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2023年4月四川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下载(2013版))

2023年4月四川传播学概论自考考试大纲哪里看?可于四川教育考试院官网查看,也可于本文查看四川00642传播学概论自学考试教材大纲版本,以及下载传播学概论电子版考试大纲。大纲考核知识点同学们一定要对照教材认真记背噢,一般考试内容都不会超出大纲要求的考核范围,具体内容见下文。

00642传播学概论自考考试大纲(2013版)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大纲名称 教材/推荐用书名称 主编 出版社 版次
传播学概论 00642 6 传播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 张国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年版

1.上表课程学分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点击下载:00642传播学概论自考考试大纲(2013版)

第一章传播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传播的含义、类型、结构和功能。学习要求:(1)了解人类社会传播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状况,理解传播的定义,明确传播学的研究范围;(2)学习和理解传播的特性、本质、类型、结构、功能等基本知识;(3)了解有关传播过程的主要模式及其演变规律,明确学习传播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传播的特性和本质

识记:(1)形态多样性;(2)时空遍布性;(3)行为伴随性;(4)极端重要性。

领会:从本质上看,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

(二)传播与COMMUNICATION

识记:(1)COMMUNICATION的含义比“传播”更为丰富;(2)“传播”与“交流”“沟通”同义。

领会: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应用:联系生活实际,比较“传播”“交流”“沟通”等用词的异同。

(三)传播的定义

识记:(1)“共享”说;(2)“影响”说;(3)“仪式”说;(4)“符号”说。

领会:各种传播的定义,各有长短,反映了人类从不同角度观察传播现象的结果。

(四)“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识记:(1)信息的定义;(2)信息与传播的关系。

领会:(1)信息与传播的关系密不可分;(2)无论是传播还是信息的定义,都有狭义、广义之分。

(五)两种分类方法

识记:(1)二分法;(2)四分法。

领会:分类的不同,取决于着眼点的不同。

(六)自我传播

1.识记:(1)规模最小;(2)不属于社会传播。

2-领会:自我传播十分重要,但一般不属于传播学研究范畴。

(七)人际传播

1.识记:(1)规模至少两人以上;(2)上限模糊。

2.领会: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差异。

(八)组织传播

识记:(1)组织与群体的异同;(2)传播与管理的关系。

领会:组织传播对于组织的重要性。

(九)大众传播

识记:(1)大众传播的内涵;(2)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的关系;(3)大众传播的定义;

(4)传播规模与手段的关系。

领会:由于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之间的界限,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越来越趋于模糊、融合。

(十)各类传播的特点

识记:(1)周期;(2)角色;(3)反馈;(4)信息。

领会: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引起的新变化、新动向。

(十一)结构(过程)研究的意义

识记:(1)结构与过程的含义;(2)传播的“三要素”说。

领会:结构、过程、系统的相通之处。

(十二)传播的基本模式

识记:(1)模式的定义;(2)模式的类型。

领会:模式是表达理论的简洁手段。

(十三)线性模式

识记:(1)拉斯韦尔的5W模式;(2)申农一韦弗的通信模式。

领会:线性模式的贡献和问题。

(十四)控制论模式

识记:(1)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U)奥斯古德一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3)竹内郁郎的“传播单位”模式;(4)丹斯的“螺旋形上升”模式。

领会:控制论模式的贡献和问题。

(十五)社会系统模式

识记:(1)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2)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领会:对各种模式,采取兼容并包、批判吸收的态度。

应用:参考各种传播模式,分析日常生活或学习、工作中的传播现象。

(十六)传播的基本功能

识记:(1)功能即作用;(2)功能有基本、具体、派生之分。

领会:传播功能的多样性、复杂性。

(十七)传播的工具性和消遣性

识记:(1)工具性传播;(2)消遣性传播。

领会:任何功能的发掘和发挥,都对应于人类需要。

(十八)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1.识记:(1)个人层次;U)组织层次;(3)社会层次。

2.领会:传播功能的丰富性、复杂性。

(十九)传播的四大功能

识记:传播的四大功能

领会:(1)社会(层次)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联系和区别;(2)传播功能的范畴、层次与类型。

(二十)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和双向性

识记:(1)相对性问题;(2)双向性问题。

领会:科学地看待传播功能的各种问题。

(二十一)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识记:(1)负功能研究;(2)“两个环境”理论;(3)“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的预言”。

领会:传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相伴相生、如影随形,在充分发挥正功能的同时,尽量克服负功能带来的损害。

