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上海中药学(专科)(520410)03040中药鉴定学自考大纲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药学专业(基础科段)(C100803)
中药鉴定学(03040)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中医药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组编
2012年版

Ⅰ、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学习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别方法,掌握有关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学考试者达到高等教育中药专业本科生的理论水平,能真正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中药鉴定方面的问题,以适应中药鉴定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要求学习者有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Ⅱ 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
上篇
上篇介绍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内涵及任务;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中药分类和命名原则;中药的真实性鉴定、有效性鉴定、安全性鉴定方法;中药材质量变化规律与质量调控方法;中药资源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内涵及其任务。
(二)熟悉中药的分类、命名及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药与中药鉴定学
一、 中药及其分类
二、 中药鉴定学的内涵及任务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二、性状记述阶段
三、鉴别知识条理化阶段
四、形成阶段
五、内容完善阶段与技术成熟阶段
六、现代技术应用与研究阶段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内涵、其任务、分类、命名。
(二)中药鉴定学的产生及发展简史。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中药与中药鉴定学
1.识记: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内涵及任务。
2.领会: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产生与发展
1.识记:下列历代代表性本草年代及作者:《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
2.领会: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中药的真实性鉴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 了解本草考证的方法和意义。。
(二) 掌握中药的真实性鉴定常用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本草考证
一、本草考证的意义
二、本草考证的方法
三、本草考证与中药品种
第二节 中药的品种鉴定
一、基源鉴定
二、性状鉴定
三、显微鉴定
四、理化鉴定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药本草考证的方法和意义。
(二)中药的真实性鉴定常用方法即基源鉴定、性状检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方法。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本草考证
1.领会:本草考证的意义、方法。
第二节 中药的品种鉴定
1.识记:中药的品种定的四大方法: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性状检定包括那些内容,性状检定及显微鉴定什么情况下适用,显微化学反应和微量升华定义。

第三章 现代技术与中药真实性鉴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药鉴定的现代技术与中药真实性鉴定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数码成像技术与真实性鉴定
一、数码成像技术简介
二、在中药基源鉴定中的应用
三、在中药性状鉴定中的应用
四、在中药显微鉴别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 指纹图谱技术与真实性鉴定
一、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简介
二、中药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及应用
第三节 DNA分子标记技术与真实性鉴定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二、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植物代谢组学技术与真实性鉴定
一、植物代谢组学的概念
二、植物代谢组学的技术和方法
三、植物代谢组学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中药鉴定的现代技术和方法在中药真实性鉴定的应用。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数码成像技术与真实性鉴定
1.领会:数码成像技术与方法在中药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
第二节 指纹图谱技术与真实性鉴定
1.领会:指纹图谱技术技术与方法在中药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
第三节 DNA分子标记技术与真实性鉴定
1.领会: DNA分子标记技术与方法在中药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
第四节 植物代谢组学技术与真实性鉴定
1.领会:植物代谢组学技术与方法在中药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

第四章 中药的有效性鉴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二)熟悉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和研究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确定方法
一、活性导向分离方法
二、高通量筛选方法
三、生物色谱法
四、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份的定量分析
一、样品处理方法
二、定量分析方法
第三节 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一、质量标准的概念
二、质量标准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
(一) 中药有效成分的确定方法
(二)中药有效成份的定量分析
(三)中药鉴定的依据、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和研究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药的有效性鉴定、有效成分、活性成分的定义
第一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确定方法
1. 领会:中药有效成分的确定方法。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份的定量分析
1.领会:中药有效成份的定量分析方法。
第三节 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1. 识记:中药质量标准的概念和法定标准,中药质量标准包括的内容。
2.领会: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取样和鉴定的内容和方法,中药制定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

第五章 中药的安全性鉴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及常见的中药毒性成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药毒性成分分析
一、中药毒性成分简介
二、中药毒性成分分析方法
第二节 中药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
一、经典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二、现代的代谢组学评价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二)常见的中药毒性成分。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中药毒性成分分析
1.识记:中药内源性毒性成分。
第二节 中药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
1.领会:中药外源性毒性成分,中药毒性成分分析方法,中药安全
性评价技术与方法。

