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教材30008家长工作与家园沟通考试大纲下载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长工作与家园沟通 课程代码:30008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 课程性质和特点
家长工作与家园沟通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并重的应用性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为:学前儿童家长的基本素质和教育行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组织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工作与家园沟通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员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把握学前儿童家长的特点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论,了解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提高对家长的咨询能力和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
三、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内容应符合“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阐述的基本原理,应是“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在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领域的具体化,应在“学前比较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史”中得到反映,并为学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提供素材。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分章编写)
第一章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学前家庭教育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
(二)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四)提高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本课程的自觉性,为学好本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的对象儿童;家长;指导者;组织管理者。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儿童发展过程;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
(三)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客观的环境因素;主观的环境因素。
(四)制约家庭教育的社会大背景。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情报研究
情报研究的基本概念;情报研究的基本过程。
(二)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调查研究的类型。
(三)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的基本概念;经验总结类别与基本过程。
(四)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的基本概念;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指导实验研究的两种类型。
(五)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的基本概念;质的研究的基本过程。
(六)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现代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创建“学习型家庭”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
三、考核知识点
(一)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对象
(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及社会大背景的制约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五)现代教育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考核要求
(一)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对象
1.识记:(1)儿童;(2)家长;(3)指导者;(4)组织管理者。
2.领会:不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对象所各自具有的特点。
(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
1.识记:(1)儿童发展过程;(2)家庭教育过程;(3)家庭教育指导过程;(4)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
2.领会:不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各自所具有的特点。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及社会大背景的制约
1.领会:(1)对家庭影响的环境因素;(2)社会大背景对家庭教育的制约。
2.简单应用:通过对本班幼儿家庭的访问,分析家庭主、客观环境及社会大背景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1.识记:(1)情报研究的过程;(2)调查研究的过程;(3)经验总结的过程;(4)实验研究的过程;(5)质化研究的过程;(6)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2.领会:(1)情报研究的概念;(2)调查研究的概念;(3)经验总结的概念;(4)实验研究的概念;(5)质化研究的概念。
(五)现代教育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领会:现代教育发展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领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家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理解家庭的概念
(二)了解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等基本知识
(三)为学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有关章节提供条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家庭的概述
(一)家庭的概念
家庭的定义;家庭的本质和特征。
(二)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
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三)家庭的生命周期
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孕育孩子阶段;为人父母、养育孩子阶段;孩子长大成人阶段;老年阶段。
第二节 家庭结构
(一)家庭结构的概念
家庭结构的定义;家庭结构的要素。
(二)家庭结构的类型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残缺家庭;隔代家庭;联合家庭。
(三)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趋势;核心化趋势。
第三节 家庭关系
(一) 家庭关系的概念
家庭关系的定义;家庭关系的特点。
(二) 家庭关系的类别
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
(三) 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分析
来自家庭内部因素的影响;来自家庭外部因素的影响。
(四) 家庭关系的发展趋势
从数量上来说将趋于简单化;从交往密度上来说将趋于减弱。
第四节 家庭的功能
(一) 家庭功能的概念
家庭功能的定义;家庭功能的多元性。
(二) 家庭功能的类别
生育功能;性生活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情感交往功能;物质生产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宗教和政治功能。
(三)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法律;传统习俗与伦理道德。
(四) 家庭功能的变化
生育功能逐渐退化;生产功能从丧失到恢复;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教育功能分化;赡养功能弱化。
(五)家庭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考核知识点
(一)家庭的概念及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
(二)家庭的生命周期
(三)家庭结构的概念及类型
(四)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
(五)家庭关系的概念及类别
(六)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
(七)家庭功能的概念及类别
(八)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九)家庭功能的变化
(十)家庭教育功能的演变
四、考核要求
(一)家庭的概念及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
1.识记:(1)血缘家庭;(2)普那路亚家庭;(3)对偶家庭;(4)一夫一妻制家庭。
2.领会:(1)比较各种家庭的定义;(2)家庭的特征;(3)家庭的本质。
(二)家庭的生命周期
1.识记:(1)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2)孕育孩子阶段;(3)为人父母、养育孩子阶段;(4)孩子长大成人阶段;(5)老年阶段。
(三)家庭结构的概念及类型
1.识记:家庭结构的要素。
2.领会:家庭结构的定义。
3.简单应用:比较联合家庭与残缺家庭各自的特点。
4.综合应用:比较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对幼儿发展的不同影
