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考教材企业管理概论考试大纲下载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企业管理概论 (2012年4月版) 课程代码:3574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企业管理概论 课程代码:3574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 课程性质与特点
企业管理概论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管理专业专科生课程,是为培养和体验自学应考者的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这门课程即是深入学习企业管理类各门专业知识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一般知识、提高管理素质的普及性课程。
二、 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作为深入学习工商管理类各门专业知识的基础性课程,企业管理概论可以使学习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企业管理体系,了解适用于管理学科各门课程的一般管理理论,了解企业各个基本领域的主要管理内容。打好这一基础,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工商管理各门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学习本课程,应按照课程内容设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学习,注重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与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基本问题的能力,为学好本专业奠定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基础,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工商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
三、 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企业管理概论是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概括性的介绍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与这些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企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与认识。由于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所以对企业的了解与认识是学习和从事企业管理的前提。要求理解和掌握企业的概念、类型以及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组织形式和企业经营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的概念与类型(重点)
1.识记:企业的概念及其要点。
2.理解:(1)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划分企业类型;(2)按照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企业类型;(3)按照市场类型划分企业类型;(4)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二)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重点)
1.识记: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
2.理解:企业二重性。
(三)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类型(重点)
1.识记: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
2.理解:(1)按财产构成划分企业组织形式;(2)按企业外部联系方式划分企业组织形式。
(四)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次重点)
1.识记: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2.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五)企业集团(一般)
1.识记:企业集团的含义。
2.理解:(1)企业集团的种类;(2)企业集团的特征。
(六)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次重点)
1.识记:(1)经营方式的概念;(2)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含义。
2.理解:(1)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2)国有企业实行两权分离的经营方式和种类。
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从总体上认识企业管理,为以后各章有关企业管理各方面具体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要求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产生、性质、职能、任务、内容、方法以及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管理的产生于二重性(重点)
1.识记:(1)企业管理产生的原因;(2)企业管理二重性的含义。
2.理解:企业管理二重性产生的原因。
3.简单应用:学习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的意义。
(二)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次重点)
1.识记:企业管理的职能。
2.理解:(1)企业管理的任务;(2)企业管理的内容。
(三)企业管理的方法(一般)
1.识记:(1)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主要观点;(2)企业管理一般方法的种类。
2.理解: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等方法各自的长处与局限性。
(四)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重点)
1.识记:(1)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四大趋势;(2)企业管理前沿的主要理论。
2.理解:(1)企业管理关于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2)整体化的含义;(3)战略化的含义。
第三章 企业组织结构与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重点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了解几种新型组织结构;正确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和改革的方向;了解企业流程再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重点)
