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湖北自考教材02133信息政策与法规考试大纲下载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信息政策与法规 课程代码:02133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信息政策与法规》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开设本课程,对于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强烈的信息政策和法规意识,加强国家信息政策和法规建设,以及自觉地利用信息政策和法规促进信息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推动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政策和法规是规范信息活动、调节信息领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解决信息领域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加强信息政策和法规建设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对促进信息社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信息化已成为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是,信息要素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信息化使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使各行各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推动力,推动了国家经济向世界经济的转型,使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增添新内容。与此同时,社会信息化也使人类在信息的生产、搜集、处理、积累、储存、检索、传递和消费等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得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些关系常常因人力的不正当作用而被扭曲,产生矛盾和冲突,如信息技术的不正当作用问题、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信息产业发展的结构性失调问题、信息市场的恶意竞争问题、信息侵权问题、计算机和网络犯罪问题、信息利益分配不公问题、越境数据流的非法截取问题等。这些问题除一部分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以及通过道德、民约、公约、教规等予以约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依托信息政策和法规手段来加以调节与保障。信息政策和法规以信息领域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形成的信息管理新领域。目前,这一领域正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本课程的教材包括19章内容。本课程在介绍信息政策法规的概念、需求、特点和作用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政策法规的地位、体系结构和内容,介绍信息政策法规制定、实施、评估、监控和终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着重从信息技术政策法规、信息网络政策法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信息保密与公开法律制度、商标权法、专利权法、电子商务法等角度分析和探讨信息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掌握信息政策法规的地位、体系结构和内容,掌握信息政策法规制定、实施、评估、监控和终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着重掌握信息技术政策法规、信息网络政策法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信息保密与公开法律制度、电子商务法等典型领域信息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容相互配合,紧密联系,以便能够逐渐由浅入深,深刻把握该课程所拥有的知识内容。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基础知识。先修课程为:信息管理基础、信息资源建设。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社会信息化及其引发的社会环境的变迁,理解社会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政策法规需求,信息政策法规的特点、类型和作用,了解信息政策法规研究的现状和关键领域。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信息政策法规需求,信息政策法规的特点、类型和作用(重点)
识记:信息政策法规的含义;信息政策与信息法的区别和联系;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的含义。
理解:社会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政策法规需求;信息政策法规的特点;信息政策法规的类型;信息政策法规的作用。
应用:信息政策法规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如何调节信息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二)社会信息化及其引发的社会环境的变迁(次重点)
识记:社会信息化的含义;社会信息化的层次;国家信息化指标评估体系。
理解:社会信息化所引发的社会环境的变迁。
应用:社会信息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信息政策法规研究的现状和关键领域(一般)
识记:我国信息政策发展的三个阶段。
理解:信息政策法规研究的现状;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研究的关键领域。
应用:当前信息政策法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2章 从知识产权到信息产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知识产权、信息产权权、信息权利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信息产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意义,掌握知识产权的范围和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知识产权概述(重点)
识记:知识产权概念、特征;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理解:知识产权范围和特征
应用:知识产权法在信息法体系中的作用。
(二)信息产权的内涵(次重点)
识记:信息产权的概念
理解:信息产权、信息权利与知识产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信息产权的由来(一般)
识记:信息产权产生的意义
理解:信息产权产生的意义和社会背景
第3章 专利权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专利权客体的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特点;理解各类专利权主体的基本内涵;掌握专利申请与审批的原则和程序;掌握专利权的权利内容与限制以及法律对专利的保护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专利权的法律保护(重点)
识记:专利权的权利和义务
理解:专利权的权利内容与限制;法律对专利权的保护
(二)专利权的申请与审批(次重点)
识记:专利申请原则
理解:专利申请和审批的程序
(三)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一般)
识记:专利权主体、客体的含义
理解:专利权客体的种类以及特点
第4章 商标权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商标的概念、功能、种类以及与临近标记之间的比较;熟悉商标注册的法定条件和主体;初步掌握商标申请与审批的原则、程序以及商标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掌握商标权的权利内容以及法律对其保护的相关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商标权及其保护(重点)
识记:商标权的权利内容
理解:法律对商标权的保护
(二)商标注册(次重点)
识记:商标注册的法定条件、主体
理解:商标注册申请与审批的原则和程序、商标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
(三)商标概述(一般)
识记:商标的概念、功能和种类
理解:商标与临近标记之间的比较
第5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受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条件和作品的类别及含义;理解著作权的原始主体、继受主体的含义以及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重点把握著作权中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内容及其限制;了解各类著作权中邻接权人的权利义务;初步了解著作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含义、著作权行政管理与集体管理的性质以及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和庆权责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著作权的内容及限制、邻接权(重点)
识记:著作权中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内容;各类邻接权的内涵
理解:著作权中人身权与财产权的限制;邻接权人的权利义务
(二)著作权的利用和管理、著作权的保护(次重点)
识记:著作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含义、著作权的侵权行为
理解:著作权行政管理与集体管理的性质、著作权的侵权责任
(三)著作权的客体和主体(一般)
识记:受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条件和作品的类别、含义;著作权的原始主体、继受主体的含义
理解: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第6章 数字信息的产权保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商业方法的相关概念、商业方法专利的必要性、主要类型以及发展趋势;理解域名的性质以及商标的关系、域名与商标冲突的表现及保护;重点把握作品数字化和数据库版权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重点)
识记:数字作品的概念
理解:作品数字化和数据库的版权问题
