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五中教师苏磊:用辛勤耕耘,换桃李满园
用辛勤耕耘,换桃李满园市五中 苏磊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每天从事的是一项平凡的工作,但是,如果坚持每天把这些平凡的工作做好,几十年如一日,那么,这种平凡也是一种伟大。
”从教以来,我一直以此为座右铭。
我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师德”“师行”“师能”和“师爱”四个方面,分享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感悟。
一、师德第一 责任为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人说事师尤事父,中国人给了“师”和“父”同等崇高的地位,当然这尊崇中也包含着人们对“教师”在品德、操守、学识等方面的极大期许,尤其是对“师德”的极大期许。
说到“师德”,我想起几天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张张桂梅校长高考送考的照片。
照片中,张桂梅校长安静地坐在一棵树下吃午饭,等待着她的学生们。
她依然一身最朴素的打扮,捧着饭盒的手上贴满了膏药。
她的午餐是饭盒中的一份炒饭和一块腐乳。
她的神情那么平静,眼神却又有种格外的坚定。
她坐在那里,就像一尊“师德”的雕塑。
前段时间中考,我也送我班的孩子考试。
孩子们进场后,我也是坐在那里等待。
可能是年纪见长,颇爱感慨。
看到孩子们考完高高兴兴地离场回家,我心里百感交集,好像蒲公英的根看着果实小伞满天高飞去,又欣慰又不舍。
根是不能移动的,正如我,还得继续坚守一样。
默默无闻,又坚定不移,甘用自己的坚守,去换来万千学子的展翅高飞;甘用自己的平凡去实现下一代梦想的灿烂。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不正是最伟大的师德吗?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
22年弹指一挥间。
这20多年的时光,在讲课的粉笔头儿上,在批改作业的笔尖下,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在生命的河流里匆匆又缓缓地流过。
变化着的是我日渐增多的白发,不变的是我安贫乐道的教育初心。
二十多年来作为学生的第二家长,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
但对于这份让人敬畏、促人成长、体现价值的工作,我一路挚守,无怨无悔。
从站上神圣的讲台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得明白:作为老师,担起责任是一种本分,无私奉献是一种常态。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坚持以责任为经,以奉献为纬,在处理个人和工作关系时,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2020年6月,在上早读的途中,我在农林路不慎摔倒,造成肋骨多发骨折,医生诊断必须住院休养。
可当时学生因疫情刚返校不久,情绪极不稳定,又面临期末备考。
病床上的我心急如焚,无论如何都放心不下。
于是每天晚上输完液,我都偷偷离开医院,赶回班里看看。
五天后,我就裹着绷带,忍着疼痛走上讲台。
我的主治医生说:“你这个班主任,真是比学生父母还尽责!”只有我知道,自己所作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获取某种意义上的表扬,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师德的多么高尚,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本能,感觉班级的孩子们特殊时期离不开我。
20多年来,这种“责任感”已经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变成了一种习惯。
一天没有到班里,一天没有看到那群孩子们,即使躺在病床上,心有所牵,始终难安;站在班里,看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一切都平稳有序,虽然身上是疼的,但我的心却是平和的,安静的。
身边人常常说我不会享福,可是我知道,当班主任本身就是个“苦”活儿,既然做了就要尽力做好。
面对工作和学生我是无悔的,但面对家庭和孩子我是深深愧疚的。
大儿子今年高三,平时自行走读,每当刮风下雨因需要来校照看学生,我就为无法接送自己的孩子而感到深深的亏欠;因长时间无暇陪伴,当呀呀学语的二宝隔着屏幕喊我叔叔时,顿感满腹莫名的心酸;以前几乎每日都通一次电话的老母亲,近一年来电话越来越少,听到老人家不仅不责怪,还逢人就说 “老幺很忙,没事不找他”时瞬间的泪眼模糊……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我关心家人的时间远远少于班上的学生们,为家人付出的心血也远远少于对班上的孩子们。
但我明白,既然选择了那份责任,就要风雨程且无怨无悔。