第六章 中药材质量变化规律与质量调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药材质量变化规律与质量调控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药材质量变化规律
一、种质与药材质量
二、环境因素与药材质量
三、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药材质量
四、栽培技术与药材质量
第二节 中药材质量的调控
一、 最适采收期的确定
二、 加工方法的选择
三、 贮藏与养护调控
四、执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三.考核知识点
中药材质量变化规律与质量调控方法。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中药材质量变化规律
1.领会:中药材质量变化规律、中药材质量的调控方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中药材质量的调控
1.识记:中药发汗、走油、风化和GAP等概念的的定义。
2.领会:中药材质量的调控

第七章 中药材资源及可持续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药材资源及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药材资源
一、中药材资源的现状
二、影响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的因素
第二节 发现新资源途经和方法
一、从古代本草中挖掘中药材
二、从民间用药经验及民族药中
三、依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中药材
四、以化学成分为线索寻找中药材
五、扩大药用部位,增加新品种
第三节 中药材资源的保护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药材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中药材资源保护方法和保护品种。
四.考核要求
第一节 中药材资源
1. 领会:中药材资源的现状和影响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的因素
第二节 发现新资源途经和方法
1.识记:发现新资源途经和方法有几种。
第三节 中药材资源的保护
1.领会:中药材资源的保护问题。

下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章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各章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各章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下篇各论介绍100余种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及160余种中药的主要鉴定要点和与之相关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等内容。

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根及根茎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根茎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绵马贯众,细辛,大黄,牛膝,商陆,川乌,附子,白芍,黄连,板蓝根,甘草,黄芪,人参,白芷,防风,当归,川芎,柴胡,龙胆,紫草,黄芩,地黄,巴戟天,天花粉,桔梗,党参,木香,白术,苍术,泽泻,天南星,白附子,川贝母,浙贝母,麦冬,山药,射干,姜黄,莪术,郁金,天麻
第三节 熟悉中药:狗脊,骨碎补,虎杖,何首乌(附:首乌藤),威灵仙,草乌,白头翁,赤芍,升麻,防己,银柴胡,太子参,川牛膝,远志,北豆根,葛根,延胡索,地榆,苦参,山豆根,甘遂,三七,西洋参,独活,羌活,藁本,北沙参,秦艽,白薇,玄参,胡黄连,丹参,茜草,续断,南沙参,紫菀,三棱,半夏,石菖蒲,百部,天冬,知母,干姜,郁金,白及,拳参,乌药,常山,白蔹,明党参,白前,川木香,漏芦,香附,黄精,玉竹,重楼,高良姜,山慈姑

三.考核知识点
(一)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概念。
(二)根及根茎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根及根茎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根及根茎类中药
1.识记:根及根茎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根及根茎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根及根茎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4、综合应用: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牛膝、川乌、黄连、防己、甘草、黄芪、人参、三七、龙胆、黄芩、党参、苍术、石菖蒲、百部、川贝母、天麻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第九章 茎木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茎木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茎木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茎木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槲寄生,苏木,鸡血藤,沉香,钩藤,木通。
第三节 熟悉药材:桑寄生,川木通,大血藤。

三.考核知识点
(一)茎木类中药的概念。
(二)茎木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中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茎木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茎木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茎木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茎木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茎木类中药
1.识记:茎木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茎木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茎木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4、综合应用:钩藤、沉香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第十章 皮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皮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皮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皮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牡丹皮,厚朴,肉桂,黄柏,杜仲。
第三节 熟悉药材:桑白皮,秦皮,五加皮,香加皮,地骨皮,白鲜皮。

三.考核知识点
(一)皮类中药的概念。
(二)皮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皮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皮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皮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皮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皮类中药
1.识记:皮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皮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皮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4、综合应用:厚朴、肉桂、杜仲、黄柏、秦皮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第十一章 叶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叶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叶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叶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大青叶,番泻叶。
第三节 蓼大青叶,侧柏叶(附:柏子仁),枇杷叶,枸骨叶,罗布麻叶。

