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药学(专科)(520410)02930中医学基础(一)自考大纲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药学专业(基础科段)(C100803)
《中医学基础(一)》(02930)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中医药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2012年版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中医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中医诸多学科中最基本的课程。它系统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以及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疾病防治与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其内容广泛,既有生理,也有病理;既涵盖理论,亦涉及临床。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系统掌握、熟悉和了解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掌握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中医学基础》的学习,使自学者掌握、熟悉或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概况、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人体生理、病理特点、疾病发生与发展变化的规律、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技能以及疾病治疗原则与养生预防康复等内容。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课程的基础。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 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基本特点的学习与掌握,初步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初步学会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分析人体自身、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学习藏象、气血津液、诊法、辨证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及其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著作的意义。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主要阶段,相关著作的作者及其意义。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观点与学术流派。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与内涵。
(二)辨证论治
辩证论治的概念与内涵。“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含义。“病”、“证”、“症”各自的含义、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二)整体观念的概念与内涵。
(三)辩证论治的概念与内涵。
(四)“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五)“病”、“证”、“症”各自的含义、区别与联系
(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的一般知识。
四、考核要求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领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的内容与内涵。
(二)整体观念的概念与内涵。
1.领会:整体观念的概念。
2.综合应用:整体观念的内涵。
(三)辨证论治的概念与内涵。
1.领会:辨证论治的概念。
2.综合应用:辨证论治的内涵。
(四)“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识记:(1)“辨证”、“论治”的概念。(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五)“病”、“证”、“症”各自的含义与区别
1.识记:“病”、“证”、“症”的概念。
2.简单应用:“病”、“证”、“症”的区别和联系。
(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的一般知识。
领会:(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及其标志。(2)相关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七)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领会:多读经典、勤于实践、思维培养对学习中医学的意义。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内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阴阳、五行的概念和特性,事物阴阳、五行属性的分析和运用,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生克关系的学习与掌握,初步学会运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归纳健康与疾病的某些规律,并用于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的定义,阴阳概念的形成,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二)阴阳的特性:
阴阳的特性包括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规定性及它们的内涵。
(三)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阴阳属性的划分方法。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包括阴阳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2.阴阳的互根互用:
包括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相互为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包括阴阳的相互消长和阴阳的协调平衡。阴阳消长的概念与形式。阴阳协调平衡的概念及维系。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的概念、机理与形式。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运用阴阳学说简要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药物的性能。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五行的定义,五行的形成,五行的基本内涵。
(二)五行的特性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特性、内涵及其运用。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归类的依据、方法和结果(构成五行整体结构系统)。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相克与制化
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所胜与所不胜关系。五行制化的概念、规律和意义。
2.母子相及、相乘、相侮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的概念、意义。相乘、相侮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运用五行学说阐释人体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阐释五脏病变的发生与传变,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三、考核知识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方法和运用。
(三)阴阳相互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内涵。
(四)五行的概念和特性。
(五)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和运用。
(六)五行生克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内涵。
(七)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1.识记:阴阳的定义。
2.领会:阴阳概念的形成。
3.简单应用: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二)阴阳的特性:
领会:阴阳的特性包括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规定性及它们的内涵。
(三)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1.领会:阴阳属性的划分方法。
