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八股文入选教材:文史杂谈|赵志伟:八股文的名称、来历和发展变化

中学语文教学

【摘 要】介绍“八股文”的不同名称、来历和发展变化,以及它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地位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八股文 制义 经义 敲门砖 代圣贤立言

统编教材收入了《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我们几十年前就读过。但是,当年我们对于什么叫“八股文”,什么叫“党八股”,不甚了了,现在的年轻教师多数更不熟悉。现简单介绍“八股文”的来龙去脉以及结局,下一次再谈谈它的基本特点。

一、八股文的各种名称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最重要的内容。其实,“八股文”这个名称是俗称,它真正的名称是“制艺”或“制义”。启功先生对此解释说:“科举考试是皇帝命令去考‘士子’的事,皇帝的命令称为‘制’,皇帝命作的文艺(章)便叫‘制艺’。考试的内容是要士子讲明所学的某种经书中的某项道理,讲解经书中道理的文章叫作‘义’,今天的教科书、教材还叫‘讲义’,以经书中某项道理为题目去考试士子,这种试卷文章叫作‘经义’。”[1]所谓“经书”主要是“四书”“五经”。八股文分为“四书”文和“五经”文,以“四书”命题的称为书艺或“四书”文,以“五经”命题的称为“经文”“经艺”或“五经”文。“‘五经’文在科举中的地位,名义上与‘四书’并重,实际上却不如‘四书’文。”[2]所以,明清两代,从考生员(秀才)的童试到乡试和会试要考“四书”文。商衍鎏先生参加乡会试的第一场就是考“四书”文三篇,第二场才考“五经”文四篇。清代尤其重视“四书”文,考官阅卷必定先看第一场的“四书”文,如果“四书”文不合格,“五经”文就很难入选了,这就是所谓“三场看头场”。从康熙开始,会试和顺天乡试的“四书”文题目都由皇帝钦命。乾隆元年(1739),乾隆命著名学者方苞,将明清诸大家的“四书”文精选数百篇,汇为一集,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范文指南。三年以后,书编成了,入选文章共783篇,编为41卷,名曰《钦定四书文选》。

八股文又叫“时文”“时艺”。这是因为八股文相对于唐宋古文是一种后起的文体,就像唐人称律诗为“近体诗”,是为了区别过去的“古体诗”一样。相对于古文,八股文就是“时文”,既然八股文也叫制艺,自然也就可以称为“时艺”。为什么要称“八股文”呢?这是因为文章除了开头以外,主体部分有起股、中股、后股和末股四段,每一段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启功说:“破题、承题、起讲三个小部分也统称为‘冒子’,只是为了说明题意。重要的在后面,逐条逐项去发挥,把那个主题从上下、前后、正反、左右,讲得面面俱到,常常要说好多条。但常用八条。”[3]八条就是四副对联,每一篇中间必须有四对,对联有长有短,八股文也有长短,但是一般不能超过八股(清代有特例,有十股以上的)。股就是人的大腿,八股就像人有八条腿。“大约有人嫌股字不雅,便称八股文为‘八比’,殊不知八比便成了十六股,名实不符了!”[4]但是人们习惯上仍然用“八比”这个词。说到底,八股文其实就是以文章的形式考“政治”,而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文章,因为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统治的主要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策论才是真正的文章,举子的学识要从各种试策和策论里才能看到。八股文就像一种知识和智力测验一样,看你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甚至是猜谜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

二 、八股文的源头以及发展变化

八股文起源何时?《明史·选举志二》:“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5]由此可见八股文起源于明初,但是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朝。商衍鎏在谈到“八股文之源流”时说,有人认为八股文起源于唐代的帖括,所以也称八股文为“帖括”。其实两者是不同的。帖括就是帖经,“帖经之法,只令全写注疏,类于默书与今日之填题,既不增加词意,推展发明,惟凭记诵,不足以观其才学,故唐人之试帖括者,多兼及于诗赋与策论”[6]。这就是说唐人参加科举除“帖括”外,还有诗赋。接着他说:“若溯源于宋元之经义,则颇有蹊径之可寻,经义创自王安石。安石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元之考试程式,用经义、经疑二问,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是即四书文之所由昉也。”[7]简言之,“帖经”是默写填充题,“墨义”是简答题。

