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用三年时间,带出4个G5的学生

【锦秋计划简介】锦秋A-level是隶属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的高端子品牌,提供“雅思+A-level+留学申请”一站式升学方案,旨在帮助国内中学生申请世界顶尖大学本科。

新航道锦秋A-level与英国Edexcel考试局取得合作,在十五个城市获得考点授权,为学生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考试报名和综合服务,确保学生学得专心、考得放心。

2017-2021年,锦秋A-LevelQS前100录取率96%,前50录取率87%,G5录取率22.5%。

【张畅老师简介】新航道武汉化学与生物带头人,硕士学历,物理化学&英语双学位。

三年教授国际学科课程的经验,教学体系成熟,课堂生动活泼,带出数位G5 院校学生。

每一个人的求学路上,都会遇到那么一位或者几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师,如今已经成为一名老师的张畅,就曾经在高中时遇到这样一名老师——“我的英语老师当时刚刚毕业不久,很有激情和热情,经常会给我很好的引导,然后我就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想这样,给人正面的影响。

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曾经被引领着前进的张畅,如今也成为了一名老师,作为锦秋化学和生物学科带头人,他接过了引路的烛火,带领着尚在求学路的孩子们,这也不失为一种“传承”。

今年,他的学生里,有申请到帝国理工(IC)机械工程和生物工程的Ravel和Brain,也有到伦敦大学学院(UCL)化学和环境工程的Brandon和Mary。

能带出4个G5的学生,不仅仅是依靠学生自己的良好基础,也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学生老师互益互通的必然。

以此为契机,我们采访了张畅老师,我们问了很多问题,也探讨了一些些理念和心得,读完这篇文章,你会了解到:

如何规划和坚持,跑完这1-3年的求学“马拉松”;张畅老师眼中,能够直申名校的国际生的共同特点;学生、家长、老师的三方关系如何处理,各自的角色是什么;好的成绩是日常过程的结果呈现,A*是一种必然;

以及最后,张畅老师对于选择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学生与家长们的看法是:Thinking bigger & further!

凡事预则立,提前沟通,跑好马拉松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活跃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自尊心,面对世界,探索世界,对抗又和解,叛逆不失锋芒,1-3年的学习周期说长不长,但是足以让一个学生发生很大变化,作为“引路人”的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一份名为“陪伴”的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Q:在和各式各样的学生接触当中,有没有觉得会有一些比较“难搞定”的,最后是怎么和他们完成教学和沟通的?张畅老师:应该不算有。

因为来新航道学习的同学,都是想取得成绩的,是有对应目标的。

所有的学生在第一节课,我们就要树立一个rule,我们当面沟通好,很深入地谈一下:我们上课的时候该怎么样,我希望你怎么样,你希望我怎么样,谈好了之后,后面我们就这样去执行。

如果你不想遵守了,你想要违规了,那我们就要再谈一谈为什么了,就是这样不断地保持沟通,确保这个执行。

因为大部分学生,自尊心还是比较强的。

如果他觉得OK的事情,他和你说好了,他基本上不会去违背。

Q:那么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是怎么量身制定教学方法的?张畅老师:当我们接触到一个学生的时候,一方面我们会通过新航道的EAS系统中的学生档案文档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另外一方面我会通过助教老师和学生沟通一下,看下学习的内容:学校现在是什么阶段,现在学什么。

制定好第一节课的规划和要求:要带什么东西,作业能不能完成,先跟学生规划好,把目标确定了,规矩确定了。

然后在第一次上课的过程中,你就能发现这个学生的情况和你沟通了解到的有一些出入,实际情况可能跟你想得有点区别。

所以我们会去调整。

第一节课后我们会出一个反馈,这个反馈就是学生上课的情况、你对他第一节课下来整体的感觉,都会写在里面。

后面上课的节奏就会根据具体情况再调整,这个不是固定的,因为我们现在都是一对一的。

Q:那么第一节课之后,接下来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我们又是怎么去引导他们坚持下来的呢?张畅老师:对,学科不是雅思托福,可以寒暑假突击学习,学科学习历时比较长,怎么让学生在学生过程中能坚持下去是我们必须思考、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学生来到新航道的时候,我们都会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大框架,告诉他我们会一起学习到什么知识,步骤和阶段是什么样的。

