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浙江自考教材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大纲下载

[06059]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OO三年九月

自学用书:《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Ⅰ. 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浙江省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考试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又结合当代科学技术,推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如Q分类技术、社会测量法、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本课程强调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和综合性,注重对学生在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能力上的培养。因此,在自学考试的命题中将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路、学会运用取样技术,掌握研究设计的类型与评价以及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方法,了解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最常用的统计软件包,了解研究报告和论文的组织与撰写要求。

Ⅱ 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要求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原则,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与分类,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了解现代科学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科学研究的特点、科学研究的目的与一般过程、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与分类、心理研究的主要范式。难点是现代科学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论
(一) 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与原则
(二)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与分类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一) 早期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三) 定性研究方法
(四) 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第三节 现代科学方法与心理学研究
(一) 信息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 控制论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 系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 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一)科学研究的特点
(二)科学研究的目的
(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四)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五)早期心理学研究方法
(六)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1.大样本范式
2.小样本范式
(七)定性研究方法
1.个案分析法
2.文献综合法
(八)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九)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用途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科学研究的特点
2.科学研究的目的
3.定性研究方法
(1)个案分析法
(2)文献综合法
4.信息论的定义
5.控制论的定义
6.系统和系统方法
7.早期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和研究方法

(二)领会
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3.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1)大样本范式
(2)小样本范式
4.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5.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用途

(三)应用
1.举例说明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举例说明大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小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4.举例说明系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路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了解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分析的特点,了解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和方式,理解相互作用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了解构建因果模型的条件和步骤。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若干理论、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分析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思路。难点是构建因果模型的条件和步骤。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与因果关系分析
(一) 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
(二) 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若干理论
(三) 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分析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构思
(一)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思路
(二) 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思路
(三) 测量理论
第三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
(一) 理论模型的一般问题
(二) 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三) 理论模型的构建

三、考核知识点
(一) 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
(二)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若干理论
(三)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分析的基本原则
(四)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思路
(五)现代测量理论
(六)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与方式
(七)因果模型的条件
(八)构建因果模型的基本步骤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传统心理学研究中主要采取的三种理论思路
2.项目反应理论
3.理论的两种功能
4.外源变量
5.一般递归系统
6.自抑式函数方程
7.理论边界

(二)领会
1.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5种理论
2.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分析的基本原则
3.相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4.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与方式
(1)归纳理论
(2)演绎理论
(3)机能理论
(4)模型
5.心理学理论评价中采用的标准
6.因果模型的条件
7.构建因果模型的基本步骤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
2.举例说明理论思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如何构建因果模型。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了解研究的步骤和计划,了解元分析的发展、特点及其应用。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研究课题与变量的选择。难点是元分析的特点和步骤。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研究的类型
(一) 自然观察
(二) 相关研究
(三) 实验和准实验
(四) 发展研究
第二节 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一) 研究课题与变量的选择
(二) 确定研究设计
(三)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第三节 研究的元分析
(一) 元分析的发展与特点
(二) 元分析的步骤
(三) 元分析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一) 自然观察
1.个案研究
2.抽样调查
(二)相关研究
(三)实验和准实验
(四)发展研究及其类型
(五)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变量
(六)研究设计的目的与控制原则
(七)研究设计的标准
(八)作出研究结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九)元分析的特点
(十)元分析的步骤
(十一)元分析的应用

四、考核要求
(一) 识记
1.自然观察
2.个案研究
3.抽样调查
4.相关研究
5.实验和准实验
6.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
7.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变量
(1)自变量
(2)因变量
(3)中介变量
(4)干涉变量
8.变量的操作定义
9.元分析的特点

(二)领会
1.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
2.进行相关分析应注意的事项
3.实验的主要特点
4.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
5.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6.作出研究结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元分析的步骤

(三)应用
1.举例说明纵向研究。
2.举例说明横切面研究。
3.举例说明趋势研究。
4.举例说明元分析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第四章 研究的取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取样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了解总体和样本的特征,了解取样的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了解取样的误差和影响因素。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总体和样本的特征、取样的程序和方法。难点是取样的误差。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取样的理论
(一) 取样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 总体和样本的特征
(三) 取样的置换性和随机化
第二节 取样的程序和方法
(一) 取样的一般程序
(二) 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
第三节 取样的误差和影响因素
(一) 取样的误差
(二) 样本的大小与影响因素

