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般若心经讲记【连载之二】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下面,继续讲经题。

般若:由梵语音译而来,可勉强解释为「智慧」,因为没有比智慧更好的名相来代替。

在佛法里,世间的智慧掌握得越多,离开真实智慧越远。

因为迷失了真性,他只知道在外尘境界中执着、分别、妄想,这种智慧不过是世智辩聪。

所谓世智辩聪:我会带兵打仗、我会安邦立国、我会写诗、我会作词、我会绘画,等等那些所谓的名人,这都是世智辩聪,在三途八难里排为第七难。

所以越是在世间法里显得高贵显赫,我执越重,很难悟道。

那为什么用智慧来解释「般若」呢?它有那么一点味道而已。

解释「般若」,往往从三种角度来分析:

一者,实相般若。

按照分别法而言,把它说为无形无相、本来存在的真实智慧。

这种智慧无形无相,但是一切有形有相的智慧都从它起用。

比如,我通过语言文字来讲经,是不是智慧啊?这叫「权智」,是方便智慧。

那么在没有讲「一心三藏」道理的时候,这个智慧在不在呀?在,你们能不能看到啊?我能不能看到?我也看不到,是不是?虽然看不到,它在不在啊?一定在。

它不在的话,我想不出来,这叫「实相般若」,它是本来存在的;再比如,我们能够走路、吃饭、穿衣,这是不是一种智慧?都叫「权智」。

那么在吃饭之前,走路之前,能吃能动的这种智慧在不在啊?在。

如果不在的话你没有办法用起来,贵在体会。

那种无形无相而真实存在的东西是我们的根本智慧,这叫「实相般若」。

二者,文字般若。

我把这个「如来藏」的道理,是不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了?如果没有语言文字的话,怎么开示呀?这叫「文字般若」。

想一想,「文字般若」当下是不是「实相般若」?孙悟空变成了茶杯,茶杯当下是不是孙悟空?

那我们通过「文字般若」再回光返照到「实相般若」,这叫「观照般若」,也就是第三种般若。

有了「观照般若」,你的许多烦恼轻松化解。

「哎呀,原来所有的人都是我啊!」你会不会再去害他呀?你会不会再去跟他斤斤计较啊?

注意,这三种般若,当下是不是一个般若?是不是每一种般若同时就是三种般若?「实相般若」,它离开语言文字相,离开意识、思维相,如如不动,法尔如是。

虽然如如不动,那个「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它当下具足不具足?所以「实相般若」当下就是「文字般若」,就是「观照般若」。

那么在显现为「文字般若」以后,「文字般若」当下是不是「实相般若」?是不是「观照般若」啊?那么我们在进行观照的时候,能不能抛开「实相般若」?能不能抛开「文字般若」啊?不能。

所以这三种般若当下次第圆融。

再以茶杯为例,比如这是孙悟空,为「实相般若」。

孙悟空摇身一变为茶杯,茶杯是不是「文字般若」?那么这个茶杯「文字般若」当下是不是孙悟空?那么孙悟空在没有变现茶杯的时候,当下是不是茶杯?那么能变来变去的那个变,是不是「观照般若」?孙悟空当下有没有变的能力啊?这个茶杯当下是不是就有变的能力?

注意听啊,这三种般若是不是讲「阿弥陀佛」?是不是讲「如是我闻」啊?记好,「百界千如」,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是」。

《法华经》讲了「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

你把这个问题通达了,宇宙万法都能通达。

讲「般若」,与其它名相概念对照,「实相般若」是不是「如、空」?「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是不是「是、不空」?那么「观照般若」和「文字般若」当下是不是「实相般若」啊?是不是「不空空」?「不空空」是不是「空不空」?所以,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

那一个人当下是不是具足三种般若?你会吃饭、穿衣、讲话,这是你的「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是不是有形有相啊?那么在没有吃饭、穿衣、讲话之前,你这个东西存在不存在啊?那是不是「实相般若」?

