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公务员制度自考大纲下载

全国教育考试教材服务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23年4月内蒙古自考《01848公务员制度》考试大纲下载,根据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全国自考统考科目考试大纲及教材目录整理。内蒙古自考大纲版本并非每年都更新,一般大多数使用的仍是老版本,如自考《01848公务员制度》考试大纲使用的是2018版,若大纲调整请以内蒙古考试院最新通知为准。下文供同学们参考。

01848公务员制度自考考试大纲(2018版)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大纲名称 教材/推荐用书名称 主编 出版社 版次
公务员制度 01848 4 公务员制度自学考试大纲 公务员制度 刘俊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年版

1.上表课程学分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点击下载:01848公务员制度自考考试大纲(2018版)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既能从总体上把握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的含义与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意义,又能熟悉公务员制度实施的范围与指导思想;既能掌握公务员制度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又能熟悉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与发展进程;既能熟悉我国公务员制度对原干部人事制度中优良传统的继承,又能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务员概述

(一)公务员的含义

公务员概念;公务员制度概念;公务员法概念。

(二)公务员的范围

公务员的范围;参照管理概念;参照管理的范围。

(三)确定公务员范围的基本考虑

公务员范围的三种类型;界定公务员范围的三条标准。

第二节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

奠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对传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动;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推行

由干部身份向公务员身份过渡;制定实施各种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配套的法规和规章;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机构人员;公务员制度是对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三)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

《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公务员法律体系的完善;《公务员法》的全面实施。

第三节西方公务员制度发展概况

(一)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产生背景

西方的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资产阶级对政府提髙管理效率的诉求;西方公务员制度发源于英国。

(二)英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公务员制度产生于1 9世纪中叶;英国公务员制度是回应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诞生的;东印度公司换届和克里米亚战争失利推动了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创立;考试录用制度是英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标志。

(三)美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克服官吏制度中的腐败现象是美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直接起因;美国公务员制度创建于19世纪后期;美国公务员制度是从建立考试录用制度开始的;《彭德尔顿法》奠定了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法律基础。

第四节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意义和特点

(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提升治国理政的水平;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有利于机关人事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二)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相比具有的特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区分政务官和事务官。

(三)与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相比具有的特点

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坚持依法管理与权利保障的原则。

第五节中国公务员主管部门的组织形式和职能

(一)组织形式

公务员主管部门概念;中国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设置形式。

(二)基本职能

组织实施公务员制度的职能;公务员事务综合管理职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务员概述

1.识记:(1)公务员;(2)公务员制度;(3)公务员法;(4)参照管理。

2.领会:(1)公务员的范围和参照管理的范围;(2)确定公务员范围的三条标准。

3.简单应用:从公务员概念和范围出发,识别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工作人员。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领会:(1)传统干部人事制度;(2)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背景;(3)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公务员法》的发展。

2.简单应用:从中国公务员制度产生与发展历程,分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三)西方公务员制度发展概况

1.识记:(1)政党分肥制;(2)政务官与事务官;(3)枢密院改革令;(4)彭德尔顿法。

2.领会:西方的政党政治、吏治腐败与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关系。

(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意义与特点

1.识记:(1)分类管理;(2)党管干部。'

2.领会:(1)相比西方公务员制度具有的特点;(2)相比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具有的特点。

(五)中国公务员主管部门的组织形式和职能

1.识记:公务员主管部门。

2.领会:(1)中国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设置形式;(2)中国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能。

四、本章重点、难点

1.本章重点:(1)公务员的含义与范围;(2)公务员主管部门的组织形式与职能。

2.本章难点: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意义与特点。

第二章权利与义务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和规定,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和规定分析现实中的公务员权利和义务问题。具体要求:准确地把握公务员权利与公务员义务的概念,把握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范围,学会分析与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相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权利与义务的含义和意义

(一)权利与义务的含义

公务员权利概念;公务员义务概念。

(二)明确权利与义务的意义

有利于明确公务员与所在机关的法律关系;有利于形成一支稳定、高效、廉洁、优化的公务员队伍;有利于提高机关公务员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第二节权利

公务员权利的立法模式;公务员法赋予公务员的八项权利;公务员权利的具体解析。

第三节义务

公务员义务的立法模式;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九项义务;公务员义务的具体解析。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权利与义务的含义与意义

1.识记:(1)公务员权利;(2)公务员义务。

2.领会:明确权利与义务的意义。

(二)权利

1.识记:(1)获得工作条件权;(2)身份保障权;(3)获得报酬权;(4)批评建议权;(5)申诉控告权;(6)申请辞职权。

2.领会:(1)“集中型的列举+概括”权利立法模式;(2)身份保障权中的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3)劳动报酬获得权和工资决策参与权;(4)赋予公务员参加培训权的原因;(5)公务员批评建议权的指向对象;(6)申诉权和控告权的区别;(7)申请辞职权与现代劳动契约关系理论。