2.综合应用:区分事物的阴阳属性。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
1.识记: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协调平衡、阴阳转化的概念。
2.综合应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阴阳转化的机制、主要内容和意义。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简单应用:运用阴阳学说简要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药物的性能。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1.识记:五行的定义。
2.领会:五行的形成。
3.简单应用:五行的基本内涵。
(二)五行的特性
1.识记:木、火、土、金、水五行特性的定义。
2.领会:五行特性的内涵与意义。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1.领会:五行属性的划分方法。
2.综合应用:区分事物的五行属性。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1.领会:(1)五行相生、相克、制化的概念。(2)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的概念。(3)五行相乘、相侮的概念。
2.综合应用:(1)五行相生的次序、母子关系。(2)五行相克的次序、所胜与所不胜关系。(3)五行制化的规律和意义。(4)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的意义。(5)五行相乘、相侮的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简单应用:运用五行学说阐释人体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阐释五脏病变的发生与传变,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第二章 藏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藏象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系统联系以及脏腑之间关系等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初步学会分析人体脏腑生理病理,为学习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藏”、“象”的定义。“藏”、“象”的区别与联系。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形成的条件、基础、源流。
(三)脏腑的分类及特性
脏腑的分类。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各自的组成、功能与形态特点、表里关系。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中医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概述:心的部位、形态。
1.心的主要功能:主血脉;主神明。
2.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3.心的系统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与夏气相通应。
[附]心包络
(二)肺
概述:肺的部位、形态。
1.肺的主要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
2.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3.肺的系统联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与秋气相通应。
(三)脾
概述:脾的部位、形态。
1.脾的主要功能:主运化;主升;主统血。
2.脾的生理特性:以升为健;喜燥恶湿。
3.脾的系统联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四)肝
概述:肝的部位、形态。
1.肝的主要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2.肝的生理特性:肝性生升;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
3.肝的系统联系: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与春气相通应。
(五)肾
概述:肾的部位、形态。
1.肾的主要功能: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
2.肾的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3.肾的系统联系: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与冬气相通应。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概述:胆的部位、形态。
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二)胃
概述:胃的部位、形态。
1.生理功能:受纳水谷;腐熟水谷。
2.生理特性:主通降;喜润恶燥。
(三)小肠
概述:小肠的部位、形态。
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
(四)大肠
概述:大肠的部位、形态。
生理功能:传化糟粕;主津。
(五)膀胱
概述:膀胱的部位、形态。
生理功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
(六)三焦
1.三焦的生理功能:通行诸气;运行水液。
2.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功能特点。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1.脑的主要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主持感觉运动。
2.脑与五脏的关系。
(二)髓
充养脑髓;充养骨骼;化生血液。
(三)骨
主司运动;支撑形体;保护内脏。
(四)脉
运行血液;防止出血。
(五)女子胞
1.主要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2.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附]精室
精室的概念、形态、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
(二)脏与腑的关系
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
(三) 腑与腑的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
(一)藏象的概念。
(二) 脏腑的分类及其依据。
(三)五脏的生理特性、主要功能,五脏各自的系统联系。
(四)六腑的概念、总的生理特点。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奇恒之腑的概念、生理功能。
(六)心包络、命门和精室的内容。
(七)脏与脏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腑与腑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1.识记:“藏象”、“藏”、“象”的定义。
2.领会:“藏”、“象”的区别与联系。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领会:藏象学说形成的条件、基础、源流。
(三)脏腑的分类及特性
领会:脏腑的分类。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各自的组成、功能与形态特点、表里关系。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简单应用:中医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1.领会:心的部位、形态。
2.综合应用:(1)心的主要功能。(2)心的生理特性。(3)心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附]心包络
领会:心包络的主要功能。
(二)肺
1.领会:肺的部位、形态。
2.综合应用:(1)肺的主要功能。(2)肺的生理特性。(3)肺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三)脾
1.领会:脾的部位、形态。
2.综合应用:(1)脾的主要功能。(2)脾的生理特性。(3)脾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四)肝
1.领会:肝的部位、形态。
2.综合应用:(1)肝的主要功能。(2)肝的生理特性。(3)肝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五)肾
1.领会:肾的部位、形态。
2.综合应用:(1)肾的主要功能。(2)肾的生理特性。(3)肾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附]命门
领会:命门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1.识记:胆的部位、形态。
2.领会:胆的生理功能
(二)胃
1.识记:胃的部位、形态。
2.领会: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
(三)小肠
1.识记:小肠的部位、形态。
2.领会:小肠的生理功能。
(四)大肠
1.识记:大肠的部位、形态。
2.领会:大肠的生理功能。
(五)膀胱
1.识记:膀胱的部位、形态。
2.领会:大肠的生理功能。
(六)三焦