应用:运用传播功能学说掲示的规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现象。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学习要求:(1)了解传播学的起源、产生的条件和原因;(2)学习和理解传播学的学科背景和奠基人、创立者的贡献,以及不同学派的特点和差异;(3)了解传播学在中国的沿革、成果、不足和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传播学的欧洲起源

识记:(1)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科学思想与传播学的影响;(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传播学的贡献;(3)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4)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先驱的影响。

领会:传播学思想源远流长,集中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二)传播学的美国实践

识记:(1)学科背景;(2)媒介背景;(3)传播学的诞生。

领会: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由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和历史、文化条件促成的。

(三)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

识记:(1)传播学的奠基人;(2)传播学的创立者。

领会:(1)奠基人的不凡贡献;(2)创立者的杰出成就。

(四)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1.识记:(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2)传播学的批判学派;(3)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主要差异。

2.领会:两大学派各有长短,应兼容并包、取长补短、齐头并进。

(五)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识记:(1)萌芽阶段(1956—1978);(2)兴起阶段(1978—1982);(3)发展阶段(1982—1997);(4)确立阶段(1997—)。

领会:传播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和条件,密切相关,持续不断地互相作用和影响。

(六)传播学科分支及其研究成果

识记:(1)大众传播研究;(2)人际传播研究;(3)组织传播研究;(4)跨文化传播研究;(5)新媒体传播研究。

领会:中国传播学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

(七)中国传播学研究现状

识记:(1)研究焦点;(2)存在问题。

领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髙,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较远,需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学习要求:(1)了解人类传播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及其演进规律;(2)学习和理解各种媒介理论的内容和意义;(3)侧重把握“媒介融合”给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变化,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口语传播时代

识记:(1)口语传播的特点;(2)口语传播的意义。

领会: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手段,但存在着时空障碍。

(二)文字传播时代

识记:(1)文字传播的特点;(2)文字传播的意义和影响。

领会:时空障碍有所突破,但仍存在着诸多局限。

(三)印刷传播时代

识记:(1)印刷传播的意义;(2)印刷技术与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幕。

领会:(1)现代意义上的媒介问世,使信息的大量复制、大量流传成为可能,为大众传播产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U)与社会变革互动,在各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电子传播时代

识记:(1)电子传播的贡献;(2)电子媒介的种类;(3)电子媒介的影响。

领会:(1)声像兼备的特性,使人类传播更趋全面、完整;(2)在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功能。

(五)网络传播时代

识记:(1)网络传播的特点;(2)网络传播的影响;(3)人类传播革命的规律。

领会:(1)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克服了信息传播的各种障碍;U)经过五次传播革命,人类传播技术日臻成熟、趋于完善。

应用:结合自身使用媒介的经历,比较、分析各种传播技术的长短、优劣。

(六)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识记:(1)媒介偏向;(2)媒介与权力的关系。

领会:掲示媒介与社会的密切互动关系,迄今仍有启迪意义。

(七)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识记:(1)媒介即讯息;(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3)媒介的凉热之分;(4)地球村;

(5)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

领会:(1)杰出的传播思想家,观点新颖、独到,预告了信息时代的到来;(2)也有必要注意其过分强调技术作用而忽视社会条件的偏颇之处。

(八)莱文森的媒介理论

识记:(1)人性化趋势;(2)补偿性媒介;(3)对手机的哲学解读。

领会:善于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的范例,值得参考和借鉴。

应用:结合当下传播实践,评价各种媒介理论的意义。

(九)媒介融合的内涵

识记:(1)媒介融合的形式;(2)媒介融合的定义。

领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已确定无疑。

(十)媒介融合的实践

1.识记:(1)论坛公司的实验;(2)媒介综合集团的经验;(3)中国媒介的探索。

1领会:媒介融合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变革,任何媒介只有顺应潮流、及时转型、努力创新,才能不被淘汰。

(十一)媒介融合的前景

识记:(1)数字化是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2)受众需求使媒介产业融合进一步向跨媒体集团方向发展;(3)媒介融合将对新闻传播和新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领会: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变革的时刻,人类传播革命将极大地改变人类传播生态。

应用:结合自身体验,展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与下一章的重点内容是传播制度的内涵、类型和变迁。学习要求:(1)认识和理解人类传播制度的含义、内涵、变迁过程及发展规律;(2)了解传播与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的互动关系;(3)侧重把握传播制度对媒介形态、效能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今后的发

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传播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识记:(1)政治对传播的影响;(2)传播对政治的影响。