3.简单应用:运用公务员权利的知识,分析现实中与公务员权利相关的问题。

(三)义务

1.识记:(1)忠于宪法义务;(2)国家宪法日;(3)依法履职义务;(4)为民服务义务;(5)忠于职守义务;(6)服从命令义务;(7)忠于国家义务;(8)保守秘密义务;(9)保持操行义务;(10)清廉公正义务。

2.领会:(1)“集中型的列举+概括”义务立法模式;(2)宪法宣誓制度;(3)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4)为民服务与受民监督的关系;(5)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涵;(6)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7)保守秘密的义务涉及的两对矛盾;(8)清廉与公正的关系。

3.简单应用:运用公务员义务的知识,分析现实中与公务员义务相关的问题。

四、本章重点、难点

1.本章重点:(1)公务员各项权利的核心内容;(2)公务员各项义务的核心要求。

2.本章难点:公务员权利义务与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

第三章职务与级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含义,了解设置职务和级别的目的,把握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掌握公务员的职务类型、职务序列、级别以及级别和职务的对应关系,正确认识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职务与级别的含义与设置目的

(一)职务和级别的含义

职位概念;职务概念;级别概念。

(二)设置职务和级别的目的

为公务员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公务员奠定基础;增强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激励作用。

第二节职位分类

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职位分类及其功能

职位分类概念;职位分类的基本原理;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功能。

(二)职位类别

综合管理类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行政执法类职位;审判检察类职位。

(三)职位设置

职位设置概念;职位设置要素。

第三节职务

(一)职务类型和职务序列概念

职务类型概念;职务序列概念。

(二)综合管理类职务序列

综合管理类领导职务层次与领导职务序列;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层次与非领导职务序列;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的设置。

(三)专业技术类职务序列

专业技术类职务序列的职务层次与通用职务名称;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任职资格与任职层次之间的关系。

(四)行政执法类职务序列

行政执法类职务序列的职务层次和通用职务名称。

(五)审判检察类职务序列

法官职务名称、职务层次和法官等级;检察官职务名称、职务层次和检察官等级。

第四节级别

(一)级别的功能

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据;平行比较各类职务序列的标尺。

(二)级别与职务的对应关系

级别与职务对应关系的总原则;领导职务和综合类非领导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法官和检察官等级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三)级别的确定

确定级别的依据;级别确定的批准权限。

(四)衔级制度

衔级概念;衔级的功能;警衔制度;关衔制度;外交衔级制度。

第五节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一)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含义

职务与职级并行概念;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意义。

(二)基本原则

基层倾斜;以人为本;实绩与资历并重;公平公正。

(三)主要内容

职级的设置;职级晋升条件;职级晋升办法;职级晋升后的待遇。

(四)适用范围

实施范围;参照范围。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职务与级别的含义和设置目的

1.识记:(1)职位;(2)职务;(3)级别。

2.领会:(1)职位、职务、级别之间的关系;(2)设置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目的。

3.简单应用:结合现实分析公务员级别的激励作用及其局限性。

(二)职位分类

1.识记:(1)职位分类;(2)职位设置;(3)综合管理类职位;(4)专业技术类职位;(5)行政执法类职位;(6)审判检察类职位。

2.领会:(1)职位分类的基本原理;(2)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功能;(3)公务员职位类别;(4)职位设置的要素。

3.简单应用:运用职位分类的知识,将机关的职位进行准确归类。

(三)职务

1.识记:(1)职务类型;(2)职务序列。

2.领会:(1)职务层次与职务序列的关系;(2)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序列与非领导职务序列的对应情况;(3)专业技术类职务序列、职务层次和职务名称;(4)行政执法类职务序列、职务层次和职务名称;(5)法官职务名称、职务层次和等级;(6)检察官职务名称、职务层次和等级。

3.简单应用:说明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职务名称与领导职务序列中的职务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级别

1.识记:(1)级别;(2)衔级。

2.领会:(1)级别和衔级各自的功能;(2)各类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3)确定级别的依据;(4)级别确定的批准权限。

3.简单应用:(1)准确地指出给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2)运用公务员级别的知识,联系实际分析如何确定公务员的级别。

(五)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1.识记:职务与职级并行概念。

2.领会:(1)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意义;(2)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基本原则;(3)级别的设置与晋升条件;(4)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适用范围。

3.简单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创建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义。

四、本早重点、难点

1.本章重点:(1)职位类别;(2)职务序列;(3)级别与职务的对应关系;(4)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2.本章难点:(1)职位分类;(2)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第四章录用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公务员录用的含义与意义,明确录用的资格条件和原则,熟悉考试的种类、内容和方式,明确录用的主管部门与程序,能够运用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的公务员录用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录用的含义与意义

(一)录用的含义

公务员录用概念;正确理解公务员录用的含义。

(二)建立健全录用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为机关选拔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提高政府治国理政的水平;有利于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加强机关的廉政建设;有利于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二节录用的资格条件与原则