1.识记: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
2.理解:(1)股东大会、董事会、高层经理班子、监事会等机构的性质;(2)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3)董事会与高层经理班子之间的关系;(4)监事会与董事会、高层经理班子之间的关系。
3.应用:阐述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建立什么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企业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重点)
1.识记:(1)组织结构;(2)直线职能结构;(3)事业部结构;(4)矩阵结构;(5)网络组织;(6)学习型组织。
2.理解:(1)直线职能结构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条件;(2)事业部结构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条件;(3)矩阵结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网络组织的类型;(5)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和建立的条件。
(三)企业组织的变革(次重点)
1.识记:(1)组织扁平化;(2)企业流程再造;(3)组织柔性化。
2.理解:(1)组织变革的动因;(2)组织变革的方向。
3.应用:根据一个企业的实践,阐述如何实施企业流程再造。
第四章 企业文化建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企业文化提出的背景,企业文化的含义;重点掌握企业文化的结构、内容特点和功能;企业文化形成的机制,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搞清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文化及其特点与功能(重点)
1.识记:(1)企业文化;(2)企业精神。
2.理解:(1)企业文化的结构;(2)企业文化的内容;(3)企业文化的功能;(4)企业文化的特点。
(二)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建设(重点)
1.识记:企业文化形成的微观机制。
2.理解:(1)企业文化形成机制的主要环节;(2)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3.应用:联系成功企业经验,阐述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次重点)
1.识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点;(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2.理解:(1)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性和特殊性;(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 人力资源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员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特点与内容;掌握企业对人员招聘与使用,人员培训、工资分配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的工作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和特点(重点)
1.识记:(1)人力资源;(2)人力资源管理。
2.理解:(1)人力资源的特点;(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3)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程序;(4)人力资源信息化。
(二)人员招聘与使用(次重点)
1.识记:(1)人员招聘计划;(2)人员招聘途径;(3)双渠道晋升。
2.理解:(1)人员招聘方式;(2)人员使用的原则;(3)职务安置与职务调整;(4)职务扩大化和职务转换。
(三)人员培训(次重点)
1.识记:(1)培训的类型;一般性培训;(2)专业性培训。
2.理解:(1)企业人员培训的形式;(2)人员培训的组织工作;(3)企业人员开发的目的。
(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重点)
1.识记:(1)工资;(2)按劳分配;(3)结构工资制;(4)浮动工资制。
2.理解:(1)工资分配制度和原则;(2)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制度的要求;(3)工资制度的类型及其内容;(4)奖金制度;(5)工资形式及其使用条件;(6)企业福利制度的改革; (7)劳动保险制度及其改革方向。
3.应用:联系一个成功企业的实际,阐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
第六章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企业经营战略提出的背景和重要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要求重点掌握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特点,经营战略理论及其发展,经营战略体系和内容,经营战略管理过程战略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生、特点及其重要性(次重点)
识记:(1)战略;(2)经营战略。
理解:(1)企业经营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其环境特点;(2)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和实质。
(二)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次重点)
识记:(1)安索夫的产品与市场组合理论;(2)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3)德鲁克的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理论;(4)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核心能力”理论。
(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体系和内容体系(重点)
1. 识记:(1)企业总体战略;(2)企业经营单位战略;(3)职能战略。
2. 理解:(1)企业总体战略类型;(2)企业经营单位战略类型;(3)企业职能战略类型;(4)企业经营战略方案的内容体系。
(四)企业战略管理过程(重点)
1. 识记:(1)企业战略管理;(2)战略实施;(3)战略控制。
2. 理解:(1)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2)制定经营战略应遵循的程序;(3)战略实施中应遵循的原则;(4)战略控制的方式选择;(5)战略型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6)组建战略领导班子需遵循的原则。