领会: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功能特点。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领会:脑的主要功能。脑与五脏的关系。
(二)髓
领会:髓的主要功能。
(三)骨
领会:骨的主要功能。
(四)脉
领会:脉的主要功能。
(五)女子胞
领会:女子胞的主要功能。
[附]精室
领会:精室的主要功能。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简单应用: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
(二)脏与腑的关系
简单应用: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
(三) 腑与腑的关系
简单应用:腑与腑的关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在系统学习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精气血津液学说的学习,把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为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精
(一)精的概念
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精的分类。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的生成。
(三)精的贮藏与施泄
精的贮藏。精运行和施泄的动力。
(四)精的主要功能:
人体之精的生理功能:繁衍生殖;促进生长发育;主髓化血;濡养脏腑。
第二节 气
(一)气的概念
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运动:
气机的含义、运动形式及与脏腑的关系。
(三)气的生成:
生成的物质基础及相关脏腑。
(四)气的功能:
气的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
(五)气的分类: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
第三节 血
(一)血的概念
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生成的物质基础及相关脏腑。
(三)血的运行:
运行方式及影响因素。
(四)血的功能:
血的生理功能:营养和滋润、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的基本概念。津与液的区别与联系。
(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代谢:生成、输布、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生理功能:滋润濡养、参与血液化生、调节阴阳平衡、协助废物排泄。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精与气的关系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的机理。
(二)精与血的关系
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的机理。
(三)精与津液的关系
水谷之精与津液之间的关系。
(四)气与血的关系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载气、血能养气的机理与应用。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的机理与应用。
(六)血与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互化的机理与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一)精的概念、生成、贮藏与施泄、主要功能。
(二)气的概念、生成、功能。
(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
(四)气运动的形式及与内脏的关系。
(五)血的概念、生成、运行及主要功能。
(六)津液的概念、代谢及的功能。
(七)气与血、气与津、津与血、精与血、精与气、精与津液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精
(一)精的概念
识记: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领会:(1)精的分类。(2)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的生成。
(三)精的贮藏与施泄
领会:(1)精的贮藏。(2)精运行和施泄的动力。
(四)精的主要功能:
综合应用:人体之精的生理功能:繁衍生殖;促进生长发育;主髓化血;濡养脏腑。
第二节 气
(一)气的概念
识记: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运动:
领会:气机的含义、运动形式及与脏腑的关系。
(三)气的生成:
领会:生成的物质基础及相关脏腑。
(四)气的功能:
综合应用:气的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
(五)气的分类:
1.识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
2.综合应用: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
第三节 血
(一)血的概念
识记: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领会:生成的物质基础及相关脏腑。
(三)血的运行:
领会:运行方式及影响因素。
(四)血的功能:
简单应用:血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1.识记:津液的基本概念。
2.领会:津与液的区别与联系。
(二)津液的代谢:
领会:津液的代谢:生成、输布、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简单应用:津液的生理功能。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精与气的关系
简单应用: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的机理。
(二)精与血的关系
简单应用: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的机理。
(三)精与津液的关系
简单应用:水谷之精与津液之间的关系。
(四)气与血的关系
简单应用: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载气、血能养气的机理。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
简单应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的机理。
(六)血与津液的关系:
简单应用:津血同源互化的机理。
第四章 经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十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规律等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掌握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为临床运用经络学说诊断和治疗疾病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经脉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二)络脉
络脉的组成。别络、浮络、孙络的基本概念。
(三)连属部分
连属部分的组成、分布、功能。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名称。奇经八脉的分布特点。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生理功能。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经络的基本功能
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
(二)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奇经八脉的基本生理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四)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名称。
(五)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表里相合、流注次序、体表分布规律。
(六)奇经八脉的概念及冲、任、督、带脉的循行分布及各自功能。
(七)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十五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识记:经脉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二)络脉
1.识记:别络、浮络、孙络的基本概念。
2.领会:络脉的组成。
(三)连属部分
领会:连属部分的组成、分布、功能。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
(一)十二经脉
1.识记:十二经脉的名称。
2.领会:(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2)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二)奇经八脉
1.识记:奇经八脉的名称。
2.领会:(1)奇经八脉的分布特点。(2)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生理功能。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经络的基本功能
