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2020教材(2020年安徽自考科目)
揭榜挂帅项目“柔性显示超薄玻璃盖板”的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高强柔性玻璃盖板从上游基板材料到下游盖板产品应用的国产化
“对于验收通过、攻关成功的企业来说,除了一次性奖补外,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业内专家和有关部门的肯定,有利于新型产品打开市场,促进了企业后续发展。”
揭榜项目要求企业必须健全研发体系和科研流程,建立标准体系。“依靠这个项目,我们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主持团体标准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7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项。”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姜刚 胡锐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短板,如何突破?
传统产业链上受制于人的局面,如何破解?
当前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如何协同攻关?
制造大省安徽以揭榜挂帅为抓手,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通过寻榜、评榜、发榜、揭榜、奖榜等步骤,按照“谁能干就让谁上”原则,选拔“领头羊”、先锋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实施揭榜挂帅3年来,安徽省加快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企业科研创新能力,促进重大装备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2020年首次向企业发布揭榜攻关任务104项,2021年发布揭榜攻关任务173项。到2021年底,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材料等领域24项任务结题,其中8项打破国外垄断。
8项打破国外垄断
走进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有序地忙碌着,将钢管、叶轮等部件组装成巨大的工业泵阀。公司总经理何玉杰告诉本刊记者,正在生产的环管轴流泵是一家石化企业的订单,将于近期交货。
环管轴流泵是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聚丙烯等的关键设备,这一设备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价格受制于人。为保证石化产品供应链安全,环管轴流泵被安徽省列为首批揭榜挂帅项目产品之一。
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技术积累揭下了榜。何玉杰说,企业选拔了一名正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挂帅该项目,在人员、资金上面给予充分授权,让其组建研发团队,集中力量攻坚突破。
作为揭榜挂帅项目,相关部门帮助华升泵阀对接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流体研究领域的教授,给予研发支持。在前期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揭榜挂帅机制像一台整合资源的加速器。华升泵阀2019年揭榜,2020年逐步实现环管轴流泵系列化生产;产品价格远低于国外厂商同类产品,一上市就赢得省内石化企业千万元大单,目前已占据国内新建项目市场80%以上的份额。
来自芜湖市的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揭榜“轻量化新能源汽车”项目。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茅卫东介绍,该公司研发的铝合金框架结构车身颠覆了传统板壳车身结构,让车身减重30%左右,车辆续航里程提高约5%。“目前,新型车身结构已经大规模运用在奇瑞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线上,基于该技术的产品已经实现销售30万台。”
攻关成功后,企业获得了一次性奖补。“对于验收通过、攻关成功的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业内专家和有关部门的肯定,有利于新型产品打开市场,促进企业后续发展。”何玉杰说,揭榜挂帅机制有利于解决关键共性问题,有助于补短板产品的推广,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据安徽省经信厅统计,揭榜挂帅机制实施以来,截至2021年底,在新型显示、新材料等领域已有8项成果打破国外垄断。其中,“柔性显示超薄玻璃盖板”的成功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高强柔性玻璃盖板从上游基板材料到下游盖板产品应用的国产化。
瞄准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揭榜挂帅也被称为科技攻关悬赏制,是鼓励科技攻关的一种模式和手段。按照安徽省制造业揭榜挂帅的流程,安徽省经信厅2019年开始探索实施揭榜挂帅机制,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聚力攻关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通过寻榜、评榜、发榜、揭榜、奖榜等步骤,开展制造业重点领域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安徽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首先是寻榜、评榜。重点围绕“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的选题是否与市场需求紧密贴合,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的应用对象是否明确,产出的科技成果能否及时应用到产业发展、能否带动和引领行业发展”四个方面,安徽在全省范围内公开发布目录征集通知,开启征集评选工作。
例如,里程焦虑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痛点之一。纯电动汽车质量每减少100kg,续驶里程可提升约5%~6%;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新能源整车质量呈现递增趋势,从整车质量最大的车身入手,为新能源汽车减重是市场急需。由此,“轻量化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入了榜单。
记者了解到,2020~2021年安徽省经信厅对合肥、芜湖等市共130余家企业进行现场调研,组织专家座谈会,邀请行业专家评审,审定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产品代表,最终形成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目录并发布。