(四)我国家庭规模的变动
1.领会:为什么我国家庭规模呈现小型化、核心化趋势。
(五)家庭关系的概念及类别
1.识记:(1)家庭关系的定义;(2)家庭关系的特点。
2.领会: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不同特征。
3.综合应用:通过家访、观察、调查研究,比较不同的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六)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
1.识记:影响家庭关系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的具体内容。
2.领会:不同的家庭因素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七)家庭功能的概念及类别
1.识记:(1)生育功能;(2)性生活功能;(3)抚养和赡养功能;(4)情感交往的功能;(5)物质生产功能;(6)教育功能;(7)娱乐功能;(8)宗教和政治功能。
2.领会:(1)家庭功能的定义;(2)抚养和赡养功能;(3)家庭功能的多元性。
3.简单应用:现今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有何特点。
(八)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1.识记:影响家庭功能的具体因素。
2.领会:为何“生育观念”是影响家庭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九)家庭功能的变化
1.识记:家庭功能变化的情况。
2.领会:从家庭功能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第三章 家庭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三)了解现代教育体系下家庭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概述
(一) 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的性质;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二) 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家庭物质环境的影响;家庭精神环境的影响。
(三)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
家长对环境的创设;家长的主动行为。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二)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社区与家庭教育的相互影响;传播媒介的作用;传播媒介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及家庭对传播媒介的选择。
第三节 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
(一)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终身教育的发展。
(二) 学习社会
学习社会的提出;学习社会的概念;学习社会的发展。
(三) 学习型家庭
学习型家庭的提出;学习型家庭的界定及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及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四)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
四、考核要求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
1.识记:(1)家庭教育的性质;(2)家庭教育的特点。
2.领会:(1)比较各种家庭教育定义间的异同;(2)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
1.简单应用:(1)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家庭环境的幼儿,分析不同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2)比较不同家庭家长在环境创设上有何各自的独特之处;(3)分析、比较不同家长对子女不同行为的反应;(4)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主动行为对幼儿发展有何作用。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1.领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本质区别。
2.综合应用:(1)设想: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2)结合日常工作,仔细考虑“家庭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是如何体现的。
(四)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1.领会:(1)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的差异;(2)传播媒介、社区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2.综合应用:幼儿园如何利用传播媒介对家庭教育开展指导。
(五)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
1.识记:(1)终身教育的概念;(2)终身教育的发展;(3)学习社会的概念;(4)学习社会的发展;(5)学习型组织;(6)学习型家庭的特征。
2.领会:(1)终身教育提出的背景;(2)学习社会提出的背景;(3)学习型家庭的概念;(4)学习型家庭提出的背景。
第四章 家长与子女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不同家长角色的职责特点
(二)了解亲子关系的形成、互动的过程,及影响亲子关系和家长行为的因素
(三)为学习家庭教育过程和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提供依据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父母的职责
(一) 父母亲的职责
父母亲的角色;父母的作用;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
(二)父母的角色分工及教育责任
父亲的教养作用;母亲的教养作用。
第二节 祖辈的职责
(一)祖辈家长的职责
祖辈家长的定义;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主干家庭、隔代家庭和留守家庭);祖辈家长的作用。
(二) 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
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的优势;祖辈家长的教育局限性。
(三)祖辈家长教育特点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 子女的职责
(一) 子女角色的职责
子女角色的地位;子女角色的职责和权利;子女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
(二) 家庭教育中的子女
子女的认识;子女的态度;子女的行为。
第四节 亲子关系
(一) 亲子关系的概念
亲子关系的定义;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
(二) 亲子间互动
亲子间的要求及地位;亲子间的良性互动。
(三)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父母自身的因素;子女方面的因素;环境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一)父母亲的职责、分工及教育责任
(二)祖辈家长的职责和教育特点
(三)子女的职责及家庭教育中的子女
(四)亲子关系的概念及亲子间互动
(五)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四、考核要求
(一)父母亲的职责和分工
1.领会:(1)父母的角色及父母的作用;(2)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4)父母角色分工及教育责任。
2.简单应用:(1)结合事例,谈谈父母的教育责任;(2)在21非名,如何更好地发挥父亲的作用。
(二)祖辈家长的职责和教育特点
1.识记:(1)祖辈家长的定义;(2)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3)相辈家长的作用。
2.领会: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及成因。
3.简单应用:调查本班幼儿“隔代亲”有哪几种表现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4.综合应用:应用所学理论,分析教育代沟存在原因。
(三)子女的职责及家庭教育中的子女
1.领会:(1)子女的地位、职责及权利;(2)子女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
(四)亲子关系的概念和亲子间互动
1.识记:(1)亲子间的要求及地位;(2)亲子间的良性互动。
2.领会:(1)亲子关系的定义;(2)社会转型期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
3.简单应用:分析本班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其亲子关系的特点及亲子间互动的方式。
(五)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1.领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各因素。
第五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含义
(二)理解学前儿童家长各类别教育观念及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明确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四)初步体会如何针对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开展学前儿章家庭教育指导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
(一)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述
观念的概念;教育观念的概念;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二)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类别