比如说他从IG开始学起,我会告诉他,我们高一学IG,高二学AS,高三学A2,这是一个逐渐上升的一个过程,IG是科普、基础,AS是IG的升级版,A2是AS升级版,会更难一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高三学。

每个阶段我们会学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哪些是难点,哪些稍微简单一点,你每个期中、期末会考什么,每一个时间节点,我会告诉你,这样他在学得时候就会有一个整体框架和很多拆解掉的小目标,每一步都能收获得很清晰,就不会觉得很漫长。

Q:对于老师来说,不断地再重复这个长时间的陪伴过程,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张畅老师:的确这种时长和重复也是一种对老师的考验,通常来说你的教学年龄越长的话,你要对抗的教学疲惫感也就越强。

但是我目前还没到这个阶段,或者说我觉得我也很难到这个阶段,一方面我们在不停地输入,保持这种新鲜感,因为老师是一个要输出的职业,你要输出的话就要有大量的输入,而且不是单纯的输入输出这样,你要内化、总结,形成有体系的东西输出给学生。

要精益求精,不仅是你的知识点,还有你的知识面,国际课程其实有很多体系,AB、AP、IB、A-level,A-level里面还有CAE、艾德思、AQA,所以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积累,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另外一方面就是老师也需要支持、鼓励和抱团,我们叫小组,新航道学科小组,。

我们内部会定期组会,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我们在组会上都会进行分享,这是一个很好的排解方法,因为大家都是教这个(化学/生物)的,遇到的问题会有类似性或者相通性,可能帮助你整理方向、找到解法。

拿到名校入场券,这些孩子的共同特质是……

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独特的,但是我们知道,无论是高考课程体系还是国际化课程体系,最终都会有相应的考核项目和申请标准,以挑选出真正适合的学生进入学校,比之高考的清晰线,国际名校的申请准入线却没有那么的“白底黑字”,带出5个G5学生的张畅,又是怎么看待这些孩子们身上的共同点和独特性呢?Q:就是所谓的名校生,他们真的和其他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吗?张畅老师: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去努力。

从我的层面去感觉的话,带目标院校是G5的学生时,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

首先他们的目标规划会非常清晰,自主性也非常强。

这里不仅仅指的是学习,也有他对自己以后人生的思考和规划,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就比如说今年去了帝国理工(IC)的一位同学胡昌瑞,就能明显感受到,每次上课都是带着问题来的,上课的过程很高效,先解决他的问题,然后我们继续按照计划来推进课程的细化学习。

从择校上,他的目标一直都很坚定,就是G5,从准备step考试, 到后面的IC 面试和笔试,他都想成为最优秀的那一批人。

其次就是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非常踏实,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去走。

比如我们学到chemical equilibrium(化学平衡,AS考试中的重要计算题考点之一)的时候,我们在会先讲解该类计算的一般解题思路,也就是I.C.E的方法,之后讨论了几种不同的题型,最后在来练习该知识点的对应真题。

正是因为在课堂上没有一味地去追求进度,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实课上重难点的讲解和练习,课下作业完成的认真,碰到不会做的题目的才比较少,能真正的理解和吸收。

最后就是他们的自身知识体系比较扎实,当然这也是支撑他们去追求比较高的目标的底气之一。

还是以昌瑞为例,他自己每次听完课之后都会把课程笔记总结一下,长此以往会形成一份比较系统的知识点总结,由于是用ipad记的电子版笔记,在后期复习以及刷真题过程中可以查漏补缺,及时把真题中出现的新考法或者漏掉的知识点补上。

最后可以在考试的后期,昌瑞可以在考试的后期清楚地知道某一个知识点是出自哪一个章节以及大致的考查形式。

比如 acyl chloride 出自 A2 26章 the derivatives of carboxylic acid, 主要考察 acyl chloride与其他 nucleophile 发生condensation reactions. 非常的明晰,有了自己的逻辑。

