
识记:科学心理学产生的标志和创始人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领会: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生理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了解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作用及大脑各部分的分工。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突触的工作方式。初步理解现代科技对研究大脑活动的重要作用。了解内分泌系统。
本章重点:
1.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2.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及大脑各部位的分工
3.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突触的工作方式
4.现代科技手段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章难点:
1.中枢神经系统与大脑各部分的功能
2.脑成像研究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元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二、外周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三、神经元的构造与功能
第二节大脑半球的构造与功能
一、大脑半球的主要构造
二、大脑皮质的分区及运作机能
第三节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一、脑的不对称性
二、手的一侧化研究
第四节探讨人脑奥秘的方法
一、脑电图
二、脑成像技术
第五节内分泌系统
一、内分泌腺的概念
二、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
三、考核知识点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二)神经元与突触的构造与功能
(三)中枢神经系统
(四)大脑皮质的分区与运作
(五)脑的不对称性
(六)脑成像技术
(七)内分泌系统
四、考核要求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1.识记:中枢神经系统
2.领会: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与外周的联系
(二)大脑皮质
1.识记:大脑的分区
2.领会:大脑皮质各分区的主要功能
(三)脑的不对称性
1.识记:大脑两半球的差异及语言中枢的位置
2.领会: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及协同活动
(四)探讨人脑奥秘的方法
领会:脑成像技术对心理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五)内分泌系统
识记: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第三章意识与注意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注意的概念及其与意识的关系,了解睡眠的几个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本章重点:
1.意识的概念
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3.注意及其种类
4.生物节律
5.睡眠与梦
6.催眠现象
本章难点:
1.意识的状态
2.睡眠与催眠的区别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一、什么是意识
二、意识的状态
第二节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三、注意的种类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
二、睡眠与失眠
三、梦
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
一、催眠
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意识的概念
(二)意识状态与注意的参与
(三)生物节律的特点
(四)睡眠的阶段
(五)失眠的种类
(六)梦的特征与研究
(七)催眠的概念、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催眠理论
四、考核要求
(一)意识的性质
1.识记:意识、无意识
2.领会: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
(二)生物节律
1.识记:生物节律、日节律
2.领会:生物节律与睡眠
(三)睡眠与失眠
领会: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失眠的种类
(四)催眠现象
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和听觉产生的机制。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本章重点: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3.视听觉的机制
本章难点:
1.感知觉的过程
2.社会知觉的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一般概念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
二、基本视觉现象
三、视觉的机制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二、基本听觉现象
三、听觉的机制
第四节知觉感觉的整合
一、知觉的一般概念
二、知觉的特性
三、几种复杂的知觉及其机制
第五节社会知觉与社会认知
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三、考核知识点
(一)感觉的基本概念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三)基本的视觉现象和机制
(四)基本的听觉现象和机制
(五)知觉的_般概念
(六)知觉的特性和机制
(七)社会知觉的_般概念
(八)社会认知的过程
四、考核要求
(一)感觉概述
1.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
2.领会: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
1.识记: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
2.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
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象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
1.识记: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
2.领会:知觉的机制
3.简单应用: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五)社会知觉
1.识记: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社会知觉的特性
2.领会: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记忆与学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的类别、记忆系统中各成分的特点及关系,了解遗忘的规律及主动遗忘的作用、记忆与学习的关系,掌握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及学习策略。
本章重点:
1.记忆的过程
2.记忆系统
3.遗忘的规律及克服遗忘的方法
4.学习策略
本章难点:
1.记忆系统中各成分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3.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三、记忆的类型
第二节记忆系统
一、感觉记忆
二、短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第三节遗忘
一、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
二、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三、有意遗忘
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第四节学习
一、学习的定义
二、对学习理论的不同理解
三、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四、学习的分类
五、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记忆的概念与基本过程
(二)记忆的类型
(三)记忆系统
(四)遗忘及遗忘曲线
(五)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六)克服遗忘的方法
(七)学习的概念与分类
(八)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记忆的概述
1.识记:记忆
2.领会:记忆的过程、记忆的种类
(二)记忆系统
1.识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领会: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征与区别,记忆系统间各成分的关系
3.应用:说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长时记忆储存与建构的特征
(三)遗忘
1.识记:遗忘
2.领会:遗忘曲线,遗忘的原因,主动遗忘的作用
3.应用:如何提高记忆能力
(四)记忆与学习
1.识记:学习