领会:政治对传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传播对政治的影响也不可小看,且呈现强化趋势。

(二)大众传播与舆论监督

识记:(1)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2)舆论监督与民主政治;(3)新媒介的应用及其对传统政治的挑战。

领会: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与民主政治的建设密切相关,新媒介的出现,又给传统政治带来新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兴利除弊。

(三)传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识记:(1)传播寓于社会之内;(2)社会对传播的影响;(3)传播对社会的作用。

领会:作为社会总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传播与社会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四)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

识记:(1)施拉姆等人的“报刊四种理论”;(2)阿特休尔的“媒介三种体系”。

领会:社会控制的形态、方式,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四种理论”和“三种体系”的总结与观点,各有长短,可互为参照、批判吸收。

(五)大众传播与社会伦理

识记:(1)伦理的概念内涵;(2)发达国家媒介伦理状况;(3)中国媒介伦理建设;(4)新闻专业主义。

领会:认真学习发达国家媒介伦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刻记取中国媒介伦理领域的沉痛教训,厘清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媒介职业道德滑坡的表现、危害和根源,切实加强媒介伦理建设。

应用:结合中国实际,分析媒介伦理建设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

第五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与上一章的重点内容是传播制度的内涵、类型和变迁。学习要求:(1)认识和理解人类传播制度的含义、内涵、变迁过程及发展规律;(2)了解传播与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的互动关系;(3)侧重把握传播制度对媒介形态、效能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大众传播与文化生产

识记:(1)大众传播对文化的积极作用;(2)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

领会:大众传播媒介既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有力工具和重要平台,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二)大众传播与文化认同

识记:(1)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2)大众传媒对文化认同的作用。

领会:大众传播对文化认同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应用:结合实际,分析大众传媒对于文化认同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

(三)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

识记:(1)大众传播与文化帝国主义;(2)大众传播与文化偏见。

领会:(1)大众传播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密切关系;(2)大众传播在文化偏见现象中的作用。

(四)传播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识记:(1)大众传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2)经济对传播的决定性影响。

领会:全面地认识、理解传播与经济的关系,探索两者如何达到良性互动的规律。

(五)媒介新经济之路

识记:(1)媒介产业化;(2)媒介集团化。

领会:产业化、集团化是媒介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中国媒介需要进一步按照传播规律和产业规律,推进改革。

第六章传播活动的实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各种传播活动的特点和异同。学习要求:(1)认识传播活动的种类,了解各种传播活动的范围、目标、方式和特点,学习和理解其中的规律;(2)侧重掌握各种传播活动的相关研究成果,把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以及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人际传播的定义

识记:人际传播的定义:(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2)下限为两人以上,没有上限。

领会:人际传播的重要性、普遍性。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识记:人际传播的特点:(1)社会性;(2)互动性;(3)灵活性;(4)个体性。

领会:传播技术的发达,使人际传播的优势得以凸现,劣势得以克服。

(三)人际传播的手段

识记:(1)人际传播手段的类型;(2)网络人际传播手段的特点。

领会:(1)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不亚于语言符号;(2)与传统人际传播手段相比,网络人际传播手段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应用:结合自身或亲友实际,比较传统人际传播手段与网络人际传播手段的异同。

(四)何谓群体传播

识记:(1)群体;(2)群体传播。

领会:群体与组织的联系和区别。

(五)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传播

识记:(1)群体意识;(2)群体规范。

领会: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的关联。

(六)集群行为中的传播’

识记:(1)集群行为与传播;(2)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传播。

领会:保障正式渠道的信息畅通,至关重要。

(七)何谓组织传播

识记:(1)组织传播的定义;(2)组织与组织传播。

领会:组织传播的要素:组织、传播、目的性。

(八)组织传播的渠道、媒介、功能和目标

识记:(1)组织传播的渠道;(2)组织传播的媒介手段;(3)组织传播的功能和目标。

领会:(1)组织内、组织外传播的差异;⑵组织传播的最根本功能,就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应用:结合自身或亲友实例,分析组织传播的渠道、媒介、功能和目标。

(九)组织传播中的沟通障碍

识记:下行传播的问题:(1)信息过载或信息泛滥;U)传播时间安排不当;(3)信息受到过滤和改变;(4)信息反馈欠缺或不足。

上行传播的问题:(1)过滤;(2)延迟;(3)缺少直接沟通。

领会:组织传播中的沟通障碍,可能来自组织成员的多重属性,以及机构设置不当、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等因素。

