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职专“六模式”,开拓校企合作高质量育人新路径
大连市金州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创建于1982年,是一所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专,是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由大连市金州区职业教育中心、大连市金州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大连广播电视大学金普新区分校、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金州分校、大连金普新区社区学院五部分组成,集中职学历教育、大专及本科学历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年输送500余名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均达98%以上,双证率达96.5%以上,专业对口率高、薪酬水平高、岗位稳定性高,毕业立即跟岗、顶岗、上岗,实现学生、家长、企业“三满意”。
多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坚持对接产业、依托行业、面向企业的发展定位,推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创新出六种校企合作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基赋能。
一、“校中厂”引企入校模式学校与广通国能(辽宁)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风力发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基地;与优美康(大连)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康养休闲旅游专业和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实训基地;与博思通(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与大连广通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邮轮乘务专业实训基地……通过“联姻”名企,助力校企共同发展。
二、“厂中校”投资合作模式学校与大连欣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校外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近年来,学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设备的升级和完善,企业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实训厂房、实训设备、实训场地、教学场所等建设和使用,实现“设备同步”、“技术同步”、“标准同步”。
与此同时,企业在对外生产服务的同时,企业师傅以师傅和教师双重身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学生以学生和徒弟双重身份在“做中学”,实现“理实”一体,学以致用。
三、“招生就业贯通”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即:校企共建专业,成立定向培养班,实施招工招生一体化,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就业保障合同,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企业参与学生入学至就业的培养与管理,学生各项量化考核合格并取得毕业证书以后,确保学生点对点高薪就业。
学校与东风欣钰集团、大连广通海事服务有限公司、辽宁动高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成立东风汽修班、邮轮乘务班、动车高铁班、风机维保班、康养旅服班、眼视光班、工业机器人维保班等定向培养班。
四、“需求驱动”招聘洽谈模式在各专业学生毕业之前,学校实习就业处对社会用工需求进行广泛调研摸底,主动与发展前景好、工资待遇好的优质企业洽谈,达成招工意向。
学校召开企业进校园招聘洽谈现场会,为学生顶岗实习就业与企业招聘员工搭建沟通桥梁,现场招聘、现场面试,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五、“集聚联盟”职教集团化模式为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学校加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集团、大连市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大连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大连市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合作育人新机制,促进校际联合、区校联盟、校企合作。
六、“红娘牵线”国际交流模式学校搭建国外留学发展平台,与大连中科留学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联合设立国际交流中心,先后与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京畿大学、瑚山大学、釜山大学、日本国立茨城工业高等专门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书,让学生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学校深入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确立“双元”,学校教师完成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育教学,企业师傅进行岗位技能“传帮带”;建立“三主体”,学校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企业与学生(家长)签署就业协议,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个主体同频共振;实现“四融合”,即课堂与岗位、教师与师傅、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毕业证与上岗证的融合;做好“五落实”,即就业去向、学徒工资、社保费用、工龄计算、奖学金基金的落实;建立“六共同”,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材,共同组织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学,共同制订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共同做好“双导师”教学与管理,共同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实现校企合作跨越式发展。
一直以来,学校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深耕职业教育40年,历经四代职教人艰苦奋斗,逐渐开拓出校企合作高质量育人“六模式”新路径,锚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累计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3万余人,为上千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形成了职业人才培养的“金州模式”。
文字:苍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