越是真理越简单,千经万论就是在讲一个「阿弥陀佛」,讲一个「如是我闻」,讲一个「般若」,讲一个「大」——简单到就是一句话,就是一个字,就是一个点。

你明白了一点,所有的东西都明白;简单到你解脱以后,抓住当下这一念,随心所欲,千变万化。

《法华经》《楞严经》就是来给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

当年讲的三藏十二部经,是佛恒顺众生而已22。

那破除了这个迷信以后,迷信当下就是真理啊!当下就是「如来藏」啊!你能不能把它扔到心外去啊?从「如来藏」而言,连垃圾、臭狗屎都是释迦牟尼23,都是「般若」,何况三藏十二部经啊?

对于明心见性之人,哪里存在谤佛、谤法的问题啊?你把佛说成是天仙,说成是泥巴瓦块,都行,泥巴瓦块是不是我啊?没有什么赞叹、诽谤之说,这是证到无分别法。

但是,如果你不明所以,信口开河,焚经毁像,必下无间地狱。

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对于不同根机的人而言,所起的果报天地之别。

开大智慧的人处处自在,嬉笑怒骂皆是行菩萨道。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修小法很苦很累呀!他提心吊胆,走路都生怕踩死一只蚂蚁;眼睛不敢往两面瞟,超过前面第四步,你就是破戒;男众跟女众讲到第五句话,就是破戒;男女相隔一百步才可以对话——看上去修得很认真,越修情执越重,不能成就。

在《楞严经》讲,叫「想升情坠」。

思想负担太重,必然往下坠,你说冤枉不冤枉啊?小乘法有其名而无其实,是佛的方便引导之法,可以作为悟后进修、增上品位的法门。

明白「如来藏心地法门」就知道:一切法都是我一个念变现;纵讲第二义,也是我过去世的父母儿女。

对这个法刻骨铭心、深信不疑的人,你叫他去破戒,他愿意不愿意啊?不愿意!而且不需要你教!这个「心戒」叫「一戒一切戒」。

现在有些人懂得了一点三皈五戒、什么菩萨戒、比丘戒,就牛皮吹到天上去了;他自以为会持戒,诽谤大乘正法道场。

在《楞严经》里,佛让文殊菩萨选一个最适合娑婆世界众生修行的法门,文殊菩萨最后只选了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不是把包括优婆离的持戒法门在内的二十四个法门统统否定啊24?

但是也要防止有人利用大乘心戒:既然持小乘戒不能成就,那我就不持小乘戒。

这是断章取义,不可以这样逻辑推理!对初机修行人而言,不求开悟,仅仅持小乘戒为正修,不能成就的。

持小乘戒,不能成佛,不能成就;如果不持小乘戒,你连人身都得不到,连畜生身都得不到。

「如来藏心地法门」叫「慧共戒」,也叫「道共戒」。

开了智慧,见道了,一切的大戒、小戒能够圆融、圆满、圆通。

不开智慧,你怎么样修都不能成就25,所以这个般若智慧不可思议啊!在《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佛怎么讲?一念信解〈如来寿量品〉——也就是开了一念的智慧,明白天地万法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你比受持三皈五戒、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修无量法门无量劫的功德大无量倍。

《法华经》为「诸经之王」,佛为诸法之王,法王在经王里讲的话怎么敢轻慢,怀疑?你有一点点疑惑,都要遭受果报——这是佛在《法华经•譬喻品第三》所讲,你对受持《法华经》的人皱一皱眉头,乃至敢怀疑《法华经》,敢轻慢受持《法华经》的人,你都要下无间地狱26;地狱出来以后,做人、做鬼、做畜生,浑身流脓流血、瞎眼、耳朵聋、歪鼻子、歪嘴巴。

我们现在处于佛灭度之后的第五个五百年,是「斗诤坚固时代」。

这期间就是靠斗诤,斗,则生存;不斗,正法就要灭亡。

《法华经》和《楞严经》就是在斗诤中产生——不仅斗歪门邪道,还要斗佛门内部的偏见邪气,还要斗佛自己讲的三藏十二部经,一斗到底,这个问题非常严峻啊!