三、考核知识
(一) 总体和样本的特征
(二)取样的置换性和随机化
(三) 取样的一般程序
(四) 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
(五) 取样的误差
(六) 样本的大小与影响因素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总体
2.样本的代表性
3.置换取样和非置换取样
4.样本空间
5.随机化
6.样本均值的分布
7.均值的标准差误

(二)领会
1.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
(1)简单随机取样法
(2)分层随机取样法
(3)系统取样法
(4)聚类取样法
(5)非随机取样
(6)方便取样
2.取样的一般程序
3.样本的大小与影响因素
(三)应用
1.说明几种主要取样方法的特点和缺点。
2.如何减少均值的标准差误。
3.如何推算所需样本的大小。

第五章 研究的效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四种研究效度各自的定义、条件和影响因素,理解四种效度之间的关系,了解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特点。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难点是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和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特点。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研究的内部效度
(一) 研究效度的概念
(二) 内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三)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第二节 研究的外部效度
(一) 外部效度的定义
(二)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第三节 统计结论效度和理论构思
(一) 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二) 研究的构思效度
(三) 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
(一) 研究效度的一般概念
(二) 内部效度的定义
(三) 内部效度的条件
(四)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五) 外部效度的定义
(六) 外部效度的条件
(七)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八) 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九) 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
(十) 构思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十一)影响研究构思效度的因素
(十二)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研究效度的概念
2.内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3.外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4.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5.构思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二)领会
1.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3.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
4.影响构思效度的因素
5.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
1.说明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特点。在这一设计中的A、B、C、D四个组
分别起什么作用?
2.提高统计结论效度的关键是什么?
3.说明研究的构思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关系。

第六章 实验和准实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场研究的特点和条件,掌握准实验设计的特点和主要类型,区分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两种设计方法,掌握因子式实验设计、小N实验设计和拉丁方设计各自的特点。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准实验设计的主要类型以及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的区别。难点是因子式实验设计、小N实验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的特点。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现场研究的特点和条件
(一) 现场背景的特点
(二) 现场研究的条件和局限
(三) 现场研究和准实验
第二节 准实验设计
(一) 准实验设计的一般问题
(二) 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三) 回归间断点设计
(四) 不等同对照组设计
(五) 间歇时间序列设计
第三节实验室实验设计
(一) 实验室实验的一般问题
(二) 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三) 因子式实验设计
(四) 小N实验设计
(五) 拉丁方和希腊拉丁方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一) 现场背景的特点
1.边界特点
2.结构特点
(二)现场研究的条件和局限
(三)准实验设计的五种类型
1.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2.回归间断点设计
3.不等同对照组设计
4.间歇时间序列设计
5.重复处理设计
(四)实验室实验的特点
(五)实验室实验的形式
(六) 实验室实验的程序
(七) 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八) 因子式实验设计
(九) 小N实验设计
(十) 拉丁方和希腊拉丁方设计

四、考核要求
(一) 识记
1.准实验的特点
2.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需要满足的基本假设
3.实验室实验的特点
4.实验室实验的形式
5.实验室实验的程序
6.因子式实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因子与水平的组合
(2)随机化
7.小N实验设计的三种类型
(1)反转型设计
(2)扩展式反转设计
(3)多重基线设计

(二) 领会
1.现场背景的特点
(1)边界特点
(2)结构特点
2.现场研究的条件和局限
(1)现场研究的情景效应
(2)研究的代表性
(3)现场研究中的因果关系
3.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4.回归间断点设计
5.不等同对照组设计
6.间歇时间序列设计
7.被试间设计
8.被试内设计
9.因子式实验设计
(1)被试间因子式实验设计
(2)被试内因子式实验设计
10.小N实验设计
11.平衡式拉丁方设计
12.希腊拉丁方设计