简单应用: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
(二)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简单应用:奇经八脉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五章 体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体质的概念、特点、形成及分类等内容的掌握和了解,为应用体质学说阐释疾病原理、解释病理变化、指导辩证、治疗和养生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体质的概念
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特点
体质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三)体质的构成
不同体质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四)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脏腑与体质、经络与体质、精气血津液与体质的关系。
(五)影响体质的因素:
影响体质的因素:先天禀赋、年龄、性别、饮食、劳逸、情志、地理环境、疾病针药因素。
(六)体质的分类
体质的分类: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
第二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对病邪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阐释病机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与养生
三、考核知识点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特点。
(三)正常体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体质的概念
识记: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特点
领会:体质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三)体质的构成
简单应用:不同体质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四)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领会:脏腑与体质、经络与体质、精气血津液与体质的关系。
(五)影响体质的因素:
领会:影响体质的因素。
(六)体质的分类
简单应用:体质的分类: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
第二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简单应用:阐释对病邪的易感性、阐释发病原理、阐释病机变化、指导辨证、指导治疗与养生。
第六章 病因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性病因和其他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习与掌握,初步学会运用中医病因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人体疾病状态下出现的各类病证的发生原因,为学习后续的病机、诊断和防治内容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六淫的概念,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关系,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风邪: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2.寒邪: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3.暑邪: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4.湿邪: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5.燥邪: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6.热(火)邪:热(火)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二) 疫气
疫气的致病特点。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因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二)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定义和致病特点。
(三)劳逸过度
过劳和过逸的定义和致病特点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概述: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痰饮
痰饮的基本概念。痰饮的形成因素。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瘀血的基本概念。瘀血的形成因素。瘀血的致病特点、病机特点、症状特点。
(三)结石
结石的基本概念。结石的形成因素。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1.跌打损伤、利器损伤、枪弹伤、压轧、持重努伤的症状、特点。
2.烧烫伤、冻伤、虫兽伤的症状、特点。
3.化学伤的症状、特点。
4.电击伤的症状、特点。
(二)寄生虫
常见的寄生虫致病。寄生虫致病的特点。
(三)药邪
药邪的形成。药邪的致病特点。
(四)医源性因素
医过的主要原因。
(五)先天因素
遗传因素、胎传因素的主要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六淫和六气的概念及其关系。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和各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三)七情的基本概念及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四)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致病特点。
(五)疫气的概念、致病特点、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因素。
(六)饮食失宜和劳逸过度的致病特点。
(七)结石的概念、致病特点。
(八)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因素。
(九)其他病因的种类、相关概念和致病特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1.识记:(1)六淫的概念。(2)风邪的概念。(3)寒邪的概念。(4)暑邪的概念。(5)湿邪的概念。(6)燥邪的概念。(7)热(火)邪的概念。
2.领会: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关系,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3.综合应用:(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热(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二) 疫气
领会:(1)疫气的致病特点。(2)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因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1.识记:七情内伤的概念
2.领会:(1)七情内伤的形成因素。(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二)饮食失宜
领会: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致病特点。
(三)劳逸过度
领会:过劳和过逸的致病特点。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一)痰饮
1.领会:痰饮的基本概念。
2.简单应用:(1)痰饮的形成因素。(2)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1.领会:瘀血的基本概念。
2.简单应用:(1)瘀血的形成因素。(2)瘀血的致病特点、病机特点、症状特点。
(三)结石
1.领会:结石的基本概念。
2.简单应用:(1)结石的形成因素。(2)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1.领会:(1)跌打损伤、利器损伤、枪弹伤、压轧、持重努伤的症状、特点。(2)烧烫伤、冻伤、虫兽伤的症状、特点。(3)化学伤的症状、特点。电击伤的症状、特点。
(二)寄生虫
领会:常见的寄生虫致病。寄生虫致病的特点。
(三)药邪
领会:药邪的形成。药邪的致病特点。
(四)医源性因素
领会: 医过的主要原因。
(五)先天因素
领会:遗传因素、胎传因素的主要特点。
第七章 病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发病原理,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基本病机及“内生五邪”的学习与掌握,初步学会运用发病原理、基本病机理论认识正气、邪气与疾病的关系,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的机理,归纳疾病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用于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并为四诊与辨证等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正气、邪气的概念。正气、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发病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外环境: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与发病。
