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北京自考教材00137农业经济学(一)考试大纲下载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 课程代码:00137(笔试) 2014年3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合作社方向)(专科)的基础选考科目。本课程依据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涉及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以及土地、水、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资源和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规律,农业宏观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为考生从事农村合作社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经济学基础。
课程的特点是把发展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根主线贯穿教材的始终,并且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际紧密联系。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能运用农业经济理论知识分析合作社经营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有效利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能从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和完善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措施。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熟悉农业经济学的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并能正确表述;正确理解农业经济学的经济范畴、基本原理和农业经济运行规律;正确分析和阐释农业经济学的各种理论问题;运用本课程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和解决合作社运行中的有关现实经济问题。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对现代农业微观组织的把握,对农业生产要素、农产品供求、农产品市场与价格、农业中的财政、信贷与保险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与结构调整的把握。难点在于对农业信贷与保险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解。
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章。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农业经济学是现代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合作社方向)(专科)自考的选考课程。本课程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农村合作社的建设与管理》等课程的理论基础课,与《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农村合作社金融与保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后继课程知识有密切联系。农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与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完整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合作社方向)(专科)课程体系。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农业的概念与特点以及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业的概念、特点、地位与作用
识记:农业的概念: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根本特点;农业不同于工业和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具体特点。
理解:农业的地位: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农业所具有的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多功能。
(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识记: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理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以及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农业家庭经营的特点、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特点、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原因;熟悉合作经济的原则与功能以及家庭农场的概念与特征;掌握产权与产权结构的概念、农业家庭经营的概念、合作经济的概念与类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业中的产权结构
识记:产权的概念;产权结构的概念。
理解: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关系明晰化、收益权实现多样化和产权交易市场化等基本特征。
(二)农业中的家庭经营
识记:农业家庭经营的概念。
理解:农业家庭经营的商品化、企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等特点;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原因;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特点。
应用:中国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措施
(三)农业中的合作经济组织
识记:合作经济的概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关系;退社自由,专业性强;民办、民营、民受益,可以突破社区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专业合作等主要特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主要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功能、中介功能、载体功能和服务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
应用:合作社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原则。
(四)家庭农场
识记:家庭农场的概念。
理解:家庭农场的家庭经营、适度规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等基本特征。

第三章 农业生产要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土地资源的特性、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水资源的特点、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业资金的运动特点、农业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农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与作用、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问题以及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农业中资金的运动规律,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以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完善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措施;掌握土地的概念、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水资源的概念、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影响农业劳动力利用的因素、农业资金的概念、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农业信息的概念、农业信息化的概念以及农业信息资源的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业土地资源
识记:土地的概念;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
理解: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使用的永续性和土壤肥力的无限性、土地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等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有效的原则、生态效益的原则、节约用地的原则、有偿使用的原则等原则。
应用: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二)农业水资源
识记:水资源的概念。
理解: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应用: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的途径。
(三)农业劳动力资源
识记: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影响农业劳动力利用的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
理解: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基本特性;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等作用。
应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四)农业资金
识记:农业资金的概念。
理解:农业中资金的周转期长且周转慢;农业中资金的运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业中资金利用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业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不完全通过流通过程;农业资金的低收益性和效益的外部性等农业资金的运动特点;农业资金的来源;农业资金投放的概念与原则;农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应用:农业资金的运动规律
(五)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识记: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理解: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性、渐进性、外生性、周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
应用: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措施。
(六)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
识记:农业信息的概念;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农业信息资源的概念;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内涵。
理解: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问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农业信息内容的积聚与资源形成、农业信息渠道建设与用户培育、组织与市场信息环境的改善等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环节;中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应用: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完善措施。

第四章 农产品供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以及农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原理;掌握农产品需求的概念、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农产品供给的概念、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以及农产品供求均衡的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产品需求
识记:农产品需求的概念;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理解: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二)农产品供给
识记:农产品供给的概念;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
理解:影响农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三)农产品供求均衡
识记:农产品供求均衡的概念。
理解:农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原理。
应用:农产品供求均衡的蛛网理论。