(二)域名与商标的冲突(次重点)
识记:域名的性质、域名与商标的关系
理解:域名与商标冲突的表现及保护,域名与商标的关系
应用:域名与商标的注册与应用
(三)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申请(一般)
识记:商业方法的相关概念;商业方法专利的必要性
理解:商业方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应用:基础专利在我国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第7章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数字信息在网络传输中的版权性质;掌握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中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法定情形;理解权利管理信息与技术措施的法律概念和保护内容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ISP安全港制度中的“通知删除、信息披露以及责任免除”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权利管理信息与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责任(重点)
识记:权利管理信息与技术措施的法律概念;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种类
理解:技术措施的保护内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责任
应用:ISP安全港制度
(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次重点)
识记: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相关概念
理解: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法定情形
应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在我国法律中的应用
(三)信息在网络传输中的著作权问题(一般)
识记:网络传输的概念
理解:网络传输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系
应用:数字信息在网络传输中的版权性质
第8章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概念、保护对象、适用范围、侵权责任等,掌握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必要性和实施方式,了解我国对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现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计算机软件的著作保护(重点)
识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概念、保护的权利及限制
理解: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对象、使用范围及侵权责任
应用:著作权在计算机软件保护中的应用
(二)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权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其他法律保护(次重点)
识记:专利权、商标权的概念;专利权保护的优势
理解:专利权保护的对象以及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保护
应用:专利权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保护
第9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法律保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模式,了解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掌握部图设计专有权的主体与客体、取得与撤销及其期限与限制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重点)
识记: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客体与主体、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权利内容
理解: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期限与限制、侵权责任和不足
应用:布图设计在法律保护中的地位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及其法律保护模式(次重点)
识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概念、特点及理由
理解: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律保护的模式

第10章 信息技术标准法律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理解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相关概念,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掌握信息技术标准化涉及的范围,把握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了解违反信息技术标准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信息技术标准化涉及的范围、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重点)
识记:信息技术标准化设计的范围;制定信息技术标准的主要对象
理解:信息表示标准化、网络通信标准化、CIMS标准化;信息技术标准制定的程序与实施过程
应用:各类信息技术标准化在现实生活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标准化概述(次重点)
识记:信息技术标准及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概念;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原则
理解: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
应用: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三) 国内外信息技术标准化现状;违反信息技术标准的法律责任(一般)
识记: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国际组织、国内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违反信息技术标准行为的行为
理解:违反信息技术标准行为的处罚
第11章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理解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和原则,了解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实践的进程,掌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主要内容(重点)
识记:公开的权利人、义务人的相关概念
理解: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存在的问题
应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应用范围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次重点)
识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和原则
理解:立法的原则和模式
(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立法实践;政府信息公开需要协调的问题(一般)
识记:国家层面政策立法的发展;政府信息公开需要协调的问题
理解:信息公开主体的保密权利与公开义务
第12章 政府性公共信息服务法律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统计、档案、气象灾害、疫情、环境信息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在统计信息服务、档案信息服务、灾情信息管理、环境信息公开、突发事件信息预警发布中的法律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灾情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重点)
识记:气象灾情、疫情的含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
理解:灾情信息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
应用:灾情信息管理在法律中的应用
(二)统计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档案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环境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次重点)
识记:统计、档案、环境信息的概念;突发事件的类型、级别
理解:统计信息服务、档案信息服务、环境信息公开、、突发事件信息预警发布中的法律规范
应用:各类信息服务在法律中的运用
第13章 社会性公共信息服务法律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理解建立健全社会性公共信息服务法律规范的原因和意义,了解我国文化教育机构、新闻机构、出版机构、邮政机构、电信机构关于信息服务的相关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信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新闻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重点)
识记:国外电信法的共性问题
理解:网络新闻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电信立法的意义
应用:三网融合的前景
(二)出版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邮政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次重点)
识记:邮政法的功能、安全监管的制度和措施
理解:出版机构关于信息服务的相关法律规范、邮政法相关法律规范的内容;
(三)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一般)
识记:图书馆法的主要内容
理解:文化教育机构在信息服务中的法律规范