三.考核知识点
(一)叶类中药的概念。
(二)叶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叶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叶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叶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叶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叶类中药
1.识记:叶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叶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叶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4、综合应用:番泻叶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第十二章 花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花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花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花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大青花,番泻花。
第三节 蓼大青花,侧柏花,枇杷花,枸骨花,罗布麻花。

三.考核知识点
(一)花类中药的概念。
(二)花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花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花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花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花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花类中药
1.识记:花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花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花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4、综合应用:丁香、洋金花、金银花、红花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第十三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果实种子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果实种子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果实种子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马兜铃,五味子,苦杏仁,枳壳,吴茱萸,使君子,瓜蒌,巴豆,小茴香,山茱萸,连翘,女贞子,马钱子,栀子,槟榔,砂仁。
第三节 熟悉中药:葶苈子,荜茇,马兜铃,木瓜,山楂,桃仁,补骨脂,金樱子,决明子,陈皮,化橘红,川楝子,酸枣仁,枸杞子,夏枯草,牛蒡子,薏苡仁,肉豆蔻,王不留行,覆盆子,郁李仁,香橼,佛手,胖大海,诃子,蛇床子,苍耳子,红豆蔻,草豆蔻,益智。

三.考核知识点
(一)果实种子类中药的概念。
(二)果实种子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果实种子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果实种子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果实种子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果实种子类中药
1.识记:果实种子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果实种子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果实种子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4、综合应用:五味子、苦杏仁、吴茱萸、小茴香、马钱子、槟榔、砂仁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第十四章 全草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全草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全草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全草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石韦,麻黄,淫羊藿,广藿香,薄荷,穿心莲,茵陈蒿。
第三节 熟悉中药:肿节风,仙鹤草,荆芥,益母草,紫苏梗,肉苁蓉,车前草,青蒿,石斛,蒲公英,伸筋草,鱼腥草,大蓟。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全草类中药的概念。
(二)全草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全草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全草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全草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全草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全草类中药
1.识记:全草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全草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全草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4、综合应用:麻黄、薄荷、穿心莲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第十五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藻、菌、地衣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藻、菌、地衣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冬虫夏草,灵芝。
第三节 熟悉中药:茯苓,马勃,猪苓,雷丸。

三.考核知识点
(一)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概念。
(二)藻、菌、地衣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藻、菌、地衣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藻、菌、地衣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藻、菌、地衣类中药
1.识记:藻、菌、地衣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藻、菌、地衣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藻、菌、地衣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4、综合应用:茯苓、猪苓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第十六章 树脂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树脂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树脂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树脂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乳香,没药,血竭。
第三节 熟悉中药:苏合香,阿魏,安息香。

三.考核知识点
(一)树脂类中药的概念。
(二)树脂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树脂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树脂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树脂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树脂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树脂类中药
1.识记:树脂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树脂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树脂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
4、综合应用:乳香、没药、血竭的基源、性状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
第十七章 其他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其他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其他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其他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海金沙,儿茶,五倍子,芦荟。
第三节 熟悉中药:青黛,冰片。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其他类中药的概念。
(二)其他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其他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其他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其他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其他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其他类中药
1.识记:其他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其他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其他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
4、综合应用:青黛、儿茶、五倍子的基源、性状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

第十八章 动物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动物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动物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根及动物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石决明,全蝎,斑蝥,蟾酥,蛤蚧,金钱白花蛇,麝香,鹿茸,五灵脂,熊胆粉,牛黄,羚羊角。
第三节 熟悉中药: 水蛭,地龙,珍珠,牡蛎,蜈蚣,龟甲,土鳖虫,僵蚕,蜂蜜,蕲蛇,乌梢蛇,海马,哈蟆油,鳖甲,海螵蛸,桑螵蛸,蝉蜕,海龙,鸡内金,穿山甲,阿胶。

三.考核知识点
(一)动物类中药的概念。
(二)动物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动物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动物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1.识记:动物类中药的概念
2.领会:动物类中药的鉴别要点。
(二)动物类中药
1.识记:动物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动物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动物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
4、综合应用:珍珠、麝香的基源、性状和显微鉴别的综合应用;斑蝥、蟾酥、熊胆、麝香、牛黄的基源、性状和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

