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120206)05966劳动政策分析考纲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B020218)
劳动政策分析(05966)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2010年版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劳动政策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必考课程,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劳动政策为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使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相关工作的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和掌握我国劳动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目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全面了解劳动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劳动分析的基本方法;准确地掌握各项劳动政策内容以及相关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提升自身对工作中相关政策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课程,社会保障概论是本课程的预修课程。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劳动政策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为课程的基础部分,从介绍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入手,通过学习,了解劳动力、劳动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这是劳动政策分析的逻辑起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一)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二)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资源
第二节 公共政策
(一)政策、公共政策的内涵
(二)公共政策的形式
(三)公共政策的类型
(四)公共政策的功能
第三节 劳动政策
(一)劳动政策的主体
(二)劳动政策的对象
(三)劳动政策的形式
(四) 劳动政策的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二)公共政策
(三)劳动政策
四、考核要求
(一)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1、识记:(1)人口; (2)劳动年龄人口; (3)劳动力资源总数
2、领会:劳动力资源
3、简单应用:劳动、劳动力的区别
(二)公共政策
1、识记:(1)政策; (2)公共政策; (3)社会政策
2、领会:(1)公共政策的形式
3、简单应用: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内涵
4.综合应用:公共政策的功能
(三)劳动政策
1、识记:(1)劳动政策 (2)劳工福利和社会保障政策 (3)劳动关系政策
2、领会:(1)劳动政策的主体; (2)劳动政策的形式
3、简单应用:劳动政策的对象
4、综合应用:劳动政策的内容
第二章 劳动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从梳理中外劳动政策历史入手,了解西方发达国家1980年代前后的劳动政策的演变历史;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劳动政策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进一步领会国外积极劳动政策对我国劳动政策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结合我国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形成
(一)1980年代之前发达国家的劳动政策
(二)1980年代发达国家劳动政策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当代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变革
(二)当代发达国家积极劳动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我国劳动政策的历史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劳动政策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劳动政策
(三)我国劳动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三、考核知识点
(一)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形成
(二)当代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三)我国劳动政策的历史
四、考核要求
(一)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形成
1、识记:(1)西方国家劳动就业的黄金时期;(2)1980年代各发达国家失业特点;
2、领会:(1)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理论和实践
(2)1930至1970年代发达国家的劳动政策
3、简单应用:1930至1970年代,西方各发达国家基于凯恩斯主义劳动就业政策的具体体现
4、综合应用:1980年代各发达国家失业问题
(二)当代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1、识记:(1)西方发达国家多样性的劳动就业政策的内容 (2)19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主要变革趋势
2、领会:新自由主义劳动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3、简单应用:当代发达国家积极劳动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4、综合应用: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变革
(三)我国劳动政策的历史
1、识记:(1)改革开放之前的劳动政策;(2)“三结合”就业方针;(3)“四项规定”
2、领会:(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政策;(2)我国劳动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3、简单应用: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政策
4、综合应用:我国劳动政策的发展走向
第三章 中国劳动领域中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我国在劳动领域存在的困境:失业问题、劳动安全与劳动歧视的基本情况。进一步理解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的失业高峰,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我国三大劳动热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失业问题
(一)失业的概念分析
(二)失业的类型分析
(三)我国失业问题分析
(四)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二节 劳动安全问题
(一)企业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分析
(二)我国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
(三)女职工与未成年人的特殊劳动保护
第三节 劳动歧视问题
(一)就业歧视的涵义及类型
(二)我国消除歧视的对策
三、考核知识点
(一)失业问题
(二)劳动安全问题
(三)劳动歧视问题
四、考核要求
(一)失业问题
1、识记:(1)失业; (2)各国对失业的界定; (3)失业人员
2、领会:(1)国际劳工组织对失业的界定 (2)失业的类型
3、简单应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的失业高峰
4、综合应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二)劳动安全问题
1、识记:(1)职业病; (2)职业危害因素的两种类型; (3)我国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的法律保护层次
2、领会:女职工与未成年人的特殊劳动保护
3、简单应用: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4、综合应用:企业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原因
(三)劳动歧视问题
1、识记:劳动歧视
2、领会:国际劳工组织对歧视的界定
3、简单应用:我国就业歧视的类型
4、综合应用:我国消除劳动歧视的对策
第四章 劳动就业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就业雇佣主体的内容:劳动需求的行业性与职业性、微观劳动需求、宏观劳动需求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劳动力供需理论在政策上的一些典型运用,了解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一般理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注意具体分析我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劳动供给分析
(一)劳动力参与率及其影响因素
(二)劳动力工作时间的选择及其变化趋势
(三)劳动力供给曲线
(四)劳动力供给弹性
(五)劳动力供给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第二节 劳动力需求分析