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学前儿童家长的成才观。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一) 不同的儿童观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传统的儿童观所具有的教育行为;现代的儿童观所具有的教育行为。
(二) 不同的教育观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观所具有的教育行为;现代的教育观所具有的教育行为。
(三) 不同的成才观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期望过高、过低所具有的教育行为;恰当的期望所具有的教育行为。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一) 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辈分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祖辈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父辈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
(二) 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
(三) 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职业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非脑力劳动者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脑力劳动者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及类别
(二)不同的儿童观、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成才观分别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家长不同的辈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职业分别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述
1.识记:(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2)各类别教育观念的名称。
2.领会: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二)不同的儿童观、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成才观分别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1.领会:(1)传统的儿童观、现代的儿童观分别所具有的教育行为;(2)传统的教育观、现代的教育观分别所具有的教育行为;(3)期望过高、过低和恰当的期望分别所具有的教育行为。
2.简单应用:观察、分析自己班上孩子的家长具有哪些教育观念。
(三)家长不同辈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职业分别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1.识记:(1)祖辈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2)父辈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3)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4)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5)非脑力劳动者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6)脑力劳动者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观念。
2.领会:家长不同的辈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职业分别如何影响其教育观念。
第六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明确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含义、类型
(二)熟练掌握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各种因素
(四)尝试运用所学理论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教育现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含义与类型
(一)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含义
教养方式的概念;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概念。
(二)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的划分
以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因素)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三)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
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行为;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
(二)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行为;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
(三)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行为;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
(四) 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家长所具有的教育行为;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一) 家长本身特点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
夫妻关系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
(二) 孩子本身的特点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孩子的性格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孩子的年龄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孩子性别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概念
(二)教养方式的划分及类型
(三)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四)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五)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六)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七)家长本身特点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
(八)孩子本身的特点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概念
1.识记:教养方式的概念;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概念。
2.领会:比较教养方式概念与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概念间的异同。
(二)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划分及类型
1.识记:(1)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三种划分方法;(2)各种划分方法中具体的教养方式类型。
2.领会:划分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必要性。
(三)不同类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1.识记:(1)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影响;(2)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3)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影响;(4)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5)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影响;(6)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7)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影响;(8)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领会: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与家长教育行为、幼儿发展三者间的关系。
3.简单应用:观察、分析本班幼儿家长所具有的教养方式、相应的教育行为及幼儿的发展状况。
(四)学前儿童家长本身特点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
1.识记:夫妻关系、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家长不同的职业影响其教养方式。
2.领会:夫妻关系、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家长不同的职业影响其教养方式的表现形式。
(五)孩子本身的特点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1.识记:孩子的不同性格、年龄、性别影响家长的教养方式。
2.领会:对不同性格、年龄、性别的孩子,其家长教养方式的表现形式。
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类别
(二)明确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因素
(四)初步体会如何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类别