第五章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分类与构成、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特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基础、农产品价格的特征、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农产品差价的种类、农产品比价的变动规律、WTO的基本原则、WTO农业协议应用、中国加入WTO对农业和农民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缩小“剪刀差”的途径;掌握农产品市场的概念、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概念、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概念、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农产品价格的概念、差价的概念、比价的概念、工农产品比价的概念以及工农产品剪刀差的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产品市场体系
识记:农产品市场的概念;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概念;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概念;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
理解: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分类;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机制与市场组织等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成;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品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信息中心功能、调节供求功能、综合服务功能等;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特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规避风险功能、发现价格功能、风险投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
(二)农产品价格
识记:农产品价格的概念;差价的概念;比价的概念;农产品比价的概念;工农产品比价的概念;工农产品剪刀差的概念。
理解: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基础;农产品价格的特征;响农产品价格的农产品供求状况、货币的价值、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国家经济政策等因素;农产品差价的种类;农产品比价的变动规律。
应用:缩小“剪刀差”的途径。
(三)WTO与中国农业
理解:WTO的基本原则;WTO农业协议应用;中国加入WTO对农业和农民所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农业中的财政、信贷与保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财政的特征、农业投入保障的类别、我国农业信贷投入的现状、农产品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影响农业保险供给的因素以及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掌握财政的概念、农业投入保障的概念、农产品价格支持的概念、农业信贷的概念、农业信贷投入主体的类型、农业保险的概念、农业保险供给的概念以及农业保险需求的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业与财政
识记:财政的概念;农业投入保障的概念;农产品价格支持的概念。
理解:财政的特征;农业投入保障的类别;中国农业投入保障存在的问题;农产品补贴政策中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主要内容。
应用:加强农业投入保障的对策。
(二)农业信贷
识记:农业信贷的概念;农业信贷投入主体中商业性农业信贷机构、合作性农业信贷组织、政策性农业信贷机构、民间农业信贷等类型。
理解:农业信贷的必要性;我国农业信贷投入的现状。
(三)农业保险
识记:农业保险的概念;农业保险供给的概念;农业保险需求的概念。
理解: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影响农业保险供给的因素;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
应用: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

第七章 农业产业结构与结构调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构建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意义、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因素、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遵循的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达成的目标,熟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掌握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业产业结构
识记: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理解: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相关性、多层次性的特点;构建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意义;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因素;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理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达成的目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应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
识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八章 农业宏观调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原则、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以及特点;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概念与目标以及农业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与原则
识记:农业宏观调控的概念;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理解: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原则。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与手段
识记:农业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
理解:农业宏观调控手段及其特点。
应用: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

第九章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掌握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业现代化
识记: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的目标;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
识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的基本特征;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自然资源、环境、技术进步等主要因素。
(三)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识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理解: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应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教育考试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组编,罗斌编的《农业经济学》。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导 论
8
第二章
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
12
第三章
农业生产要素
10
第四章
农产品供求
10
第五章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10
第六章
农业中的财政、信贷与保险
12
第七章
农业产业结构与结构调整
12
第八章
农业宏观调控
8
第九章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8
合 计
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40 %,”理解”为 50%,”应用”为 1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较易、中等难度共占80%、较难占20%。
4、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5、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 单选题
农业生产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基础是( )
A.劳动力 B.生产工具 C.土地 D.劳动技术
(二) 多选题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是( )
A.数量多,比重大 B.素质较低 C. 地区间分布不平衡
D.存在大量剩余 E.性别不均衡
(三) 填空题
农产品市场体系是由( )、( )、( )与( )构成。
(四) 名词解释题
农业现代化
(五) 简答题
简述影响农业保险供给的因素。
(六)论述题
谈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向的对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