第七章 企业战略环境调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企业战略环境的调研和分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要求重点掌握企业内、外环境分析的目的和内容,分析方法,以及综合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外部环境调研(次重点)
1. 识记:(1)外部环境调研的一般内容;(2)外部环境调研的重点内容。
2. 理解:(1)市场需求分析;(2)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二)企业内部环境调研(一般)
1. 识记:(1)企业内部环境的含义(2)企业内部环境调研的内容。
2. 理解:企业经营实力分析的内容。
(三)战略环境综合分析(重点)
1. 识记:战略环境综合分析。
2. 理解:(1)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目的;(2)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主要内容。
3. 应用:(1)企业内、外环境对照分析法;(2)波士顿矩阵分析法;(3)麦肯锡矩阵分析法。
第八章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重点掌握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决策、总体战略决策、经营单位战略决策、职能战略决策、战略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决策(一般)
识记:(1)企业使命;(2)战略目标。
理解:(1)企业使命的内容及其决策;(2)战略目标的内容及其决策。
(二)企业总体战略决策(次重点)
识记:总体战略的概念。
理解:(1)企业总体战略的分类;(2)企业总体战略决策考虑的因素。
应用:联系某一企业成功实践,论述企业总体战略决策。
(三)企业经营单位战略决策(次重点)
识记:经营单位战略。
理解:(1)经营单位战略的特点;(2)经营单位战略类型
应用:联系某一企业成功实践,论述经营单位战略决策。
(四)企业职能战略决策(重点)
识记:职能战略
理解:(1)职能战略的特点;(2) 职能战略的类型
应用:(1)联系某一企业陈宫实践,论述市场战略决策。(2)联系某一企业成功实践,论述产品战略决策。(3)联系某一企业成功实践,论述产品质量战略决策。
(五)战略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重点)
识记:(1)战略决策科学化;(2)战略决策民主化。
理解:(1)战略决策科学化的标志;(2)战略决策民主化的标志。
应用:联系某一企业成功实践,论述战略的决策科学化原则。
第九章 企业技术开发与价值工程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和重点掌握技术开发的种类对象;技术开发的途径和条件;技术的评价和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技术开发及其管理(一般)
1.识记:(1)技术开发的对象;(2)独创型技术开发。
2.理解:(1)技术开发对象选择的重点;(2)独创型技术开发的特点;(3)引进型技术开发的几种方式;(4)综合与延伸型技术开发的含义和特点;(5)总结提高型技术开发的含义与作用;(6)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应具备的条件。
(二)技术评价与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次重点)
1.识记:(1)技术评价;(2)综合评价法。
2.理解:(1)技术评价应遵循的原则;(2)技术评价的内容;(3)技术评价的方法;(4)技术开发成果的特点和推广应用应具有的条件。
(三)价值工程的特点与方法(重点)
1.识记:(1)价值工程中价值的含义;(2)产品功能的含义;(3)产品成本的含义;(4)价值工程的含义
2.理解:(1)价值工程的特点;(2)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3)价值工程的目的。
3应用:联系企业成功实践,论述展开价值工程提高价值的途径。
第十章 生产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重点理解和掌握生产组织工作,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管理,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的控制,库存控制与供应链管理,设备综合管理等内容;同时也要了解在信息化条件下出现的新型生产运作管理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生产组织工作(重点)
1.识记:(1)生产过程组织;(2)工艺专业化;(3)流水线生产。
2.理解:(1)生产过程的组成;(2)生产过程合理组织的基本要求;(3)对象专业化的特点;(4)柔性生产方式。
(二)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管理(次重点)
1.识记:(1)劳动定员;(2)作业组;(3)劳动定额。
2.理解:(1)劳动定员的作用;(2)工作地组织的作用;(3)工作定额的作用;(4)制定劳动定额的要求。
(三)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的控制(重点)
1,识记:(1)综合生产计划;(2)生产作业控制。
2.理解:(1)生产计划的构成;(2)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3)生产作业控制的主要内容。
(四)库存控制与供应链管理(重点)
1.识记:(1)库存;(2)供应链。
2.理解:(1)库存控制的任务;(2)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3)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五)设备综合管理(次重点)
1.识记:设备综合管理。
2.理解:(1)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特点;(2)设备选购应全面考虑的因素;(3)设备使用的方针。
(六)生产运作管理的新方式(次重点)
1.识记:(1)物料需求计划(MRP);(2)适时生产方式(JIT);(3)企业资源计划(ERP)。
2.理解:(1)应用MRP的优点;(2)适时生产方式所追求的目标(JIT);(3)ERP这种新型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
第十一章 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重点掌握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寻求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产品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重点)
1.识记:(1)产品质量;(2)工作质量;(3)全面质量管理;(4)质量职能。
2.理解:(1)产品质量五个特征含义;(2)工作质量的含义和内容;(3)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4)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特征。
3.应用:结合企业成功实践,阐述全面质量管理的五个特点。
(二)质量管理体系(重点)
1.识记:(1)质量管理体系;(2)管理循环(PDCA循环)。
2.理解:(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2)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3)质量活动的四大过程的有关工作。