2.内环境:体质、精神因素与发病。
(三)发病形式
发病的类型:感而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复发。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虚实病机、虚实变化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正胜邪退、邪盛正虚、邪正相持、正虚邪恋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二)阴阳失调
1.阴阳偏盛:阳偏盛、阴偏盛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2.阴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3.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4.阴阳转化: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5.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6.阴阳亡失:亡阳、亡阴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三)精气血津液失常
1.精的失常:精虚、精瘀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2.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3.血的失常:血虚、血运失常(血瘀、出血)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4.代谢失常:津液不足、水液停聚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5.血津液关系失常:精血两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血两虚、气随血脱、血随气逆、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亏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四)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的概念、病机和主证。
2.寒从中生:内寒的概念、病机和主证。外寒与内寒的区别与联系。
3.湿浊内生:内湿的概念、病机和主证。外湿与内湿的区别与联系。
4.津伤化燥:内燥的概念、病机和主证。外燥与内燥的区别与联系。
5.火热内生:内热(实火、虚火)的概念、病机和主证。外火和内火的区别与联系。
三、考核知识点
(一)病机的概念。
(二)发病的概念,邪气、正气的概念及发病基本原理。
(三)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发病形式。
(四)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的相关概念及病机。
(五)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的病因、临床特征及主证。
(六)“内生五邪”的相关概念及具体病机。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领会:正气、邪气的概念。
2.简单应用:(1)正气、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2)发病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领会:(1)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与发病。(2)体质、精神因素与发病。
(三)发病形式
简单应用:发病的类型:感而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复发。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1.领会:(1)虚实病机、虚实变化的概念。(2)正胜邪退、邪盛正虚、邪正相持、正虚邪恋的概念。
2.综合应用:(1)虚实病机、虚实变化的病机和主证。(2)正胜邪退、邪盛正虚、邪正相持、正虚邪恋的病机和主证。
(二)阴阳失调
1.领会:(1)阳偏盛、阴偏盛的概念。(2)阳偏衰、阴偏衰的概念。(3)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概念。(4)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概念。(5)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的概念。(6)亡阳、亡阴的概念。
2.综合应用:(1)阳偏盛、阴偏盛的病机和主证。(2)阳偏衰、阴偏衰的病机和主证。(3)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病机和主证。(4)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病机和主证。(5)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的病机和主证。(6)亡阳、亡阴的病机和主证。
(三)精气血津液失常
1.领会:(1)精虚、精瘀的概念。(2)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概念。(3)血虚、血运失常(血瘀、出血)的概念。(4)津液不足、水液停聚的概念。(5)精血两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血两虚、气随血脱、血随气逆、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亏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的概念。
2.综合应用:(1)精虚、精瘀的病机和主证。(2)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机和主证。(3)血虚、血运失常(血瘀、出血)的病机和主证。(4)津液不足、水液停聚的病机和主证。(5)精血两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血两虚、气随血脱、血随气逆、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亏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的病机和主证。
(四)内生“五邪”
1.领会:(1)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的概念。(2)内寒的概念。(3)内湿的概念。(4)内燥的概念。(5)内热(实火、虚火)的概念。
2.简单应用:(1)外寒与内寒的区别与联系。(2)外湿与内湿的区别与联系。(3)外燥与内燥的区别与联系。(4)外火和内火的区别与联系。
3.综合应用:(1)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的病机和主证。(2)内寒的病机和主证。(3)内湿的病机和主证。(4)内燥的病机和主证。(5)内热(实火、虚火)的病机和主证。
第八章 诊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望、闻、问、切四诊概念、原理、内容和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初步学会运用诊法理论分析临床各种症状和体征,熟悉其在辨证、辨病中的意义。为辨证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望诊
望诊的概念、望神色形态和望局部诊病的原理、望诊的方法。
(一)望神: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和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二)望色
常色和病色的区别,面部色诊的分属部位,五色所主的病证。
(三)望形态
望形体(强弱胖瘦、体质形态)和望姿态的表现及其意义。
(四)望局部
望头颈五官、望四肢、望二阴、望皮肤、望小儿食指络脉、望排出物的常见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五)望舌:
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望舌质:舌神、舌色(淡红、淡白、红、绛、青紫)、舌形(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舌态(强硬、震颤、歪斜、痿软、短缩、吐弄、)、舌下络脉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望舌苔:苔色(白、黄、灰黑)、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剥脱、真假、偏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1.正常声音:正常声音的特点。影响正常声音的因素。
2.病变声音: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呕逆、嗳气等声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二)嗅气味
口气、各种排出物及病室气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节 问诊