(一)资格条件

公务员录用的基本条件;公务员录用的限制性条件。

(二)录用原则

公开考试原则;平等竞争原则;严格考察原则;择优录用原则。

第三节录用考试

(一)考试种类

公开竞争性考试;非公开竞争性考试。

(二)考试内容

知识测验;能力测验;技能测验等。

(三)考试方式

笔试;面试;实际操作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

第四节录用的主管机关与程序

(一)主管部门

两级主管的基本制度;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主管部门;授权主管。

(二)录用程序

发布招考公告;资格审査;公开考试;实际考察;体检;录用决定。

(三)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

考生违纪违规处理;取消本次报考资格;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取消当次科目成绩;责令离开考场。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录用的含义与意义

1.识记:公务员录用概念。

2.领会:(1)考试录用的适用范围;(2)建立健全录用制度的意义。

3.简单应用:运用公务员录用概念,辨识公务员录用范围。

(二)录用的资格条件与原则

1.识记:(1)录用的基本条件;(2)录用的限制性条件;(3)公开考试原则;(4)平等竞争原则;(5)严格考察原则;(6)择优录用原则。

2.领会:(1)录用公开的内容与方式;(2)录用考察的内容与方式;(3)德才兼备的录用标准。

3.简单应用:运用录用原则,分析公务员录用案例。

(三)录用考试

1.识记:(1)公开竞争性考试;(2)非公开竞争性考试;(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4)申论。

2.领会:(1)非公开竞争性考试的适用情形;(2)知识测验、智力测验和技能测验的内容;(3)笔试和面试各自的优缺点;(4)面试方式。

3.简单应用:分析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各自的测试目的。

(四)录用的主管部门与程序

1.识记:(1)录用主管部门;(2)录用程序。

2.领会:(1)中央和省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各自的主要职责;(2)授权主管的含义;(3)录用公务员的特别规定;(4)新录用公务员的试用期;(5)对违纪违规考生的处理方式。

3.综合应用:运用录用主管部门与录用程序的知识,分析公务员录用案例。

四、本章重点、难点

1.本章重点:(1)录用的适用范围及其资格条件;(2)录用考试的种类与方式;(3)录用主管部门和录用程序。

2.本章难点:(1)录用资格条件的界定;(2)录用考试内容的选取。

第五章考核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公务员考核的含义,熟悉考核的范围与内容、等次与标准,理解考核的原则、方法与程序,正确认知考核机构,掌握考核结果的使用,能够运用考核制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公务员考核问题或案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考核的含义与意义

(一)考核的含义

公务员考核概念;公务员考核制度;公务员考核与录用考察、晋升考察的区别。

(二)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的意义

为公务员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依据;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发扬民主,完善对公务员的监督机制。

第二节考核的原则与内容

(一)考核原则

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客观公正与民主公开原则;分类考核原则;考用结合的原则。

(二)考核内容

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两类领导成员的具体考核指标。

第三节考核的对象、等次与标准

(一)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包括所有公务员;针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规定;针对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规定。

(二)考核等次及其标准

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确定考核等次的标准。

第四节考核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一)考核的基本方法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方法;平时与定期相结合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

(二)平时考核程序

平时考核的主要对象;平时考核程序。

(三)定期考核程序

非领导成员公务员定期考核程序的;领导成员公务员定期考核程序。

第五节定期考核结果的反馈与使用

(一)定期考核结果的反馈

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二)定期考核结果的使用

领导成员定期考核结果的使用;非领导成员定期考核结果的使用;定期考核结果与奖惩、培训、辞退、级别、工资、调整职务、诫勉谈话、责令辞职、班子整改等挂钩。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考核的含义与意义

1.识记:(1)公务员考核概念;(2)公务员考核制度。

2.领会:(1)公务员考核与录用考察、晋升考察的区别;(2)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的意义。

(二)考核的原则与内容

1.识记:(1)德;(2)能;(3)勤;(4)绩;(5)廉。

2.领会:(1)四项考核原则各自的含义;(2)领导班子成员中正职领导干部和其他领导成员的具体考核指标的区别。

3.简单应用:(1)对违反考核原则的案例进行分析;(2)对涉及考核内容的案例进行分析。

(三)考核的对象、等次及其标准

1.识记:(1)考核对象;(2)考核等次。

2.领会:(1)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年度的特殊情况;(2)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年度的特殊情况;(3)确定考核等次的标准。

3.简单应用:(1)运用特殊情况中的考核规定分析现实中的考核案例;(2)运用考核标准分析现实中的考核案例。

(四)考核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1.识记:(1)考核的基本方法;(2)考核委员会。

2.领会:(1)平时考核的程序及其结果反馈;(2)非领导成员公务员定期考核程序;

(3)领导成员公务员定期考核;(4)民主测评。

3.简单应用:运用考核程序规定分析现实中的考核案例。

(五)定期考核结果的反馈与使用

1.领会:(1)考核结果反馈的方式;(2)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结果的使用的;(3)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结果的使用。