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讲一部《法华经》,为了讲「阿弥陀佛」,就是讲一个「如是我闻」,讲一个「大」,讲一个「摩诃」,讲一个「般若」,就是为了讲一句「五蕴皆空」,讲一个「诸法空相」,看你懂不懂。

我们继续讲经题。

波罗蜜:可译作到「彼岸」。

到哪个「彼岸」呢?极乐世界,叫「彼岸」;回归大光明藏,叫「彼岸」;成佛了生死,叫「彼岸」。

所以这个「波罗蜜」呢,也可解释为运载工具。

这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如来藏」,就是大乘佛法,以此作为「波罗蜜」,作为工具。

那么有些经典呢,叫「波罗蜜多」。

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这两个名相都是一样的——比如讲太原、太原市;也有一种认为「波罗蜜」是到彼岸,「波罗蜜多」是到彼岸之上——到彼岸呢,就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到了彼岸,他已经不受六道轮回之苦;到彼岸之上呢,是成究竟圆满之佛。

这两种解释可以圆融,都很好。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讲「心」字了。

心:有多种。

有佛心、菩萨心、天心、人心、牛心、马心、狗心等无量心;还有泥巴心,瓦块心、树木华草心,没有哪一样没有心。

这才是彻法源底。

我们会种种的思维、观照、分别、执着,这都是无量的心在起作用。

那么这无量的心,在我们思维的当下,是不是都有形有相啊?注意,这些通通归于「不空如来藏」,归于「弥陀」。

在没有思维,没有动脑之前,我们那个能够思维、能够分别的东西在不在啊?虽然在,它有没有任何形相?这就是说,无量众生的无量心意识,都是一个心,是不是?这就是弥勒菩萨在《楞严经》讲啊:从识性流出无量如来。

那个识性,识讲到性,就是我们共同的一个心、共同的一个念;流出的无量如来,包括我们的种种意识心、妄想心;包括天、人、鬼、畜、树木花草,依报、正报通通包含在内。

对这个「心」呢,这是从无分别到分别,先从总体上把握一下。

经题最后一个字:

经:这个「经」字是一切经典的通题,梵语叫「修多罗」。

印度有一种贝多罗树,树叶很大很结实,不容易毁坏。

最初的梵文版佛经就是刻在树叶上。

据说当年一部《法华经》用树叶串起来有八里路长!我们要感慨前辈菩萨的劳动成果,那么多经典变成树叶整理起来,保存几百年再翻译过来,谈何容易啊!那么这个「经」字当初翻译为「契经」,后来为了图省事只用一个单字叫「经」,但是解释的时候仍然要按「契经」来解释。

所谓「契」就是上契诸佛智慧,下契众生根机。

通过这个「契」,通过这个「经」,把佛法僧、万法万相连持为一个本体,即佛、即法、即僧、即经、即万法。

所以「经」就好像一座桥梁,好像一根纽带,把万法连持为一个本体。

那么历来经家往往从「贯、摄、常、法」这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经」字。

注意,从每一个角度理解,我们都能开大智慧。

「贯」:方便法来解,如果一个人讲话语无伦次的话,是不是闹笑话呀?本来该说:「啊,我口渴了,我要喝水。

」你不能讲:「啊,我口水了,我要喝渴啊!」这个讲不通。

写文章也是一样,必须要连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比如写一篇歌颂祖国的散文——啊!祖国啊,你多美啊!啊!大地啊,你多美啊!你等一等,我来买块面包吃一吃啊!——行不行啊?你这篇文章肯定被老师判为不及格。

不要看着是讲笑话,从方便法来理解究竟法才能加深你的体会。

所以树叶上写的字,能不能搞颠倒啊?那么作为佛经来讲,可以说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在讲行善积德,就跟我们讲话写文章一样,中间一点点不含糊的,那也叫贯;如果三藏十二部经讲我们行善能够得福报,作恶要得罪报;一会又讲了我们行善能得恶报,行恶能够成佛,这是不是颠倒了?三藏十二部经不能颠倒的,这叫「贯」。