(一)问诊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问诊的内容
询问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三)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
问寒热的含义、内容(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及意义。
2.问汗
问汗的内容(无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局部有汗)及意义。
3.问疼痛
问疼痛的内容(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及意义。
4.问头身胸胁脘腹诸症
问头身胸胁脘腹诸症的内容(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及意义。
5.问耳目
问耳目的内容(问耳、问目)及意义。
6.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的内容(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口味)及意义。
7.问睡眠
问睡眠的内容(失眠、嗜睡)及意义。
8.问二便
问二便的内容(大便、小便)及意义。
9.问情志
问情志的内容(抑郁、情绪高涨、焦虑、恐惧、烦躁)及意义。
10.问妇女
问妇女的内容(月经、带下)及意义。
11.问男子
问男子的内容(阳痿、阳强、遗精、早泄)及意义。
12.问小儿
问小儿的内容(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传染病史、发病原因)及意义。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1.脉诊的原理、意义。
2.诊脉的部位和方法: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诊脉方法(时间、体位、指法)。
3.正常脉象的形态、特点及生理变异:平脉的形态、特点、变异因素。
4.常见脉象
按脉位分类(浮、沉)、按脉率分类(迟、缓、数、结、代、促)、按脉形分类(滑、涩、洪、细、弦、紧)、按脉势(虚、实、濡、弱)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5.脉象鉴别、相兼脉和真脏脉。
6.诊妇人脉及小儿脉。
7.脉症顺逆从舍。
(二)按诊
1.按诊的方法和意义:触、摸、按、叩。
2.按诊的内容: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
三、考核知识点
(一)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二)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五色所主病证。
(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及其意义。
(四)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常见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五)鼾声、呻吟、惊呼等声音变化及临床意义。
(六)口气、病室气味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七)声音嘶哑、谵语、郑声、咳嗽、喘、哮、呃逆、嗳气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八)问诊常见现在症状的内容及意义。
(九)主诉的概念及问主诉的意义。
(十)寸口诊脉的方法、正常脉象的特征、常见脉象(浮、沉、迟、数、实、洪、细、弦、滑、缓、弱)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
(十一)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及意义。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望诊
领会:望诊的概念、望神色形态和望局部诊病的原理、望诊的方法。
(一)望神:
综合应用: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和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二)望色
综合领会:常色和病色的区别,面部色诊的分属部位,五色所主的病证。
(三)望形态
简单应用:望形体(强弱胖瘦、体质形态)和望姿态的表现及其意义。
(四)望局部
简单应用:望头颈五官、望四肢、望二阴、望皮肤、望小儿食指络脉、望排出物的常见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五)望舌:
综合应用: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望舌质
综合应用:舌神、舌色(淡红、淡白、红、绛、青紫)、舌形(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舌态(强硬、震颤、歪斜、痿软、短缩、吐弄、)、舌下络脉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望舌苔
综合应用:苔色(白、黄、灰黑)、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剥脱、真假、偏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1.正常声音
领会:正常声音的特点。
2.病变声音
简单应用: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呕逆、嗳气等声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二)嗅气味
简单应用:口气、各种排出物及病室气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节 问诊
(一)问诊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问诊的内容
综合应用:询问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三)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
综合应用:问寒热的含义、内容(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及意义。
2.问汗
综合应用:问汗的内容(无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局部有汗)及意义。
3.问疼痛
综合应用:问疼痛的内容(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及意义。
4.问头身胸胁脘腹诸症
综合应用:问头身胸胁脘腹诸症的内容(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及意义。
5.问耳目
综合应用:问耳目的内容(问耳、问目)及意义。
6.问饮食口味
综合应用:问饮食口味的内容(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口味)及意义。
7.问睡眠
综合应用:问睡眠的内容(失眠、嗜睡)及意义。
8.问二便
综合应用:问二便的内容(大便、小便)及意义。
9.问情志
综合应用:问情志的内容(抑郁、情绪高涨、焦虑、恐惧、烦躁)及意义。
10.问妇女
综合应用:问妇女的内容(月经、带下)及意义。
11.问男子
综合应用:问男子的内容(阳痿、阳强、遗精、早泄)及意义。
12.问小儿
综合应用:问小儿的内容(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传染病史、发病原因)及意义。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1.领会:(1)脉诊的原理、意义。(2)脉症顺逆从舍。
2.综合应用:
(1)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2)正常脉象的形态、特点及生理变异。
(3)按脉位分类(浮、沉)、按脉率分类(迟、缓、数、结、代、促)、按脉形分类(滑、涩、洪、细、弦、紧)、按脉势(虚、实、濡、弱)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4)脉象鉴别、相兼脉和真脏脉。
(5)诊妇人脉及小儿脉。
(二)按诊
简单应用:(1)按诊的方法和意义。(2)按诊的内容: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
第九章 辩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八纲概念、八纲辨证基本证候和八纲证候间相互关系、气血津液病辨证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初步学会运用八纲辨证、气血津液病辨证理论进行辨证分析,并为后续脏腑辨证等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对脏腑病辨证概念、基本方法、脏腑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等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初步学会分析临床证候,辨别脏腑病证。
通过对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初步学会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进行临床辨证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
(二)八纲辨证的意义
八纲辨证的特点。作为辨证总纲的意义。八纲基本证候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三)八纲辨证的基本证候