2.综合应用:运用考核结果使用规定,分析现实中的考核结果使用案例。

四、本章重点、难点

1.本章重点:(1)考核内容;(2)考核程序;(3)考核等次;(4)定期考核结果的使用。

2.本章难点:(1)考核内容及其指标的确定;(2)考核的公正性;(3)定期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六章职务任免与升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务员职务任免与升降的含义、作用与原则,了解公务员职务任免机关与任免权限,明确公务员任职的方式、规定和程序,公务员免职的方式、规定和程序,公务员晋升的条件、程序以及公务员降职的条件、程序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职务任免与升降的含义、作用与原则

(一)职务任免与升降的含义

任职概念;免职概念;晋职概念;降职概念;职务任免制度;职务升降制度。

(二)职务任免与升降的作用

职务任免作用:合理选拔使用公务员的重要制度保障;实现公务员职务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措施;明确公务员岗位职责的重要途径。

职务升降作用:保证职位获得合适人选的主要途径;形成有效竞争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的重要保障;维护公务员系统稳定的有效机制。

(三)职务任免与升降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和注重实绩原则;民主、公开、竞争和择优原则。

第二节任免机关及其任免权限

(一)任免机关

任免机关: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机关及其工作部门。

(二)任免权限

任免权限概念;选任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权配置;委任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权配置。

第三节任职方式与兼职问题

(一)任职方式

选任制概念及其范围;委任制概念及其范围;委任任职情形和任职程序;聘任制概念及其范围,聘任制的特点和聘任方式。

(二)兼职问题

兼职概念;兼职类型;兼职规范。

第四节免职类型与程序

(一)选任制公务员的免职

选任制公务员的免职情形;选任制公务员免职的基本程序。

(二)委任制公务员的免职

委任制公务员的免职类型;委任制公务员的免职情形;委任制公务员的免职程序。

(三)职务的自行免除

职务自行免除概念;职务自行免除情形。

第五节晋升、遴选与竞争上岗

(一)职务晋升

晋升条件;晋升程序;民主推荐;任职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

(二)公开遴选

公开遴选概念;公开遴选的适用范围;公开遴选程序。

(三)竞争上岗

竞争上岗概念;竞争上岗适用范围;竞争上岗程序。

第六节降职条件与程序

(一)降职条件

降职条件。

(二)降职程序

降职程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职务任免与升降的含义、作用与原则

1.识记:(1)任职;(2)免职;(3)升职;(4)降职。

2.领会:(1)职务任免和职务升降的作用;(2)职务任免与升降的原则。

3.简单应用:运用职务任免与升降原则,分析公务员职务任免与升降案例。

(二)任免机关及其任免权限

1.识记:(1)任免机关;(2)任免权限;(3)选举权;(4)决定权;(5)罢免权。

2.领会:(1)公务员任免权的渊源;(2)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的选举权、决定权、罢免权和任免权;(3)委任制公务员的任免权限配置。

3.综合应用:运用任免机关和任免权限的知识,分析现实中公务员的任免情况。

(三)任职方式和兼职问题

1.识记:(1)选任制;(2)委任制;(3)聘任制;(4)兼职。

2.领会:(1)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各自的涵盖范围;(2)委任任职的情形和程序;

(3)公务员兼职规范。

3.综合应用:运用兼职制度的知识,对现存的各种公务员兼职情形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免职类型与程序

1.识记:(1)程序性免职;(2)单纯性免职;(3)职务自行免除。

2.领会:(1)选任制公务员免职的情形;(2)委任制公务员免职的类型、情形和程序;

(3)职务自行免除的情形。

3.综合应用:运用公务员免职类型与程序的知识,分析公务员免职案例。

(五)晋升、遴选与竞争上岗

1.识记:(1)破格晋升;(2)民主推荐;(3)任前公示;(4)任职试用期;(5)公开遴选;(6)竞争上岗。

2.领会:(1)公务员晋升的基本条件和资格;(2)民主推荐的方式和步骤;(3)晋升考察的内容;(4)公开遴选公务员的条件和程序;(5)竞争上岗的程序。

3.综合应用:运用公务员晋升、遴选与竞争上岗制度的知识,分析公务员晋升、遴选与竞争上岗案例。

(六)降职条件与程序

1.识记:(1)降职条件;(2)降职程序。

2.领会:降职与降级的关系。

3.简单应用:运用公务员降职制度的知识,分析公务员降职案例。

四、本章重点、难点

1.本章重点:(1)任免机关及其任免权限与程序;(2)晋升、遴选与竞争上岗;(3)降职;(4)兼职。

2.本章难点:(1)任免权限的配置;(2)晋职和降职的条件;(3)兼职。

第七章奖励与惩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务员奖励与惩戒的相关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中与公务员奖励和惩戒相关的问题。具体要求:准确地把握公务员奖励与惩戒的概念;把握公务员奖励制度与惩戒制度的基本内容;学会分析与公务员奖励与惩戒相关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奖励和惩戒的含义与意义

