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

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立足“三个示范”,副中心的各项教育指标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即高标准配置教育资源,师资水平、校际均衡程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等都达到国际一流;建立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的设计体现首都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学校等重要公共设施的布局充分满足市民职住需求,实现15分钟生活圈;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三地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

现状

1.现有教育规模与人口需求的差距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人口规模调控目标为100万人。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成为人口密度仅次于北京城六区的第二大高密度人口区。

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位需求预测发现,到2020年通州区幼儿园学位需求是3.34万人,小学学位需求是3.19万人,初中学位需求是5.86万人。

按照2016年已有学位计算,通州区初中阶段学位缺口较大,初中阶段教育资源紧张程度达到65%,大约需要再补充1.25万个学位。

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与通州区常住人口占比推算,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幼儿园学位需求是1.86万人,小学学位需求是3.26万人,初中学位需求是1.77万人。

通过2016至2017学年各阶段专任生师比进行预测,到2020年通州区幼儿园专任教师需求是0.31万人,小学专任教师需求是0.35万人,初中专任教师需求是0.24万人,北京城市副中心幼儿园专任教师需求是0.17万人,小学专任教师需求是0.19万人,初中专任教师需求是0.13万人。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指出,到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

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根据《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和《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实施意见》(京政发﹝2015﹞7号文),北京城市副中心到2035年至少要为承接的中心城区人口新增配置28—35所12个班的幼儿园,接收约1.0万—1.2万左右的学龄儿童;至少配置17—22所24个班的小学,接收约1.6万—2.0万名小学生;至少配置7—9所30个班的初中,接收约0.8万—1.1万名初中生。

可以预见,在通州区整体学位供给紧张的背景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由于承担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的重要任务,学位和师资供应压力巨大,满足人口对教育数量的基本需求非常迫切。

2.现有教育质量、结构与发展定位的差距

从空间结构来看,通州区原有学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西北部。

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优质资源与规划建设设计的人口分布不适应。

目前来看,通州区高中阶段因需求较少,因此在空间上表现为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初中阶段除九年一贯制学校外,在北苑街道、潞城镇、张家湾镇还没有学校;小学阶段学校主要集中在副中心的西北部,以永顺镇的小学数量最多,约占副中心小学总量的30%;学前阶段,永顺镇、梨园镇、玉桥街道三地幼儿园数量占副中心幼儿园总量的50%以上。

这与城市副中心12个组团发展的人口分布规划不相适应。

从学校类型结构来看,通州区成人教育的建设尚需加大力度。

北京市共有9个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这些区在社区教育组织机构建设、内涵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特色品牌项目、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表现突出,而通州区还没有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同时,北京市还评选出34个市级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

其中,通州区为3个。

这些基地在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突出特色、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共享学习成果、满足市民不同需求的终身学习服务上初见成效。

总的来看,在“三个示范区”战略目标和“三最一突出”(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突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内涵和标准建设下,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与北京市其他各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起点低,与城市规划目标要求有一定差距,配合城市建设发展的能力亟须提升。

对策

1.适应人口结构和组团分布,优先解决副中心基本学位需求

根据城市副中心人口聚集情况,结合城市空间规划,在新增人口聚集区新增教育资源,强化学校布点的合理和便利性。

围绕城市副中心规划的12个组团、36个家园周边区域,点对点布局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一刻钟生活圈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求。

特别是对城市副中心东部和南部增加中小学和幼儿园规划建设。

进一步挖潜和盘活能利用的教育用地或教育资源。

针对人口聚集程度高、教学资源紧张的街道和人口增长较快、教育资源薄弱的城乡接合部地区统筹规划。

进一步完善就近入学政策,及时精准掌握各片区学龄人口及分布情况,设定划片标准,合理划分入学片区,保障各街道、镇教育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

2.加强内升外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分期分批改造薄弱学校,保证各校生源底线和基本的办学规模,使薄弱校能够获得稳定发展的机会。

建立和完善薄弱学校与本区优质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及校际协同的机制,促使通州区百年名校打造出一系列精品学校。

采用九年一贯制形式实现资源整合,给予一贯制学校校长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设施设备和经费支持。

加强市级统筹力度,发挥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3.创新解决多样教育需求,构筑区域发展的教育支撑平台

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推进数字资源互联平台建设。

保障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探索课内外融合、家校社会多方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同步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着手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打造校内外教育的融合平台。

实现社区学院功能转换,建立大教育的网络体系,使社区学院成为社区建设和校外教育的生力军。

建立教师动态调整机制和全区统筹资源平台。

积极试验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改革,针对现有师资短缺问题,建立教师补给库,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级职称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完善聘任教师的优惠配套政策,在户籍、薪酬、住房、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待。

构建与副中心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校研发平台。

充分利用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科研服务,为宋庄文化创业产业聚集区提供智力支持,为打造海绵城市、综合管廊、智慧城市等提供新技术、新理念,实现城市与高校的良性互动。

(作者系北京市教科院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25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