(三)应用
1.设计一项因子式实验。
2.举例说明被试间设计。
3.举例说明被试内设计。

第七章 心理测验理论与测量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经典测验理论及现代测验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应用,了解测量信度和效度的概念以及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了解心理测量和测验的一般问题,掌握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了解经典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法。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现代测验理论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难点是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和信号检测法。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经典和现代测验理论
(一) 经典测验理论
(二) 现代测验理论
(三) 现代测验理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一) 测量信度和效度的概念
(二) 测量信度的评定
(三) 测量效度的评定
(四) 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因素
第三节 心理测验
(一) 心理测量和测验的一般问题
(二) 心理测验的应用及其效果
(三) 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第四节 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法
(一) 经典心理物理法
(二) 心理物理法的新发展
(三) 信号检测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现代测验理论
1.潜特征测验理论
2.项目反应理论
(二)现代测验理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测验项目的分析
2.成绩评估量表的设计
3.态度问卷的设计
(三)测量信度的评定
1.重测信度
2.等同信度
3.折半信度
4.内部一致信度
(四)测量效度的评定
1.内容效度
2.预测效度
3.同时效度
4.构思效度
5.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
(五)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
(六)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
(七)心理测量的四种量表
1.称名量表
2.顺序量表
3.等距量表
4.等比量表
(八)影响心理测量的因素
(九)心理测量的几种主要类型
(十)项目分析及其基本步骤
(十一)经典心理物理法的三种方法
1.最小变化法
2.恒定刺激法
3.平均差误法
(十二)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法

四、考核要求
(一) 识记
1.斯皮尔曼的分数模型
2.潜特征测验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
3.测量信度的概念
4.测量效度的概念
5.心理测验的几种主要类型
(1)一般智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
(2)标准成就测验
(3)兴趣测验
(4)个性测验
(5)情感和态度测验
6.项目分析的概念
7.经典心理物理法的三种方法
(1)最小变化法的特点
(2)恒定刺激法的特点
(3)平均差误法的特点
8.比较判断定律
9.幂函数定律
10.接受者操作特点曲线

(二)领会
1.项目反应理论的主要特征
2.评定测量信度的四种方法
(1)重测信度
(2)等同信度
(3)折半信度
(4)内部一致信度
3.评定测量效度的五种方法
(1)内容效度
(2)预测效度
(3)同时效度
(4)构思效度
(5)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
4.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
5.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
6.项目分析的基本步骤
7.信号检测法的两个指标(β和d’)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心理测量常用的四种量表。
2.举例说明心理测验的应用。
3.如何用最小变化法测量感觉阈限。
4.举例说明恒定刺激法。
5.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感觉阈限。

第八章 访谈法、问卷法和观察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访谈法的特点和类型、访谈法的设计、问卷法的特点和类型以及问卷法的设计,了解观察的类型和特点、观察的测定以及观察法的评价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访谈法、问卷法和观察法的设计。难点是访谈的信度、效度和客观性以及问卷测量的准确性。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访谈法和问卷法的特点和类型
(一) 访谈法的特点和类型
(二) 问卷法的特点和类型
第二节 访谈法的设计
(一) 影响访谈效果的因素
(二) 访谈的信度、效度和客观性
(三) 访谈问题的设计
第三节 问卷法的设计
(一) 影响问卷效果的因素
(二) 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步骤
(三) 常用问卷量表的设计
第四节 观察法的设计
(一) 观察的类型和特点
(二) 观察的测定
(三) 观察法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一)访谈法的特点和类型
1.研究访谈的性质
2.访谈法的类型
3.访谈法的优缺点
(二)问卷法的特点和类型
1.问卷法的性质
2.问卷法的类型
3.问卷法的优缺点
(三)影响访谈效果的因素
(四)访谈的信度、效度和客观性
(五)访谈问题的设计
1.开放式问题与闭合式问题
2.直接问题和间接问题
3.问题的组织与编排
(六)问卷法的设计
1.影响问卷效果的因素
2.问卷量表设计的层次
3.问卷设计的一般步骤
4.问卷测量的准确性
(七)常用问卷量表的设计
1.总加量表法
2.累积量表法
3.一致定位量表法
4.语义区分量表法
(八)观察法的类型和特点
1.观察法的类型
2.观察法的特点
(九)观察的测定
1.观察评级中的反应偏向
2.混合标准评级量表
3.行为定位量表
(十)观察法的优缺点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访谈法的定义
2.访谈法的优缺点
3.问卷法的性质
4.访谈的信度及其计算公式
5.访谈设计中经常采用的问题形式
6.访谈问题设计时应注意的组织与编排方面的问题
7.问卷量表设计包含的四个层次
8.问卷测量的准确性包括的五个方面的特点
9.观察法的类型