(一)奖励与惩戒的含义

公务员奖励概念;公务员惩戒概念。

(二)建立健全奖惩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完善公务员制度体系;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落实的有效措施;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保障;实现党政机关廉洁、高效运行的切实需要。

第二节奖励制度

(一)奖励的原则与条件

奖励的基本原则;奖励条件。

(二)奖励的种类与方式

奖励类型;奖励标准;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的诸种方式。

(三)奖励的权限与程序

奖励权限概念;奖励权限的配置;奖励程序。

(四)奖励的撤销

撤销奖励概念;撤销奖励的情形。

第三节惩戒制度

(一)惩戒的原则与条件

惩戒的基本原则;1 6项纪律(惩戒条件)。

(二)惩戒的种类和法律后果

惩戒类型(处分种类);不同处分的法律后果。

(三)惩戒的权限与程序

惩戒权限概念;惩戒权限设置原则;惩戒权限的配置;惩戒程序;惩戒的构成条件;处分决定。

(四)惩戒的处分期与解除

处分期概念;惩戒解除(处分解除)概念;公务员惩戒的处分期;处分解除程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奖励与惩戒的含义与意义

1.识记:(1)公务员奖励;(2)公务员惩戒。

2.领会:(1)公务员奖惩的基本特征;(2)建立健全公务员奖惩制度的意义。

3.简单应用:区分公务员奖惩与其他奖惩的不同。

(二)奖励制度

1.识记:(1)奖励中的公平、公正、公开概念;(2)受奖行为;(3)追授奖励;(4)奖励撤销。

2.领会:(1)公务员奖励原则;(2)奖励条件及其立法结构;(3)奖励的类型和标准;(4)定期奖励、及时奖励、追授奖励的情形;(5)奖励种类与奖励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6)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奖励权限配置;(7)奖励程序;(8)撤销奖励的情形。

3.综合应用:运用奖励制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与公务员奖励相关的问题。

(三)惩戒制度

1.识记:(1)玩忽职守;(2)滥用职权;(3)从重处分;(4)从轻处分;(5)减轻处分;(6)处分期;(7)惩戒解除(处分解除)。

2.领会:(1)公务员惩戒原则;(2)公务员纪律及其与义务的关系;(3)公务员在言论自由、集会、游行、示威、结社、罢工等方面的权利;(4)错误的命令和违法的命令;(5)依法行政和服从命令之间的关系;(6)公务员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与兼职;(7)公务员惩戒种类及其与人事处理措施之间的关系;(8)不同惩戒种类的法律后果;(9)惩戒权限设置原则;(10)惩戒的构成条件和程序;(11)处分决定应包括的内容;(12)不同种类处分的处分期;(13)处分解除的条件和程序;(14)处分解除与处分撤销之间的区别。

3.综合应用:运用公务员惩戒制度的知识,分析公务员的违纪行为案例。

四、本章重点、难点

1.本章重点:(1)奖励的条件、种类、权限和撤销;(2)惩戒的条件、种类、权限、程序与解除。

2.本章难点:(1)奖惩条件的界定和把握;(2)奖惩种类的认定程序。

第八章培训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把握公务员培训的含义、作用和基本原则,明确公务员培训对象和施教机构,熟悉公务员培训的类型、内容和方法,了解公务员培训评估和培训费用管理,能够运用培训制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的公务员培训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培训的含义和作用

(一)培训的含义和特点

公务员培训概念;公务员培训的特点。

(二)培训的作用

促使公务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公务员科学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第二节培训原则和施教机构

(一)培训原则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原则;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原则;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原则;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原则。

(二)施教机构

施教机构概念;施教机构类型;施教机构的管理。

第三节培训的内容、类型和方法

(一)培训内容

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培训;业务知识培训;文化素养培训和技能训练;职业道德培训。

(二)培训类型

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

(三)培训方式和方法

公务员培训的方式:组织调训;自主选学;在职自学;在线培训;境外培训。

公务员培训的方法:讲授法;研讨法;案例法;模拟法;体验法。

第四节培训评估和费用管理

(一)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概念;培训登记;评估机构和制度;机构评估;项目评估;课程评估。

(二)培训费用管理

培训费用概念;培训费用开支范围及其标准;培训费用的监督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培训的含义和作用

1.识记:公务员培训概念。

2.领会:(1)公务员培训的特点;(2)公务员培训时间要求;(3)公务员培训的作用。

(二)培训原则和施教机构

1.识记:(1)党校;(2)行政学院;(3)干部学院。

2.领会:(1)各项培训原则的要求;(2)公务员培训的施教机构的类型;(3)公务员培训的施教机构的管理。

3.简单应用:(1)联系实际分析公务员培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2)联系实际分析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的管理问题。