第十九章 矿物类中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矿物类中药的概念。
(二)掌握矿物类中药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熟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了解矿物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中药: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信石,滑石,石膏,芒硝。
第三节 熟悉中药:磁石,轻粉,炉甘石,硫黄,赤石脂,胆矾,龙骨。

三.考核知识点
(一)矿物类中药的概念。
(二)矿物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测方法。
(三)本章熟悉类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四)矿物类中药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

四.考核要求
(一)矿物类中药的概念、性质及分类方法。
1.识记:矿物类中药的定义、本色、外色、假色的概念
2.领会:矿物类中药的鉴别要点和分类方法。
(二)矿物类中药
1.识记:矿物类中药的基源。
2.领会:矿物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现代研究,熟悉类中药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3.简单应用:矿物类中药中重点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
4、综合应用:朱砂,雄黄,石膏的基源、性状、理化鉴别的综合应用,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 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关于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考试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考试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论述,便于自学应考者自学、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和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应考者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关于考试大纲中四个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总之,从四个层次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地运用于实践,解决中药鉴定的实际问题。

二、 关于自学教材
《中药鉴定学》 主编:王喜军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09年1月第一版。
三、关于自学方法指导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学习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别方法,掌握有关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打下基础。自学考试者应在“中药鉴定学”大纲指导下全面系统地学习中药鉴定学,依次按教材章次、内容循序渐进的学习。
附录二 自学时数分配
内容
全日制授课学时
自学参考学时
总论
6
18
根及根茎类中药
21
63
茎木叶类中药
3
9
皮叶类中药
6
18
叶类中药
3
9
花类中药
3
9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9
27
全草类中药
6
18
藻、菌、地衣类中药
3
9
树脂类、其他类中药
3
9
动物类中药
6
18
矿物类中药
3
9
合计
72
216
注:
1.按照每学分18学时比例,4个学分共计72学时(为全日制授课学时),自学参考学时按全日制授课学时的3倍计算。
2.具体课时分配:全日制授课学时为52,其中实验课时学时为20,自学学时均应按全日制3倍计算。
3.实验每次4小时,共分5次。

四、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严格地按照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的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内容,防止学生在自学中出现各种偏向,牢牢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转化成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较熟练地独立处理本学科知识的能力。
3.课程的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要求覆盖面要广,必须处理好课程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社会助学者应指导学生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同时突出重点,把重点学习掌握的内容与一般熟悉、了解的内容兼顾起基,切忌只抓重点,放弃一般,或者引导学生猜题、蒙题。

五、 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覆盖面与重点章节
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命题不应超出本大纲中考核知识点的范围,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2.试卷能力层次比例
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卷难易比例
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应适中。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4、题型
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题型为:填空题、改错题、选择题(A型题、B型题、X型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具体形式见大纲后附录。
5、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本课程考试形式采用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1.大黄的药材拉丁名为( ),人参的药材拉丁名为( )。
2.三七的分泌组织是( ),党参的为( )。
二.改错题
1.丁香为瑞香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形似研棒状,香气浓郁。
2.牡丹叶为芍药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枝叶。
三.选择题
(一)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选择出的正确答案标号填入括号内)
1.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是( )
A.新修本草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证类本草
(二)B型题(在备选答案中,每个备选答案可被选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一次都不被选,将选择出的正确答案标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A.石菖蒲 B.郁金 C.大黄 D.天麻 E.川贝母
1.鳞茎( )
2.块茎( )
3.根及根茎( )
4.块茎( )
5.根茎( )
(三)X型题(说明: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答案,将选择出的正确答案标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药鉴定常用的方法有( )
A.基源鉴定 B.性状鉴定 C.显微鉴定 D.理化鉴定 E.生物鉴定
四.名词解释
1.过桥
2.挂甲
五.简答题
1.简述天麻的性状鉴别特征。
2.试述黄柏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
六.论述题
1.试述人参的基源、产地、性状和药材粉末显微鉴别的主要特征及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的指标性成分。
2.试述黄连中味连的基源、产地的性状和药材粉末显微鉴别的主要特征及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的指标性成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