“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当了教师,当了班主任,就要尽职尽责,就要做好无私奉献的准备,这是一个教师基本的师德。
二、师行行为首,育人先做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想学生有德,必须先生有德,德行有亏的先生不可能教出品德高尚的学生;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因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记着“千学万学,先学做人”这句话,并尽力以身作则,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做好榜样。
刚到五中时,我带了两个班的英语。
因为班里学生人数多,有不少孩子英语成绩很差,才刚上七年级就已经一幅躺平不学的样子,每次考试都不及格。
面对那些孩子,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对他们说:“我自己也在继续学英语呢,以后每天我和你们一起背单词背文章。
”刚开始时孩子们将信将疑,我不动声色,但每天小早读我就早早来到班里,拿着我的英语书开始大声读。
果然,行动是最有感染力的,原来早读睡觉的、说话的孩子们慢慢都加入了认真读书的行列,这两个班的英语成绩也逐渐地越来越好。
九年级体育训练时,有些孩子在家比较娇惯,受不了高强度训练的苦,经常想偷懒。
我依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每天都亲自跟着他们一起跑步。
每次无论多累,即便是汗流浃背,我都硬是坚持下来。
我相信行动才是最大声的言语,在我的行动感召下,我班里的孩子都养成了不娇气、能吃苦的品质。
去年和今年中考班级体育平均分均在68分以上,我坚信这些品质的养成,不仅能使他们现在取得学习上的好成绩,更是未来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有力保障。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永远不能忽略对他们人格和品性的塑造。
三、不断学习 提高“师能”时代的列车飞驰而过,不等待任何人,信息爆炸、知识迭代,这个时代,对学生来说,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老师来说,也是如此,每当面对新知,面对难题,我的办法都是赶紧学,努力学,学不会就反复学。
我就像一只诚惶诚恐的笨鸟,一直告诉自己“先飞”,“多飞”,以保证自己不掉队。
感觉自己口语不够流利,我一有时间就赶紧听听,练练。
看到年轻教师一些新鲜的方法,我也立刻虚心求教。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九年级孩子寒假又面临自主复习和体育锻炼的双重任务,如何监督和指导学生假期有效学习,成为我要攻克的新的课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们在家的学习效果,我天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监督早读怎么办?我就用钉钉的视频会议功能,每天早上我都按时把孩子们叫醒,盯着他们起床读书;为了鼓励学生们假期坚持体育锻炼,我每天把家长发给我的学生锻炼视频配上文字说明和激昂的背景音乐制作成短视频,每日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怎么保证上网课的质量?每节课每个学生听课的数据我都要亲自过目,异常的立刻打电话询问提醒;怎么在家给学生测试?我学会了用“问卷星”来进行线上作答,让学生答完就能知道自己的成绩。
孩子有了成就感,自然居家学习就有了动力,受此启发,全校英语老师现在都能熟练运用这门技能。
年级安排了我上英语网课,我在管理班级之余,一有时间就赶紧做课件,备课。
那段日子,经常夜深人静妻子孩子都睡了,我还在对着网上优秀课例进行观摩学习,一遍遍修改课件,尽力想把网课呈现得更精彩一些,让孩子们更愿意学,学得更好。
虽然辛苦,但是不得不说,困难逼迫人进步,我觉得那阵子不断的自我充电,让我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除了线上的这些“创新”和“尝试”,线下我也不断在想新办法。
为了提高孩子的精气神,提高学习效率,我每天晨读前领着班级的孩子们喊励志口号,为他们加油打气,对于班级文化布置,也是用心良苦费尽心思,班级有励志条幅、有对手Pk榜和个人目标卡,对于每次模考成绩优异的孩子,每人还特意给他们留了荣誉牌匾的位置,牌匾上有他们个人的座右铭等,时时处处皆教育,点点滴滴是感化。
在这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侵染中,每位孩子每天都激情满满,信心百倍。
。
寒暑假假里,对平桥城区内的学生,我以世纪广场、一小、五中为据点开展了多次线下作业检查。
即便寒风刺骨,即便酷暑难当,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和他们写得整整齐齐的作业,听着他们说:“放心吧老班儿,我们会好好学的!”,我的心里又暖洋洋的。
辛勤的付出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家长的支持。