可是到了《法华经》《楞严经》一反常态。

佛法不是善,不是恶,就是讲一个「真」。

《楞严经》把「十方如来恒沙妙理」判为「戏论法」27;《法华经》把其它三藏十二部经判为「诸法戏论之粪」28,是不是不贯呐?而正法只讲真实。

是非好坏善恶、佛菩萨、魔鬼妖怪、牛鬼蛇神、泥巴瓦块统统都是我,统统是一尊佛,统统是一个念。

很奇妙的是,通过不贯而独尊于《法华经》《楞严经》,等我们真正明白「三藏一心」以后,反而统统贯起来了。

原来判为牛屎狗粪的那些三藏十二部经是不是统统都是《妙法莲华经》呐29?妖魔鬼怪、泥巴瓦块是不是统统都是《妙法莲华经》?三藏十二部经由贯到不贯,再由不贯到一贯一切贯。

所以当初讲的贯是不是方便说?再后来讲不贯,在讲不贯的同时把一切的是非好坏是不是已经统统贯起来了?有没有心外之法呀?这就是圆顿大法「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30。

这个「贯」是不是「契」啊?注意,佛法不坏世间法。

你不要说儿子没有考上大学,就跑去问老师说——印广法师讲的,错的也是对的,你怎么不让我儿子上大学?

我们的智慧无所不含,它既能高贵也能愚痴。

如果只能高贵,只能聪明,不能愚痴,它妙不妙?不妙。

它可以各种各样地变现,既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几根毫毛一变,变来无量的孙悟空金箍棒;也可以一念变现出无量的诸佛菩萨天人鬼畜。

以气球手套来打比喻:这就是一部「手套经」啊!佛在这里(掌心空性),天在大拇指,人在食指,喜马拉雅山在中指,黄河在无名指,泥巴在小拇指,那个猪八戒在手掌心,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啊?这叫「贯」,这叫「通」。

那么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刚才讲的「我口水了,我要喝渴啊」,对不对啊?(对。

)虽然相上是错误的,那性上是不是对的,是不是我啊?这叫「性相一如」。

出世间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强词夺理。

真正明白了「啊,我肚子水了,我要喝渴啊」,你一通百通。

1+1=8,3-3=9万,懂得这是对的,你开智慧了,但不是打口头禅。

因为这个错误的东西也是我的心变现出来的,是不是?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

明得此理,我们不在于断烦恼,而在于自在把握:要菩提我就现菩提,要烦恼我就现烦恼。

如果一个人只能现智慧,不能现烦恼,他那个智慧是真的还是假的?假的。

一个人又能现智慧又能现烦恼,那个烦恼就是智慧,是不是?他是示现烦恼,是表演而已。

烦恼你能断吗?烦恼一断,你彻底完蛋,我们大家都跟着完蛋。

是不是?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烦恼;你把手掌断了,拳头还有没有了?它当下就是一体,这是了义大法。

为什么佛把其他三藏十二部经判为戏论法?因为它不究竟。

《楞严经》讲「一真一切真」31。

你如果讲释迦牟尼是真的,那猪八戒、白骨精还有烦恼,是不是真的?都是真的。

就是一个东西。

这叫一贯一切贯。

就跟「如来藏心戒」一样,一戒一切戒;就跟「如来藏心地法门」一样,一修一切修。

只要你悟了,再怎么样修,都是全性起修;你吃一口饭都成佛。

你吃饭的时候,知道饭就是我,我就是饭,这就是修心,也是修行32。

我们发心长久住世,来弘扬佛法,成就一切众生——有此愿力,做什么事都是功德无量,这就是「常精进」——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

你不要在这里听了「如来藏」,然后回到家里,看那个小宝贝:「哎呀,我的心肝宝贝啊……」;你应该想:「嗯,这就是佛,这就是我!」要念念在道:吃饭、穿衣、走路,这个路就是我。

真心本来面目不可思议,就是变现你我他,在玩游戏33。

要懂得观照啊!这就是「观照般若」,这就是修「楞严大定」。

「摄」:我讲话的形相、内容通过摄像机都可以保存,再向外传播。

凡是佛所讲之经,一定能为众生之所摄受;凡是众生,皆能为佛所讲之法摄受。

为什么?佛就是法,法就是我。

过去有人说《楞严经》是天书,凡人是不可能懂的,而根据我们这几年讲《楞严经》的经验证明:它不是天书,每个人都能懂,只要你用心听。

因为《楞严经》就是我,我就是《楞严经》。

怎么可以不懂?当然讲天书也可以——它是天,我也是天。

天人读天书,有什么不懂啊?