第14章 商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企业在设立、股票债权发行、财务会计和变更过程中的信息登记和披露等方面的信息法规;重点把握证券信息公开的动因、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内容等;了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权利、经营者在保护消费者获取信息权利方面的义务以及侵犯消费者获取信息权利的法律责任;对《广告法》的适用范围、广告的基本原则、广告准则、广告活动的相关规定以及网络广告的法律规范等有一定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证券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重点)
识记:证券、证券市场的概念;证券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
理解:证券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
应用:证监会对企业的作用
(二)消费者信息获取权利的法律规范、商业广告信息法律规范(次重点)
识记: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权利、经营者在保护消费者获取信息权利方面的义务;广告的基本原则
理解:经营者在保护消费者获取信息权利方面的义务;侵犯消费者获取信息权利的法律责任;广告活动的相关规定
(三)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法律规范(一般)
识记:企业、公司的设立及公司的变更的含义
理解:企业在设立、股票债权发行、财务会计和变更过程中的信息登记和披露等方面的信息法规
应用:股票债权的发行
第15章 国家信息安全法律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理解国家秘密的含义、范围及其构成要素,了解国家秘密的密级及保密期限、泄密的途径、泄密的危害性和侵犯国家秘密的基本犯罪类型,掌握我国经典法律法规、虚拟环境下我国相关立法对国家信息安全的保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家秘密概述;侵犯国家秘密的刑法保护(重点)
识记:国家秘密的含义、构成要素;国家秘密的密级及保密期限;侵犯国家秘密的基本犯罪类型
理解:国家秘密泄密的途径和危害性;侵犯国家秘密的基本犯罪类型及刑事责任
(二)我国保守国家秘密的相关法律法规(次重点)
识记:立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保密法》的特点、保护对象
理解:保护制度;其他法律法规对国家秘密的保护
(三)网络环境下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立法(一般)
识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及泄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关系;《保密法》中与网络环境有关的条款
理解:虚拟环境下我国相关立法对国家信息安全的保护
应用:网络环境下我国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立法
第16章 组织体信息安全法律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商业秘密的概念、范围和法律特征等;了解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以及专利等相邻概念之间的区别,了解商业秘密权利主体和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他人权利和公共利益对商业秘密权的限制;了解商业秘密的消灭与损失的各种情形,掌握侵犯商业秘密的四种行为;需学生重点掌握商业秘密自我保护的各类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商业秘密权及其限制;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重点)
识记:商业秘密权的主体、商业秘密权的内容
理解:商业秘密权的限制(他人权利和公共利益);商业秘密自我保护的各类措施
(二) 商业秘密概念与法律特征;商业秘密的获取与侵权(次重点)
识记:商业秘密的概念、范围和法律特征;商业秘密消灭和损失的各类情形
理解: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与法律责任
应用: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侵害
(三) 商业秘密与相邻概念的比较(一般)
识记: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及专利等相邻概念的比较
理解:商业秘密与专利的比较
第17章 个人信息安全法律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个人信息、个人数据、隐私的概念和相互关系,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意义,掌握个人信息保护方式及原则,把握我国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个人信息保护方式和原则;个人信息保护的背景及意义(重点)
识记:个人信息保护的方式;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和意义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我国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次重点)
识记:个人信息、数据及隐私的概念
理解:个人信息、数据及隐私之间的相互关系
应用:我国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
第18章 信息系统安全法律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安全的目标、任务及基本概念、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和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理解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迫切性及信息系统安全的保护措施,熟知我国保护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律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信息系统安全概述(重点)
识记: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及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
理解: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
(二)信息系统安全的保护措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律规范(次重点)
识记:信息系统安全的各类保护措施
理解:安全等级类法规
第19章 危害信息安全的计算机犯罪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学生理解计算机犯罪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对计算机犯罪特点有一定的认识;掌握我国《刑法》意义上计算机犯罪的类型,理解各类型计算机犯罪的含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计算机犯罪概述(重点)
识记:计算机犯罪广义和狭义的定义
理解: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应用:计算机犯罪的手段
(二)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次重点)
识记:各类型计算机犯罪的含义
理解:《刑法》意义上计算机犯罪的类型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 指定教材:
朱庆华.信息法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参考教材:
[1] 马海群 周丽霞 肖秋惠等. 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17;
[2] 王成,陶林伟,苟燕妮. 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3] 查先进.信息政策与法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 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 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 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 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 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1章
绪论
3
第2章
从知识产权到信息产权
2
第3章
专利权法律制度
4
第4章
商标权法律制度
4
第5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
5
第6章
数字信息的产权保护
4
第7章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4
第8章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4
第9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法律保护
5
第10章
信息技术标准法律规范
4
第11章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4
第12章
政府性公共信息服务法律规范
4
第13章
社会性公共信息服务法律规范
4
第14章
商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
4
第15章
国家信息安全法律规范
4
第16章
组织体信息安全法律规范
4
第17章
个人信息安全法律规范
4
第18章
信息系统安全法律规范
3
第19章
危害信息安全的计算机犯罪
2
合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20 %、“理解”为 50 %、“应用”为 30 %。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适: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 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 试题类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举例
(一)、 单项选择题
1、两个以上的专利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___。
A.最先申请人 B.最先发明人
C.所有的申请人 D.所有的发明人
(二)、 多项选择题
1、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是______。
A.专有性 B.地域性
C.时间性 D.有形性

(三)、 名词解释
1、国家秘密

(四)、 简答题
1、信息网络犯罪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五)、 论述题
1、试论我国信息网络立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