3.应用:质量管理的建立与运行,应抓的主要工作。
(三)质量管理原则与质量标准(一般)
1.识记:(1)质量标准;(2)国家标准;(3)国际标准(ISO)。
2.理解:(1)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产生的背景;(2)ISO9000系列标准的推广和运用;(3)我国对ISO9000系列标准的采用。
(四)质量体系认证(一般)
1.识记:(1)质量体系认证;(2)质量保证。
2.理解:(1)质量体系认证的作用;(2)质量体系认证的程序。
第十二章 市场营销与市场开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员理解市场营销与市场开拓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市场营销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重点掌握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开拓。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市场营销工作的性质与内容(一般)
识记:(1)市场营销;(2)客户关系管理。
理解:(1)市场营销工作的性质;(2)市场营销工作的地位;(3)市场营销工作的作用;(4)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内容。
(二)市场营销观念(次重点)
识记:(1)市场营销观;(2)社会营销观。
理解:(1)市场营销观的作用;(2)传统市场营销观的特点;(3)现代营销观的特点。
应用:联系企业成功实践,阐述现代营销观念在企业中的新发展。
(三)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重点)
识记:(1)市场细分;(2)目标市场。
理解:(1)市场细分的标志;(2)市场细分的要求;(3)目标市场应具备的条件;(4)选择目标市场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应用:联系某个企业实际,阐述目标市场选择的成功经验。
(四)市场开拓及其新谋略(重点)
识记:(1)产品市场定位;(2)直复营销;(3)品牌营销;(4)顾客满意营销;(5)关系营销;(6)文化营销;(7)绿色营销;(8)整合营销;(9)网络营销。
理解:(1)可供选择的三种产品市场定位策略;(2)进入市场的空间策略;(3)进入市场的时间策略;(4)进入市场的传统方法策略;(5)进入市场的新谋略。
应用:(1)联系某个企业市场开拓实践,论述运用产品市场定位策略的成功经验;(2)联系某一企业的实际,阐述其运用绿色营销新谋略开拓市场的成功经验。
第十三章 市场营销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营销战略在企业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重点掌握市场营销组合战略、品牌战略与名牌战略,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的有关战略类型和决策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市场营销组合战略(重点)
1.识记:(1)市场营销组合;(2)市场开道战略;(3)价格引路战略;(4)渠道开通战略;(5)促销开路战略。
2.理解:(1)市场营销组合的要求;(2)市场营销组合的四种战略方案;(3)市场营销组合战略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3.应用:联系成功企业的实践,论述市场营销组合战略的决策。
(二)品牌战略与名牌战略(重点)
1.识记:(1)品牌;(2)品牌战略;(3)名牌;(4)名牌战略。
2.理解:(1)名牌效应;(2)品牌与名牌之间的关系;(3)品牌战略与名牌战略的关系;(4)各种名牌战略类型;(5)实施名牌战略应重视的主要工作。
3.应用:联系成功企业创牌的实践,论述名牌战略的选择。
(三)国际市场营销战略(次重点)
1.识记:(1)国际市场营销;(2)国际市场营销战略。
2.理解:(1)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2)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3)可供选择的各种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类型;(4)实施国际市场营销应考虑的因素。
第十四章 企业财务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重点掌握企业财务管理中有关筹资及其管理、投资及其管理、资产管理、资本经营和财务分析等内容,探索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筹资及其管理(重点)
1.识记:(1)筹资;(2)内涵型筹资渠道;(3)外延性筹资渠道;(4)间接融资;(5)直接融资
2.理解:(1)企业筹资的必要性;(2)企业筹资的要求
3.应用:联系某一实际,阐述企业对筹资渠道的选择
(二)企业投资及其管理(次重点)
1.识记:(1)企业投资;(2)建设性投资;(3)更新性投资;(4)追加性投资;(5)移向性投资;(6)现金净流量现值
2.理解:(1)投资方向的三种选择;(2)技术改造项目的五种投资选择;(3)投资的方案的经济评价
(三)企业资产管理与资本经营(重点)
1.识记:(1)流动资产;(2)固定资产;(3)无形资产;(4)递延资产;(5)资本经营
2.理解:(1)流动资产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2)固定资产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3)企业开展资本经营的重要性
3.应用:分析一个成功企业,论述开展资本经营的正确途径
(四)企业财务分析(一般)
1.识记:(1)财务分析;(2)资产负债表;(3)资产负债率;(4)流动比率;(5)速动比率。
2.理解:(1)财务分析的作用与要求;(2)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与作用;(3)损益表的主要内容与作用;(4)现金流量表主要内容与作用;(5)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十五章 成本与费用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成本与费用管理的含义与基本要求,重点掌握成本与费用的预测与计划,成本与费用的控制,寻找降低成本与费用,提供经济效益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成本与费用管理的作用、内容和分类(重点)
1.识记:(1)成本;(2)费用;(3)成本与费用管理
2.理解:(1)计入成本与费用的各项内容;(2)生产经营费用按经济用途及其目的;(3)生产经营费用按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类及其目的
(二)成本与费用管理的基本要求(次重点)
理解:企业与费用管理的六点基本要求。
(三)成本与费用的预测和计划(一般)
1.识记:(1)高低点法产量成本预测;(2)目标成本预测法。
2.理解:(1)成本与费用的预测的作用;(2)成本计划的作用;(3)成本计划的内容;(4)编制成本计划的要求
(四)成本与费用的控制(次重点)
1.识记:(1)成本与费用控制;(2)标准成本
2.理解:(1)成本与费用控制的作用;(2)成本和费用控制的步骤;(3)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
