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人生出彩
走进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师生互动,秩序井然;实训车间,机床轰鸣,钢花飞溅;操场上,体育竞技,强健体魄……一处现代化蓬勃发展的学校展现在眼前。
35载光阴,只争朝夕;35载奋进,春华秋实。
正棋山脚下的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与职业教育发展同频共振。
35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高质量、严管理、特色化、细微化”的办学思想,秉承“面向全体,以人为本,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中”的教育观,积极采用“工学结合”“学训交替”“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发展路径。
目前,学校为一校两牌的发展模式——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就业类全日制学历教育,威海临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设有普通高中部、职教高考部,是升学教育。
发展至今,学校现有教职工146人,建校35年来,办学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威海市“金蓝领”培训基地、威海市退役士兵培训基地等称号;荣获山东省技工教育先进集体、省级职业技术研究先进单位、威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如今,随着山东省建设职教高地政策的逐步落地,在临港区工委管委的支持下,学校不仅陆续培养出300余名本科生,还为威海市及临港区众多企业输送了上万名“抢手”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和威海临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已发展成为威海教育领域的品牌学校。
航拍威海临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多元成才 职教高考助学生“破茧成蝶”“当年我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选择就读临港职专计算机专业,参加职教高考,终于圆了大学梦。
”2021年考入山东建筑大学的侯权威感慨道。
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扬帆起航的青春有了更多可能性。
过去几年,威海临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职教高考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机电专业学生于鹏,2018年考入菏泽学院,毕业后又考入长安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深造读研;机电专业学生王凯,2018年考入济宁学院,毕业后再次考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动力专业读研;财经专业学生丛宇,2018年考入山东财经大学;机械专业学生侯权威,2021年考入山东建筑大学……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在威海临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长成才,走出了人生另一番风景。
一所传统的技工学校,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抓住机会,实现转型发展,从而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探寻其中奥秘,学校校长宋玉光道出了关键所在:“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这几年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也在不断提高,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常常‘千金难求’。
因此,我们更要顺应时代,积极探索办学、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正是本着这样的态度与想法,该校从2012年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启了转型发展的征程。
同年,申办威海临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职教高考部,2021年正式开展普通高中教育,走上一校两牌两品的发展道路。
相比普通高中生,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意愿不强、学习习惯较差等现状,为此,学校不断创新,推行半封闭管理、人文管理、综合管理相结合,逐步促进学生进步和提高。
宋玉光表示,对学生严管厚爱不仅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抓重点苗子,还要注重整体水平的提升。
”宋玉光介绍,为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在教学上,学校致力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注重教学水平的整体优化。
在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四清”,保证每一条知识都被“吃”进脑袋里的同时,学校还坚持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任务到班、责任到人,充分调动起全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多渠道吸纳一流师资,通过高薪聘用等多种方式,不断引进高层次教师。
同时,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造就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空间,切实增强师资队伍战斗力。
目前,全校在职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5%以上。
在威海临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职教高考走入本科大学校园的学生已达300多人,真正做到了职教高考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前校后厂给学生们更多实训操作机会。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正在实训上课。
产教融合 高级技术培养更多“金蓝领”技能是立业之本。
多年来,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坚持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课程开在生产线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内轨道交通、中餐烹饪、中式面点、机电一体化专业四大专业“并驾齐驱”,奏响了一曲产教融合的发展之歌。
把企业建在学校里,将课堂搬到企业车间去。
在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企业工厂“校内开花”,教师即师傅,教室即车间。
这种“校中厂”“厂中校”并行的模式是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围绕产教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
“职业教育要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教育模式应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才能培育出一批新时代的能人巧匠。