(一)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二)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三)劳动力需求曲线
(四)劳动力需求弹性
(五)劳动力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第三节 劳动就业格局
(一)人力资源配置
(二)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
(三)我国的劳动就业格局
第四节 我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
(一)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
(二)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政策
(三)以实现劳动力供需匹配为目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四)以减少失业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
(五)社会保障的有关政策
三、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供给分析
(二)劳动力需求分析
(三)劳动就业格局
(四)我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
四、考核要求
(一)劳动供给分析
1、识记:(1)劳动力参与率; (2)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2、领会: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3、简单应用:劳动力供给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二)劳动力需求分析
1、识记:(1)劳动力需求; (2)劳动力需求弹性;
2、领会:(1)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五种类型
3、简单应用: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4、综合应用:劳动力需求理论对最低工资立法的劳动市场效应分析
(三)劳动就业格局
1、识记:(1)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涵义
2、领会:资源配置三种模式
3、简单应用:人力资源供求关系三种类型
4、综合应用:我国的劳动就业格局
(四)我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
1、识记: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
2、领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政策
3、简单应用:我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中社会保障的有关政策内容
4、综合应用:以实现劳动力供需匹配为目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第五章 城市“下岗”政策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针对解决城市下岗问题的提出的再就业工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能够通过对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社会保障体系政策、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政府的再就业举措。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城市“下岗”问题分析
(一)下岗问题的概述
(二)下岗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下岗后果
第二节 “再就业”工程分析
(一)再就业工程的概述
(二)再就业工程
(三)再就业工程的实践
第三节 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政策分析
(一)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
(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政策
(三)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
(四)再就业举措
三、考核知识点
(一)城市“下岗”问题分析
(二)“再就业”工程分析
(三)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政策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城市“下岗”问题分析
1、识记:(1)下岗的涵义; (2)下岗人员的分类;
2、领会: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特征
3、简单应用:(1)科技进步导致职工下岗的主要表现;
4、综合应用:下岗的产生原因
(二)“再就业”工程分析
1、识记:(1)再就业工程的涵义; (2)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涵义; (3)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及发展
2、领会:(1)再就业服务中心职能;(2)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
3、简单应用:(1)再就业工程的深化
4、综合应用:再就业工程的实践
(三)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政策分析
1、识记:(1)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内容
2、领会:(1)“三条保障线”制度;(2)促进下岗职工多渠道和方式再就业政策
3、简单应用:再就业举措
4、综合应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第六章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理解农民工的涵义、 “民工潮”现象的成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方向、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并能够正确分析和理解我国政府在不同阶段实行的就业政策。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现象分析
(一)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概述
(二)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特点
(三)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影响
第二节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问题分析
(一)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歧视问题
(二)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问题分析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劳动力进城就业政策
第三节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历史
(一)适当放松、适当控制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阶段:
(二)正面引导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阶段
(三)积极扶持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阶段
第四节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分析
(一)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模式
(二)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问题
(三)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建议
三、考核知识点
(一)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现象分析
(二)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问题分析
(三)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历史
(四)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现象分析
1、识记:(1)农民工的涵义; (2)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流向;(3)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途径
2、领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现象产生的背景
3、简单应用: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特点
4、综合应用: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影响
(二)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问题分析
1、识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劳动力进城就业政策
2、领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3、简单应用: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歧视问题
4、综合应用: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问题分析
(三)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历史