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中考成绩均名列前茅。
2021中考我们班三名同学总分位居平桥区前十名,另有五名同学跻身全区前二十名,人均652分。
我想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爱戴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我深信“天道酬勤”、“天道酬痴”。
只要勤勉不懈,花朵必将绽放 ;只要初心不改,彼岸终能到达。
四、以心待人 “师爱”永存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少不了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教师心的浇灌。
从教以来,我一直坚持真诚得对待每一个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决不歧视任何一个孩子。
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更是倾注多倍的关注。
班里有个叫王越(化名)的孩子,家庭贫困,母亲患病,成绩不好。
孩子因此比较自卑。
十几岁的孩子本该是青春洋溢的,可我却很少能看到他的笑容。
为了帮他树立自信,我让他当班级宣传委员,课堂上我经常有意给他创造一些发言和表现的机会,每当他有一点进步,我就会大力表扬;课外我也鼓励他参加活动,多与同学交流。
看到他冬天还穿着单薄的旧外套,我给他买了一件棉袄,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我特意说:“棉袄是给我家孩子买的,买大了,放家里也浪费,正好你能穿。
”第二天晨跑时,看到他穿上了那件棉袄,我俩相视一笑。
看着他跑步时不再缩着肩膀,看着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成绩越来越好时,我心里是满满的欣慰和感动。
“莫道他人子弟,当做自家儿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践行着这句话,以一颗慈父之心去爱着孩子们。
学校大型测试我会根据自身实际,设立班级奖励基金,对优秀和进步的孩子进行奖励,我坚持一周至少三次为孩子们打饭;孩子们晨跑和体育锻炼时,我总是亲自或安排专人提前帮他们把水杯装满,让满头大汗的孩子们一回班就有水喝;我的办公室里常备着雨伞、创可贴等东西,以备孩子们的不时之需;刮风下雨,我总是提前看天气预报,对孩子们反复叮咛“明天穿厚点”、“上下楼梯小心”,孩子们给我起了个“苏爸”的外号,有时候调皮的孩子会说我是个爱啰嗦的苏妈,但我知道,不管苏妈还是苏爸,这是一个爱的称呼。
我们常说孩子不懂事,其实我觉得,最懂得谁爱不爱他的恰恰是孩子。
平时不善言辞的刘龙,在给我的信息中说,“与其说是老师,您更像我们的家长,是您那坚强的臂膀,撑起了我们这个家;是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每个孩子都茁壮成长。
苏老师,您辛苦了。
”生性腼腆的陈圆圆给我说,“感恩老师对我的栽培,您的恩情,都记在心里。
以后走到哪儿都不会忘记,特别是您在我考体育为我喊加油鼓励的时候。
现在想想心里很是感激”。
有种超人叫教师,有种万能叫班主任,虽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却承担这最重的责任。
特别是近几年来,特别是班主任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班级心理健康老师。
由于我们服务的对象中小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
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
每接手一个新班,首先我要做的就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四特排查,对于重点需关注的孩子建立跟踪档案,并联合班级科任教师分配好包保对象。
班级每周五下午第二节为心理健康课,或由我亲自给孩子上理想前途教育课,或邀请学校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来在班里给孩子心理进行解疑答惑。
班级的悄悄话信箱中的信件也渐渐由咨询心理小问题,倾述不良小情绪,变成了孩子感谢老师的话语。
所有的这些都源自老师们对孩子无私的爱。
一个有爱的老师,就如冬天里的暖阳,能温暖和照亮孩子们的心灵,给予他们力量。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学生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学生的心中就有多重!学生在你心中有多美,你在学生的心中就有多美!
苏磊,男,1978年出生,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现任教于信阳市五中,从事九年级英语教学。
荣获市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等多种荣誉称号。
2022年,被评为区十佳班主任。
来源:平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