Q:都说国际化的方式是更加注重学生本身的开拓性和创造力,但是他最后还是会有一个标化成绩,从这个角度讲,名校他真正想通过成绩看到学生的什么东西?标化成绩是一个硬性指标,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方法、行为程度、策略的。

G5的学生,除了标化成绩,还有一个就是他们的竞赛,对于目标G5的学生,我都会很早强调一个点就是一定要适量的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竞赛,这个很重要,因为在最后申请的时候,说实话标化成绩真的相差不大,那你的软实力怎么去判断呢?那就是要有竞赛。

从奖项上面,反映的是你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在文书层面,也可以有一个很实在的呈现。

老师就像三明治,夹在家长和学生之间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寄托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育也是一个综合性呈现的结果,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在为了共同的未来,做着一致的努力。

Q:我们要怎么去处理家长、孩子和老师的三方关系,去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呢?张畅老师:首先要确定的是家长一定要参与,一定要拉进来,陪伴也好,共同规划也好,我们要一起参与这个过程。

其次就是老师要有主导性的魄力,老师在教学上必须要有绝对的信心和话语权,节奏要自己把控,大方向要引领好,你不能只是跟着学生或者家长的需求跑,他们要干嘛你就去干嘛,那上课就乱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心骨。

Q:会觉得夹在中间很难协调吗?张畅老师:说到这个我还真的特别有心得,我有一个实际的例子,有一个英中的学生,他的父母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然后和孩子平时见面也比较少,关系就不是那么……融洽,虽然实际上都非常关心他,但是气氛就不是……不是很好,但是最后他还是考了A*,这里面确实是我和他的家长,当然还有他自身,三方都付出了很多努力的结果。

他高一的时候学IG,成绩蛮好的,全部考得A*,到了AS之后难度提升学起来就吃力了很多,这个学生还是以IG的心态去学,但是学得时候发现,明显地感觉跟不上了。

有一次期中考试,突然考了个B。

那天我印象很深,上完课我回到家快10点了,然后就分别接到他爸爸和他妈妈的电话(两人异地)一直聊,聊了半个多小时左右,就分析他这个问题和情况。

他爸爸是那种比较严厉的,总担心过度溺爱孩子的那种父亲,那对上叛逆期的孩子,有时候学生就会觉得不是很舒服,有点逆反。

那次期中之后,我先就他学习情况的问题,写了一个文档,发给家长、他自己都看了,上课的时候,我就问他,你觉得我写得有没有问题,他说没有,我说你想不想改呢,他说想,因为他想考G5嘛,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我说那好,既然想,那我们就制定下计划。

同时他爸爸那边也在想办法,和我们一起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那个计划还是他爸爸亲自列的表,他虽然都去做了,但是关系还是(不太好),这个过程其实我也蛮煎熬,我一直要协调他爸爸妈妈,还要管他孩子的学习。

有时候学生学得不耐烦了,也要抱怨说,老师作业太多了,这样子。

我感觉我像个三明治一样,夹在中间(各方协调),但是这一年半下来——其实AS他期末就已经将近考得是A了,然后到了A2,最后考了A*,结果是好的,我也很感慨,我带大部分学生都是从高一或者高二带到高三毕业,从这个过程中你会真的能看到他的这个发展和进步,就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

Q:那么这个过程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这个(协调)的过程,怎么让老师成为一种引导力而不是让三方越来越乱?张畅老师:其实秘诀很简单,就是将心比心,真心换真心。

我们常常说教学是一种双边性活动,你对他怎么样,其实他自己都会有感觉。

那么加入家长之后,就是三边性的交流,平时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把控,都会写好教学反馈,包括布置作业、作业批改、完成情况,都会发到群里和学生、家长这样一起看,即使在群里有的家长从来不吱声,其实你写得他都看得到。

