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到底有多难?清北毕业生集体选择考公
前段时间知乎上热议的“985硕士毕业生去烟厂卷烟”的新闻,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后来又有一则“北大毕业基金经理辞职”的消息爆上热搜。
名校毕业生什么时候这么没有追求了?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查了下名校毕业生毕业后都做了些什么。
这一查吓一跳,原来名校毕业的人都在忙着考公考编!
清华、北大、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均进入体制内就业
调查显示,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连年上升,2019年比例为61.2%,2020年为64.9%,2021年为69.9%。
不少985/211高校毕业生选择进入党政机关就业。
北大毕业的2014年重庆文科状元胡嘉,毕业后也考了区县公务员。
印象中,这些名校毕业生要么是在搞科研,要么是在大企业中当白领,要么是去互联网大厂工作,为什么现在都去考公考编了呢?
名校光环为何向现实妥协了 ?
公务员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也不再是“稀有动物”。
再加上“就业难”的大环境,名校毕业生对薪酬和环境的诉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但是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发展前景广阔,工作压力小,生活和工作可以得到平衡,而且和大城市相比,老家的房子、消费、生活节奏等都要好很多。
另外,从历年录取结果来看,高学历人才的录取比例明显高于低学历人才。
最后
名校毕业生历经了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层层历练筛选才考上名校。
就是这样一群已经远远胜出同龄人的人中龙凤,还要继续努力在考公的战场上厮杀,这真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学历在当前社会起着巨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找工作、升职加薪、评审职称、城市落户、扩展人际圈、考公、考编、考研、考资格证书等。
所以,学历低的人应该努力学历不足弥补这个差距,通过自考、成人高考等方式把自己从学历的短板中解脱出来,因为它决定的绝不是你毕业证上印的学校名字那么简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中,你会被钉上何种标签、会被第一眼界定为何种层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