(一)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二)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类别
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一) 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了解儿童需求能力强弱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二) 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评价儿童发展能力强弱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 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协调亲子关系能力强弱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四) 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处理儿童问题能力强弱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因素
(一)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了解儿童需求能力的因素
家长的主观随意性;忽视沟通,拒绝沟通;轻信、胡猜。
(二)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能力的因素
评价缺乏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评价缺乏依据,贬低孩子;带有过重的感情色彩;错误归因评价。
(三)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协调亲子关系能力的因素
亲子关系没有一定的宽容和松弛度;家庭教育没有规约。
(四)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处理儿童问题能力的因素
片面了解、掌握情况;未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
(二)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类别
(三)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教育能力分别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四)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各种因素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
1.识记: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
2.领会: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类别
1.识记:(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各类别的名称;(2)学前儿童家长提高各类别教育能力时分别需注意的方面。
2.领会:如何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各类别教育能力。
(三)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教育能力分别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1.识记:(1)了解儿童需求能力的强弱分别具有的教育行为;(2)评价儿童发展能力的强弱分别具有的教育行为;(3)协调亲子关系能力的强弱分别具有的教育行为;(4)处理儿童问题能力的强弱分别具有的教育行为。
2.领会:正确理解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教育能力分别对教育行为影响的必要性。
(四)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各种因素
1.识记:(1)影响学前儿童家长了解儿童需求能力的因素;
(2)影响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能力的因素;(3)影响学前儿童家长协调亲子关系能力的因素;(4)影响学前儿童家长处理儿童问题能力的因素。
2.领会: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各因素间的关系如何。
第八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明确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
(二)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三)初步体会确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的必要性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一) 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一—人的社会化;家庭——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
(二)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的作用。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一) 健康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健康教育的任务;健康教育的要求。
(二) 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认知教育的任务;认知教育的要求。
(三) 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品行教育的任务;品行教育的要求。
(四) 审美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审美教育的任务;审美教育的要求。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 寓教于生活和娱乐的原则
孩子的任务就是玩;寓教于生活和娱乐,并不要求家长花费专门的时间和精力。
(二) 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
理智施爱;要求适度。
(三) 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
(四) 教育要求一致和教育方法灵活相结合原则
父母、老人及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前后一致,但方法需灵活。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1.识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2.领会:家庭教育的目的。
(二)健康教育的任务和要求
1.识记:健康教育的任务和要求。
2.领会:在家庭教育中,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三)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识记: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2.领会:在家庭教育中,对学前儿童进行认知教育的必要性。
(四)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识记: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2.领会:在家庭教育中,对学前儿童进行品行教育的必要性。
(五)审美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识记:审美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2.领会:在家庭教育中,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
1.识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各原则的名称。
2.领会:(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各原则的具体内容;(2)确立科学、合理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的必要性。
3.应用:案例
爸爸说:“幼儿园马上要放暑假了,我们的女儿佳佳马上要大班毕业、做小学生了,应该学着帮忙做些家务了。”女儿佳佳听了爸爸的话,高兴地说:“好的,好的!要我做什么家务?”还没等爸爸开口,妈妈抢着说:“可以洗你自己的手帕、袜子,还可帮妈妈洗洗碗、擦擦桌子…。”奶奶插话了:“这些小事,我来做,让她做呀,反而越帮越忙。”佳佳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请具体分析这一案例是遵循或违背了哪些家庭教育原则,为什么?
第九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初步了解产前保健和胎教的相关内容
(二)熟练掌握不同年龄段婴幼儿不同的家庭教育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产前保健与胎教
(一) 产前营养、药物与化学物质
产前营养的意义;产前营养的需要;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及化学物质。
(二) 孕妇情绪
孕妇情绪对胎儿的影响;影响孕妇情绪的因素。
(三)胎教的内容
音乐;言语;胎儿体操。
第二节 乳婴儿的家庭教育内容
(一) 身体的适应
身体适应的内容、困难;身体适应对家教的要求。
(二) 自制行为的发展
自制行为发展的内容;自制行为发展对家教的要求。
(三) 基本信任感的建立
基本信任感建立的内容;建立基本信任感对家教的要求。
(四) 认识自我的发展
认识自我的具体内容;认识自我对家教的要求。
(五) 言语的刺激
言语刺激的内容;进行言语刺激对家教的要求。
第三节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
(一) 发现个人能力
发现个人能力的途径;发现个人能力对家教的要求。
(二) 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
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的途径;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对家教的要求。
(三) 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
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的途径;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对家教的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产前保健与胎教