学生对于你给他上课的情况,你对他的认真和负责程度,他都是有感受的。

你非常真诚地去沟通,那就可以起好一个黏合剂的作用,把所有的力量都集合到一起,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我这里还有个例子,就是有个平时化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平时都是A,最后考出来成绩是B,但是家长对我们没有任何怨言,还专门发消息安慰我说这个成绩是孩子发挥的时候没有发挥好,这个不怪老师。

所以说你付出了很多东西,家长都看在眼里,虽然最后的结果跟他预想的并不是一样的,但他也不会去苛责你。

灵活和沉稳,模块化和体系化

当我们问到张畅老师,如何形容自己的教学风格时,他说了两个词:“沉稳,灵活”!这两个看起来南辕北辙的词却在张畅老师的教学中毫无违和感的结合了起来,问到最有信心的部分时,张畅老师也毫不犹豫的表示,当然是过硬的学科知识。

这是一种魄力,也是一种教学能力的自信,只要我们按照规划一同努力,那么最终一定会取得想要的结果。

Q:如果广泛地谈一下A-level化学学科方面的学习,主要的难点是什么?张畅老师:A-level的化学课程体系和国内的体系是不同的,国内对于单独知识点会挖得很深,题目很难,A-level则更为广泛,而且客观地讲,英文能力对于学力也有很大影响,对于国际高中生来说,雅思没有到6的话,60%的问题来自于语言问题。

你给他翻译好,他就会做了。

Q:那主要的应对和解决办法是什么?张畅老师:首先在寒暑假时间段集中性的进行语言学习,其次就是学科的专业英语,一方面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会专门讲解,比如complex在Daily English中就是综合楼、复杂的意思,在化学里面就是络合物的意思;另一方面新航道会总结好相应的单词表出来,我们的资料背景是很强大的,最后就是要多熟悉、多执行,比如在新航道这边自习的学生,助教老师就会安排给他们报听写、写作业,都是很有规律的。

Q:教学计划是如何制定的?张畅老师:我们先要了解学校的进度和教学情况,大部分国际学校里面是外教在上,思维上面和难点痛点上面和中国学生有一些诧异,外教就经常说,你把书全部背下来就会了,但是我们中国人的学习思维不是这样的,我们喜欢规划和区分,做好重难点标注,然后针对性的去学习。

我们的课程主要安排在晚上和周末,根据学校的进度来灵活的安排,一般是比学校的进度快一点,相当于预习,然后在学校巩固一遍,最后回来再重复在巩固,针对性的做题,把每一步根基都打牢。

Q:怎么形容自己的教学风格?张畅老师:我觉得是沉稳又灵活。

沉稳体现在我比较注重模块化学习和系统性学习,比如A-level的化学课程体系,AS有18章内容,A2有大概12章内容,AS是一个阶段,A2是一个阶段,有的章节难一些,有的章节简单一些,这些难的知识点单独的剖出来,配上专门的练习,去专门地强化这些知识点,这就是模块化。

把难的知识点解决了之后,简单的知识点过一下,最后把它们串在一起,这就是系统化。

而灵活主要是指在大的不会变的体系、框架、目标,阶段性的节点下面,你要灵活的变动你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老师,还想要走得很远的话,你就必须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你既要不断地把握大的方向,又要不断地去输入和输出,让自己变得更加灵活,因为你碰到的学生是不一样的。

你只能把握重点,然后调整过程。

我觉得一定要保持一定量的这种灵活性。

最后,有什么想对学生和家长说的话吗?路遥的小说《人生》扉页上有着这么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在这紧要处,只要我们三方能做到,目标清晰,规划得当,有歧善商,同心合力,定能步履稳健,时光愈远风景愈好!我们把教书育人的老师叫做园丁,是因为教育就像一颗种子,在时间和汗水的等待和浇灌中,总能结出美丽的果实。

孔子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取的是为人师表,影响深远的意思。

好的老师,不仅是“良师”,也要超越“益友”,不仅是并肩而行的同路人,而且是始终比你跑得快一点、远一点,愿意在迷雾中拨开前路,为你点灯的“引路人”。

愿人人都能遇到属于你的“引路人”,开辟属于自己的“新航道”。

让我们一同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