(二)领会
1.访谈法的类型
2.问卷法的类型
3.问卷法一般采用的五种项目方式
4.成功访谈的条件
5.访谈人的特征和行为方面的因素对访谈效果的影响
6.影响问卷效果的因素
7.问卷设计的一般步骤
8.常用问卷量表的设计
(1)总加量表法
(2)累积量表法
(3)一致定位量表法
(4)语义区分量表法
9.观察的特点
10.观察评级中的反应偏向
11.混合标准评级量表的设计
12.行为评定量表的设计程序

(三)应用
1.如何提高访谈的信度和效度
2.举例说明总加量表法
3.举例说明累积量表法
4.举例说明一致定位量表法

第九章 口语报告法、社会测量和Q分类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口语报告法的特点和基本程序、口语报告的编码和结果处理方法,掌握社会测量和Q分类技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口语报告的基本程序、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以及Q分类技术的程序和类型。难点是口语报告的编码和结果处理方法。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口语报告法
(一) 口语报告法的历史发展
(二) 口语报告法的主要程序
(三) 口语报告的编码和结果处理
(四) 口语报告数据的运用
第二节 社会测量法
(一) 社会测量的概念和特点
(二) 社会测量法的设计和实践
(三)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
(四) 社会测量法的评价
第三节 Q分类技术
(一) Q技术的性质和意义
(二) Q技术的程序
(三) Q技术的类型
(四) Q技术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一)口语报告法的理论假设
(二)口语报告法的基本程序
(三)口语报告法与传统内省法的区别
(四)口语报告的编码和结果处理
(五) 口语报告数据的运用
(六) 社会测量法的概念和特点
(七) 社会测量的标准
(八) 社会测量法的实施
(九) 社会测量法的几种常用形式
(十)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
(1)社会测量矩阵分析
(2)社会测量的图解分析
(3)社会测量指数分析
(十一)社会测量法的评价
(十二)Q技术的性质
(十三)Q技术的程序
(十四)Q技术的类型
(十五)Q技术的评价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口语报告法的概念
2.社会测量法的概念
3.Q技术的性质
4.Q技术的优缺点

(二)领会
1.口语报告法的理论假设
2.口语报告法的基本程序
3.口语报告法与传统内省法的区别
4.口语报告的编码和结果处理
5.口语报告数据的运用
6.社会测量的标准
7.社会测量法的几种常用形式
(1)社会测量图
(2)靶式社会图
(3)“猜测”技术
8.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
(1)社会测量矩阵分析
(2)社会测量的图解分析
(3)社会测量指数分析
9.社会测量法的评价
10.Q技术的程序
11.Q技术的类型
12.Q技术的评价

(三)应用
1.如何对口语报告进行编码。
2.如何设计和实施社会测量法。
3.举例说明社会测量的矩阵分析法。
4.举例说明社会测量的图解分析法。

第十章 研究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报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研究数据的特征、正态分布和标准分数,掌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正态分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难点是回归方程和因子方差分析。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统计分析基础
(一) 数据的特征
(二) 正态分布和标准分数
(三) 统计功效和统计检验
第二节 统计分析与回归分析
(一) 相关分析
(二) 回归分析
第三节 方差分析
(一) 方差分析和它的基本成分
(二)因子方差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一) 数据的特征
1.数据的分布特征
2.集中趋势
3.标准差和方差
(二)正态分布和标准分数
1.正态分布
2.标准分数
(1)z分数
(2)标准九分数
(三)统计功效和统计检验
(四)相关分析
1.相关的概念
2.相关类型与变量性质
3.偏相关
4.决定性系数
(五)回归分析
1.回归效应和回归分析的假设
2.回归方程
3.最佳直线拟合和预测差误
4.回归和相关的比较
(六)方差分析和它的基本成分
(七)因子方差分析的基本特点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度量分数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
2.度量分数离散程度的常用指标
3.标准分数
4.标准九分数
5.统计功效
6.相关的概念
7.偏相关的概念
8.决定性系数

(二) 领会
1.相关的统计度量
2.相关类型与变量性质
3.回归效应和回归分析的假设
4.回归方程
5.最佳直线拟合和预测差误
6.回归和相关的比较
7.方差分析和它的基本成分
8.因子方差分析的基本特点

(三) 应用
1. 如何运用标准九分数
2.如何提高统计功效?
3.回归分析对心理学研究有何意义
4.在回归分析中如何决定预测误差?