(三)培训的内容、类型和方法

1.识记:(1)初任培训;(2)任职培训;(3)专门业务培训;(4)在职培训;(5)组织调训;(6)模拟法。

2.领会:(1)公务员培训的基本内容;(2)培训类型各自的适用对象及其要求;(3)培训方式;(4)培训方法。

3.简单应用t公务员培训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四)培训评估和费用管理

1.识记:(1)培训评估;(2)培训费用。

2.领会:(1)公务员培训登记制度;(2)干部教育培训评估的主要内容;(3)培训费开支范围和标准;(4)培训费用的监督检查。

3.综合应用:结合现实中的公务员培训案例,分析加强公务员培训评估和培训费用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四、本章重点、难点

1.本章重点:(1)培训的施教机构;(2)培训的类型及其要求;(3)培训的评估和费用管理。

2.本章难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与培训效果之间关系的评估。

第九章交流与回避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公务员交流与回避制度的含义,了解公务员交流与回避制度的意义及原则,把握公务员交流的三种法定形式及公务员回避的三种类型,能够运用交流与回避制度的知识分析公务员交流与回避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交流和回避的含义与意义

(一)交流和回避的含义

交流概念;回避概念;交流制度;回避制度。

(二)交流与回避的意义

交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有利于实现人职匹配;有利于防止腐败行为发生;有利于满足公务员个人需求。

回避的意义:有利于公务员健康成长和防止腐败发生;有利于净化机关内部环境和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第二节交流制度

(一)交流的原则

依法进行原则;人职匹配原则;组织需要优先原则。

(二)交流范围

内部交流;外部交流。

(三)交流形式

调任概念;调任与录用的区别;调任适用对象;调任条件与程序;转任概念;转任的一般要求;领导成员转任要求;挂职锻炼概念;挂职锻炼的种类与时限;挂职锻炼的去向。

(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

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对象;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范围和方式;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实施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回避制度

(一)回避原则

政策配套原则;依法回避原则;内外监督原则;自我约束原则。

(二)回避形式

任职回避概念;任职回避的主要对象和例外情况;地域回避概念;地域回避的范围和对象;公务回避概念和特点;公务回避的范围。

(三)公务回避的提起与决定

回避提起;回避决定。

(四)回避的转致规定

回避转致规定的含义;回避转致规定举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交流和回避的含义与意义

1.识记:(1)交流;(2)回避。

2.领会:(1)公务员交流的意义;(2)公务员回避的意义。

3.简单应用:结合干部人事管理现实,说明实行交流制度或回避制度的意义。

(二)交流制度

1.识记:(1)调任;(2)转任;(3)挂职锻炼。

2.领会:(1)公务员交流原则;(2)调任的适用对象、资格条件、排斥性规定和程序;(3)转任的一般性要求、领导成员转任要求;(4)挂职锻炼的种类、时限、去向以及有效挂职锻炼管理问题;(5)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对象、范围与方式。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公务员的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

4.综合应用:运用公务员交流制度的知识,分析调任、转任或挂职锻炼的案例。

(三)回避制度

1.识记:(1)任职回避;(2)地区回避;(3)公务回避。

2.领会:(1)公务员回避原则;(2)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3)地域回避的范围和对象;(4)“公务”界定和回避的提起、决定和转致规定。

3.简单应用:分别举例说明需要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的情形。

4.综合应用:正确区分各类有亲属关系的人员及其所任职的情况、区域,判定其应不应回避,属何种回避?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1)三种交流形式;(2)三种回避形式。

本章难点:(1)调任条件的把握;(2)公务回避的决定。

第十章工资、福利与保险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务员工资、福利与保险的基本概念与意义,了解职级工资制发展过程和特点,理解公务员工资原则,掌握工资、福利与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公务员福利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工资、福利或保险制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与公务员工资、福利或保险相关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工资、福利与保险的含义与意义

(一)工资、福利与保险的含义

公务员工资概念;公务员福利概念;公务员保险概念。

(二)建立健全工资、福利与保险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保障公务员的基本需求;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吸纳高素质人才。

第二节工资制度

(一)职级工资制的演变

职务等级工资制;结构工资制;职级工资制;旧职级工资制;新职级工资制。

(二)制定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原则;正常增资原则;平衡比较原则;法律保障原则。

(三)工资构成

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

第三节福利制度

(一)福利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加公务员队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二)福利制度的内容

福利类型;工时制度;福利补贴制度;优抚制度;福利费制度;探亲制度;休假制度。

(三)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趋势

存在问题:福利在职工全部劳动报酬中所占比重过大;“机关办社会”和“单位办社会”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单位擅自提高福利标准或者采取种种形式给职工发放福利性补贴。

改革趋势:逐步降低工资收人中福利的比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可能地交由社会去办福利;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和加强监督管理。

(四)福利与工资的关系

联系:都有利于保障公务员及其家属的生活需要;都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都能促进公务员廉洁奉公。

区别:工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福利则是按需要提供;工资是公务员的主要收入形式,福利则是公务员的一种辅助性待遇;工资采取货币形式发放,福利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发放。