第十六章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概念、特点、作用与要求;重点掌握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关注与知识管理、流程管理等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密切相关的新兴领域的探索,从而夯实企业管理的基础,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作用与要求(次重点)
1.识记: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2.理解(1)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与作用;(2)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要求;(3)与企业信息化关系密切的管理基础工作。
(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重点)
1.识记:(1)标准化,标准化工作;(2)定额,定额工作;(3)计量,计量工作;(4)信息工作;(5)规章制度。
2.理解:(1)标准化工作的意义;(2)工作标准化具体表现形式;(3)企业标准的新趋势;(4)加强定额工作的要求;(5)计量工作的要求;(6)信息工作的内容及重要意义;(7)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工作的意义。
(三)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兴领域的探索(一般)
1.识记:(1)知识管理;(2)流程管理。
2.理解:(2)知识管理的职能;(2)知识管理的原则;(3)流程管理的原则;(4)流程管理的目的;(5)流程管理的内容。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层次规定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的认识和表达,是低层次要求。
理解:在识记(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领会、掌握)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自学教材:《企业管理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刘仲康、郑明身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读书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便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知识点的考核目标。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3、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4、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5、注意对应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6、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4、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不少于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课程内容
助学时数
1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6
2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4
3
企业组织结构与设计
5
4
企业文化建设
5
5
人力资源原理
5
6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5
7
企业战略环境调研
4
8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6
9
企业技术开发与价值工程
4
10
生产管理
10
11
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
4
12
市场营销与市场开拓
6
13
市场营销战略
6
14
企业财务管理
10
15
成本与费用管理
6
16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4
总 计
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应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5%,理解占55%,应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易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太难过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80%,次重点占15%,一般占5%。
5.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提醒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式样可参见本大纲的“题型举例”。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 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B 政企分开
C 公司制度 D 责任制度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 货币资金 B 商誉
C 应收款项 D 存货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包括( )
A 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
B 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
C 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
D 生产社会化程度高
E 用顺序生产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2.企业筹集资金的要求是( )
A 合理确定资金的需求量,控制资金投放时间
B 确定有力的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果
C 认真选择筹资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
D 适当安排自有资金比例,正确运用负债经营
E 注意合法性
(三)名词解释题
1.现代企业制度
2.经营战略
(四)计算题
某公司2004年销售额为5000万元,全部为赊销,赊销成本为4000万元,期初存货为600万元,期末存货为450万元,期初应收赊款余额为300万元,期末应收赊款余额为800万元。试计算该公司本年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赊款周转率。
(五)简答题
1.生产过程组织有哪些要求?
2.简述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内容。
3.简述价值工程的特点。
(六)论述题
试结合实际论述企业战略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 13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