不管你前世怎样,只要今生能进道场,定下心来,你就能听懂;并不是像有些人讲的,只有六祖慧能和释迦牟尼才能当下成就。

按照这种说法,佛法只有死路一条,一代不如一代,这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佛法也是与时并进,向前发展。

越往后我们的智慧越成熟,不要被某些人的鼎鼎大名所吓倒。

依法不依人,这是佛的教诲。

从这几年传法的经验来看,每到一处,都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乃至百分之百当下成就。

因为我们都是从大光明藏中而来,我们本来就是那个东西,法尔如是!就是一层窗户纸,把它捅破了,当下成佛。

那我们明白,万法都是一个心所变现而已,所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互之间都有吸引力。

这也是补充说明佛法的摄受之义。

「常」:是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依佛教诲,须臾不可以舍离。

我们不忍心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不可以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不可以三心二意。

为了教化众生,你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功德无量;为了成就自己,你东奔西走、南征北战,越走越糊涂,你到时候哭都哭不出眼泪来。

要明白,没有明心见性,不可以乱跑,这是祖师大德的教诲,包括去拜佛、看师父都不允许。

在祖师大德的教法里,你去看他,「你来干什么?」弟子满面春光:「哎呀,我想师父,我来看师父嘛!」祖师眼睛一瞪:「给我滚!回去用功!」你去教化众生可以,但是必须明心见性,你在哪里都不会被境界所转。

那么对于佛经而言,这个「常」还有特别的含义——凡是诸佛如来金口玉言,由后来的菩萨们所整理的经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作任何的改变。

不可以加一个字,不可以减一个字,不可以改变一个字,更不用说一段话,否则佛法经典就失去它的信用。

佛经里的任何一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就是无价之宝。

什么都不足以喻其之贵。

谁胆敢改变一个字,大逆不道!即使错的,有问题的,也只有保持原貌。

那么,有些经文里确实一些章句、一些段落、一些名相概念用现代的语言风格、语言规则没有办法理解,怎么办呢?佛法里有通融,讲师可以酌情作些变通解释;但原经本再刻印时,必须仍旧保持原样,叫作「存疑」。

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由于后人在传承的过程中,在无意中造成了些漏字、错字、改字的现象;第二种情况属于古今语言风格之差异,彼国与此国民族传统的文化之差异,造成了一些别扭。

佛的法语,是永恒之理,即使那些无量的小法。

你修小法,就只能证小果,都是永恒的。

那么要解决一个当下成就、当下大成就的问题,就选择一个对应的大法。

这也是「常」。

包括万法的生住异灭,把它判为是无常;那当我们明白「如来藏」道理以后,无常也是「常」。

比如说死是无常,也是永恒,皆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

一切万法都是永恒,都是靠我们自在变现。

之前把它说为虚妄的,是无常的,是为了逼着我们回光返照;再照到外面来,那些东西是不是还是我啊?

在这里涉及到一个外道谤法的问题。

现在都还有人讲,佛经不是佛自己的手笔啊,是后来人整理的,怎么可以相信呢?而这样的人往往最后都是耍无赖。

大乘法在我们这个国土可以说从儒家开始,从汉唐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气氛。

儒家的「忠君爱国、孝父孝母,善待一切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之人幼」的思想,是不是大乘佛法的影子?乃至孙中山「天下为公」,更不用说毛主席「为人民服务」,都是大乘佛法的气氛。

过去一些革命先烈如果不是菩萨再来,那他是谁啊?