1.表里辨证:表证、里证的概念、证候特征、辨证要点。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2.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概念、证候特征、辨证要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3.虚实辨证:虚证、实证的概念、证候特征、辨证要点。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4.阴阳辨证:阴虚证与阳虚证的概念、证候特征。亡阴证与亡阳证的概念、汗出特点。阴证、阳证、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阴虚证、阳虚证、亡阴证、亡阳证、亡阴证和亡阳证的鉴别。
(四)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1.证候相兼:表虚证与表实证的概念、证候特征。证候相兼的概念。
2.证候错杂:证候错杂的概念。证候错杂常见的组合关系、常见类型。
3.证候真假:证候真假的概念。真寒假热证与真热假寒证的概念、基本证候、辨识要点。
4.证候转化: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真虚假实证与真实假虚证的基本病机。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证、气滞证、气逆证、气脱证、气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二)血病辨证
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三)气血同病辨证
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四)津液病辨证
津液不足证、水液停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第三节 脏腑辨证
(一)心病辨证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迷心窍证、痰火扰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二)肺病辨证
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三)脾病辨证
脾气虚证、脾阳虚证、中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寒湿中阻证、脾胃湿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四)肝病辨证
肝气郁结证、肝火上炎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肝胆湿热证、寒凝肝脉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五)肾病辨证
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六)腑病辨证
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寒证、胃热证、食滞胃脘证、小肠实热证、大肠湿热证、大肠津亏证、胆郁痰扰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七)脏腑兼病辨证
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脾不调证、肝胃不和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第四节 外感病辨证
(一)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传经、直中、合病、并病)。
(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规律(顺传、逆传)。
(三)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的概念,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三焦病证的传变规律(顺传、逆传)。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八纲的概念。八纲辨证的的概念及其意义。
(二)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亡阴证与亡阳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三)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血虚证、血瘀证等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四)气血津液辨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五)脏腑辨证的概念、意义及运用范围。脏腑辨证中各种常见证候的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
(六)三种外感病辨证中常见证候的名称及主要临床表现。三种外感病的病理传变规律。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领会:(1)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2)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
(二)八纲辨证的意义
综合应用:(1)八纲辨证的特点。(2)作为辨证总纲的意义。(3)八纲基本证候及其相互间
的联系。
(三)八纲辨证的基本证候
1.表里辨证
简单应用:表证、里证的概念、证候特征、辨证要点。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2.寒热辨证
简单应用:寒证、热证的概念、证候特征、辨证要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3.虚实辨证
简单应用:虚证、实证的概念、证候特征、辨证要点。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4.阴阳辨证
简单应用:阴虚证与阳虚证的概念、证候特征。亡阴证与亡阳证的概念、汗出特点。阴证、阳证、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阴虚证、阳虚证、亡阴证、亡阳证、亡阴证和亡阳证的鉴别。
(四)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1.证候相兼
简单应用:表虚证与表实证的概念、证候特征。证候相兼的概念。
2.证候错杂
简单应用:证候错杂的概念。证候错杂常见的组合关系、常见类型。
3.证候真假
简单应用:证候真假的概念。真寒假热证与真热假寒证的概念、基本证候、辨识要点。
4.证候转化
简单应用: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真虚假实证与真实假虚证的基本病机。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领会: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证、气滞证、气逆证、气脱证、气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二)血病辨证
领会: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三)气血同病辨证
领会: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四)津液病辨证
领会:津液不足证、水液停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第三节 脏腑辨证
(一)心病辨证
综合应用: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迷心窍证、痰火扰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二)肺病辨证
综合应用: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三)脾病辨证
综合应用:脾气虚证、脾阳虚证、中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寒湿中阻证、脾胃湿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四)肝病辨证
综合应用:肝气郁结证、肝火上炎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肝胆湿热证、寒凝肝脉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五)肾病辨证
综合应用: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六)腑病辨证
综合应用: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寒证、胃热证、食滞胃脘证、小肠实热证、大肠湿热证、大肠津亏证、胆郁痰扰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七)脏腑兼病辨证
综合应用: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脾不调证、肝胃不和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第四节 外感病辨证
(一)六经辨证
领会: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传经、直中、合病、并病)。
(二)卫气营血辨证
领会: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规律(顺传、逆传)。
(三)三焦辨证
领会:三焦辨证的概念,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三焦病证的传变规律(顺传、逆传)。