应用:结合实际,分析组织传播中的沟通障碍的具体案例。

(十)公众表达的含义

识记:(1)公众;(2)公共事务与公共利益;(3)表达。

领会:公共言论与私人言论的联系和区别。

(十一)公众表达与民主社会

识记:(1)表达自由的内涵;U)表达自由与大众媒介。

领会:表达自由与大众媒介的密切关系。

(十二)互联网时代的公众表达:形态、特征和影响

识记:(1)形态;(2)特征;(3)影响。

领会:(1)网络公众表达与传统公众表达的差异;(2)互联网给当今社会的公众表达带来了重大变化、深刻影响。

(十三)大众传播的定义

1.识记:(1)大众传播具有不同于其他传播活动的显著特点;U)网络正在改写传统大众传播的定义。

2.领会:传统大众传播与网络大众传播的异同。

(十四)大众传播的特点

识记:(1)传统大众传播的特点;(2)网络大众传播的特点。

领会:在网络的冲击下,大众传播的形态、内容、机制、过程等,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需要密切关注、认真研究。

应用:结合自身接触、使用媒介的经历,比较传统大众传播和网络大众传播的异同、长短、优劣。

(十五)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识记:(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2)赖特的“四功能说”。

领会:大众传播的功能,因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得以存在、发掘及发挥。

(十六)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识记:(1)两种观点;(2)网络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影响。

领会:既要充分发挥网络大众传播有效监督舆论的正面功能,又要注意消除其负面功能。

(十七)国际传播的定义

识记:(1)广义: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信息交流;(2)狭义: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领会: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十八)国际传播的特点

1-识记:(1)目的;(2)频道;(3)传输技术;(4)内容形式;(5)文化影响;(6)政治本质。

2.领会:从多个维度和侧面,完整、深入地了解国际传播的特点。

(十九)国际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识记:(1)以全球性重大事件报道增强国际传播的影响力;(2)跨国传媒集团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角;(3)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正在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领会:全球化、集团化、网络化,是当今国际传播格局中最为显著的变化。

第七章传播主体的互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传播主体的互动关系和各自特点。学习要求^1)明确传播主体(包括传者和受者)的概念;(2)了解他们使用传播媒介的动机、机制、权利和制约条件等,理解他们互动过程中的规律;(3)侧重掌握有关传者和受者的一系列主要成果,把握传播主体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传者的定义和类型

1.识记:(1)传者的定义;(2)传者的类型。

2.领会:传者的重要性、多样性。

(二)传者的特性

识记:传者的特性:(1)代表性;(2)自主性;(3)专业性;(4)机构性。

领会:职业传者的特性,来自这一行业的特殊需要。

(三)传者的权利

识记:传者的权利:(1)采访权;(2)报道权;(3)批评权;(4)编辑权;(5)秘匿权;

(6)安全保护权;(7)版权(著作权)。、.

领会:(1)传者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性权利外,还享有专业性权利;(2)这些专业性权利的设置,是职业传者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应用:普通公民与媒介工作者作为传者享有的权利的异同。

(四)传者的义务

识记:传者的义务:(1)不泄露国家机密、法庭秘密,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义务;(2)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的义务;(3)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的义务;(4)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5)与职业相关的契约性义务。

领会:义务与权利相伴相生,两者不可偏废。

(五)受者的定义

识记:受者的定义:(1)读者、听众、观众的集合;(2)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化。

领会:受者既是巨大的集合体,又是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个人。

(六)受者的权利

识记:受者的权利:(1)传布权;(2)知晓权;(3)媒介接近权;(4)隐私权。

领会:受者权利与传者权利、义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受者的权利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落实的情况。

(七)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受众

识记:(1)受众“市场”“商品”论——关于受众角色的理论;(2)“使用与满足”论——关于受众行为的理论;(3)“制码/解码”论——关于受众生产意义的理论;(4)“观展/表演”论——关于受众媒介接触参与的理论。

领会:受众的多样性,决定了受众理论的丰富性。

应用:运用受众理论掲示的传播规律(如“使用与满足”“制码/解码”),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受众行为。

(八)一种特殊的积极受众:粉丝

识记:(1)病态与非理性:“着迷的孤独者”与“歇斯底里的群众”;(2)富有辨识力与创造力:“盗猎者”与“游牧民”。

领会:粉丝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及其两面性——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