所以在大陆弘扬大乘法也是佛力加持,我们不能把本土的珍宝丢掉,反而去捡人家的垃圾。

要当心,不要被境界所转呐!不要迷惑颠倒啊!而且我们还要向全世界把这个大法传播出去,这就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将来不是我们到台湾,不是我们到美国、到印度去请法,而是台湾、美国、印度都要到我们这里来求法,否则我们对不起如来家业。

这个局面我相信很快就会形成,很快!这十来年以这样的速度发展,古今中外之所罕见。

那么对于外道的这种怀疑、误解乃至诽谤,我们有必要澄清两个重要的事实。

佛在世时确确实实没有留下一个字,为什么不留啊?我是最近才悟到这个道理,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

我大概在零七年讲《心经》,开始印光盘,有位菩萨说:「你讲的《心经》太妙了!我看了以后,五六个晚上没有睡着觉!」讲老实话,我并没有认为我讲的经怎么好,在她的提醒之下,我就来看光盘,看了以后我感慨万分!我当时就悟到,如果像别人一样打成草稿来讲经,我绝对讲不出那种境界。

从登台讲经第一天开始,我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草稿,我就是这么讲,这是什么道理?这样讲课的时候,我是不是往里面想?逼着我们的心回光返照往这里(气球手套的空心)看,往这里看就好了。

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的东西是不是全部在这里啊?叫自性流露。

如果念讲稿往外看,你就被文字所执着,这是老佛爷的智慧。

为什么有些人写的注解文字非常非常优美,朗朗上口?他是把心用在作文章,搞花架子,法讲的并没有错,你不容易领会……不可以着文字相,我想佛就是示现这个法。

以佛的智慧和神通,他不需要动笔,一个念这些经卷就可以飞出来,乃至500年之前,2500年之前就可以把秦朝用布写、汉朝用纸写……把这些经本全部现出来;乃至我们现在的经书他都可以提前放在这里。

既然他能现却不现,是不是懒惰呢?是不是佛吝法,怕便宜了后人呢?统统不是,这就是表法。

像这样的讲法,每一个人都能讲。

你不要以为我这个人很有智慧,其实我是最傻的。

我原来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我那个师兄(爱人)经常指着我的鼻子骂:「你这个东西呀,七岁儿童的智力都没有啊!」我女儿变本加厉:「嗯?七岁?我看爸爸三岁小孩子的智力都没有!」这是真的!讲经说法与文化高低,与怎么怎么聪明没有绝对的关系。

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变成你自己的语言,叫「依义不依语」。

你把意思讲明就行了,不一定语言要多么华丽优美。

弘扬大法,每一个人都能够如数家珍呐!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本经。

《法华经》《楞严经》讲什么?讲人怎么来的,鬼怎么来的,泥巴瓦块怎么来的……你一听还不就懂?而不是去写诗歌、搞创作。

把这个道理讲明白,你的功德有多大,知道吗?说了你可不要害怕!这是佛讲的——你能讲一句《法华经》,胜过太虚空级的大法师——可不是世界级,不是地球级,而是太虚空级的大法师——站在最高的一层天,对普天下无量的众生讲无量的经典,而且把这些人都成就了阿罗汉、辟支佛,他的功德没有你讲一句《法华经》的功德大!你读《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的偈颂就知道34。

有没有哪一个人不能讲一句经啊?如果有的话你现在留下来,我把你教会了再回去,就这么简单。

讲一句《法华经》都这么大的功德,先把这份功德捞到手再说。

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是不是很滑稽啊?在佛法里讲啊,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实人得大利益。

聪明人能讲三藏十二部经,但他不明白「如来藏」的道理,祖师大德讲,那无非外魔邪说35!许多人明白以后,倒吸一口凉气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跪在那里哭,「过去修了几年几十年我都白修了,修了无量劫都是白修了」!这叫石破天惊。

印广法师 主讲

佛历二五五四年·慈航净苑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来自于全国教育考试教材服务网给大家带来的般若心经讲记【连载之二】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小编处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