第十章 治则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各种治则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原则的学习,掌握治病必求其本的学术理念,并对扶正祛邪、标本缓急、调整阴阳、正治反治和三因制宜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一)治标与治本
治标与治本的概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冶的概念与含义。
(二)正治反治
1.正治:概念、内容(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反治:概念、内容(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三)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运用方法。
(四)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泻其阳盛、损其阴盛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2.补其不足:阴阳互制之补虚、阴阳互济之补虚、阴阳并补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五)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治标与治本的概念
(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冶的概念与含义。
(三)正治反治的概念和内容。
(四)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运用方法。
(五)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治标与治本
简单应用:治标与治本的概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冶的概念与含义。
(二)正治反治
简单应用:正治反治的概念和内容。
(三)扶正祛邪
简单应用: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运用方法。
(四)调整阴阳
简单应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五)三因制宜
简单应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第十一章 养生·预防·康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养生、防治、康复等内容的学习与掌握,了解其对人体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及延年益寿的重要意义,并学会运用疾病康复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养生
(一)养生的意义
养生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的原则与内容。
(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的原则与内容。
第三节 康复
(一)康复的基本原则
康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常用的康复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养生、预防、康复的基本概念。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与内容。
(四)康复的基本原则。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养生
(一)养生的意义
领会:养生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领会: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领会:未病先防的原则与内容。
(二)既病防变
领会:既病防变的原则与内容。
第三节 康复
(一)康复的基本原则
领会:康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常用的康复方法
领会:常用的康复方法。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关于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考试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考试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论述,便于自学应考者自学、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和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应考者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关于考试大纲中四个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教材:《中医学基础》教材:何建成,潘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第1版。
参考辅导书:《中医学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何建成,潘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9月第1版。
三、关于自学方法的指导
1、认真阅读与钻研大纲与教材。以大纲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研读。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系统学习与重点深入相结合。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中医学基础》内容广泛,既有生理,也有病理;既涵盖理论,亦涉及临床。 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多实践,才能熟练掌握、融会贯通中医学基础的基本技能,熟能生巧,知常达变。
3、要注意培养中医学独特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医学的理论源于临床实践,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因此,学习《中医学基础》课程,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培养中医学独特的认知思维和科学思维方法。
4、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防止学生们在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记忆、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课程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一般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A型题、B型题、X型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判断说明题、论述题、病案分析题等。
5、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60分为及格线。
6、特殊要求: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附录 题型举例
一、A型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2、牙龈红肿热痛,多属( )
A、胃火炽盛 B、痰湿内蕴 C、虚火伤络 D、气血不足
二、B型题 (即配伍题)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1.五味的五行归类中属于“金”的味是( )
2.五味的五行归类中属于“水”的味是( )
三、X型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选错均不得分)
1、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定的治疗是( )
A、阳病治阴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阴中求阳 E、泻阳益阴
2、主热入营血的舌象是( )
A、红舌 B、绛舌 C、紫舌
D、淡白舌 E、镜面舌
四、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中)
1、阴阳的特性有相关性、 、 和规定性。
2、虚实是辨别 的纲领,寒热是辨别 的纲领。
五、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1、阴阳
2、八纲
六、判断说明题(先对题干所述内容进行判断,在括号内记“√”或“×”,然后阐述该题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1、肝的主要功能有主疏泄和肝藏血两个方面。
2、心主神明的基本概念是主宰人体生理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七、论述题
1、试述瘀血的形成机制及其致病特点。
2、表证与里证如何鉴别?
八、病例分析
刘某,女,54岁。近2周来一直咳嗽不止,咳痰清稀,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无汗,全身酸楚,二便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要求写出:
(1)八纲辨证结果:
(2)脏腑辨证结果:
(3)简要证候分析: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