2.领会: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种类,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3.应用:学习的策略
第六章思维与创造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思维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思维的基本特性,概念形成的过程和问题解决的实质和步骤,形成问题解决的有关理论模式,了解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掌握想象和创造性的概念、测量、影响因素等,掌握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训练的基本
方法。
本章重点:
1.思维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机制
2.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有关条件
3.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
4.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5.创造性的概念、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本章难点:
1.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创造性的测量
3.创造性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和种类
第二节概念的形成过程
一、概念的心理学定义
二、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
第三节推理和问题解决
一、推理
二、问题解决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第四节想象和创造性培养
一、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三、考核知识点
(一)思维的概念和过程
(二)思维的机制
(三)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四)推理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五)问题解决的概念、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
(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及其影响因素
(七)创造性的概念
(八)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九)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力培养
四、考核要求
(一)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1.识记:思维的概念,思维的特征
2.领会:思维的机制
(二)概念的形成过程
1.识记:概念的性质和分类,概念的功能
2.领会: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三)推理和问题解决
1.识记:推理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概念
2.领会:推理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
(四)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
1.识记:想象的概念,创造性的概念
2.领会: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第七章智力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智力的基本概念及各种不同的智力理论,理解智商的含义与计算方法,了解智力的个体差异与发展特征,了解智力测验的发展及其科学性的指标,掌握遗传、环境、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本章重点:
1.智力的性质及类别
2.智商与智力差异
3.几种主要的智力的理论
4.智力测验
5.智力的影响因素
本章难点:
1.智力的性质
2.智力的理论
3.对智力测验的正确理解
4.智力发展的特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智力的概述
一、智力的性质
二、智商与智力差异
三、智力发展的特征
第二节智力的理论
一、智力的因素论
二、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智力的认知理论
第三节智力的测量
一、智力测验概述
二、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三、经典的智力测验
四、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第四节智力的影响因素:遗传与环境
一、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三、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四、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智力的基本概念:与能力、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二)智商的计算包括计算公式及智力差异
(三)智力发展的特征
(四)重要的智力理论
(五)智力测验的技术指标
(六)智力的影响因素
四、考核要求
(一)智力的性质
1.识记:智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常模
2.领会:智力的类型,智力的发展特征,智力与能力的关系
3-应用:如何看待智力差异与发展
(二)智力理论
1.识记:智力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2.领会:各理论的主要观点与差异
(三)智力测验
1.识记:常模、信度、效度、离差智商的计算
2.领会:智力测验的性质与类型,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区别
(四)智力的影响因素
1.识记:遗传因素,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
2.领会:智力的影响因素
3.应用:如何分析智力测验的结果,发挥智力测验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八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动机与情绪情感的概念,掌握动机理论,了解动机与情绪情感的种类,把握动机和情绪情感的作用。
本章重点:
1.动机的概念、功能与产生
2.动机的种类
3.社会性动机
4.动机理论
5.情绪情感的界定与种类
6.情绪情感的表达
7.情绪情感的功能
本章难点:
1.动机与彳了为的关系
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3.动机理论
4.情绪情感与动机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乂
二、动机的产生
三、动机的种类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二、成就动机
三、权力动机
四、工作动机
第三节动机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认知与期待理论
第四节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三、情绪情感的表达
第五节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
(一)动机的概念与特征
(二)动机的产生与作用
(三)动机的种类
(四)社会性动机
(五)动机的理论
(六)情绪情感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
(七)情绪情感的种类
(八)情绪情感的表达
(九)情绪情感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一)动机与行为
1.识记:动机、需要、诱因
2.领会:动机的基本特征,动机的功能,需要、诱因与动机产生的关系,动机的种类
3.应用: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二}社会性动机
1.识记:成就动机、工作动机、交往动机
2.领会:成就动机的成分,工作动机理论
3-应用:影响成就动机高低的因素,社会性动机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三)动机理论
1.识记:成长动机、认知与期待理论
2.领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应用:用认知期待理论解释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现象
(四)情绪情感的概念
1.识记:情绪情感、心境、应激
2.领会: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表达方式
3.应用:如何保持良好的心境
(五)情绪情感的功能
应用:说明情绪情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
第九章人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人格基本概念与特性,了解人格的不同结构成分,掌握人格的两个主要理论,了解各种人格差异,了解人格的测评方法,理解影响人格的重要因素。
本章重点:
1.人格的概念与特性
2.人格的结构
3.人格理论
4.人格的影响因素
本章难点:
1.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2.人格理论
3.认知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界定与特性