第十一章 非参数统计、贝叶斯统计和统计决策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常用的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和样本的特点,掌握非参数方差分析,了解贝叶斯统计和统计决策理论。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非参数统计。难点是贝叶斯统计。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非参数统计方法
(一) 非参数统计的基本问题
(二) 常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和样本的特点
第二节 贝叶斯统计
(一) 贝叶斯统计的一般问题
(二) 贝叶斯统计的运用
第三节 统计决策理论
(一) 决策的损失和效用
(二)对策论

三、考核知识点
(一)非参数统计的一般概念
(二)非参数统计检验的假设
(三)常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和样本的特点
1.单样本检验
2.两个相关样本的检验
3.两个独立样本的检验
4.多样本检验和非参数相关测定
(四)贝叶斯统计的一般问题
1.条件概率
2.贝叶斯定理
(五)统计决策理论
1.决策的损失和效用
2.对策论

四、考核要求
(一) 识记
1.非参数统计的一般概念
2.单一样本情况下常用的非参数统计检验法
3.对两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统计检验常用的方法
4.对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统计检验常用的方法
5.在包含多个相关或独立样本的研究中常用的非参数相关指标
6.决策的损失和效用
(二)领会
1.非参数统计检验的假设
2.条件概率
3.贝叶斯定理
4.对策论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在心理学研究中如何运用贝叶斯定理
2.说明统计决策理论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第十二章 多元分析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多元分析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因素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难点是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 多元分析方法的发展
(二) 多元分析的基本概念
(三) 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因素分析
(一) 因素分析的发展和应用
(二) 因素分析的基本概念
(三) 因素参照轴的旋转和简单结构
(四) 因素分析的主要方法
(五) 验证型因素分析
第三节 多元回归分析
(一) 基本统计计算
(二) 多元回归运算与分析
(三) 因径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一)多元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
1.多元回归
2.典型相关
3.多元方差分析
4.判别函数分析
5.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
6.聚类分析
(二)因素分析的发展与应用
(三)因素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因素分析的基本概念
1.因素和因素荷重
2.变异
3.因素的数目
4.因素分析的基本类型
(五)因素分析的主要方法
(六)因素分析的基本步骤
(七)多元回归的一般概念

四、考核要求
(二) 识记
1.多元分析的基本概念
(1)连续数据
(2)离散数据
(3)正交性
(4)标准分析
(5)层次分析
2.因素分析的基本概念
(1)因素与因素荷重
(2)变异
(3)因素的数目
(4)因素分析的三种基本类型
(5)因素分析的主要方法
(6)多元回归的一般概念

(二)领会
1.多元分析技术的分类
2.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
(1)多元回归
(2)典型相关
(3)多元方差分析
(4)判别函数分析
(5)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
(6)聚类分析
3.因素分析方法发展中的重要研究与理论
4.因素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5.因素分析的基本步骤
6.重心法因素分析
7.多元回归运算与方法
8.因径分析

(三)应用
1.因素分析对心理学研究有何意义
2.如何用重心法进行因素分析
3.回归系数的计算(对两个自变量的情况)

第十三章 计算机统计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了解SPSS软件包的应用,掌握研究结果解释的原则和主要方法,理解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要求。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计算机统计分析
(一) 计算机与统计理论
(二) 统计软件包的使用
(三) SPSS和SAS
第二节 研究报告的解释和总结
(一) 结果解释的意义和原则
(二) 结果的解释
第三节 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一) 论文报告的意义和要求
(二)研究报告和论文的组织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统计软件包的使用
(二)结果解释的原则和方法
(三)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要求
(四)研究报告和论文的组织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1.SPSS软件包
2.SAS软件包
3.推论法
4.演绎法
5.归纳法
(二)领会
1.统计软件包的使用
2.结果解释的原则与方法
3.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要求
4.研究报告和论文的组织
(三)应用
1.在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时应重视的主要问题。
2.说明评价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八个标准。
3.说明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