寻榜、评榜之后,是发榜,企业揭榜。安徽省经信厅制定揭榜工作方案,在网站公开发布,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企业根据发榜文件要求申请揭榜,认为某一项任务可以攻关,提供佐证材料。”安徽省经信厅科技处工作人员说,该厅组织专家采取集中评估和现场考察等方式,综合考虑申请单位的研发基础条件、创新能力、资金支持等因素,按照“谁能干就让谁上”的原则,最终选定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一定研发基础的企业揭榜攻关。
以“轻量化新能源汽车”为例,这一项目要具备产业化基础意味着在轻量化的同时要解决高效、低成本设计和制造问题。轻量化不仅是降低质量,更重要的是提升性能,揭榜任务提出减重指标的同时还提出了苛刻的扭转刚度指标。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依托863计划开展了全新结构纯电动小型车的基础研究,在轻量化领域有多年的技术和人才积累,不但拥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型工程师,还有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工程师。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揭榜,企业开展了材料力学性能摸底,确保批量生产可以达到相关指标并加载到仿真系统中进行验证。
在提供了研发能力、前期技术积累、公司财务状况以及每年的研发投入情况等材料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这一项目的揭榜企业。
揭榜之后,通过不断优化和迭代,企业在形成最优的车身结构设计后,集中攻关制造问题。针对型材的高精度三维成形、低热量焊接技术等难关,企业通过机理问题攻关、关键技术攻关、工艺形成、装备开发等,最终实现轻量化车身批量化生产。
一旦攻关成功,完成申报计划的任务后,就可申请结题评估。企业提供相应材料,安徽省经信厅组织专家进行评榜。经验收评估确定完成攻关任务的,安徽省经信厅给予相应政策,支持攻关成果推广应用。
安徽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这一整套的机制瞄准的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征集遴选一批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揭榜攻关。”
揭榜挂帅机制还鼓励竞争攻关,同一项任务不限于一家企业揭榜,鼓励企业同时揭榜,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技术路线竞争攻关。
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2020年首次发布揭榜攻关任务104项,有76项任务选定99家揭榜企业。其中,21项任务各选定揭榜企业2家,1项任务选定揭榜企业3家。2021年发布揭榜攻关任务173项,103项任务选定130家揭榜企业,其中,17项任务各选定揭榜企业2家,5项任务各选定揭榜企业3家。
在合肥一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在锂电池生产线上作业(2022年7月17日摄) 解琛摄/本刊
企业成为创新发源地
一些揭榜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了科研创新能力,健全了创新体系,逐步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数据显示,2021年24项结题任务,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揭榜企业通过持续研发,不断实现创新突破。一家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水性无溶剂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禁用物质,可实现产品的全环保化性能,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制定行业标准1项。
茅卫东说:“通过揭榜,我们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科研体系。之前企业搞研发是做完了能投产就行,但揭榜项目有严格的验收标准。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研发体系、标准体系,完善科研流程。”为此,公司先后建立了材料数据库、截面数据库、各类工艺数据库。针对新型轻量化材料选型、新型轻量化车身及工艺优化了现有产品设计、过程开发、质量检测等流程,完善了以前欠缺的针对新材料、新工艺的材料选型、新工艺开发验证等标准体系,在形成企业标准的同时还积极编制团体标准,参与国标、行标的编制。
“依靠这个项目,我们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主持团体标准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7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项。”茅卫东介绍。
揭榜挂帅机制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以揭榜项目引入对口的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的高端人才加盟,让企业获得外部智力支援的同时,也让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更接地气”,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共享与人才培养的双赢。
安徽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以“轻量化新能源汽车”为例介绍,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补足了材料学、新结构仿真技术等方面的短板,解决了新材料工艺这一行业痛点。高校的理论优势、科研机构的新技术应用优势和测试验证能力实现了与市场接轨。
揭榜挂帅机制助力攻关成果推广应用。揭榜项目聚焦重点产业,一旦结项就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部分企业着眼于对技术创新趋势的把握,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揭榜并研发出4K一体化智能腔镜。“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的产品已在国内众多医疗机构应用,能满足临床微创诊疗的需求。”公司董事长傅强说。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丁帅认为,安徽省探索的揭榜挂帅机制,由于综合研判国内国际制造业发展形势,前期寻榜、发榜方向比较准,并在揭榜、评榜、奖榜等方面形成一整套流程,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紧密度,有利于促进关键共性技术突破。
为了让这项机制发挥更大效能,安徽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厅将探索建立省-市-县-企业调度协调机制,对揭榜企业采取定期调度方式,密切跟踪项目实施进度和进展情况,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每年突破一批、完成一批、推广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