二、人格的结构
第二节人格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二、气质差异
三、性格差异
第三节人格描述
一、人格特质
第四节人格成因
一、生物学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家庭环境因素
四、早期童年经验
五、学校教育因素
六、自然物理因素
第五节人格测量
一、测验法
二、投射法
三、情境测验
四、远距离人格测量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人格的概念特性
(二)人格的结构
(三)人格特质论与类型论
(四)认知方式
(五)人格测评方法
(六)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四、考核要求
(一)人格的概述
1.识记:人格、气质、性格、自我意识
2-领会:人格的特性,气质类型,气质与性格的区别,自我调控的三个系统
3.应用:如何看待人的气质差异
(二)人格理论
1.识记:特质、个别特质、共同特质
2.领会:特质的种类,现代特质理论,类型的三种模式,特质论与类型论的关系
3-应用:描述各种人格差异的特征
(三}认知方式
1.识记:认知方式
2.领会:各种认知方式差异的特点
3.应用:在教育中如何发挥不同学生其认知方式的优势
(四)人格测评
领会:人格测评的主要方法
(五)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1.领会: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2.应用:在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第十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和特点,人际喜欢和吸引的条件,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群体的特征和结构,群体和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本章重点:
1.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2.人际吸引的条件
3.沟通的基本过程
4.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人际关系的测量
本章难点:
1.社会影响
2.社会测量结果的处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二、人际交往的理论
第二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一、人际沟通
二、人际吸引的条件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第三节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一、群体的一般特性
二、社会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人际关系理论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三)人际吸引的条件
(四)群体的概念和特征
(五)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六)人际关系的测量
四、考核要求
(一)人际交往的需要和人际行为取向
1.识记: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2.领会: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二)人际沟通、人际吸引的条件
1.识记:沟通的概念和沟通的影响因素
2.领会:人际吸引的条件
(三)群体及其影响
1.识记:群体的概念和特征,社会助长,从众,去个体化,群体极化,群体思维
2.领会:从众和服从的基本原因
(四)人际关系的测量
1.识记:社会测量法
2.领会:社会测量法的原理
3.综合应用:社会测量法结果的处理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压力、挫折、焦虑等概念,理解和掌握压力、挫折、焦虑的处理策略,掌握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本章重点: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2.压力的概念、来源和应对策略
3.焦虑的概念、类型和产生原因
4.挫折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5.焦虑和挫折的应对策略
6.心理防御机制
本章难点:
1.压力、挫折、焦虑的应对策略
2.健康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科学的健康观念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心理健康与压力
一、压力及其来源
二、压力的身心反应
三、压力的影响因素
四、压力的应对策略
第三节焦虑
一、焦虑的概念
二、焦虑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
三、焦虑的处理策略
第四节挫折
一、挫折的概念
二、挫折的产生原因
三、挫折后的反应
四、挫折的应对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二)压力的概念、来源
(三)应对压力的策略
(四)焦虑的概念、类型、原因
(五)焦虑的处理策略
(六)挫折的概念与产生原因
(七)挫折后的反应
(八)挫折的应对策略
(九)培养健康人格的途径
四、考核要求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识记: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
2.领会: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二)心理健康与压力
1.识记:压力的概念
2.领会:压力的来源,压力的影响因素
3.简单应用:压力的应对策略
(三)心理健康与焦虑
1.识记:焦虑的概念,焦虑类型
2.领会:焦虑产生的原因
3.简单应用:焦虑的应对策略
(四)心理健康与挫折
1.识记:挫折的概念,挫折的类型
2.领会: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的防卫方式
3.简单应用:挫折的应对策略
(五)塑造健康人格
1.领会:健康人格的特征—乐观与抗逆力
2.综合应用:如何培养健康人格
第十二章毕生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个体各阶段的认知发展过程,情绪情感与社会性发展过程。
本章重点:
1.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2.儿童期的心理发展过程
3.成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本章难点:
1.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问题
2.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3.成年期心理发展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一、儿童期的生理发展
二、儿童期的认知与语言发展
三、儿童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一、青少年的身体发展
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四节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成年初期的发展
二、成年中期的发展
三、成年晚期的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二)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四)成年期的发展特点
四、考核要求
(一)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1.识记: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关键期
2.领会: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二)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1.识记: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
2.领会: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个体的认知差异,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发展的观点
(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1.识记:情绪情感的特点
2.领会:青少年人际交往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1.识记:成年期各阶段的发展任务
2.领会:成年期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
以上就是2022年10月青海00031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青海自考其他考试科目的大纲可以关注“青海自考大纲”栏目。青海00031心理学自考大纲并非每年都会更新,一般全国统考课的科目大纲变动不大,除非该科目换了新教材,有时即使换了教材版本,大纲也未必变动。总之,每期自考考试前同学们都先关注青海考试院发布的教材大纲版本目录,如心理学大纲变动,以青海考试院最新公布为准就不会出错~
以上就是今天全国教育考试教材服务网给同学们整理的青海《心理学00031》自考大纲下载及2022年10月教材版本),仅供学习参考哦,如果需要下载这青海《心理学00031》自考大纲下载及2022年10月教材版本)考试大纲,可以点击这里(自考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