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教材:邓中甲老师讲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
一、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
下面我们讨论。什么是方剂、方剂学?首先看方剂。过去有些人误解为处方签上写上几味药,那个药物群体,往往就说,“这个方剂怎么样?”把任何一个处方和方剂等同,这是不恰当的。因方剂有很严格的规定性,从文字来讲,“方”有规定、规矩的意思。历来我们讲,“以规成圆,以矩成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这里“方”本身就有一个规定性、规矩的意思。“剂”呢,在我们文字学发展过程当中,“剂”这个字出现比较晚,在战国以前,都用的现代我们整齐的“齐”这个字,这两个字(“齐”与“剂”是)相通的。从工具书上来看,包括像《康熙字典》、《辞源》字义上面,(怎么)解释这个“剂”呢,“排比而整齐谓之齐”、“参差而无杂谓之齐”。那“排比而整齐”是指的事物排列当中,不管它有的是高矮、有的是多少,它都有一定的整齐度,有着一定的规矩,这叫“剂”。有些情况(下),即使是高高低低的,就是参差不齐了,但是它符合一定的规定性,有一定的规律也叫“剂”,“参差而无杂”,而不杂乱无章。所以从工具书上写的这个“剂”的含义,也有强调它的规定性的意思。这是从“方”和“剂”文字上看方剂的意义。由此可见,方剂是以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成的,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合才能成方剂。《汉书·艺文志》里,第一次提到了这个“方”的一些规定性,虽然比较模糊,但它涉及到组织方剂(时)要考虑到药物的寒温,也就是药性了,药物的性味,针对疾病的具体情况,这样经过一些炮制加工调配,水火之剂,有炮制加工(的含义)在里面,达到“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治疗(目)的,所以这里也强调了一些规定性。所以我们说方剂应该是在辨证论治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那这个环节呢,首先是通过辨证论治,确定治法,在治法这个指导下,你选择药物。这个药物呢,有着一定的剂量规定性,然后又有组成结构的要求,那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君、臣、佐、使,组成的一种基本结构,这样才配伍而成。这是对方剂的定义的一个认识。从这来看,方剂不是一个简单的药物拼凑或者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被称为是符合要求的方剂,所以我们在开始学习有关方剂知识的时候,对此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方剂是有规定性的,不等于你写在处方纸上几个药,它就符合方剂的要求,就能称为是配伍正确的方剂。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中医药学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有自身临床运用的规律,它和民间医学不同。现在在联合国卫生组织把整个传统医学列为一大类,近年(来)把中医学单独分离出来,称为中医药学。因为世界上的传统医学,绝大多数还处于民间医学的水平,民间医学和具有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中医学在质的方面是有区分的。我们现在(对)中医学和民间医学,概念上人们不是分的很清楚。你比如有一些地方,经常摆一些药摊,它也可以看病,抓点药。你胃痛,我抓一点(药)给你,它几味药也是一个方剂,这是民间医学水平,往往对病、对症,对症是症状的“症”。这个治疗,有没有疗效呢?也有一定的疗效,也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它没有在整个中医学方药理论指导下,所以还不能称为方剂,只能称为一张处方、一张方子。所以(从)开始讲方剂的概念,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区分、一个界定。
方剂学的涵义。什么叫方剂学?方剂学是一个学科的名称,我们近几版教材写到的定义是差不多的。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它强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治法和方剂。中医药学历来用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来概括它。理是理论,包括生理、病理,也就是说脏象学说为代表的生理学,病因病机学说为代表的病理学以及治法、方剂、中药,理法方药,这四个环节。方剂学在讨论的方面,不仅仅是方,还在法,所以这个方剂学的涵义里,第一个强调的,方剂学是研究法和方的理论,研究这两个环节;第二点呢,从这定义可以看出,方剂学不仅研究理论,还非常强调临床运用,所以它要在理论和临床运用方面探讨治法和方剂的本质,探讨它的运用规律,这是第二个(强调的方面)。这(是)从这个定义里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