第四节保险制度

(一)保险制度的作用

为丧失劳动能力的公务员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公务员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使公务员亲身感受到职业的优越性。

(二)保险制度的内容

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伤残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

(三)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趋势

存在问题:公务员保险制度不健全;公务员保险管理不规范;公务员保险资金监管不严格。

改革趋势:建立符合机关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运营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保险制度;完善工伤制度。

(四)保险与福利的关系

联系:都是公务员工资的补充;所需经费均由国家财政予以保障;目的都是改善公务员的生活水平。

区别:适用的对象不同;功能发挥不同;发放形式不同。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工资、福利与保险的含义和意义

1.识记:(1)公务员工资;(2)公务员福利;(3)公务员保险。

2.领会:建立健全公务员工资、福利与保险制度的意义。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项目。

(二)工资制度

1.识记:(1)正常增资原则;(2)平衡比较原则;(3)地区附加津贴;(4)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2.领会:(1)公务员职级工资制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及特点;(2)按劳分配原则的要求;(3)工资构成及各个构成部分的作用。

3.简单应用:(1)结合现实,分析在公务员工资制度中坚持正常增资原则和平衡比较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举例说明公务员工资构成中的津贴与补贴的不同。

4.综合应用:运用公务员工资制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与工资有关的问题。

(三)福利制度

1.识记:(1)工时制度;(2)福利补贴制度;(3)优抚制度;(4)福利费制度;(5)探亲制度;(6)休假制度。

2.领会:(1)公务员福利的作用;(2)公务员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趋势;(3)公务员福利与工资的关系。

3.综合应用:运用公务员福利制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与福利有关的问题。

(四)保险制度

1.识记:(1)基本养老费;(2)职业年金;(3)医疗保险制度;(4)生育保险制度;(5)伤残保险制度;(6)失业保险制度。

2.领会:(1)公务员保险制度的作用;(2)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3)公务员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4)公务员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趋势;(5)公务员保险与福利的关系。

3.简单应用:结合现实,说明公务员各种保险的功能。

4.综合应用:运用公务员保险制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与保险有关的问题。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1)工资构成;(2)养老保险;(3)医疗保险。

本章难点:(1)工资的平衡比较;(2)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第十一章辞职、辞退与退休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辞职、辞退与退休是公务员队伍“出口”的主要渠道,理解建立健全公务员辞职、辞退与退休制度的意义,理解辞职、辞退与退休的含义,掌握辞职、辞退与退休各自的条件,了解辞职、辞退与退休的程序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能够运用辞职、辞退或退休制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公务员辞职、辞退或退休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辞职、辞退与退休的含义与意义

(―)辞职、辞退和退休的含义

辞职概念;辞退概念;退休概念;辞职制度;辞退制度;退休制度。

(二)建立健全辞职、辞退与退休制度的意义

建立公务员辞职制度的意义;建立公务员辞退制度的意义;建立公务员退休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辞职制度

(一)辞去公职

辞去公职概念;辞去公职的特点;辞去公职和擅自离职的区别;辞去公职与免职的区别;辞去公职的限制性条件;辞去公职的程序;辞去公职的法律后果。

(二)辞去领导职务

辞去领导职务概念;辞去领导职务类型;因公辞去领导职务及其程序;自愿辞去领导职务及其限制与程序;引咎辞去领导职务及其情形与程序;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及其情形与程序。

第三节辞退制度

(一)辞退制度的特点

机关法定权力;基于法定事实;遵循法定程序;享有法定辞退待遇。

(二)辞退与开除的关系

辞退与开除的联系;辞退与开除的区别

(三)辞退条件

可辞退条件;不可辞退规定。

(四)辞退程序

提出建议;任免机关人事部门审核;任免机关审批;材料归档。

(五)辞退的法律后果

公务员身份消失;按规定享受辞退待遇;五年限制重新进人。

第四节退休制度

(一)退休方式

应当退休概念;提前退休概念。

(二)退休条件

年龄条件;身体条件;工作年限条件;暂缓退休或推迟退休。

(三)退休程序

应当退休程序;提前退休程序。

(四)退休待遇

确定公务员退休待遇的原则;公务员退休待遇的内容。

(五)退休公务员的管理

做好思想工作;解决安置问题;规范再就业行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辞职、辞退和退休的含义与意义

1.识记:(1)辞职;(2)辞退;(3)退休。

2.领会:(1)建立健全辞职制度的意义;(2)建立健全辞退制度的意义;(3)建立健全退休制度的意义。

3.简单应用:结合现实,分析建立健全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对于完善人才流动市场的

意义。

(二)辞职制度

1.识记:(1)引咎辞职;(2)责令辞职。

2.领会:(1)辞去公职的特点、条件、程序和法律后果;(2)辞去公职与擅自离职、免职的区别;(3)辞去领导职务的类型;(4)自愿辞去领导职务的限制与程序;(5)引咎辞去领导职务的情形与程序;(6)责令辞去领导职务的情形与程序。