应用:结合自身或亲友实例,分析粉丝现象的利弊得失。

(九)中国受众研究的历程

识记:(1)第一阶段:受众调研的起步与探索阶段(1980年初一1992年);(2)第二阶段:受众调研的深入与成熟阶段(1993年至今)。

领会:改革开放以来受众研究的兴起和兴盛,与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十)新媒介环境下传受角色与互动关系的突破

识记:

突破:(1)受众与传者之间的角色界限日益模糊;(2)受众的话语权得到空前扩张;(3)受众的社会网络得以强力拓展。

问题:(1)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麻醉作用”吞噬时间;(2)新媒介的信息内容:娱乐至上和深度缺失;(3)新媒介的信息质量:真伪难辨和良莠不齐;(4)新媒介的传播话语权:平等中隐含的不平等。

领会:(1)由于新媒体的作用,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变化;(2)如同任何事物一样,有利必有弊,在充分肯定新媒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十一)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媒介素养

识记:(1)努力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养以兴利除弊;(2)正确看待网络中的转型期社会冲突以审时度势。

领会: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人人既是受者,又是传者,即新型的传受者,因此,培育和加强媒介素养的任务,尤为重要和紧迫。

应用:对照相关要求,评估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如何,存在哪些有待提髙之处。

第八章传播效果的探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学习要求:(1)明确传播效果研究的内涵,了解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沿革;(2)学习和理解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形成条件;(3)侧重掌握20世纪40年代以来有关传播效果的一系列主要成果,把握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概念内涵与发展阶段

识记:(1)传播效果的一般含义;(2)对传播效果内涵的不同角度的理解(外在形态、内在性质、作用范围);(3)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一致效果论、选择效果论和间接效果论。

领会:(1)对传播效果的理解,有各种维度和层面;(2)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阶段,反映了人类对传播效果的认识从迷思走向科学的过程。

(二)早期的思潮和研究

识记“1)大众社会的特征;(2)“魔弹论”的认识;(3)佩恩基金会的儿童研究;(4)“火星人入侵”的恐慌研究;(5)选择性理论的要点。

领会:(1)大众社会概念与一致论的联系;(2)两个早期研究(佩恩基金会儿童研究和“火星人入侵”恐慌研究)的意义;(3)选择性理论的价值和贡献。

应用:结合实际,思考当下是否仍存在“魔弹论”的认识和实践。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与主要成果

1.识记:(1)信息流程研究成果的要点;(2)劝服研究成果的要点;(3)有限效果论

的总结;(4)有限效果论的缺陷。

领会:有限效果论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应用:运用信息流程研究、劝服研究掲示的传播规律(如两级传播、信源可信度),分析当下的传播现象。

(四)多元效果论产生的知识背景

识记:(1)认知心理学的启示;(2)媒介从业人员加入研究队伍的影响。

领会:传播学的发展,一贯受到各个相关学科和传播产的启发和推动。

(五)“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识记:(1)思想渊源和早期研究;(2)理论的提出和发展;(3)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领会:“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与“虚拟环境”观点的联系。

应用:运用“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掲示的传播规律,分析当下的大众传播现象。

(六)“沉默的螺旋”理论

识记:(1)理论的提出;(2)理论的特点;(3)理论的评价。

领会:“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应用: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掲示的传播规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现象。

(七)“知识沟”理论

识记:(1)研究背景;(2)研究的主要结论;(3)理论的评价;(4)理论的发展。

领会:“知识沟”理论的意义。

应用:运用“知识沟”理论掲示的传播规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现象。

(八)“涵化”理论

识记:(1)理论的概要;(2)理论的发展。

领会:“涵化”理论的意义。

应用:运用“涵化”理论掲示的传播规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现象。

(九)“第三人效果”理论

识记:(1)研究背景;(2)研究的发展历程。

领会:“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

应用:运用“第三人效果”理论揭示的传播规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现象。

(十)“框架”理论

识记:(1)理论的内涵;(2)研究的案例。

领会:“框架”理论的意义。

应用:运用“框架”理论掲示的传播规律,分析当下的大众传播现象。

(十一)本土化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识记:(1)主要成果的特点;(2)需要解决的问题。

领会:中国的传播效果研究起步虽晚,但已取得可喜成绩,有待继续努力。

(十二)本土化研冗的前景与方向

识记:(1)深入解读经典理论;(2)紧密结合中国实际;(3)高度重视新媒体研究。

领会:只要方向正确,本土化研究前景看好。

以上就是今天全国教育考试教材服务网给同学们整理的2023年4月四川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下载(2013版)),仅供学习参考哦,如果需要下载这2023年4月四川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下载(2013版))考试大纲,可以点击这里(自考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