”宋玉光说,“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是他们的创新做法,这种模式不仅赋予了学生“毕业即可工作”的能力,打通了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更切实推进了职业教育中校与企的精准对接。
在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内成立的威海新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不仅从经理、副经理到员工等30人全部是学校的历届优秀毕业生,更自主研发出一条可以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电子、机械等系列产品包装的智能化包装生产线,在同行业属于省内首创、国内领先。
学生生产的产品已经被市场广泛采用,如今这条智能化包装生产线服务的企业已超百家,在教育部举行的第一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展会上受到广泛赞誉。
“整套设备由低中高速装盒机、捆扎机、裹包机、装箱机、码垛机等几个系列产品组成。
目前,我们正在与高职院校共同开发用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校本教材。
”宋玉光表示,经过近十年的研发和摸索,威海新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不仅成为拥有独立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更成为了学校重要的教学平台。
不断探索的过程,正是学校不断推进、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
要想培养出“抢手”的职业技术人才,光有“亮眼”的教学模式可不够,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同样重要。
为适应发展需要,该校不仅致力名师工程建设,还投资800多万元购入先进实训设备,高标准建设教学办公楼、图书馆等硬件设施。
目前,学校共拥有3大校内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室32间、大型实训车间2个,馆藏图书2.3万册,同时建有标准运动场、篮排球场等体育教学场所。
教师队伍中,技工部拥有专职教师56名,其中高级技师25人、技师9人,本科学历达90%以上。
学校还先后与威海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人才供需关系,做到“入学即定岗、就读即就业”,在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优越的教学设施、出色的教学条件和严谨的教学管理,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成为招工市场上的“香饽饽”。
据统计,近年来,该校技工部学生就业率可达98%以上。
截至目前,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普通高中部学生正在上课。
破冰先行 突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随着职教高考和职业教育越做越“火”,威海临港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2021年,被市教育局授予100个高中生学籍名额,正式招收高中生,成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探索职普融通教育的先行者。
今年,高中生名额又增至200人。
据介绍,该校设置的普通高中部,以2022年招生计划为例,其中普通高中招收160人,美术专业招收40人。
课程和教学方面在完全按照普通高中模式设置和管理的基础上,还创新实施了“起点低、坡度缓、速度慢、多反复”的教学策略。
“针对文化课的学习,我们的教学相对速度会比较慢、反复次数多一些,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吃透’每一个知识点,打牢基础。
”宋玉光表示,为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学校今年还计划扩招20名主教文化课的高层次教师。
在宋玉光的计划里,整个普通高中部的人数“上限”将设置在900人左右,为什么招生还要限制人数?宋玉光的回答中蕴藏着一份“只为学生”的良苦用心——“根据学校现在的能力,这个范围内,不论是师资还是住宿等条件,学生都可以得到最优质的资源。
”宋玉光说,环境育人是基础,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
目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普通高中教育这项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在宋玉光建设学校的规划里,已经为其后续发展作好了充足准备。
为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2022年学校投入4000万元用于建设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
紧跟时代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发展远不止职普融合这一项——新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完善,指出其内涵应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围绕职业培训,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办了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培训中心并不断拓展业务领域。
目前,该中心承接的培训已经涉及技师、高级技师技能类培训,企业中高端管理类培训、一线岗位职工安全培训,以及失业职工培训、退役军人培训、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提升培训等多层次多方面。
随着我市实施“金蓝领”培训项目,该校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我市首家“金蓝领”培训基地,设立车工、电焊工等专业,先后培训合格技师1018名。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执行,同时充分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采用理论与高技能实训相结合的办法,尽力把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企业及企业职工实实在在受益。
”宋玉光表示,未来,学校还计划建立起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教师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完整培训体系,采用多渠道、跨领域、广探索的培训模式,逐渐将培训范围覆盖到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学历进阶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和消防培训等方方面面。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正成为时代风尚。
发展职业教育正当其时、大有前途。
站在新的起点上,历经35年风雨洗礼的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正以改革为帆、创新为桨,驶出发展“加速度”,促进职业教育在转型升级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我市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文/曲黎悦 图/刘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