1、识记:(1)“民工潮”的现象; (2)正面引导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产生的背景 (3)积极扶持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产生的背景
2、领会:(1)适当放松、适当控制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阶段,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评价 (2)正面引导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阶段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实践
3、简单应用:正面引导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
4、综合应用:(1)适当放松、适当控制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 (2)积极扶持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阶段的政策和实践
(四)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分析
1、识记:(1)农村进城就业劳动者的管理模式 (2)农村进城就业劳动者社会保障模式
2、领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问题
3、综合应用: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建议
第七章 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理论与实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各发达国家的劳动就业理论,在此基础上理解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劳动就业现状,结合实际掌握各国的劳动就业政策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否定失业存在”理论
(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
(四)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理论
(五)发展经济学派的“劳动无限供给”理论
(六)新自由主义的反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
第二节 美国劳动就业政策
(一)美国就业现状
(二)美国劳动政策的演变
(三)失业保险政策
(四)职业培训政策
(五)就业服务政策
第三节 德国的劳动就业政策
(一)德国就业现状
(二)德国劳动政策的演变
(三)德国劳动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日本劳动就业政策
(一)战后日本就业现状
(二)日本劳动政策的演变历史
(三)日本劳动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一)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理论
(二)美国劳动就业政策
(三)德国劳动就业政策
(四)日本劳动就业政策
四、考核要求
(一)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理论
1、识记:(1)古典经济学派的“否定失业存在”理论; (2)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 (3)发展经济学派的“劳动无限供给”理论
2、领会: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理论
3、简单应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二)美国劳动就业政策
1、识记:(1)美国劳动政策的演变;
2、领会:(1)美国失业保险政策的内容
3、简单应用:职业培训政策
4、综合应用:就业服务政策
(三)德国的劳动就业政策
1、识记:(1)德国的失业保险制与失业救济制
2、领会:德国劳动政策的主要内容
3、简单应用:德国的就业开发策略
(四)日本劳动就业政策
1、识记:战后日本就业现状
2、简单应用:日本劳动政策的演变历史
3、综合应用:日本劳动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 劳动关系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从劳动用工政策的历史介绍入手,通过对劳动基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争议政策的讨论,了解在我国规范用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劳动用工政策的历史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计划性劳动用工政策
(二)市场经济时期的市场化劳动用工政策
第二节 劳动基准制度
(一)劳动时间政策
(二)休息休假制度
(三)劳动工资政策
第三节 劳动合同制度
(一)劳动合同概述
(二)劳动合同的履行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
(四)经济赔偿金与经济补偿金
第四节 劳动争议政策
(一)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仲裁
(三)劳动争议诉讼
三、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用工政策的历史
(二)劳动基准制度
(三)劳动合同制度
(四)劳动争议政策
四、考核要求
(一)劳动用工政策的历史
1、识记:(1)建国以后至1980年以前,我国实行的传统劳动用工政策的特征 ;
(2)《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时间(3)全体员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时间;
2、领会:(1)“四项暂行规定”; (2)“新就业方针”
3、简单应用:市场经济时期的市场化劳动用工政策
4、综合应用:劳动用工政策的历史
(二)劳动基准制度
1、识记:(1)劳动基准法的涵义; (2)标准工时制; (3)特殊工时制
(4)探亲假 (5)劳动工资的涵义 (6)我国现行的工资形式
2、领会:(1); 工资支付的方法 (2)特殊人员的工资支付;
3、简单应用:(1)病假工资的规定; (2)工资保障的监督
4.综合应用:带薪休假制度
(三)劳动合同制度
1、识记:(1)劳动合同的涵义; (2)劳动合同的内容 (3)试用期;
2、领会:(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违约金;
3、简单应用:(1)经济赔偿金与经济补偿金;
4、综合应用:劳动合同的解除
(四)劳动争议政策
1、识记:(1)劳动争议的涵义; (2)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3)劳动争议调解的涵义; (4)劳动争议仲裁的涵义 (5)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6)劳动争议诉讼的涵义
2、领会:(1)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 (2)劳动争议仲裁原则; (3)劳动争议管辖内容;
3、简单应用:(1)劳动争议诉讼时效
4、综合应用:(1)劳动争议仲裁案例分析; (2)劳动争议诉讼案例分析
第九章 集体谈判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集体谈判制度的涵义、历史,知晓西方各国集体谈判制度的内容,在了解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对我国集体谈判制度进行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集体谈判制度概述
(一)集体谈判制度
(二)集体谈判的主体
(三)集体谈判制度的历史
第二节 西方各国的集体谈判制度
(一)美国集体谈判制度
(二)德国集体谈判制度
(三)日本集体谈判制度
第三节 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
(一)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的内容
(二)中国推行集体谈判的意义
(三)中国集体谈判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分析
(一)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的现状
(二)中国集体谈判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完善中国集体谈判机制的有效措施
(四)三、考核知识点
(一)集体谈判制度概述
(二)西方各国的集体谈判制度
(三)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
(四)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集体谈判制度概述
1、识记:(1)集体谈判制度起源 (2)集体谈判制度的涵义; (3)集体谈判制度的内容
2、领会:(1)集体谈判的进程;(2)集体谈判的主要功能;
3、简单应用:集体谈判制度的历史
4、综合应用:集体谈判的主体
(二)西方各国的集体谈判制度
1、识记:美国集体谈判的历史;
2、领会:德国集体谈判制度的特点;
3、简单应用:美国集体谈判制度的特点
4、综合应用:日本集体谈判制度
(三)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
1、识记:集体协商的涵义
2、领会: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的内容;
3、简单应用:中国推行集体谈判的意义
4、综合应用:中国集体谈判的发展历史
(四)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分析
1、领会:中国集体谈判制度的现状;
2、简单应用:中国谈判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综合应用:如何完善中国集体谈判机制
第十章 劳动保障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 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况,知晓我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基本情况,并能够结合实际加以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述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一)养老保险概述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史