(二)乳婴儿的家庭教育内容
(三)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
四、考核要求
(一)产前营养、药物与化学物质
1.识记:对胎儿有害的药物与化学物质。
2.领会:孕妇应有合理的营养结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活动。
(二)孕妇情绪
1.识记:孕妇的情绪对胎儿的影响。
2.领会:影响孕妇情绪的因素。
(三)胎教的内容
1.识记:(1)适合作胎教的音乐、言语的内容及方法;(2)胎儿体操的方式。
2.领会:胎教的作用。
(四)身体的适应
1.识记:身体适应的内容。
2.领会:父母如何帮助新生儿进行身体的适应。
(五)自制行为的发展
1.识记:自制行为发展的内容。
2.领会:自制行为发展对家教的要求。
(六)基本信任感的建立
1.识记:基本信任感建立的内容。
2.领会:建立基本信任感对家教的要求。
(七)认识自我
1.识记:认识自我的具体内容。
2.领会:如何让乳婴儿认识自我。
(八)言语的刺激
1.识记:对乳婴儿进行言语刺激的内容。
2.领会:对乳婴儿进行言语刺激的必要性。
(九)发现个人能力
1.识记:发现个人能力的途径。
2.领会:幼儿期进行发现个人能力家教内容的必要性。
(十)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
1.识记: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的途径。
2.领会:幼儿期进行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家教内容的作用。
(十一)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
1.识记: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的途径。
2.领会:幼儿期进行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对家教的要求。
3.简单应用:分析本班幼儿家教内容的特征、存在误区。
第十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对象及作用
(二)初步了解非期望行为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三)明确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策略和方法
(四)初步体会如何针对学前儿童非期望行为开展家庭教育的策略、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述
(一)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
家庭教育方法概念: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概念。
(二)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对象、作用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对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作用。
第二节 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方法
(一) 非期望行为的发生原因
行为的概念;非期望行为的概念;非期望行为产生的原因。
(二) 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
理智性原则;渐进性原则;适切性原则。
(三) 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
榜样示范法;正面说理法;暗示提醒法;批评惩罚法;自然后果法。
第三节 管教的策略
(一) 行为改变技术
行为改变技术的含义;行为改变技术的关键点。
(二) 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
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的含义;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的关键点。
(三) 沟通的策略
沟通的策略的含义;沟通的策略的关键点。
(四) 父母效能训练
父母效能训练的含义;父母效能训练的关键点。
(五) 沟通分析
沟通分析的含义;沟通分析的关键点。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对象、作用
(三)非期望行为的发生原因
(四)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
(五)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
(六)管教的策略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
1.识记:(1)家庭教育方法概念;(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概念。
2.领会:比较家庭教育方法概念与学前儿童家长教育方法概念的异同。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对象、作用
1.识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对象。
2.领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作用。
(三)非期望行为的发生原因
1.识记:非期望行为的概念。
2.领会:非期望行为产生的原因。
(四)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
1.识记:对非期望行为管教原则的各名称。
2.领会:对非期望行为实施这些管教原则的必要性。
(五)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
1.识记:对非期望行为管教方法的名称。
2.领会:对非期望行为采用这些管教方法的必要性。
(六)管教的策略
1.识记:(1)对非期望行为管教策略的各名称;(2)行为改变技术的操作方法;(3)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的具体策略内容;(4)父母效能策略的操作方法;(5)沟通分析策略的关键点。
2.领会:(1)比较各管教策略的异同;(2)实施这些管教策略的作用。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目的与任务,领会指导工作的原则,把握指导工作的主要对象
(二)了解我国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情况
(三)提高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从事该项工作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的指导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一) 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缘由
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我国未入园的适龄幼儿仍占相当比例。
(二) 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
带有师范教育的性质;具有业余的性质。
(三) 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
幼托教养机构的指导;社区的指导;企事业机关的指导;大众传播媒介的指导。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与对象
(一)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
为提高办学水平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为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服务。
(二)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
指导家长优化家庭环境;指导家长提高养育水平;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指导家长家园合作教育;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
(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
家长与子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不同身份的家长。
(四)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双向互动原则;家长主体原则;共同成长原则;分类指导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第三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一) 指导内容的要求
指导内容的时代性;指导内容的阶段性;指导内容的针对性。
(二)指导内容的类别
(三)指导内容的分年龄要求
对新婚夫妇的指导内容;对孕妇及其丈夫的指导内容;对0~1岁半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对1岁半~3岁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对3~6岁幼儿家长的指导内容。
第四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一) 指导形式的概念
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定义;家庭教育指导的常用形式。
(二) 指导形式要求
指导形式的多样性;指导形式的开放式;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三) 个别指导形式
园内交谈;书信来往;电话联系;《家园联系册》的使用;家庭访问;专家咨询。
(四)集体性指导活动
家长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教育开放活动;亲子活动;家长辨析会。
(五)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与提供
墙报板报专栏;家庭教育小报;家庭教育报刊;家庭教育录像;家庭教育的广播、电影和电视。
(六)指导形式的选择与发展
选择的情况;影响选择的因素;指导形式的推广与发展。
第五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
(一)指导工作的领导体制
党和政府对家庭教育及其指导历来是重视的,并在不同的阶段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同地区在家庭教育指导的领导体制上不尽相同。
(二)管理者和指导者的队伍建设
组织管理者队伍;指导者队伍。
(三)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
家长学校;组织形式的发展;亲子学苑。
(四)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评价