3.简单应用:结合现实,说明辞去公职的各种条件。

4.综合应用:对具体的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的案例进行分析。

(三)辞退制度

1.识记:(1)可辞退条件;(2)不可辞退规定。

2.领会:(1)辞退制度的特点;(2)辞退与开除的关系;(3)辞退的程序与法律后果。

3.综合应用:运用辞退制度的知识,分析公务员辞退案例。

(四)退休制度

1.识记:(1)应当退休;(2)提前退休。

2.领会:(1)应当退休和提前退休的条件和程序;(2)确定公务员退休待遇的原则;(3)公务员退休待遇的内容;(4)退休公务员的管理。

3.综合应用:运用退休制度的知识,分析公务员退休案例。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1)辞去公职的条件;(2)引咎辞去领导职务和责令辞去领导职务的情形;(3)辞退的条件;(4)退休的条件与待遇。

本章难点:(1)引咎辞去领导职务的情形;(2)暂缓退休或推迟退休的条件。

第十二章申诉与控告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目的在于掌握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相关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中与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相关的问题。具体要求:准确地把握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概念;把握公务员申诉与控告制度的基本内容;学会分析与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相关的问题;掌握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申诉、控告的含义与意义

(一)申诉与控告的含义

公务员申诉概念;公务员控告概念;公务员申诉制度;公务员控告制度;公务员控告与公务员申诉的区别。

(二)建立健全申诉与控告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障机关公务员管理的公正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二节申诉制度

(一)申诉原则

合法、公正、公平、及时原则;二级申诉原则;申诉期间不停止人事处理的执行原则;回避原则。

(二)申诉事由与受理机关

申诉事由概念;申诉受理机关概念。

(三)申诉程序

申诉程序类型;一般申诉程序;径直申诉程序;特别申诉程序;公正委员会。

第三节控告制度

(一)控告事由与受理机关

控告事由概念;控告受理机关概念。

(二)处理程序

受理控告与立案;调查与审理;决定与执行。

第四节申诉、控告制度中的义务与责任

(一)申诉人和控告人的义务与责任

实事求是;合理诉求;遵守程序。

(二)被申诉、控告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义务与责任

机关在处理错误或侵权时的责任;机关领导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在处理错误或侵权时的责任;机关及其人员在调查期间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三)受理申诉、控告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义务与责任

受理申诉、控告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须遵守的规定;行政或刑事责任。

第五节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一)人事争议仲裁概念

人事争议概念;人事争议仲裁概念;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二)人事争议仲裁原则

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

(三)仲裁机构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责;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仲裁庭制度。

(四)仲裁程序

申请与受理;开庭与裁决;执行与监督。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申诉、控告的含义与意义

1.识记:(1)申诉和申诉制度;(2)控告和控告制度。

2.领会:(1)相比其他申诉,公务员申诉具有的特点;(2)相比其他控告,公务员控告具有的特点;(3)公务员控告与公务员申诉的区别;(4)建立健全公务员申诉和控告制度的意义。

(二)申诉制度

1.识记:(1)申诉事由;(2)管辖;(3)申诉期限;(4)申诉公正委员会;(5)发生效力的处理决定。

2.领会:(1)各项申诉原则的不同功能;(2)公务员申诉受理机关的管辖权配置情况;(3)三类申诉的申诉程序;(4)公务员的申诉、再审诉应当符合的条件。

3.简单应用:(1)举例说明公务员申诉事由;(2)举例说明公务员申诉管辖。

4.综合应用:综合运用公务员申诉制度的知识,分析公务员申诉案例。

(三)控告制度

1.识记:(1)控告事由;(2)管辖。

2.领会:(1)与控告相关的公务员合法权益范围;(2)公务员控告受理机关的管辖权范围;(3)公务员控告的处理程序。

3.综合应用:运用公务员控告制度的知识,分析公务员控告案例。

(四)申诉、控告制度中的义务与责任

1.领会:(1)申诉人和控告人的义务与责任;(2)被申诉、控告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义务与责任;(3)受理申诉、控告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2.综合应用:运用申诉、控告制度中的义务与责任制度的知识,分析公务员申诉、控告案件中各方的义务和责任。

(五)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1.识记:(1)人事争议和人事争议仲裁;(2)人事争议仲裁制度;(3)仲裁庭。

2.领会:(1)人事争议仲裁各项原则的含义;(2)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职能;(3)人事争议仲裁程序;(4)受理仲裁申请的条件。

3.综合应用:运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知识,分析人事争议仲裁案例。

四、本章重点、难点

1.本章重点:(1)申诉事由与申诉程序;(2)人事争议仲裁程序。

2.本章难点:控告事由的界定与处理。

以上就是今天全国教育考试教材服务网给同学们整理的公务员制度自考大纲下载,仅供学习参考哦,如果需要下载这公务员制度自考大纲下载考试大纲,可以点击这里(自考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