考“经义”是从王安石开始的。王安石还为士子写了《里仁为美》作为范文。“里仁为美”是《论语·里仁篇》里的几句话:“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几句话意思是:居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的呢?是强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王安石用一篇几百字左右的文章把这几句话的意思阐释一遍,那种口吻就像孔子在对别人说话。后来明清八股文要求“代圣贤立言”就发端于此。所以,《钦定四书文》的提要里也称“经义起于宋”。宋代朱良矩的《经义模范》、元代倪士毅《作义要诀》、王充耘《书义矜式》等,“皆宋元时经义之体”。清代俞长城有《百二十名家选》,首卷录了王安石、苏辙、杨万里、陆九渊、陈傅良、汪立信、文天祥等七家的“经义”,“当时虽尚为论体,而用对偶之似八股行文者,已开其端”[8]。这种解释经义的文体从宋元逐渐发展为“八股文”,直到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趋于定型。因为科举考试是国家朝廷的“抡才大典”,“皇帝需要层层的官员,招来自己可用的‘人材’,重要的不外乎两方面条件,一是思想合乎要求,一是能有政治头脑”[9]。所以,一定要符合封建国家的意识形态。实际就是要符合皇帝的要求,就是皇帝命令你写的,所以被称为“制艺”。

八股文考试有种种限制,题目又是固定从“四书”或者“五经”里出,从明代到清末,四五百年时间都在这个圈子里打转,到后来成为“思想僵化”“程式刻板”的典型,常常为人所诟病,被称为科举考试的“敲门砖”,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一旦进了门,就不派什么用场了。所以,中国传统文人有给自己编集子的习惯,但是,一般明清的文人是不会把八股文选进自己集子里去的。钱锺书先生《谈艺录》引清代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一的话说:“以时文之不列品,比于猪不入图画。”[10]大家可以看看,中国古代的画可以画马、驴、牛,也可以画鹰、燕、蝴蝶,就是没有画猪的,只有新的国画里才有猪。

三、八股文的存废之争

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标准文体,明清两代沿用了几百年,一直存在着争论,说好说坏的都有,但是说坏的多,说好的少。最有名的清代文人徐灵胎(号洄溪)写过许多首“道情”,总名叫《洄溪道情》,其中有一首是讽刺八股文的:“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这首曲子可谓脍炙人口。比这个更早一点的是见于《风雨楼丛书》所收清初吕留良《东庄诗存》里的《真进士歌》,是专门讽刺八股文的,有一句是这样写的:“谨具江山再拜上,崇祯夫妇伴缄贶。”对此,吕留良自己作了注解:“崇祯末,有人拟一仪状云: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妻两口,奉申贽敬,晚生八股顿首。贴于朝堂,亦愤世嫉俗之忠言也。”[11]吕氏把明代的灭亡归咎于八股文及其科举制。顾炎武也非常激烈地反对八股文,他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12]从事实上看,这个判断是不正确的。明朝灭亡的原因是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士大夫无耻、老百姓贫穷等各种原因造成的,绝不能怪罪八股文。否则,清代为什么还是沿用了明代科举的一套?八股文仍然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项目?

当然,八股文确实有弊端,康熙看到了这个弊端,所以在执政第二年(1663)下令:“八股文章实于政事无涉,自今以后,将浮饰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惟于为国为民之策论、表判中出题考试。”[13]但是到了康熙七年,又在乡会试全部恢复考八股文[14]。乾隆三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主张改革科举废除八股文,而以大学士鄂尔泰为代表的礼部诸官员反对。鄂氏说:“科举之弊,唐赵匡所谓‘习非所用,用非所习’者是也;时艺之弊,则今该侍郎所奏是也。圣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乎因时而补救之。……时义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非不欲变,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至于人之贤愚能否,有非文字所能决定者,故立法取士不过如此,而治乱兴衰初不由此,无俟更张定制为也。”[15]清代前后共有三次,有人提议废除八股文,均未成功。直到20世纪初的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下令废除八股文。“乡、会试首场考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这就是说:自十四、五世纪开始的八股文,直到十九世纪结束才终结。其历史寿命延续了四五百年。”[16]一项制度沿用了一千多年,总有它的合理性。[1][9]启功.汉语现象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97:107,131.[2][3][4]王道成.科举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156,106,106.[5]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志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93.[6][7][8]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228,228,228.[10]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31.[11][16]邓云乡.清代八股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21,20.[12]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584.[13]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04.[14][15]梁章钜.制艺丛话[M].上海:上海书店,2001:13,14.