(三)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节 医疗保险制度
(一)医疗保险的概述
(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内容
(三)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史
(四)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
第四节 失业保险制度
(一)失业保险制度概述
(二)我国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
(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
(四)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述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三)医疗保险制度
(四)失业保险制度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述
1、识记:(1)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 (2)社会保障的特征; (3)社会保障的类型;
2、领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3、简单应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1、识记:(1)养老保险的涵义;(2)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内容;(3)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源
2、领会:(1)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 (2)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
3、简单应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4、综合应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医疗保险制度
1、识记:(1)医疗保险制度的涵义;(2)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的涵义;(3)公费医疗制度; (4)社会医疗保险模式;(5)强制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的涵义;(6)私营医疗保障模式的涵义
2、领会: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目标
3、简单应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史
4、综合应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内容
(四)失业保险制度
1、识记:(1)失业保险制度的涵义; (2)最早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
(3)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分析;
2、领会:失业保险金的筹集和使用
3、简单应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
4、综合应用:我国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关于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考试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劳动政策分析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即为命题的依据,又是教学大纲,即为使用教材教学时的指导依据;同时还是学生学习、复习时的自学大纲,即为指导学生更集中、更方便地阅读理解和掌握应用教材。教材是考试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论述,便于自学应考者自学、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和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应考者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关于考试大纲中四个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要求应考者了解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即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并能加以区别与联系,同时又能正确表述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理论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劳动政策分析》:李秋香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三、关于自学方法的指导
1、认真阅读与钻研大纲与教材。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课程,学习时应认真阅
读与钻研大纲与教材。在大纲指导下,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认真阅读是理解和记忆的基础,正确理解和牢固记忆才可能做简单应用或综合应用。
2、系统学习与重点深入相结合。要注意这门新学科整个框架体系,每一章的学习注意梳理归纳、综合分析、比较研究,有了这个基础,才能真正理解、记忆和分析、应用。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书本上的知识首先要理解、记忆,进而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联系实际或实践灵活应用。
4、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本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具有知识新、理论新、应用性强等特点,又面广量多,考生大多又未曾在理论上实践上接触过,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避免与考试大纲脱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培养应考者的自学能力,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本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广泛;自学考试命题的题型多样、覆盖面广。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程和考试命题的特点,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章节和重点问题,把重点辅导和兼顾一般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认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或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能力层次的要求应结构合理。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应适中。每份试卷中试题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4、本课程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5、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
A、德国 B、法国 C 、美国 D、英国
二、多项选择题
1、采取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国家有( )。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E、韩国
三、填空题
1、 年国务院在继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四、名词解释题
1、失业
五、简答题
1、在我国,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试述如何理解劳动政策的内容。
七、材料分析题
罗某是一名留学归国人员,户籍不在上海市。于2008年2月开始在上海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工作。2008年5月19日,即试用期满后,该公司才肯与他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由于个人家庭原因,罗某于2008年8月18日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并于当日离开公司。他与该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里说明,辞职应提前一个月书面提出,如擅自离职则要扣发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基于该公司之前的一些做法还有他个人家庭原因,已不愿意在该公司工作,故辞职当日就离开了该公司。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按公司规定由公司扣除。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公司在罗某试用期满后才肯与他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做法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2. 在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这一问题上,该公司是否应该按照合同规定办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