家长的投入情况;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有否变化;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有否改善;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
(五)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研究
研究课题;研究基地;培训工作与研讨活动。
三、考核知识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与对象
(三)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四)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五)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
四、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1.识记: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
2.领会: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与对象
1.识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
2.领会:(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3)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三)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1.识记:(1)对新婚夫妇指导的内容要点;(2)对孕妇及其先生指导的内容要点;(3)对0~3岁婴幼儿家长指导的内容要点。
2.简单应用:(1)确立对本园3~6岁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2)回顾、总结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说明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改革方向。
(四)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1.领会:(1)各种个别指导形式;(2)各种集体性指导形式;(3)各种文字音像资料的作用。
2.简单应用:回顾、总结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说明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改革方向。
3.综合应用:根据已确立的对本园3~6岁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明确各指导内容相应可选择何指导形式。
(五)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
1.领会:(1)指导者的素质要求;(2)指导者的来源;(3)指导者的培训;(4)家庭教育指导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发展;(5)从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角度考虑,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研究具体需抓哪些内容。
2.简单应用:分析本区(县)、本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评价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如何进行更合理。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1.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
2.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大纲里面的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都有。有特殊要求须考核内容之外的知识的,大纲中已经作出明确规定。
3.对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2)本大纲对各章考核要求提出了四个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概念的含义是:
A.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B.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C.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D.综合应用。是要求考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关于学习教材
本课程的教材采用全国高等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由李洪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考生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要求识记的内容。其次,要认识和领会各章之间的联系。第三,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
2.本课程既属于理论课程,又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注意联系社会发展的现实,联系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实问题学习有关的理论。其次,要注意将正在学习的有关理论、方法应用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践中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本人应熟悉学前教育理论并具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经验。
2.社会助学者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对考生进行认真的、负责的、有效的辅导。
3.社会助学者在辅导中应正确处理基础知识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全面系统学习和重点掌握的关系。对考生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
五、基本课时建议
第一章导论,4课时;第二章家庭,4课时;第三章家庭教育,6课时;第四章家长与子女,6课时;第五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6课时;第六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6课时;第七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6课时;第八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原则,6课时;第九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6课时;第十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6课时;第十一章家庭教育指导工作,14课时;复习,4课时。合计70课时。
六、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命题考试的方法。命题考试将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确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和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试的内容。考试命题将覆盖到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重点内容将有较大的覆盖率。
3.命题考试在试卷中将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是不同的。这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2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30%。
4.命题考试将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5.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附录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1.家庭教育是家长与之间的双向过程。
2.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主要有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
1.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
2.指导者
三、单项选择题
1.幼儿期家庭教育内容主要为:( )
(1)生活习惯的培养,认识自我,发现个人能力和学习与人相处
(2)发现个人能力,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和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
(3)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基本信任感的建立,发现个人能力
(4)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认识自我,生活习惯的培养
2.从网上获悉某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有实效,在总结其有效经验后将其经验应用到一般幼儿园进行试验,然后调查指导有否效果,根据调查结果对经验有无一般意义作出回答。这一过程属于:( )
(1)情报研究(2)调查研究(3)经验总结(4)实验研究
四、简答题
1.“树大自然直”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请简述。
2.简述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3.试比较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异同。
4.试说明终身教育的理念对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五、论述题
举例略
六、材料分析题
举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